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18)
2023(8285)
2022(6876)
2021(6539)
2020(5378)
2019(12402)
2018(11801)
2017(22834)
2016(12660)
2015(14162)
2014(13653)
2013(13751)
2012(13072)
2011(11208)
2010(11080)
2009(9944)
2008(9988)
2007(8554)
2006(7410)
2005(6435)
作者
(34822)
(29353)
(29189)
(27984)
(18927)
(14208)
(13084)
(11234)
(11154)
(10693)
(10156)
(9942)
(9513)
(9490)
(9451)
(8953)
(8631)
(8562)
(8432)
(8338)
(7271)
(7234)
(7045)
(7001)
(6679)
(6518)
(6425)
(6189)
(5943)
(5893)
学科
(50809)
经济(50759)
管理(34734)
(31378)
(25678)
(23345)
企业(23345)
方法(21972)
数学(19970)
数学方法(19789)
(16331)
地方(15073)
中国(14382)
(13933)
贸易(13928)
(13580)
财政(13428)
(12838)
(11076)
财务(11069)
(11046)
财务管理(11020)
农业(10886)
(10510)
企业财务(10328)
(9718)
业经(9653)
(8209)
出口(8200)
出口贸易(8200)
机构
大学(169848)
学院(169583)
(71736)
经济(70370)
研究(60955)
管理(59954)
理学(52295)
理学院(51566)
管理学(50569)
管理学院(50271)
中国(46100)
(41219)
科学(38802)
(36315)
(34045)
(31575)
财经(29201)
研究所(28587)
中心(27992)
(27216)
农业(27182)
业大(27181)
(26554)
经济学(23729)
(23177)
师范(22967)
经济学院(21917)
(21881)
北京(21654)
财经大学(21423)
基金
项目(118301)
科学(93049)
基金(87242)
研究(84188)
(77710)
国家(77111)
科学基金(65141)
社会(54900)
社会科(52205)
社会科学(52195)
基金项目(47172)
(46182)
自然(42290)
自然科(41313)
自然科学(41300)
自然科学基金(40545)
(38781)
教育(37999)
资助(34895)
编号(32738)
重点(27078)
(26519)
成果(26130)
(25897)
(24314)
国家社会(23886)
科研(22992)
创新(22905)
课题(22772)
教育部(22395)
期刊
(76543)
经济(76543)
研究(53402)
(36412)
中国(33924)
(31015)
学报(29968)
科学(26000)
大学(22321)
农业(22212)
学学(21161)
管理(19155)
(14431)
金融(14431)
财经(14355)
教育(14139)
经济研究(13322)
(12374)
技术(12242)
(12144)
问题(11502)
业经(11331)
(10712)
(9567)
资源(9336)
财会(8698)
会计(8559)
世界(8374)
国际(8173)
业大(8080)
共检索到2572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闵锐   胡卓辉   吴清华  
粮食生产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基石,而与其相关的适度财政支持可以兼顾公共财政资金有效利用、国家安全战略实施。结合水稻在粮食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基于2006-2021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财政支持对水稻总产量的影响机制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财政支持能够促进水稻总产量增长,但这种增产效应存在时滞;财政支持对水稻增产的中介效应主要通过扩大区域水稻生产规模实现;财政支持的增产效应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导致水稻生产在空间分布上呈集聚趋势。鉴于水稻生产的空间异质性,从是否为粮食主产区来看,财政支持的增产效应在粮食主产区更显著;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增产效应在东北地区更显著。因此,需要保持对粮食生产的财政支持力度,促进经营的规模化、效益化、可持续化的良性循环,防控财政支持政策的负向抑制作用,增量资金向包括东北地区的主产区倾斜。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闵锐   胡卓辉   吴清华  
粮食生产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基石,而与其相关的适度财政支持可以兼顾公共财政资金有效利用、国家安全战略实施。结合水稻在粮食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基于2006-2021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财政支持对水稻总产量的影响机制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财政支持能够促进水稻总产量增长,但这种增产效应存在时滞;财政支持对水稻增产的中介效应主要通过扩大区域水稻生产规模实现;财政支持的增产效应存在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导致水稻生产在空间分布上呈集聚趋势。鉴于水稻生产的空间异质性,从是否为粮食主产区来看,财政支持的增产效应在粮食主产区更显著;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增产效应在东北地区更显著。因此,需要保持对粮食生产的财政支持力度,促进经营的规模化、效益化、可持续化的良性循环,防控财政支持政策的负向抑制作用,增量资金向包括东北地区的主产区倾斜。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伍国勇  张启楠  张凡凡  
