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44)
2023(6518)
2022(4726)
2021(4493)
2020(3489)
2019(8062)
2018(8208)
2017(15394)
2016(8710)
2015(9647)
2014(9908)
2013(9411)
2012(8282)
2011(7079)
2010(7348)
2009(7116)
2008(7466)
2007(6518)
2006(6047)
2005(5824)
作者
(22817)
(18956)
(18883)
(18515)
(12170)
(8892)
(8771)
(7330)
(7100)
(6909)
(6436)
(6426)
(6276)
(6273)
(6193)
(5786)
(5551)
(5524)
(5363)
(5309)
(4904)
(4609)
(4572)
(4433)
(4348)
(4290)
(4242)
(4194)
(3899)
(3684)
学科
(34517)
经济(34472)
管理(27349)
(24608)
(23264)
(20994)
企业(20994)
中国(14051)
(13065)
财政(12575)
(11298)
方法(11057)
(10137)
(10114)
(9892)
财务(9878)
财务管理(9835)
数学(9545)
数学方法(9490)
企业财务(9433)
业经(9355)
体制(8700)
地方(7858)
(7735)
银行(7729)
(7454)
金融(7454)
(7296)
制度(6509)
(6509)
机构
大学(115159)
学院(114923)
(50884)
经济(49880)
研究(42206)
管理(40850)
(35749)
中国(35122)
理学(33620)
理学院(33303)
管理学(32817)
管理学院(32592)
(24826)
财经(23320)
科学(22238)
(21581)
(21095)
(19483)
中心(18677)
研究所(18403)
(16966)
财经大学(16960)
经济学(16592)
北京(16307)
(14905)
(14806)
经济学院(14749)
师范(14681)
(14586)
(14319)
基金
项目(66331)
科学(52117)
研究(52103)
基金(47758)
(40591)
国家(40221)
科学基金(34681)
社会(33608)
社会科(31810)
社会科学(31798)
(25131)
教育(24322)
基金项目(24292)
编号(21658)
(20542)
自然(20123)
自然科(19688)
自然科学(19683)
自然科学基金(19338)
成果(19214)
资助(19192)
课题(15488)
(15079)
重点(15054)
(14857)
国家社会(14341)
(14189)
(13899)
(13472)
教育部(13428)
期刊
(65197)
经济(65197)
研究(45788)
(33464)
中国(30731)
(17316)
金融(17316)
管理(17269)
(16367)
教育(16091)
学报(15344)
科学(13906)
财经(13342)
大学(12695)
学学(11685)
(11477)
经济研究(11306)
农业(10195)
业经(9757)
技术(9421)
问题(8575)
(8016)
财政(8016)
会计(7780)
财会(7021)
(6893)
理论(6060)
国际(5941)
改革(5902)
(5902)
共检索到2025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白景明  
旨在转换政府经济控制模式的经济改革,向植根于计划经济体制的宏观经济理论体系和宏观经济分析逻辑提出了全面挑战。作为立足宏观、兼顾经济与政治双方关系、一举一动又难免触及微观运作的财政理论,自然首当其中。当此关头,财政研究方法和财政理论体系发生了相应变化,财政研究的焦点也出现了实质性转变。然而面对市场取向的改革,人们在较为深入地讨论财政体制改革和模式举措,寻求财税改革与货币、价格、计划等改革的具体联动方式,思考财政政策的具体订定程序时,却对一个应首先仔细分析、对财税改革研究具有奠基作用的问题的研究关心甚少、议论不多。这个问题就是财政改革与市场化进程如何环环相扣。本文拟对这一问题从规范分析和经验...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杨海  
案例服务外包已经成为我国服务经济产业新的绿色引擎。建立在以IT技术应用为基础平台之上的,作为全球服务外包产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信息技术外包(Information Technology Outsourcing,简称ITO)从上世纪90年代末至今得到了快速发展。截至2008年底,全国共有外包企业3302家,从业人员52.7万人。企业承接业务范围逐步拓宽,已覆盖外包的所有细分领域。而其中以从事ITO业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陈莹  叶琼瑶  
案例背景农信系统致力于全方位开展普惠金融服务,而普惠金融衍生出来的“增户扩面”考核触发了部分员工潜在欲望,风险背后“人”的问题时有发生。为此,T农商行在支行跨区域贷款审计时采取逆向思维,对员工某些特定行为进行分析以圈定走访重点,巧用审计访谈,发现客户经理张三违规发放贷款且涉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案件风险线索,引起该行管理层高度重视。
关键词: 层深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付敏杰  
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伴随着财政政策的角色从国家强制资本形成机制到社会安全网的转变,从宏观经济不稳定的根源向宏观经济稳定工具的转变。本文采用多种指标和方法研究了1953年以来中国财政政策周期特征的转变,发现60年以来的财政支出、财政投资支出和政府消费均为顺周期;中国政府执行的是财政政策顺周期调控。财政支出用于资本形成的比例过高,是导致财政政策在计划经济时期呈现顺周期和改革开放后逐步告别顺周期调控的主要原因。在市场化改革进程中,中国的财政支出政策从严格顺周期逐步走向非周期,财政宏观调控的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但是与发达国家的逆周期调控相比还有很大距离。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彦  
建立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既是一场以会计工作成果为导向的重大政府会计改革,也是一项涉及政府会计方方面面的系统工程建设。在这项系统工程中,对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编制,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必不可少、环环相扣。一、打好全面、扎实的数据基础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核心内容是编制政府的资产负债表和收入费用表。资产负债表数据是政府各个单位掌控资产和承担负债的数据集合;收入费用表数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国松  
