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49)
- 2023(4590)
- 2022(3878)
- 2021(3839)
- 2020(3003)
- 2019(6937)
- 2018(6652)
- 2017(13243)
- 2016(7398)
- 2015(8338)
- 2014(8449)
- 2013(8395)
- 2012(7935)
- 2011(6963)
- 2010(7208)
- 2009(6684)
- 2008(7015)
- 2007(6164)
- 2006(5526)
- 2005(4987)
- 学科
- 管理(27516)
- 济(25657)
- 经济(25633)
- 业(23703)
- 财(23392)
- 企(20021)
- 企业(20021)
- 财政(12515)
- 方法(10839)
- 务(10243)
- 财务(10232)
- 财务管理(10193)
- 政(10140)
- 数学(9916)
- 数学方法(9778)
- 企业财务(9705)
- 农(8928)
- 中国(8799)
- 制(8747)
- 策(7639)
- 贸(7034)
- 贸易(7031)
- 易(6926)
- 制度(6326)
- 度(6326)
- 地方(6297)
- 银(6128)
- 银行(6128)
- 行(5703)
- 及其(5584)
- 机构
- 学院(99005)
- 大学(96414)
- 济(44713)
- 经济(43708)
- 管理(38126)
- 研究(33002)
- 财(32030)
- 理学(31677)
- 理学院(31422)
- 管理学(31048)
- 管理学院(30861)
- 中国(29068)
- 财经(20593)
- 京(19354)
- 经(18538)
- 科学(16862)
- 所(16486)
- 江(16466)
- 中心(15723)
- 财经大学(14815)
- 研究所(13968)
- 经济学(13816)
- 北京(12633)
- 州(12573)
- 经济学院(12454)
- 农(12016)
- 院(11796)
- 银(11618)
- 融(11574)
- 范(11506)
- 基金
- 项目(56482)
- 研究(45464)
- 科学(44485)
- 基金(40609)
- 家(33334)
- 国家(33017)
- 科学基金(28796)
- 社会(28383)
- 社会科(26991)
- 社会科学(26987)
- 省(21532)
- 教育(21116)
- 基金项目(20089)
- 编号(19570)
- 资助(18206)
- 划(17810)
- 成果(17507)
- 自然(17150)
- 自然科(16735)
- 自然科学(16732)
- 自然科学基金(16436)
- 课题(13803)
- 部(13270)
- 性(13259)
- 重点(12384)
- 策(12348)
- 项目编号(12208)
- 教育部(11799)
- 发(11763)
- 人文(11561)
共检索到1676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董化杰 王毅
财政收支是影响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投放的重要渠道,是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结合点。近年来,财政在中央银行存款的绝对量和相对水平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俊伟
一、综合利用多方面经济信息,实施区间管理。当前,我国正处在潜在经济增长率出现阶段性下降的关键转折点上。有关潜在经济增长率的传统经验相应失效。由于高房价带来成本调整压力,也由于劳动力市场供求格局发生变化,有关物价水平变动与经济总量平衡状态的传统经验有效性显著下降;由于对外开放走向深入,跨国资本流动更加频繁,中国经济与国际市场的互动性显著增强;由于改革走向深入,政企关系、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刘朝阳 张祎 张璐
财政收支的货币效应理论,在财政与金融之间搭建了一座理论桥梁,对新时期中国经济稳定与金融稳定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采用部门资产负债表法,通过构建“多元双层”货币供给理论模型,分层揭示基础货币供给与存款货币供给的一般规律。采用联立方程模型、SVAR模型和梁氏因果检验法对财政收支的货币效应命题开展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国库单一账户制度下,财政收支与货币供给消长之间存在直接因果关系,即财政收支对货币供给具有“扰动效应”,财政收入引起基础货币与存款货币同时、等量湮灭,财政支出引起基础货币与存款货币同时、等量创造。相比于对存款货币的影响,财政收支对基础货币供给的扰动效应更剧烈。中国存款货币实际供给量已接近现存基础货币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所共同决定的货币上限,进而财政收入缴库引起基础货币湮灭可能会诱发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紧张。基于此,应建立财政部门与央行部门的常态协调沟通机制,完善国库现金管理存款制度和国库现金余额目标管理制度,财政主动有为,更好发挥在稳金融、稳就业中的积极作用。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杨国平,马林平,屠春峰
