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563)
2023(15643)
2022(12956)
2021(12173)
2020(9863)
2019(22407)
2018(22123)
2017(42058)
2016(23089)
2015(25799)
2014(25627)
2013(24886)
2012(22337)
2011(19512)
2010(19398)
2009(17844)
2008(17073)
2007(14594)
2006(12562)
2005(10853)
作者
(63273)
(52050)
(51901)
(49585)
(33149)
(24886)
(23698)
(20465)
(19747)
(18589)
(17703)
(17410)
(16440)
(16356)
(16013)
(15999)
(15623)
(15534)
(14899)
(14837)
(12920)
(12680)
(12478)
(11907)
(11775)
(11570)
(11515)
(11514)
(10413)
(10245)
学科
(85368)
经济(85263)
管理(70475)
(64564)
(54408)
企业(54408)
方法(37660)
(33774)
数学(32099)
数学方法(31742)
中国(26523)
(25308)
业经(21283)
地方(19155)
(18328)
财务(18250)
(18211)
财务管理(18196)
(17528)
企业财务(17289)
农业(16575)
理论(15688)
(15020)
贸易(15009)
(14562)
(13853)
财政(13593)
技术(13585)
环境(13413)
(13225)
机构
学院(312076)
大学(311592)
管理(124408)
(119932)
经济(117260)
理学(108205)
理学院(107081)
管理学(105227)
管理学院(104687)
研究(100311)
中国(74190)
(65578)
科学(62767)
(62454)
(49232)
(47340)
财经(47116)
业大(45486)
中心(45461)
(45313)
研究所(44593)
(42798)
(41822)
师范(41473)
北京(40844)
(37069)
农业(36808)
(36621)
经济学(35839)
财经大学(34940)
基金
项目(217492)
科学(171084)
研究(162474)
基金(156637)
(135403)
国家(134249)
科学基金(116139)
社会(101883)
社会科(96445)
社会科学(96423)
(85430)
基金项目(83288)
教育(74828)
自然(74551)
自然科(72804)
自然科学(72789)
自然科学基金(71424)
(71281)
编号(67736)
资助(63316)
成果(54771)
重点(48408)
(47353)
课题(46130)
(46054)
(45368)
创新(42183)
项目编号(42173)
国家社会(41472)
科研(41291)
期刊
(131285)
经济(131285)
研究(93415)
中国(59426)
(51150)
学报(48081)
管理(44484)
(43792)
科学(43517)
教育(38374)
大学(36703)
学学(34332)
农业(30474)
技术(26415)
(24385)
金融(24385)
业经(22942)
财经(22433)
经济研究(21553)
(19075)
问题(17160)
图书(17135)
(15174)
理论(14826)
科技(14710)
(14630)
现代(14275)
财会(14155)
技术经济(14019)
商业(13759)
共检索到4509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于海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发展迅速,城镇化率不断提升,?2011年我国的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但我国城镇化"量"的发展与"质"的发展并不同步,暴露出不少问题。(一)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偏低,远滞后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且二者距离越来越大城镇化率是指城镇常住人口的百分比,而城市的公共服务是以户籍为基础,而不是常住人口。据统计显示,2003年我国人口城镇化率是40.53%,户籍城镇化率是29.7%,到2015年,我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德君  
西部地区一些乡镇财政收支矛盾尖锐,负债问题严重,阻碍了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西部地区乡镇负债成因复杂,主要原因有:乡镇财政收入的源头先天不足;农业税费改革使乡镇财政的增收空间缩小;各种刚性支出超越乡镇财政的实际负担能力且有不断增加的趋势;非正常超额支出及不合理考评机制严重影响了乡镇财政收支平衡;乡镇事权与财权不对等状况严重以及乡镇体制内存在的问题等。这些因素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加大了化解债务的难度。从可操作性或现实性的角度而言,可从规范乡镇公共财政体制、完善制度、强化管理、杜绝债务的累增以及在借鉴先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德君  
分税制和取消农业税等税费改革造成了西部乡镇主体税的缺失,乡镇财政的收支矛盾从而变得较为尖锐。但是,税费改革并不是造成乡镇财政状况恶化的主要原因,西部地区乡镇财政问题出现的深层原因在于乡镇财政的自生能力弱化,从发展的眼光来看,只有培育和提高西部地区乡镇财政的自生能力,才能从根本上保证乡镇财政的正常运转和促进地方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结合西部地区的具体实际,从稳定现有税源并扩大新的税源;强化乡镇财政监督管理体系进而优化内控机制和制度供给等角度入手,提出了西部乡镇财政自生能力构建的合理途径。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白景明  
2014年政府预算报告最大亮点是正视财政收支矛盾的尖锐化和长期性,以制度改革解决问题。化解财政收支矛盾是世界各国政府普遍面临的难题。比较而言,我国是财政收支矛盾最为尖锐的国家之一。首先,人均财力与人口数量矛盾尤为突出。公共产品具有普惠性,因而人口数量与公共产品需求量成正比,然而财政收入却与人口数量不成正比,这使人口规模扩张成为财政收支矛盾的主要原因。我国有13.7亿人,比欧、美、日人口总和还多出3亿人,但经济规模不足欧、美、日经济规模总和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林翰  
随着经济潜在增长率趋于下降和结构性减税为主基调的积极财政政策的深入实施,地方财政收支矛盾日趋突出,如何应对财政收支矛盾尖锐和资金压力日趋突出难题,成为摆在各级财政部门面前突出的问题。本文以福建为样本,从转变政府职能,合理界定政府与市场作用边界划分入手,从体制、收入、支出以及财政管理等方面研究化解财政收支矛盾的对策思路。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郭德君  
对目前西部乡镇财政收支矛盾的研究不能囿于具体的时空背景,而是应有更为宏阔的研究视野,对乡镇财政长期动态发展的过程进行深入考察后才能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在此思路主导下,以乡镇财政建立后分税制的实施、农业税费改革等几个重要进程为分隔点,对西部乡镇财政不同阶段的状况进行了历史性考察,之后指出了西部乡镇财政出现困境的深层原因所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根据地方实际合理推行“乡财县管乡用”模式,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提高乡镇财政管理水平;理顺乡镇和其他政府之间的权责关系并建立规范的制度;扩大“扩权强镇”的试点范围并积极进行小城镇建设等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石书羽  
