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52)
- 2023(17209)
- 2022(14522)
- 2021(13687)
- 2020(11322)
- 2019(25928)
- 2018(25601)
- 2017(48986)
- 2016(26740)
- 2015(30284)
- 2014(30369)
- 2013(30007)
- 2012(28095)
- 2011(25222)
- 2010(25476)
- 2009(23437)
- 2008(23323)
- 2007(20777)
- 2006(18060)
- 2005(16360)
- 学科
- 济(113663)
- 经济(113547)
- 管理(77526)
- 业(74484)
- 企(59132)
- 企业(59132)
- 方法(46863)
- 数学(41244)
- 数学方法(40688)
- 财(37143)
- 农(34740)
- 中国(33315)
- 地方(30184)
- 业经(25730)
- 农业(22875)
- 制(22510)
- 学(21303)
- 贸(20708)
- 贸易(20690)
- 易(20026)
- 务(19876)
- 财务(19812)
- 财务管理(19750)
- 银(18783)
- 企业财务(18761)
- 银行(18751)
- 行(17912)
- 融(17792)
- 金融(17789)
- 理论(17430)
- 机构
- 学院(375566)
- 大学(370363)
- 济(156426)
- 经济(153078)
- 管理(142969)
- 研究(128621)
- 理学(121771)
- 理学院(120433)
- 管理学(118303)
- 管理学院(117607)
- 中国(99667)
- 京(78349)
- 科学(78025)
- 财(78004)
- 所(65222)
- 农(64351)
- 中心(60615)
- 江(59309)
- 研究所(58590)
- 财经(58036)
- 业大(54580)
- 经(52463)
- 农业(50196)
- 范(50071)
- 师范(49558)
- 北京(49535)
- 经济学(47313)
- 州(47230)
- 院(46449)
- 经济学院(42671)
- 基金
- 项目(245149)
- 科学(192320)
- 研究(182236)
- 基金(174631)
- 家(151157)
- 国家(149824)
- 科学基金(128561)
- 社会(113754)
- 社会科(107847)
- 社会科学(107821)
- 省(98765)
- 基金项目(91787)
- 教育(84738)
- 自然(81982)
- 划(81832)
- 自然科(80017)
- 自然科学(79995)
- 自然科学基金(78536)
- 编号(75554)
- 资助(72079)
- 成果(61697)
- 发(57177)
- 重点(55724)
- 部(53949)
- 课题(53191)
- 创(51205)
- 创新(47813)
- 科研(46770)
- 国家社会(46299)
- 教育部(46119)
- 期刊
- 济(178064)
- 经济(178064)
- 研究(112626)
- 中国(80252)
- 财(64241)
- 农(59468)
- 学报(54986)
- 管理(53188)
- 科学(51174)
- 教育(44466)
- 大学(42230)
- 农业(40815)
- 学学(39710)
- 融(38336)
- 金融(38336)
- 技术(36243)
- 业经(30627)
- 财经(28617)
- 经济研究(28319)
- 经(24630)
- 问题(23679)
- 业(21838)
- 技术经济(18934)
- 贸(18888)
- 统计(18304)
- 版(17829)
- 图书(17576)
- 理论(17445)
- 商业(17232)
- 策(16921)
共检索到5785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靖卓 田建民 上官彩霞 田明津
财政政策是促进粮食产业发展,维护粮食安全的核心支撑要素和保障工具。河南省作为我国粮食生产大省,一直在惠农补贴、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化发展等方面探索支持粮食产业发展的有效财政政策,经过不断革新、完善,在取得一系列良好成效的同时,也存在结构性匹配不足,政策资金碎片化且精准度不够,引导社会资本力度不强等诸多困惑与问题,弱化了财政政策支撑保障效果。本文通过政策研究和实地调研,提出河南财政支农政策在基于“两藏”战略的前提下,既要在完善奖补体系的同时精准发力,又要引导撬动社会资本形成合力,扶持产业化联合体,构建以市场化为主的粮食宏观调控体系,才能高质量提升现代化粮食产业发展。
关键词:
财政政策 粮食产业 粮食主产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马静
从促进主产区粮食产业结构转换和产业升级角度,以河南省10个商品粮基地县(市)的实地调查为基础,按照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组织(协会)、粮食购销企业和粮食加工龙头企业三个层次,分析财政支持粮食产业组织发展的投资方向、效果及存在问题,提出财政支持粮食产业组织成长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财政支持 粮食主产区 粮食产业组织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慧
粮食生产能力的大小直接关系到粮食安全,粮食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基础。本文在建立因子分析模型的基础上,对河南粮食产量的影响因子进行了实证分析,确定了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实现河南省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为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提供科学的依据。
关键词:
粮食产量 因子分析 发展对策 河南省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吴海峰 朱丽 生秀东
一、财政支持河南农业发展的业绩分析多年来,在国家统筹城乡发展和实施以工哺农、以城带乡的大政方针下,河南财政不断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着力用好、用活、用足支农政策,使财政支农资金充分而有效地发挥作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辉 李兰英
粮食安全是城乡和谐发展的关键问题,而农业直接补贴政策又是实现粮食安全的重要手段,但是2004年以来实行农业直接补贴政策在补贴方式、补贴范围和对象、补贴资金来源、补贴力度等方面均存在诸多缺陷,本文在分析政策缺陷的基础上,着重提出了各方面的改进意见,以期对将来农业直接补贴政策的完善有所帮助。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农业直接补贴 和谐发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慧
河南是农业大省,粮食产量居全国首位,但河南省粮食产量生产能力区域差异比较明显。本文运用多元统计中的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分析了河南省18个地区粮食生产能力的区域差异,阐述了形成区域差异的原因,提出了提高河南省粮食生产能力的协调发展策略。
关键词:
粮食生产能力 区域差异 协调发展策略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孙光奇 孙刚旭
