- 年份
- 2024(9306)
- 2023(13729)
- 2022(11433)
- 2021(10580)
- 2020(8759)
- 2019(19928)
- 2018(19242)
- 2017(37963)
- 2016(19844)
- 2015(22048)
- 2014(22041)
- 2013(21556)
- 2012(19690)
- 2011(17146)
- 2010(17230)
- 2009(15719)
- 2008(15031)
- 2007(12772)
- 2006(11209)
- 2005(9804)
- 学科
- 济(99868)
- 经济(99782)
- 管理(62660)
- 业(57544)
- 企(46296)
- 企业(46296)
- 方法(39379)
- 财(35726)
- 数学(35574)
- 数学方法(35160)
- 农(24481)
- 中国(23671)
- 地方(23352)
- 业经(19054)
- 务(17245)
- 财务(17201)
- 财务管理(17147)
- 制(16845)
- 农业(16716)
- 企业财务(16271)
- 学(15327)
- 贸(14813)
- 贸易(14806)
- 易(14357)
- 地方经济(14085)
- 财政(14064)
- 环境(13132)
- 策(13044)
- 银(12859)
- 银行(12851)
- 机构
- 学院(274453)
- 大学(270840)
- 济(130244)
- 经济(128032)
- 管理(110223)
- 理学(95397)
- 理学院(94535)
- 管理学(93179)
- 管理学院(92652)
- 研究(89119)
- 中国(68668)
- 财(65731)
- 京(53245)
- 财经(49015)
- 科学(48407)
- 经(44596)
- 经济学(41857)
- 中心(41783)
- 所(41733)
- 江(40480)
- 经济学院(37484)
- 研究所(37175)
- 财经大学(36147)
- 农(35561)
- 业大(34050)
- 范(32998)
- 师范(32752)
- 北京(32746)
- 院(32291)
- 州(30832)
- 基金
- 项目(182570)
- 科学(146723)
- 研究(138208)
- 基金(135625)
- 家(115263)
- 国家(114301)
- 科学基金(100978)
- 社会(92529)
- 社会科(87939)
- 社会科学(87920)
- 基金项目(70793)
- 省(70141)
- 教育(63274)
- 自然(62185)
- 自然科(60807)
- 自然科学(60794)
- 自然科学基金(59696)
- 划(57797)
- 资助(55246)
- 编号(55185)
- 成果(44199)
- 部(41771)
- 重点(40416)
- 发(40106)
- 国家社会(39305)
- 创(38323)
- 课题(37212)
- 教育部(37186)
- 人文(36847)
- 创新(35849)
- 期刊
- 济(145573)
- 经济(145573)
- 研究(86544)
- 财(55008)
- 中国(48807)
- 管理(41598)
- 科学(32439)
- 学报(32185)
- 农(31567)
- 大学(26738)
- 融(26311)
- 金融(26311)
- 学学(25663)
- 技术(25616)
- 经济研究(25515)
- 财经(25034)
- 教育(22396)
- 业经(21749)
- 经(21655)
- 农业(21361)
- 问题(18413)
- 技术经济(15380)
- 贸(14742)
- 统计(14419)
- 财会(13115)
- 策(13037)
- 世界(12629)
- 理论(12448)
- 商业(12439)
- 现代(12232)
共检索到4110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邹卫星 房林
高增长、低消费和高投资是中国宏观经济的显著特征。笔者基于财富效用的视角,研究财政收支结构和收入分配对经济增长等的影响。建模分析发现,税率、对个人的转移支付、转移支付总额、政府消费、资本在效用中权重、政府投资外部性、收入水平和收入分配都影响着经济增长率和消费资本比。计量研究表明,经济增长在长期可由基尼系数、投资、政府消费、税收、转移支付、政府投资来解释,其短期波动则可由基尼系数、投资和政府投资来解释。所建模型可以解释中国经济的显著特征。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邹卫星
高增长、内需不足和高投资是中国宏观经济的显著特征。本文从财富效用和财政收支结构视角进行建模分析发现,政府消费份额越低和资本在效用中权重越大,经济增长率越高;而政府转移支付份额和政府收入税率对经济增长率和社会福利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高增长并不等价于高社会福利。计量检验显示,经济增长率在长期中可由投资、政府消费、政府投资、政府转移支付和政府税收来解释,其短期波动则主要可由投资和政府投资来解释,本文所建理论模型可用来解释中国宏观经济的显著特征。
关键词:
经济增长 财富效用 财政政策 消费资本比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剑 胡跃红
内生增长理论认为,一国经济的长期增长取决于以知识或技术进步、人力资本等为核心的内生变量,并且这些内生变量对政府政策(特别是财政政策)是敏感的,因而合适的财政政策在长期增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内生增长理论,我国要保持持续的长期经济增长就必须采取有效的财政政策,增加人力资本、基础设施、研究与开发等方面的投资,加快人力资本积累和促进技术进步。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艺明
