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34)
- 2023(4640)
- 2022(3847)
- 2021(3774)
- 2020(2992)
- 2019(6773)
- 2018(6433)
- 2017(12533)
- 2016(7033)
- 2015(7723)
- 2014(7806)
- 2013(7573)
- 2012(7152)
- 2011(6145)
- 2010(6489)
- 2009(5960)
- 2008(6289)
- 2007(5562)
- 2006(5043)
- 2005(4510)
- 学科
- 管理(27566)
- 业(23984)
- 财(23356)
- 济(22580)
- 经济(22551)
- 企(20311)
- 企业(20311)
- 财政(12503)
- 务(10235)
- 财务(10224)
- 财务管理(10185)
- 政(10143)
- 企业财务(9733)
- 中国(8729)
- 农(8722)
- 制(8400)
- 方法(8045)
- 策(7737)
- 数学(7082)
- 数学方法(6949)
- 地方(6237)
- 制度(5934)
- 度(5934)
- 及其(5564)
- 政策(5553)
- 税(5478)
- 体(5458)
- 贸(5433)
- 贸易(5430)
- 银(5365)
- 机构
- 学院(92421)
- 大学(89728)
- 济(40403)
- 经济(39502)
- 管理(36058)
- 研究(30784)
- 理学(30227)
- 财(30033)
- 理学院(29967)
- 管理学(29630)
- 管理学院(29437)
- 中国(25616)
- 财经(18999)
- 京(18084)
- 经(17098)
- 科学(15966)
- 江(15687)
- 所(15057)
- 中心(14409)
- 财经大学(13586)
- 研究所(12774)
- 经济学(12032)
- 北京(11689)
- 州(11664)
- 农(11529)
- 院(11316)
- 范(11098)
- 师范(11049)
- 省(10807)
- 经济学院(10792)
- 基金
- 项目(54106)
- 研究(43973)
- 科学(42907)
- 基金(38841)
- 家(32049)
- 国家(31722)
- 科学基金(27814)
- 社会(27477)
- 社会科(26077)
- 社会科学(26073)
- 省(20772)
- 教育(20375)
- 基金项目(19262)
- 编号(18950)
- 划(17077)
- 成果(17071)
- 资助(16695)
- 自然(16609)
- 自然科(16211)
- 自然科学(16208)
- 自然科学基金(15918)
- 课题(13390)
- 性(12789)
- 部(12620)
- 策(12021)
- 重点(11875)
- 项目编号(11870)
- 发(11495)
- 制(11435)
- 年(11220)
共检索到1549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郭宏宝
2004年10月,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颁发,又一次引发了人们对财政政策时间一致性的关注,遵守规则的政策主张似乎又一次回归主流。通过比较英、美等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财政政策的变迁以及通过分析政策规则与相机抉择不同的理论假设,我认为在制定财政政策时必须两者兼顾。我国现行的稳健(中性)财政政策恰恰体现了这种思想的内涵与本质。
关键词:
财政政策 遵守规则 相机抉择 自动稳定器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江春 邢晓东 李孔建
一、引言与综述在货币政策制定和执行中,究竟应该采用政策规则方式还是相机抉择方式,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争论的热点,也是各国货币当局在实际操作中关注的焦点。特别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运用货币政策刺激经济、摆脱危机成为主要经济体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而采取何种政策方式又会直接影响到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苑广睿
一、财政政策相机抉择的理论分析财政政策相机抉择,是相对于财政自动稳定器而言的,指政府根据一定时期的经济形势变化情况,为达到预定的宏观调控目标,采取相应的公共支出和税收措施,是政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昉 罗汉武
本文基于相机抉择原则在我国宏观调控中的实际运用,运用时间一致性、趋势性研究,对中国财政政策与经济波动的关系进行分析,从制度背景、国情实际、自身特性及操作难度等方面分析相机抉择在运用过程中产生宏观调控实际效应偏差的主要原因,并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
相机抉择 财政政策 趋势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立勇 李富强
本文利用脉冲响应函数检验相机抉择财政政策产出效应、通货膨胀效应的非对称性。检验结果表明:无论是产出效应还是通货膨胀效应,我国财政政策均存在明显的非对称性: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产出效应明显大于紧缩性财政政策的产出效应,并且其对产出的影响也更为持久,而在通货膨胀或价格效应方面也是如此,即扩张性财政政策对价格的影响远比紧缩性财政政策大且深远。对财政政策通货膨胀效应的非对称性检验结果可从价格和工资黏性的角度进行解释,而对于财政政策产出效应的非对称性检验结果可从公众预期、政府政策实践和消费者信用市场不发达等方面寻找原因。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馨 康锋莉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的每次波动,中国政府都实施了相机抉择型财政政策。1998年开始的"积极财政政策",改变了中国财政政策的运作模式,使之从被动型赤字财政政策转到主动型上来了,大大加强了相机抉择型财政政策运作的分量,取得了一定的甚至很大的效果,但负作用也显而易见,增强了经济运行对财政政策相机抉择性的依赖。这就需要对中国的财政政策实践重新进行思考。本文运用时间一致性理论,对中国财政政策与经济波动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分析,其结论为:财政政策中导致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是政府支出,而政府支出中的相机抉择部分是导致经济波动的关键原因;关于积极财政政策的若干既有看法是似是而非的;政府必须选择规则型的财政政...
