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06)
2023(16580)
2022(14348)
2021(13556)
2020(11349)
2019(26020)
2018(25670)
2017(49603)
2016(26760)
2015(30085)
2014(29858)
2013(29298)
2012(26673)
2011(23511)
2010(23350)
2009(21405)
2008(20869)
2007(17914)
2006(15419)
2005(13390)
作者
(73780)
(61686)
(60998)
(58329)
(39101)
(29494)
(27812)
(24031)
(23388)
(21882)
(20972)
(20547)
(19416)
(19233)
(18906)
(18898)
(18361)
(18221)
(17665)
(17339)
(15028)
(15000)
(14744)
(14091)
(13771)
(13641)
(13585)
(13405)
(12272)
(12014)
学科
(100821)
经济(100673)
管理(84792)
(77304)
(65519)
企业(65519)
方法(47905)
数学(41786)
数学方法(41216)
(39123)
(28837)
中国(26868)
(23712)
业经(23467)
(22157)
财务(22081)
财务管理(22016)
企业财务(20937)
(20929)
地方(20338)
农业(18587)
(17566)
贸易(17559)
理论(17404)
(17072)
(16427)
环境(16424)
(16414)
银行(16389)
技术(16214)
机构
大学(368356)
学院(367709)
管理(148148)
(145735)
经济(142593)
理学(128848)
理学院(127504)
管理学(125234)
管理学院(124561)
研究(117748)
中国(89091)
(77080)
(75656)
科学(72229)
(57564)
(57403)
财经(57373)
业大(54572)
中心(54567)
(53318)
(52108)
研究所(51991)
北京(47927)
(46843)
师范(46408)
农业(44639)
经济学(43708)
(43422)
财经大学(42743)
(42460)
基金
项目(256130)
科学(201843)
研究(188936)
基金(186625)
(161569)
国家(160237)
科学基金(138869)
社会(119074)
社会科(112821)
社会科学(112792)
基金项目(99441)
(99378)
自然(90356)
自然科(88221)
自然科学(88199)
教育(87184)
自然科学基金(86576)
(83178)
编号(77572)
资助(76233)
成果(62181)
(56917)
重点(56782)
(53331)
(53285)
课题(52551)
创新(49807)
(49792)
教育部(49294)
科研(49180)
期刊
(157112)
经济(157112)
研究(107976)
中国(69853)
(62907)
学报(56166)
管理(53778)
(52068)
科学(51389)
大学(43851)
学学(41426)
教育(39304)
农业(36194)
技术(32620)
(30853)
金融(30853)
财经(28132)
业经(26156)
经济研究(24767)
(23877)
问题(20333)
(18150)
理论(17835)
(17606)
财会(17447)
技术经济(17216)
科技(17170)
图书(17086)
实践(16332)
(16332)
共检索到5329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杜思璇  
几十年来,中国一直采取城市偏向的发展战略和以农哺工的资金积累模式,这实际上是一种农村对城市的逆向转移支付。虽然我国自2004年以来实施了粮食补贴、最低收购价、产粮大县财政奖励等一系列粮食支持政策,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粮食支持政策体系。但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推进,基层政府用于农村公共产品建设的资金大幅下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不足问题逐步显性化,进而导致种粮农民收益不高、粮食主产区发展缓慢,大大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郭雅媛  张青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作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和目标。当前我国粮食产量遭遇“天花板”制约,国际粮食市场的不稳定性倒逼国内必须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然而,种粮成本上升和比较效益下降、纵向种粮补贴力度不足和横向产粮利益补偿缺位、主产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粮食安全贡献失衡问题,导致种粮积极性下降。针对当前粮食安全蕴含的新风险,应当明确产销区粮食生产政治责任,完善粮食生产利益补偿体系,设立“粮食安全发展基金”,探索新型产销协作关系,在提高主产区粮食生产能力的基础上,实现种粮农户增收和主产区抓粮积极性提升的有机统一,有效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莉  肖国安  楚尔鸣  
一般分工理论主要关注分工的自然生成和市场化过程,对政府的强制分工现象缺乏研究。本文通过引入强制分工概念,构建区域强制分工的基本理论框架,分析了政府强制分工对粮食主产区、主销区的不同影响,并用DID方法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政府强制分工导致了粮食主产区的财政收入减少和居民人均收入下降。因此建议粮食主销区对粮食主产区进行利益补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洁蓉  何蒲明  
本文从粮食主产区对我国粮食安全的作用及地位出发,阐述了目前我国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假设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是粮食产量的影响机制和渠道,再用实证对理论分析和模型假设进行验证,并提出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的相关对策建议,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洁蓉  何蒲明  
本文从粮食主产区对我国粮食安全的作用及地位出发,阐述了目前我国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假设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是粮食产量的影响机制和渠道,再用实证对理论分析和模型假设进行验证,并提出健全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的相关对策建议,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张扬  
粮食主产区是粮食的主要生产区和粮食提供的源泉地,但农业弱质性和比较收益低等原因造成主产区粮农收入低,影响到农民种粮积极性,政府对主产区的利益补偿是政策的必然选择。确保理性粮农的收入不低于非农产业的收益是提高粮农种粮积极性的政策目的。但目前,国家颁布实施的各项反哺性补偿政策存在着补偿效率低等问题,从长远看,必须建立粮食主产区内生性补偿机制,做到"硬投入"与"软投入"补偿并重,政策公平与效率并举,体制机制与市场机制补偿相结合。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杨建利  靳文学  