本文构建了一个理论模型,试图应用马克思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研究当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收入和财富分配不均等的形成机制,以及这种分配不均等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本文的分析框架具备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主要特征,包括阶级分析、劳动价值论和资本雇佣劳动等,又结合了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某些特征,放宽了现有文献中"工人阶级无任何储蓄"的假设,所得到的结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1940年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财富和收入分配情况,对于分析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所有制并存、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条件下收入和财富分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高远斌 贾康
财政政策历来被认为是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造成严重影响,各国纷纷推出一系列刺激计划,中国也于2008年第4季度推出"四万亿"计划以促进经济增长。"四万亿"计划实施后,学术界对其评价存在显著差异。本文建立五变量VAR模型和三变量VAR模型,运用"四万亿"计划实施前30年和后10年的实际经济数据,具体研究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财政政策对不同产业增长的分配效应,来深入剖析"四万亿"计划这一财政政策的具体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虽然财政政策并不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但"四万亿"计划的正向效应抵消了经济下行的负向效应,其有效实施确实缓解了中国经济下滑的趋势。本文是对"四万亿"计划实施10年的总结,对新时代中国财政政策的制定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郭庆旺 赵志耘
本文根据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提出“充分就业增长率”、“国民支出增长率”、“均衡增长率”和“最优经济增长率”,分析了提高各种经济增长率的财政政策措施,总结出实现最优经济增长率的财政政策。据此指出,我国现行财政政策应是松紧结合:适度提高财政集中程度,适当降低企业所得税税率,调整财政支出和财政投资结构,提高财政投资的产出效应。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陆丰泉
香港经济增长中的财政政策陆丰泉香港经济自50年代中期起飞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1991年香港本地生产总值(GDP)按当年价格计算达6330.23亿港元,1992年人均国民收入高达16382美元。这一指标在亚洲仅次于日本,比许多欧州国家还要高。香...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袁东
今天,我们遇到了改革开放以来第一次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首开运用积极财政政策启动经济增长的宏观经济管理之先河,特别是最近增发国债支持公共投资的扩张,更是成为关注的焦点。对此,我们能否从中外更长的历史时期就有关问题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与分析呢?一...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童泽恒 高勇 严福春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刘穷志 何奇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拓展的交叠世代模型,探讨了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实现均衡增长的财政政策。研究发现,当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时,均衡增长政策是增加财政支出规模并加大健康保障支出;反之则是减少财政支出规模并加大公共教育支出。实证检验支持了理论模型的结论,并发现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正在从积极转向消极。因此,中国应当逐步降低财政支出规模,并将更多的财政资金分配到公共教育领域。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均衡增长 财政政策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力平 庆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毛志方 陈守东 孙彦林
减速治理背景下,政府官员廉洁程度与财政政策有效性之间的动态关系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基于赋予转移概率以时变特征的MS-TVTP模型,研究发现:中国腐败治理取得阶段性成果,但并未呈现持续性改善趋势;政府廉洁状况的改善有助于财政政策有效性的提高,也有利于经济扩张区间的相对延长,最终促进经济增长,但由于中国尚处于腐败较为严重区间且改善程度有限,导致这一促进作用并不十分突出;此外,信贷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已十分有限。
关键词:
产出缺口 财政政策 全球清廉指数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陆丰泉
香港经济增长中的财政政策上海财经大学财政系陆丰泉香港经济自50年代中期起飞后,一直保持高速增长的势头。1991年香港本地生产总值(GDP)按当年价格计算达6330.23亿港元,1992年人均国民收入高达16382美元,这一指标在亚洲仅次于日本,比若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