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41)
2023(4374)
2022(3681)
2021(3746)
2020(3248)
2019(7685)
2018(7636)
2017(15067)
2016(8328)
2015(9656)
2014(9836)
2013(9721)
2012(8627)
2011(7483)
2010(7933)
2009(7465)
2008(7559)
2007(6718)
2006(5760)
2005(5159)
作者
(22360)
(18519)
(18251)
(17791)
(11821)
(8748)
(8360)
(7100)
(6939)
(6893)
(6311)
(6276)
(6133)
(5896)
(5870)
(5614)
(5480)
(5298)
(5210)
(5150)
(4628)
(4531)
(4499)
(4383)
(4237)
(4236)
(4096)
(3926)
(3675)
(3643)
学科
(35215)
经济(35185)
管理(28217)
(26110)
(25411)
(21795)
企业(21795)
方法(19962)
数学(17986)
数学方法(17512)
财政(12149)
中国(9878)
(9796)
(9786)
(9421)
财务(9386)
财务管理(9341)
企业财务(8827)
收入(8764)
(8311)
理论(8089)
业经(6656)
(6615)
农业(6426)
地方(6222)
(6128)
(5887)
(5545)
银行(5544)
(5375)
机构
学院(118033)
大学(117809)
(48080)
经济(47126)
管理(45327)
理学(38951)
理学院(38615)
管理学(37642)
管理学院(37449)
研究(34238)
(32503)
中国(27053)
(24203)
财经(21601)
科学(20649)
(19410)
(18034)
(17403)
财经大学(15639)
北京(15445)
经济学(15407)
(15299)
师范(15213)
研究所(15182)
中心(15137)
业大(14301)
(14254)
(14084)
经济学院(13836)
师范大学(11929)
基金
项目(72034)
科学(56563)
研究(53948)
基金(52098)
(44058)
国家(43700)
科学基金(38320)
社会(34115)
社会科(32443)
社会科学(32433)
(28388)
教育(26497)
基金项目(26418)
自然(24160)
自然科(23658)
自然科学(23654)
资助(23207)
自然科学基金(23203)
(23191)
编号(22493)
成果(19246)
重点(16112)
(16109)
课题(15732)
(14656)
教育部(14368)
项目编号(14110)
大学(14076)
(14036)
国家社会(14017)
期刊
(53594)
经济(53594)
研究(39310)
(31251)
中国(23403)
管理(16947)
学报(16301)
教育(14593)
科学(14587)
大学(13270)
学学(12400)
财经(12393)
(12285)
技术(11839)
(10583)
经济研究(9595)
(9362)
金融(9362)
统计(8308)
农业(8026)
业经(7704)
财会(7284)
(7194)
财政(7194)
(7193)
会计(7132)
问题(6928)
决策(6715)
技术经济(6636)
(5835)
共检索到1804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炜  于天义  
所谓的财政收入规模,是指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或国民生产总值(GNP)的比重。本文的研究,旨在说明确定多大的规模才能达到既可推动经济快速增长,又不过分增加纳税人的负担,也就是说确定一个与经济增长相吻合的适度财政收入规模。 一、评判财政收入规模是否合理的基准选择 在财政收入规模问题上,理论界探讨颇多,比较流行的观点是我国财政收入过小,得出的结论就是必须提高“两个比重”(即提高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和中央财政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我们暂且称这一观点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方旺  
我国财政收入规模的国际比较李方旺一、规模的比较:我国财政收入比重的真实状况(一)口径的调整。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口径,我国财政收入现行口径至少要进行两方面的调整:一是要将国有企业亏损补贴冲减财政收入,改为列收列支;二是根据《预算法》的要求,将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中国社科院财贸所课题组  汪德华  
本文基于国际可比口径,初步核算了1998-2009年的中国全口径财政收入规模。结果显示其从1998年的20.4%上升到2009年的32.2%。结构分析表明,税收收入以及土地出让收入、社保缴费收入等非税收入,在此期间均实现了快速增长。由于当前中国财政正处在基础设施建设支出与民生福利性支出双碰头的基本格局之下,维持超过30%的全口径财政收入规模有其经济合理性。展望"十二五"时期,全口径财政收入规模难以下降。加强支出管理以及优化财政收入结构是较高税负背景下的关键改革措施。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花磊  段书文  
我国目前的财政收入绝对规模已经较大,但财政收入的相对规模和深度并不高,与发达国家,甚至发展中国家相比还存在差距,尚不存在财政收入规模过度问题。但考虑到目前我国地方政府除各项预算收入外,还存在一定数额的预算外收入和体制外收费,其造成的税负效应应予以慎重考量。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钟伟  