以中国大陆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为研究单元,运用数据包络法(DEA)测算2006—2017年的粮食生产效率,同时借助空间计量模型揭示其溢出效应。结果表明:中国粮食生产效率整体偏低,且东部沿海地区普遍呈现出效率调减趋势,主要由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偏低所致;粮食生产效率空间集聚效应显著,但相邻省份的空间正相关关系有减弱趋势,而负相关关系有进一步增强趋势,具体表现为邻近省份的粮食生产效率提升对该省的粮食生产形成空间挤出。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泽鑫  史清华  
随着财政支农占总投入比例不断上升,相对份额波动下滑,厘清财政支农与农业发展的关系便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基于舒尔茨农业理论和粮食产量视角,利用时间序列和面板数据,采用VAR、固定效应和SUR模型,分析了财政支农对粮食增产的影响以及增产效应。结果表明,财政支农与粮食产量在长期存在一定相关性,若农户私人资本投入和财政支农每增加1%,则中国粮食产量将分别增加0.315%和0.094%,相对农户私人资本投入,财政支农效应稍弱。在财政支农各细项费用中,农村综合改革有利于粮食保产增产,但其占财政支农比例较低;补贴补助、行政管理费用和科技投入对粮食增产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于行政管理费用来说,相比扩大其规模,提高行政运行效率更加重要。因此,从粮食保产增产的角度,提出持续扩大财政支农规模、重视行政管理费用与农业补贴的投入、适当控制基础设施建设费用等政策建议。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李普亮  
基于1996年~200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考察财政农业支出对粮食产量的总体效应和结构效应,结果表明:财政农业支出促进了粮食增产,但这种促进效应总体上比较微弱,而且在粮食主产区和非主产区之间并未表现出明显差异。同时,不同类型的财政农业支出对粮食产量的影响不尽一致,其中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和农业科技三项费用成为推动粮食增产的积极因素,而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对粮食产量没有显著影响。调整财政农业支出结构、提升财政农业资金使用效率是实现粮食增产的内在要求。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罗斯炫   张俊飚  
常规产粮大县奖励政策是中央政府为了调动地方政府粮食生产积极性、缓解产粮大县财政困难的重要举措,但其粮食增产效果及作用机制尚未明晰。本文基于群聚分析法,利用奖励入围条件所形成的制度断层点,估计了该政策实施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2005-2020年,该政策实施产生了明显的群聚现象,即县域粮食产量频数分布在奖励入围断点20万吨处呈现左侧缺失与右侧群聚。该政策实施促使操纵区间内县域粮食单产平均提高5.0%,且提高了复种指数与农业机械化水平。财政收支缺口大、产业结构高级化程度低的县和贫困县受财政激励更强,表现出更高的粮食增产成效。进一步,该政策还提高了县级层面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经计算,该政策实施的预计收益下限值远大于其预计成本上限值,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本文研究有助于认识县级政府对粮食生产财政转移支付的反应程度、财政激励的作用区间以及财政转移支付对粮食安全的贡献,为中央政府进一步优化和创新粮食生产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充分发挥财政助力粮食安全重要职能提供来自微观层面的经验证据。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依婷  穆月英  张哲晰  
粮食生产用水效率反映农业生产中水利用和粮食产出的相对变化,关系到长期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以粮食生产水足迹作为水资源投入指标,采用超效率SBM模型对中国全要素粮食生产用水效率进行科学测度,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对粮食生产用水效率的影响因素和空间溢出效应展开分析。结果表明:(1)2001-2019年31省份粮食生产水足迹平均增长4.5%,其中玉米、水稻生产水足迹呈上升态势,增幅主要来自中部地区;(2)区域粮食生产用水效率呈东、西、中逐步降低的分布格局,西南地区与南部沿海较高,西北地区和黄河流域较低,省域水资源利用水平在空间上呈现向“高耗水—低效率”和“低耗水—高效率”水平跃迁的态势;(3)节水技术、水土匹配度、城镇化水平和化肥价格对粮食生产用水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供水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影响效应则显著为负,这些因素的区域异质性是造成用水效率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4)粮食生产用水效率可通过技术溢出、要素流动、生产集聚和价格传导产生空间相互关联和溢出。据此,提出深挖用水效率提升潜力,充分发挥区域互馈效应,实现粮食生产用水效率协同提升的政策启示。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依婷  穆月英  张哲晰  
粮食生产用水效率反映农业生产中水利用和粮食产出的相对变化,关系到长期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以粮食生产水足迹作为水资源投入指标,采用超效率SBM模型对中国全要素粮食生产用水效率进行科学测度,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杜宾模型对粮食生产用水效率的影响因素和空间溢出效应展开分析。结果表明:(1)2001-2019年31省份粮食生产水足迹平均增长4.5%,其中玉米、水稻生产水足迹呈上升态势,增幅主要来自中部地区;(2)区域粮食生产用水效率呈东、西、中逐步降低的分布格局,西南地区与南部沿海较高,西北地区和黄河流域较低,省域水资源利用水平在空间上呈现向“高耗水—低效率”和“低耗水—高效率”水平跃迁的态势;(3)节水技术、水土匹配度、城镇化水平和化肥价格对粮食生产用水效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供水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影响效应则显著为负,这些因素的区域异质性是造成用水效率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4)粮食生产用水效率可通过技术溢出、要素流动、生产集聚和价格传导产生空间相互关联和溢出。据此,提出深挖用水效率提升潜力,充分发挥区域互馈效应,实现粮食生产用水效率协同提升的政策启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文小才  杨淑燕  