为支持学前教育发展,国家实施了2011—2013年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中央财政出台了系列政策,投入大量资金支持发展学前教育。近期,我们对河南省学前教育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了调研,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提出了完善学前教育发展政策的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肖琴 代贝
本文将对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实施情况作出宏观与微观的统计描述,并对政策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对云南省的粮食补贴状况、粮食产业发展状况进行分析讨论并针对性地提出改进的对策建议。一、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实施情况宏观统计描述粮食补贴问题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议题。粮食不仅是国民生活中的基本必需品,更是维护一国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的战略基础,具有不可替代性。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孙光奇 李建宇 骆阳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业,农业的关键是粮食,粮食的焦点是口粮。当前我国粮食生产面临严峻挑战,农业生产成本地板刚性抬升,传统农业发展方式已不可持续,相关政策亟待调整。为此,河南专员办立足河南省镇平、方城两个产粮大县,就粮食生产现状、政策成效及问题进行系统调研,在此基础上,对完善财政支持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关建议。现行财政政策成效及问题分析河南省是全国粮食生产核心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小龙 杨柳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构建了限量收购和无限量收购条件下各种粮食干预政策的产出效应模型。分析表明:在两种收购条件下补贴政策及相应的粮食价格对剩余产量是否有拉动作用取决于农户的生产行为是否受到收入约束,而在限量收购下的收购量对剩余产量存在正反双重效应。其次,本文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粮食数据为基础对该结论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就全国平均意义上而言,补贴政策对剩余粮食产量拉动作用有限,而粮食价格的拉动作用则相对较大,说明农户生产行为并未受到收入约束,而限量收购下的收购量对剩余产量的双重效应几乎完全抵消,从而只影响总产量而不会引致扩散效应。
关键词:
限量收购 无限量收购 补贴政策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文小才 杨淑燕
粮食安全关乎国计民生。粮食主产区作为我国粮食生产的重要主体,承担保障粮食安全的重任。保护粮食主产区的根本利益,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实现社会稳定的关键。本文基于河南省2005-2019年粮食生产和财政补偿数据,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EDA模型),对河南省粮食补偿效率进行评价,结合2015-2019年实地调研数据,分析河南省粮食补偿效果。研究表明:河南省粮食补偿存在规模报酬递减现象,在促进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的效率上有提升空间;粮食补偿政策在增加农民收入、补偿种粮成本以及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方面的作用得到认可。提出要协调中央政府、产销区之间的利益关系,完善建立纵向和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利益补偿机制等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邵留长 乔家君
构建经济发展系统和粮食生产系统指标体系,运用耦合灰色关联度模型和耦合协调模型,探究河南省经济发展系统和粮食生产系统随时间耦合的关系,并对县域单元进行耦合协调类型划分。研究发现:河南省经济发展对粮食生产的胁迫作用和粮食生产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均较为明显。河南省经济发展和粮食生产的耦合度空间分布呈现出"东南高,西北低"的梯度分异特征。结合人均GDP把河南省109个县域划分为低水平耦合、拮抗、磨合、协调4种发展阶段类型:低水平耦合型主要分布在豫西、豫北山地区域;拮抗型数量最多,河南省大部分县域处于经济发展和粮食生产的拮抗阶段;磨合型主要分布在市辖区周边,数量最少;协调型主要分布在河南省西北侧边界线和...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建云
粮食主产区面临城镇化进程淤塞,城镇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冲突的现实困境。研究粮食主产区城镇化健康、持续发展很有现实意义。以河南省为案例进行实证研究,针对现实困境找出粮食主产区共同的发展对策。构建河南省的城乡收入差距与和城镇化水平之间的"倒U型"模型,采用统计口径一致的1990~2012年数据进行验证,相关关系十分显著。格兰杰因果关系验证结果显示城乡收入差距和城镇化水平互为格兰杰原因。城镇化水平达到36.97%时达到"倒U型"的拐点,和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城乡发展的新阶段契合。通过验证城镇化水平和城乡收入差距间的"倒U型"关系,证实当经过"倒U型"拐点后,一系列试图增加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的制度创新会...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万三敏
利用面板数据方法,对河南省农业增加值、粮食总产量、农业机械总动力、农业劳动力、粮食播种面积、化肥使用量、农药使用量、地膜使用量的对数值进行了面板单位根检验,证实了这8个经济变量的对数值均为一阶单整,有共同增长的趋势。然后对各变量进行了协整检验,验证了河南省这几个农业经济变量均存在一阶协整。通过构建不变参数面板回归模型并进行估计,证实了3个结论:(1)粮食播种面积与化肥使用量对农业增加值以及粮食总产量的影响较为显著,粮食播种面积每增加1%,能使农业增加值增加1.32%,化肥使用折纯量每增加1%能促使农业增加值增加0.407%。对粮食产量增速影响较为显著的是粮食播种面积的增速以及化肥使用量的增速,...
关键词:
粮食总产量 农业经济 面板数据模型 河南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上官彩霞 郑国清 张伟 张颖
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是实现农业全面高质量发展进而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推动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贯彻新发展理念,突出以推进粮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要求,而且要增强种粮农民参与乡村振兴的能力。本文以粮食主产区河南省为例,通过归纳总结河南在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的实践创新模式以及目前还面临的困境,提出我国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需求:以粮食产业化联合体为政策补贴对象、以产业链集成为政策支持领域、以市场驱动为政策推动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