农业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根基,耕地是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同时,当国民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城镇化是社会必然的发展趋势。但是,在多数国家城镇化与耕地保护均存在矛盾,不合理的城镇化发展必然会破坏自然界并不多有的耕地资源,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才能够更好地保护耕地资源。因而,分析城镇化与耕地保护间所存在的矛盾,并采取积极有效的解决对策,才能够在保护耕地宝贵资源的基础上更高效地推动城镇化发展,共建美好家园。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周文豪  
本文重点讨论我国城镇化进程中有关土地问题的五个方面矛盾关系:一是建设用地与耕地、生态用地的矛盾关系;二是基础设施建设用地与非基础设施建设用地的矛盾关系;三是住宅建设用地与非住宅建设用地的矛盾关系;四是保障房住宅用地供应与商品房住宅用地供应的矛盾关系;五是政府调控与城镇化自然进程的矛盾关系。这五对矛盾关系既有对立性又有统一性,但更多的是统一性。其中,最核心的是要理解土地供给侧的矛盾关系。从长远来看,在土地供给侧矛盾基础上创造和衍生的中国城镇化进程超级红利,不仅没有结束,有可能还会继续存在较长一段时期;我国大中城市的土地价值和房产价值,还将会继续保持稳步上升的态势。当然,最重要的是,对于政府而言,不仅不能回避土地财政和土地金融,而且还要全面、深刻地认识土地财政和土地金融在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实际意义以及其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更要光明正大地把握好、维护好、运用好土地财政和土地金融的积极作用,更大力度、更快速度、更高效率地推进中国大中城市的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为中国工业化水平提升和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持,为积极、稳妥、有序地推进城镇化乃至最终实现国家现代化创造有利的条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翟超颖  代木林  
本文在明确中国城镇化质量含义的基础上,运用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对中国城镇化质量进行了测度。测度结果表明:1990~2012年间,中国城镇化质量在波动中逐年上升。中国城镇化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是经济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相比之下,人口城镇化和社会城镇化的拉动作用相对滞后。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在人口城镇化、土地城镇化、社会城镇化和经济城镇化的作用是提升中国城镇化质量的必然选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谢地  李梓旗  
城镇化发展要求农村劳动力继续向城市转移,而乡村振兴则强调城市人才下乡参与农村发展,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矛盾,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在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安排。在农村土地"两权分离"背景下,承包经营权的成员权和用益物权的双重属性限制了城乡人口的双向流动。而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改革有效促进了城乡人口的双向流动,据此提出以下建议: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农村开展土地规模经营,提高土地流转收益进而促进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通过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引导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以及推动各类社会人才下乡参与乡村振兴建设等促进城市人才下乡;借鉴日本"一村一品"、发达国家生态宜居乡村建设以及农村三产融合等经验带动城乡人口的双向流动。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姬超  马华  
随着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潜力的逐渐耗尽和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乡之间的二元格局日益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和社会良序发展的关键因素,新型城镇化建设则是破解城乡二元发展格局,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关键。在实践中,城镇化不但为我国整体经济的持续发展创造了新的动力,也为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与此同时,城镇化的快速推进也为乡村社会和农民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变化,随之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新矛盾,传统的乡村治理方式必须相应地发生改变,将广大农民纳入乡村治理体系,使农民成为乡村治理的主体,形成参与式发展,共享发展成果,推动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天琦  
新型城镇化是国家推进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推进新型城镇化,离不开基础性、支柱性、保障性财政政策的调控支持。改革实践表明,财政政策支持城镇化发展的方式与内容不断健全与完善,对新型城镇化的支持与互动协作关系也愈加契合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但是,随着改革进程的日渐深入,财政政策支持新型城镇化助推共同富裕仍面临诸多难点与挑战,为此,还要从明晰新型城镇化的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动态优化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财政供给、促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相融合、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挖掘市场主体供给公共服务能力等层面入手,破除财政政策支持新型城镇化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助力实现共同富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抚生  
一、县级财政收支存在问题 及原因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尽管县级财政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县级财政收支中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和矛盾,除了区域间收支不平衡性进一步扩大这个问题外,还有以下一些主要问题。 1.财政收支矛盾突出,部分县财政运转困难。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段龙龙  刘秀伟  
借助31个地市2003—2012年的动态面板模型和拓展的STIRPAT模型研究财政分权、城镇化与城市空气质量间的关系发现:分权提高地方政府的环境支出竞争优化城市空气质量;新型城镇化有利于改善城市空气质量。FDI并不必然带来污染天堂效应。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段国旭  
推进城镇化发展是公共经济理论关于公共经济与民间经济辩证关系的基本要求。公共财政作为公共经济体制的主要组成部分,要求各级政府推进城镇化进程,一方面要加大财政政策向城镇化倾斜的力度,推动城镇化率的提高;另一方面要抓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