我国货币波动对财政收支影响的实证分析杨国平马林平屠春峰ABSTRACTFromthetheoreticalandpracticalaspects,theauthoranalyzetheimpactsofmonetaryfluctuationonfin...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柳欣 靳卫萍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内生货币供给的宏观经济理论及其模型要点 ,并在此理论基础上对市场经济中财政政策中的收支政策进行了分析。最后用我国 1 984— 2 0 0 1年财政政策和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变量进行实证分析 ,相信会对财政收支的研究有一个新的认识。
关键词:
内生货币供给 财政收支 税收 财政支出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玉萍 屈幼姝
传统财政收支平衡理论建立在币值不变的基础上,与我国信用货币的现实不相符合.货币购买力是货币供应量和社会可供商品共同作用的结果.信用货币条件下货币形态的收支平衡与价值形态的收支平衡相分离,财政支出不能按财政收入满打满算来安排,必须根据收入期与支出期货币购买力的不同来安排财政支出,做到收支的真正平衡.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邵腾伟 冉光和
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Wald系数约束检验,对我国财政收支、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短期内,财政收支、货币供给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财政收支、经济增长是货币供给增加的Granger原因;但从长期看,财政收支、货币供给与经济增长的因果关系不显著。因此,结合当前我国人民币升值压力和通胀预期的实际,应将财政政策与货币供给政策配合使用,即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要搭配,短期政策和长期政策要相搭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苗晖
关于我国应实行什么样的货币和财政政策 ,社会上观点很多。本文从封闭经济和开放经济两个角度对此进行了分析 ,并结合我国经济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实施积极的财政和适当放松的货币政策的建议。
关键词: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封闭经济 开放经济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闫先东 魏金明
通过供给侧改革解决供需错配问题供需结构错配是我国当前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中国经济增速系统性放缓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后,供给老化、供需结构不匹配。我国已整体进入小康社会,正向高度商业化社会迈进,中产阶级队伍正在壮大,需求结构已发生明显变化。随着恩格尔系数持续下降,居民对产品质量和性能的要求明显提高。随着制造业体系的完备,产业价值链提升对研发、设计、标准、供应链管理、营销网络、物流配送等生产性服务提出了更高要求。
关键词:
总需求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徐淑华 李庆华
本文对有关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关系理论与实证沿革进行了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财政政策影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变系数自回归分布滞后(VADL)模型,以中国财政赤字占比作为财政政策变量.用2005—2015年的季度数据估计了财政赤字占比对VADL模型的系数所产生的影响,得到了四个重要命题。据此得出了财政预算收支平衡时,货币政策传导最为顺畅,货币中性性质显著;财政收支不平衡时,货币政策传导会出现非对称时滞,财政盈余不利于货币经济向实体经济传导等重要结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邓智毅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运用产业政策指导经济发展是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政府调节经济的基本手段。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是宏观经济政策体系中最具操作意义的部分。财政货币政策的实施和协调应当以产业政策为依据,这是改进政府宏观调控方式的重要步骤。一、产业政策与财政政策财政政策诸工具手段,...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李芳 唐文进
20世纪90年代以来,宏观经济政策领域出现了一种"新共识",近年来得到进一步发展。在"新共识"宏观经济模型中,货币存量不起作用,但货币政策被赋予非常重要的作用,货币政策可以决定通货膨胀;货币政策采用盯住通货膨胀的方式,通过调节利率将通货膨胀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财政政策在管理总需求水平方面仍然是一个强有力的工具,"新共识"宏观经济学体现了"货币主义与财政主义的综合"。
关键词:
“新共识”宏观经济学 货币政策 财政政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