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795)
- 2023(8589)
- 2022(7261)
- 2021(6636)
- 2020(5221)
- 2019(11996)
- 2018(11907)
- 2017(21831)
- 2016(12055)
- 2015(13174)
- 2014(13539)
- 2013(13378)
- 2012(12818)
- 2011(11461)
- 2010(11864)
- 2009(10963)
- 2008(11361)
- 2007(9977)
- 2006(9220)
- 2005(8849)
- 学科
- 济(53236)
- 经济(53172)
- 管理(34517)
- 业(32108)
- 企(25667)
- 企业(25667)
- 财(25531)
- 中国(20984)
- 地方(20850)
- 农(16100)
- 制(15007)
- 业经(13604)
- 财政(13247)
- 方法(13070)
- 银(12026)
- 银行(12004)
- 融(11565)
- 金融(11565)
- 行(11560)
- 务(11148)
- 财务(11132)
- 财务管理(11079)
- 地方经济(11020)
- 数学(10880)
- 政(10786)
- 数学方法(10745)
- 体(10711)
- 企业财务(10579)
- 农业(10553)
- 发(10253)
- 机构
- 学院(163402)
- 大学(159846)
- 济(69071)
- 经济(67504)
- 研究(65692)
- 管理(55402)
- 中国(52193)
- 理学(45034)
- 理学院(44401)
- 管理学(43702)
- 管理学院(43372)
- 财(42344)
- 科学(38551)
- 京(36444)
- 所(34693)
- 研究所(30300)
- 中心(28719)
- 江(28542)
- 财经(27812)
- 农(27751)
- 经(24914)
- 北京(24346)
- 范(24208)
- 师范(23982)
- 院(23735)
- 省(23241)
- 州(22538)
- 农业(20929)
- 经济学(20902)
- 业大(20792)
- 基金
- 项目(95780)
- 研究(74612)
- 科学(74052)
- 基金(65192)
- 家(56307)
- 国家(55725)
- 科学基金(46602)
- 社会(46216)
- 社会科(43760)
- 社会科学(43752)
- 省(39211)
- 教育(34016)
- 基金项目(33338)
- 划(32316)
- 编号(30965)
- 成果(27238)
- 发(27224)
- 自然(27017)
- 资助(26723)
- 自然科(26314)
- 自然科学(26307)
- 自然科学基金(25786)
- 课题(23824)
- 重点(22496)
- 发展(22339)
- 展(21929)
- 部(20576)
- 性(20093)
- 创(19954)
- 年(19247)
共检索到2928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白景明
其一,全社会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平衡。财政兼具稳增长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双重职能。稳增长需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就要保持一定的赤字率,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则需要控制财政风险,做好债务代际平衡。这本质上就是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平衡。做好这一平衡,必须着眼长远根本利益,但又要兼顾当前利益增长和社会稳定。因此,确定赤字率,必须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白景明
其一,全社会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平衡。财政兼具稳增长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双重职能。稳增长需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就要保持一定的赤字率,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则需要控制财政风险,做好债务代际平衡。这本质上就是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平衡。做好这一平衡,必须着眼长远根本利益,但又要兼顾当前利益增长和社会稳定。因此,确定赤字率,必须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石建辉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个重大命题上承担着"双重使命":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财政宏观调控作用,健全完善促进高质量发展的财税政策和制度体系,推动经济跨越关口,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另一方面,要以问题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全面加强财政管理,加快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实现财政自身的高质量发展。财政高质量发展既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反过来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也会产生巨大的支撑和促进作用。当前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财政工作面临许多新矛盾、新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相互交织、综合作用,有的甚至陷于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朱小华
积极稳妥推进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合理调控收支促使外汇平衡有余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兼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朱小华一、积极稳妥推进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一)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的长远目标是实现人民币的可兑换,即取消...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石英华
改进预算管理和控制,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是新预算法的重大突破,也是《国务院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的重要内容。今年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的意见》,决定在全国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研究编制三年滚动财政规划。如何积极稳妥推进这项改革,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研究。一、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具备一定的基础条件(一)积累了一定编制政府中长期规划和财政规划的经验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每五年编制一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五年计划;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封北麟
在充分运用积极财政政策调控宏观经济的同时,应将加力提效的重点放在"提效"上,及早预防扩张财政政策带来的负面影响,确保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下调,区间调控释放多重政策信号2019年我国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下调至6%~6.5%,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2019年中国经济增速下降至6.2%的趋势判断一致,充分反映出日益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赵应生 钟秉林 洪煜
分类管理是我国民办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政策议题。对此,支持者有之,持异议者亦有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积极探索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关于民办教育分类管理的争论在政策层面终于有了定论,但如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许兆君
伊春国有林区权制度改革试点,打破了国有国营一统天下、产权虚置的僵化格局,将引领国有林区走出困境,步人健康良性发展轨道。改革试点坚持稳定、生态优先、国有森林资产保值增值、公开透明、有序配套推进等五项原则,按照现代产权制度要求,探索国有林区资源管理的新机制。改革的核心要求是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此项改革给伊春林区带来了深刻变化,引领林区进入了重要的历史拐点。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闫坤 鲍曙光
财政支出规模和支出结构的变化体现了国家经济社会制度发展情况,中国财政支出规模逐步增大,支出结构逐步优化,且体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这是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和财政体制的综合反映。在财政支出增速有限约束下,财政支出规模结构调整优化,必须强化政府公共服务支出责任,承担改革成本,降低制度转轨转型成本,基于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发展阶段选择合适的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构。中国面临财政支出结构相对固化、税式支出缺少预算管理、财政支出效率提升面临较大挑战、财政决策缺乏社会组织参与和人口老龄化等问题。推动财政紧平衡下财政支出转型,要通过收支联动改革,拓展财政支出空间;推进中期财政规划改革,实现财政支出由年度平衡向跨年度平衡转变;考虑需求侧需要,推动财政支出与人口布局相适配;基于可持续视角,合理化解财政支出面临的风险;财政支出改革与制度改革相结合,提升改革系统性。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郑良芳
在论述衍生产品产生的历史背景、衍生产品正负面影响基础上,提出我国金融业发展衍生产品应防范和降低风险,认为应从国内外从事衍生产品失败的案例中吸取教训,相应对如何尽可能防范衍生产品风险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衍生产品市场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张晓晶
当前我国去杠杆的进展为居民杠杆率持续攀升,非金融企业部门杠杆率有所下降,政府杠杆率趋稳,金融去杠杆加速。总体而言,风险仍主要集中在非金融企业部门,而国企是重中之重;居民部门杠杆率无远虑有近忧。目前大体处于去杠杆第二阶段,即杠杆率总体趋稳,但结构有所改善。积极稳妥去杠杆应做到:既关注总量亦关注结构,去杠杆做到心中有数,保持定力;淡化GDP增长目标,为去杠杆创造更有利条件;去杠杆要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结合起来;去杠杆须拿出"真金白银";从根本上改变信贷驱动增长模式。
关键词:
去杠杆 杠杆率结构 信贷驱动增长模式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史薇 刘春宏
积极稳妥地发展我国共同基金市场史薇,刘春宏一、国外共同基金概览共同基金是通过向众多中小投资者发行股份来聚集资金,用以进行证券投资的金融中介。它汇集广大投资者的零星资金,交由专门投资机构进行投资;投资对象分为资本市场上的股票、债券和货币市场上的短期票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祝合良
积极稳妥地发展我国的商业代理制祝合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传统经济体制下生产企业与流通企业职能径渭分明的格局已被打破,原有的统购统销关系也逐渐被平等的联系关系所代替。由于工商关系的变化,给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对生产企业来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