关键词:
时间一致性 财政政策 相机抉择 规则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索彦峰 高虹
交易成本政治学的分析框架表明,货币当局在货币政策规则与相机抉择之间进行抉择的决定因素是,在政策收益与政策转换引致的交易成本,并在对二者的权衡中做出政策转换的决策。在我国的货币政策抉择中,应加快金融领域内市场化改革步伐,增强中央银行独立性以及采用连续微调货币政策。
关键词:
规则 相机抉择 货币政策 交易成本政治学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卢宝梅
通货膨胀目标制在过去20年成功地降低了通货膨胀率,实现了长期的价格稳定。通货膨胀目标制究竟是怎样的一种货币政策策略?国外学界的研究和争论至今未止,但也有基本达成一致的看法。通货膨胀目标制既不是"规则",也不是"相机抉择",而是游离于规则和相机抉择之外的一种新的货币政策策略——限制性相机抉择。限制性相机抉择要求中央银行承诺以价格稳定作为货币政策首要的、长期的目标,同时又允许中央银行具有一定相机抉择的权力。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永友 周达军
财政政策应如何在自动稳定器和相机抉择之间进行有效权衡,一直存在较大的分歧。本文的研究表明,由于内生的制度缺陷,自动稳定器无法单独胜任稳定经济的角色;而缺乏约束的自由裁量行为又使得相机抉择具有较大的赤字和政治周期风险;尽管一些经济体采取了一些财政规则,但经验证据并没有表明规则约束达到了预期的目标;相反,在一些经济体,财政规则反而引致了更大的隐性财政风险。鉴于两种机制各自的优弊,为在提高财政政策稳定绩效的同时保持市场尽可能高的效率,财政政策的宏观调控应首先发挥自动稳定器的基础性调节作用,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相机抉择的灵活性以弥补自动稳定器的不足。为提高相机抉择的有效性,必须采取过程控制,而非目前被...
关键词:
自动稳定器 相机抉择 权衡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潘文富 赵玲
文章在利用Muller and Robert方法估计的实际预算余额的结构性成分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结构性预算余额、私人消费和实际GDP三变量的SVAR模型,结合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技术方法得出我国现行的相机抉择财政政策对私人消费的长期贡献率为9.38%,私人消费对产出的贡献远高于财政支出(结构性预算余额)对产出的贡献。文章首先将实际预算余额分成结构性预算余额和周期性预算余额两部分,同时利用估算出的潜在产出对实际预算余额进行了估计,其次检验了结构性预算余额相机抉择财政政策对私人消费以及产出的影响,最后实证分析我国相机抉择财政政策对产出和私人消费的影响,即都存在正向关系。
关键词:
结构性预算余额 私人消费 SVAR模型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潘文富 赵玲
文章在利用Muller and Robert方法估计的实际预算余额的结构性成分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结构性预算余额、私人消费和实际GDP三变量的SVAR模型,结合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技术方法得出我国现行的相机抉择财政政策对私人消费的长期贡献率为9.38%,私人消费对产出的贡献远高于财政支出(结构性预算余额)对产出的贡献。文章首先将实际预算余额分成结构性预算余额和周期性预算余额两部分,同时利用估算出的潜在产出对实际预算余额进行了估计,其次检验了结构性预算余额相机抉择财政政策对私人消费以及产出的影响,最后实证分
关键词:
结构性预算余额 私人消费 SVAR模型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永友
通过对我国经济与财政政策波动的有效度量,文章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和线性回归模型对两者关联性进行的研究表明:经济与财政政策波动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和互扰性;经济波动引致的财政收支波动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并成为我国自1994年财政赤字产生的主要原因;经济波动与财政政策波动之间存在不完全的双向因果关系,其中,经济波动引致的财政收支变化对经济波动的反向调节力度较小,并具有明显的时滞,而相机抉择机制引致的财政收支外生变化对经济的反向调节虽然时滞较短,但工具之间存在明显的协调失灵;财政政策波动对经济波动的作用效果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扩张性政策较紧缩性政策好,相机抉择机制较自动稳定机制好。
关键词:
波动 引致效应 “软扩张”效应 稳定效应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丽凤
推动技术进步的财政政策抉择李丽凤技术进步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决定性因素,它直接或间接地作用于生产过程,通过提高设备装备技术水平,改进工艺,提高劳动者素质和管理决策水平,使一定数量的生产要素组合和产品要素发生变化,带动经济增长,成为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建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