粮食安全关乎国计民生。粮食主产区作为我国粮食生产的重要主体,承担保障粮食安全的重任。保护粮食主产区的根本利益,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实现社会稳定的关键。本文基于河南省2005-2019年粮食生产和财政补偿数据,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EDA模型),对河南省粮食补偿效率进行评价,结合2015-2019年实地调研数据,分析河南省粮食补偿效果。研究表明:河南省粮食补偿存在规模报酬递减现象,在促进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的效率上有提升空间;粮食补偿政策在增加农民收入、补偿种粮成本以及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方面的作用得到认可。提出要协调中央政府、产销区之间的利益关系,完善建立纵向和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利益补偿机制等建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金玲  匡远配  
农地流转对粮食生产和粮食安全有着重要的影响,但农地流转促进粮食增产吗?利用"脱钩"的理论,建立"脱钩"方程以湖南省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6年,湖南省农地流转与粮食产量之间存在脱钩关系,基本态势为扩张性负脱钩型,但是2010、2013和2016三年表现为强负脱钩型,而2007年为强脱钩型。可以说,农地流转并没有实现预期的粮食增产目标,原因包括:农地流转市场信息不对称,流转效率和效益较低;农地流转存在"小农复制",没有实现规模经营;农地流转带来"非粮化、非农化";与农地流转相适应的社会化、组织化服务水平低。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宋丽颖  张伟亮  
由于要素流动和贸易往来的作用,财政支出会存在空间溢出效应。本文通过构建空间计量模型,对财政支出总额和其构成对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各省财政支出总额对本地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并且对其他地区有明显的负向溢出效应。对其构成而言,社会文教保障支出和消费支出都可以有效促进本地经济增长,并且对其他地区具有正向溢出效应;经济建设支出对本地经济增长反而有阻碍作用,并且对其他地区有负向溢出效应。要素流动和贸易往来是溢出效应的重要渠道。根据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并充分考虑溢出效应、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宋映铉  赵雪冉  
本文以京津冀地区的城市为样本,使用空间计量方法对京津冀各地级市公共财政支出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估计,且考察相邻地级市之间财政支出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总体上京津冀地区各地级市之间的公共财政支出都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但是在分别考察了教育性财政支出、医疗卫生支出、科学技术支出和社会保障四类支出后发现,教育性财政支出、医疗卫生支出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而科学技术支出与社会保障支出则没有表现出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宋映铉  赵雪冉  
本文以京津冀地区的城市为样本,使用空间计量方法对京津冀各地级市公共财政支出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估计,且考察相邻地级市之间财政支出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总体上京津冀地区各地级市之间的公共财政支出都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但是在分别考察了教育性财政支出、医疗卫生支出、科学技术支出和社会保障四类支出后发现,教育性财政支出、医疗卫生支出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而科学技术支出与社会保障支出则没有表现出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徐建军  星焱  
本文利用1985~2009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根据不同的区域划分标准,实证研究了财政支农资金对粮食产出的影响。结果表明:(1)按产销状况划分,我国粮食主产区财政支农力度和粮食边际产出效应均明显高于非主产区。(2)按经济发展水平划分,中部、东部地区财政支农的粮食边际产出效应明显高于西部地区,但是二者的财政支农力度却低于西部地区。(3)各地区财政支农的粮食单位产出效应正在逐步收敛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启示。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小龙  杨柳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构建了限量收购和无限量收购条件下各种粮食干预政策的产出效应模型。分析表明:在两种收购条件下补贴政策及相应的粮食价格对剩余产量是否有拉动作用取决于农户的生产行为是否受到收入约束,而在限量收购下的收购量对剩余产量存在正反双重效应。其次,本文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粮食数据为基础对该结论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就全国平均意义上而言,补贴政策对剩余粮食产量拉动作用有限,而粮食价格的拉动作用则相对较大,说明农户生产行为并未受到收入约束,而限量收购下的收购量对剩余产量的双重效应几乎完全抵消,从而只影响总产量而不会引致扩散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