按照我国统计指标的解释,财政收入是国家通过财政各个环节筹集的财政资金总称,这与欧美等大多数国家的定义有所不同,后者是指为维护国家的政治职能和特定的经济职能,以政府为主体对整个经济生产产品的部分价值进行的分配和再分配,通过比较可得出:1.由于我国财政收入的主体是各级财政部门而不是政府,故政府其他职能部门筹集的财政资金未计入财政收入;2.财政筹集的财政资金,即使不构成已实现的生产产品的部分价值(如国债)也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钟伟  
本文认为,目前,关于我国财政收入和结构的普遍看法是,自改革开放以来,规模的增长并未同步于经济的高速增长,以致于总量严重不足,进而影响了政府对产业结构、社会分配和市场竞争进行有效干预的能力;结构的转换也未能使各级政府的财权和事权大体均衡,中央、地方、基层财政部门间的利益冲突客观存在。本文通过统计口径的规范化和国际比较对我国财政收入规模和结构作了相应调整,得出规模大体上合理,但结构上存在严峻的来源结构和主体结构双失衡的结论,并对上述现象的体制成因作了初步探讨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勇  
政府增发国债 ,扩大公共支出作为启动经济的宏观调控政策 ,只是一项在特殊情况下采取的短期经济政策。从长期来看 ,提高财政收入质量 ,以控制国债规模 ,进而扩大财政支出 ,将是今后的走向。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董承章  蒋东宇  娄正良  
本文用经济计量方法对我国财政收入规模与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了从1978年至 1998年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的变化情况及其影响因素 ;对财政收入的结构从征收形式结构 ,财政收入的经济部门结构 ,财政收入的经济类型结构三种形式进行了实证分析 ,得出当前我国财政收入结构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 ,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彦卿  李兰英  
财政收入规模反映政府对社会资源的控制能力,其大小不仅影响着政府职能的发挥,也会影响企业和居民的生产积极性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本文在对我国财政收入统计口径重新调整的基础上,对我国目前的财政收入规模大小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求出使经济增长率和投资率最大化的最优财政收入规模为23%-30%。我国的财政收入规模已处在最优区间,因此,目前的主要问题是财政收入结构的完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卢现祥  杨云彦  
一、国民收入统计与实际国民收入之间的差额:1978—1989年中国的地下经济规模目前在我国关于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讨论中,人们往往忽视了实际的国民收入与统计的国民收入是西个不同的量。一般说,实际的国民收入大于统计的国民收入。这西者的差额取决于:(1) 未统计的国民收入。未统计经济一般是指国民统计体系应计入而没有计入的收入量。未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曹泰松  
本文利用2001~2012年的统计数据,对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收入规模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全国土地财政收入规模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波动性,并且表现出较强的地区间差异。而地方政府土地财政收入规模的变化与土地供应面积大幅增加、"招拍挂"出让比重上升以及全国地价总体水平不断上升等有着密切关系。受制于18亿亩耕地红线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土地财政收入是不可持续以及不稳定的,地方政府必将面临前所未有的财政收支困境。因此,应尽快对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土地制度及政绩考核制度进行改革,平稳推进土地财政模式的转型。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谭建立  闫俊斌  
通过对我国财政收入规模和结构的实证分析,可得到财政收入规模的合理区间范围;通过对中央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分级比重情况、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结构情况以及税收收入结构情况的分析,可取得财政收入结构的合理区间范围,以实现我国财政收入运行科学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永刚  朱紫祎  
笔者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利用中国省级地方政府1996年~2011年的相关数据,对地方政府财政收入与财政赤字规模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地方财政非税收入、地方共享税收入以及地方税收入对地方政府财政赤字具有不同的影响程度和影响方向。这对于积极推进地方税制改革,将地方税制改革完善纳入新一轮税制改革的整体设计具有借鉴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