粮食主产区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粮食生产的低效益及粮食调出的价值外溢,粮食主产区政府财政、种粮农民、农业生态环境承受着巨大的损失。同时,粮食主产区也面临着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科技服务水平偏低、与主销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距逐渐扩大、粮食补贴政策亟须改革与完善、粮食生产的社会化服务水平不高等严峻挑战。基于此,本文提出了要建立现金补偿、实物补偿、服务补偿、干部利益补偿等综合补偿体系,并对粮食主产区、粮农补偿进行累进补偿方法,以期调动粮食主产区地方政府抓粮、粮农种粮的积极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张谋贵  
我国以粮食直补为主体的粮食生产利益补偿机制,对稳定粮食生产、保护粮食安全和增加农民收入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但也存在补贴额度较小、粮食最低收购价偏低、补贴标准不统一、行政成本过高等问题,而且没有考虑粮食主产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公共产品不足及其政府的积极性,同时,粮食补贴普惠制本身也有局限性。应加大粮食补贴力度、改变补贴方式、统一补贴发放标准、降低行政成本,适当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增加粮食主产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补贴。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罗振军  
调研粮食主产区510种粮大户的数据样本,总结种粮大户金融需求新特征,阐述现有金融支持种粮大户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实证检验种粮大户金融支持的影响,并分析信贷资金缺口。研究认为:1)种粮大户金融需求额度大、金融需求用途广、金融需求层次高、金融需求方式新等四个新的特征。2)金融支持不足主要表现为信贷支持不到位、保险保障不到位、期货金融服务不到位等。3)实证分析表明,成为大户年数、耕地面积、家庭收入、社会关系、信贷政策了解程度、抵押品对大户贷款申请有显著影响;成为大户年数、家庭收入、信贷政策了解程度、期望融资期限、抵押品对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有显著影响。依据以上结论,我们分别从构建种粮大户获取金融支持的基础条件和加大金融机构对种粮大户支持力度两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罗振军  
调研粮食主产区510种粮大户的数据样本,总结种粮大户金融需求新特征,阐述现有金融支持种粮大户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实证检验种粮大户金融支持的影响,并分析信贷资金缺口。研究认为:1)种粮大户金融需求额度大、金融需求用途广、金融需求层次高、金融需求方式新等四个新的特征。2)金融支持不足主要表现为信贷支持不到位、保险保障不到位、期货金融服务不到位等。3)实证分析表明,成为大户年数、耕地面积、家庭收入、社会关系、信贷政策了解程度、抵押品对大户贷款申请有显著影响;成为大户年数、家庭收入、信贷政策了解程度、期望融资期限、抵押品对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有显著影响。依据以上结论,我们分别从构建种粮大户获取金融支持的基础条件和加大金融机构对种粮大户支持力度两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李存贵  
我国粮食主产区承担着保障粮食安全的责任,与此同时,一直存在着"粮食大省、财政穷省"的"财粮倒挂"现象,极大地挫伤了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基于碳汇交易理论的基本原理研究粮食主产区的利益关系,可考虑构建"粮汇交易"体系。基本原理是粮食主产区由于粮食盈余,可获得粮汇收益;粮食主销区由于粮食亏欠,需要购买粮汇,以承担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责任。粮汇交易机制在确定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的量化依据、抑制其"粮食生产歧视心理"、保障粮食主销区担负国家粮食安全责任等方面具有独到作用,可以成为推动粮食主产区发展粮食生产的有益尝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田建民  
改革开放以来至上世纪末,我国粮食生产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由"南粮北调"变成了"北粮南运";受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目标的约束,新的粮食主产区将不能选择以牺牲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为代价的现代化推进路径。本文以粮食生产大省河南为例,分析了粮食主产区现代化推进过程中存在的粮食生产与经济发展、地方财力、农民收入、工业化和城镇化的突出矛盾;以及粮食生产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机理:粮食生产在土地、农民就业、配套资金等付出的过多机会成本和流通环节粮食生产成果被转移。提出要构建起我国粮食安全的长效机制,必须从区域公平发展的视角,完善粮食生产的利益补偿调节政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奚宾  
粮食金融化已成为威胁粮食安全的主要因素。论文分别从粮食生产、粮食流通、粮食贸易和粮食收益等方面分析了粮食金融化对我国粮食安全的影响,据此,政府应加快土地流转制度改革,积极开发粮食期货品种,强化我国粮食金融政策,加大市场调节力度,加强国际粮食贸易合作,以化解粮食金融化的不利影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杨培垌  
2012年,受异常天气影响,美国、俄罗斯、巴西、印度等国的粮食生产低于预期,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农产品价格在资本炒作下不断上涨。期货市场上,在投机资金的推动下,玉米、大豆和小麦等粮食品种的价格剧烈波动。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迅猛发展,粮食市场已经与货币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等金融市场的联动增强,逐步形成了粮食金融化趋势。粮食价格不再像以前由基本供求关系决定而是由资本和货币所决定。本文分析了粮食金融化对中国的影响,提出如何在金融全球化下保持中国粮食安全的策略。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辛翔飞  张怡  王济民  
利用2001—2013年中国2000多个县的数据,探讨了产粮大县粮食生产的贡献以及其与非产粮大县在经济发展水平上的差距,实证分析了粮食生产对县域财政收入的影响,并提出了对产粮大县进行利益补偿的基本思路。结果表明:目前"产粮大县,财政穷县"的现象依然存在;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下是导致产粮大县财政收入低下的重要原因;2003—2013年产粮大县的粮食增产拉低了其财政收入的9.98%。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