 财政稳定是金融市场化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实证研究表明:中国目前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财政不稳定性、资本外逃和货币替代等现象。为确保金融市场化改革的成功,中国必须实施稳定财政政策。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钟晓敏  
地方财政竞争是指一国国内地方政府间为增强本辖区的经济实力,提高辖区内的社会经济福利,以财政为手段进行的各种争夺经济资源的活动。地方财政竞争包括支出竞争和税收竞争,其理论基础是财政分权理论。在一个国家发展的不同阶段,地方财政竞争的表现形式是不同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地方财政竞争经历了以税收竞争为主,到税收竞争和支出竞争并存。随着我国加入WTO和财政分权化程度的提高,财政支出竞争的作用将愈加突出。本文试图以地方财政竞争为主线,从一个新的视角来分析我国分权化的市场经济改革。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吴俊培  
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以前,一直把政府直接配置资源看作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关键特征。不仅如此,还把政府直接配置资源和市场配置资源看作是此消彼长、相互对立的两种形式。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冲破了这一似乎不可动摇的成说。这不能不说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突破性进展。但是计划配置和市场配置的统一依据始终没有找到,因此计划配置和市场配置依然成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溶沧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贾康  
高培勇、温来成同志是我国财政学界有影响的中青年学者,他们合著的《市场化进程中的中国财政运行机制》一书,近期已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由作者在参编《中国财政50年》“改革篇”,以及为中共中央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财税专题研讨班”起草“公共财政理论”专题讲稿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工修改而成。在财政运行机制研究领域,本书是近年来一部并不多见的力作,综观全书,我感到有以下特点: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马胡杰  霍骁勇  
基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市场化与财政分权过程,运用1999~2007年度我国省际面板数据,考察了市场化进程对我国收入差距的影响,并分析了中国式财政分权在市场化进程中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市场化进程对我国收入差距的影响为U形;倘若财政分权的程度加强,这种U形会得到强化。在不同时期,财政分权与市场化程度在影响收入差距中的作用是不一致的,为此有必要实行有差别的财政分权改革。最后,从制度层面提出了降低收入差距的路径。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吕炜  
公共财政是与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一项制度 ,二者在实践中呈动态演进的关系。本文考察了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发展过程中公共财政范围的变动 ,以及不同国家之间公共财政范围的差异性 ;转轨国家体制转换过程中财政公共化取向的进展与作用 ;并对中国转轨过程中经济市场化与财政公共化的演进作了分析。本文的研究对全面认识公共财政的范围及其性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林斌  刘瑾  
借鉴国际通行的审计绩效评价方法和我国审计署绩效报告的相关指标,以2001—2010年我国31个省份的地方审计机关为样本,从审计发现问题绩效、审计建议采纳绩效和审计整改绩效三个维度界定地方审计机关绩效,并实证检验市场化进程和财政状况等因素对审计绩效的影响。研究为解释我国地方审计机关的绩效差异提供经验证据,也有助于丰富政府审计和组织绩效领域的研究文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钱忠好  牟燕  
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必然导致农地非农化。中国政府着力推进土地市场化改革的同时不断强化征地制度的原因在于,试图在既利用征地制度获取所需要的土地和资金又充分利用市场机制配置土地资源之间寻找平衡。尽管改革和完善征地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农民的土地权益,但是,在现行行政考核和财税体制下,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会诱致地方政府滥用征地权,从而阻碍土地市场化改革的深入。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一方面要不断改革和完善征地制度,另一方面要加快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和升级,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赋予地方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更多的与事权相匹配的税权。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艾伦·希克  王宇  
基于财政压力,各国政府着手探索新公共管理的创新措施及公共财政管理的市场化。新公共财政管理改革的基石是通过放松行政管制和财政控制来释放管理潜能,强化行为和结果之间的问责机制。许多国家实施了公共财政管理创新,但不认同新公共管理的原则和工具。政府对相关信息的垄断、立法机构职责有限等原因,削弱了公共财政管理的透明度。对于财政规则是否列入财政责任法,目前的趋势一是将财政规则复杂化,以应对不同的经济情景;二是采用两个及两个以上的财政规则,以对财政政策进行约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