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296)
2023(19089)
2022(16329)
2021(15347)
2020(13018)
2019(29788)
2018(29515)
2017(57744)
2016(31447)
2015(35496)
2014(35611)
2013(35556)
2012(32949)
2011(29531)
2010(29876)
2009(27976)
2008(28184)
2007(25415)
2006(22529)
2005(20000)
作者
(91622)
(76643)
(76169)
(72979)
(48672)
(36522)
(34655)
(29947)
(28693)
(27622)
(25828)
(25771)
(24492)
(24169)
(23982)
(23396)
(23192)
(22603)
(22075)
(21926)
(19180)
(18804)
(18642)
(17539)
(17243)
(17186)
(17075)
(17030)
(15508)
(15328)
学科
(131277)
经济(131125)
(112395)
管理(101626)
(92990)
企业(92990)
方法(59928)
(50713)
数学(49697)
数学方法(49162)
(45812)
业经(36359)
中国(33982)
农业(33455)
(28760)
(27665)
财务(27589)
财务管理(27527)
地方(26452)
企业财务(26092)
(25138)
(24532)
贸易(24523)
(23830)
技术(22397)
理论(22350)
(22127)
(21799)
(20791)
银行(20738)
机构
学院(455912)
大学(452068)
(187538)
经济(183545)
管理(183374)
理学(157835)
理学院(156218)
管理学(153785)
管理学院(152964)
研究(148699)
中国(116271)
(95219)
(92782)
科学(91180)
(84918)
(75700)
财经(70922)
(69988)
业大(69772)
中心(69454)
研究所(68166)
农业(65605)
(64314)
北京(59908)
(57140)
师范(56671)
经济学(55581)
(55491)
(53041)
财经大学(52025)
基金
项目(300799)
科学(236581)
研究(221954)
基金(218047)
(188395)
国家(186698)
科学基金(161103)
社会(139939)
社会科(132392)
社会科学(132355)
(118546)
基金项目(115858)
自然(104282)
自然科(101815)
自然科学(101788)
教育(100895)
自然科学基金(99991)
(97986)
编号(92128)
资助(89652)
成果(74519)
(66774)
重点(66475)
(64366)
(63324)
课题(62143)
创新(58712)
科研(57359)
教育部(57130)
国家社会(56781)
期刊
(213392)
经济(213392)
研究(134769)
中国(87469)
(81648)
(75910)
学报(69511)
管理(66928)
科学(64539)
农业(55029)
大学(52994)
学学(50313)
(45257)
金融(45257)
教育(44495)
技术(39302)
业经(38923)
财经(34869)
经济研究(32410)
(29810)
(28884)
问题(28398)
技术经济(24309)
(22275)
理论(21632)
现代(21504)
商业(21201)
科技(20898)
(20662)
图书(20476)
共检索到6805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万镝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化,农业对资金投入的需求不断增加。农业担保机构在解决农户及农村企业贷款难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农业担保机构本身的外部性,再加上农村贷款的特殊性,使财政支持成为必然。本文试图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分析财政对农业担保机构运行的重要作用,阐述我国目前农业担保机构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给出财政对农业担保机构支持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戴旭宏  
近年来,四川省各级财政积极寻找如何提高财政支农资金效率的途径,通过各地的实践探索认为,农业信用担保机构是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以财政资金支持发展农业信用提保的有益实践和初步成效为出发点,通过剖析农业信用担保机构的运作模式,得出了如何通过农业信用担保机构极大的提高财政支农资金效率的建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贾康  刘微  孟艳  孙洁  金荣学  
在财政支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应明确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支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责任;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组织体系,促进财政支持路径的集中化与系统化;建立风险共担机制,实现中小企业政策性担保业务的可持续;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与透明度,促进财政支持制度的规范化;明确政策性信用担保机构的政策性目标,落实国家发展战略;明确小企业为信用担保机构侧重支持的对象;继续实施税收优惠政策,支持商业性信用担保机构的发展;以互助性信用担保机构为龙头,构建地域性中小企业服务平台;推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监管体系的完善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  贾康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君洁  方杰  覃志刚  
为解决农业生产者融资困难的问题,在财政的支持下,从中央到地方都成立了政策性农业融资担保机构,并相继出台担保费补助、以奖代补等多项财政支持政策,使政策性农业融资担保成为财政支持“三农”的重要政策工具。那么,财政支持是否推动了农业融资担保的发展呢?其效果受何因素影响呢?本文选取2016~2020五年来全国33个省级农业融资担保机构的面板数据构建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量化分析担保费补助、业务奖补、代偿补偿、风险救助四项财政政策支持对农业融资担保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财政支持有利于农业融资担保发展,但其效果受代偿风险、产业结构等外部因素的影响,且仍需进一步平衡与完善,该结果力图为构建更加科学、高效、规范的财政支持农业融资担保体系提供证据支持。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马国建  樊娅  
为研究农业融资担保机构的决策机制,论文构建了农业融资担保机构与农户两大群体的演化博弈模型,围绕双方期望收益值变化所形成系统演化均衡的四种可能性,用计算实验仿真法进一步深化研究各因素对农业融资担保机构决策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首先,财政风险补贴不到位、农业风险大是导致担保机构不担保决策行为的重要因素;其次,通过落实风险补贴、提升担保风险容忍度、加大农户失信惩罚、完善"龙头企业+农户"的经营模式等措施,可以促使担保机构倾向于采取担保行为。
[期刊] 改革  [作者] 孙华臣  孙瑞琪  张继武  
结合我国财政支农机制创新实践,深入分析省级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机构的设立背景和理论逻辑,并借助这一准自然实验,从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视角,评估财政支农机制创新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影响,分析其中的具体机制。研究发现,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机构的设立有助于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能够显著促进我国粮食增产、保障粮食安全。这种影响主要通过缓解农户信贷约束、促进规模化经营和改善要素投入等方式实现,增产效果在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和粮食主产区更为明显。研究还发现,设立分支机构能够有效提升政策性农业信贷担保机构的效能。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李晓嘉  
笔者基于我国省际动态面板数据模型,从总量和结构两方面考察了财政分权对地方财政农业支出的影响。研究表明,财政分权并未有效促进我国地方政府预算内财政农业支出的增长。在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地方政府官员政绩考核体系中,财政分权对经济性支出的正向影响最为显著,对社会性支出也有正向影响,但对转移性支出影响不明显。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左斐  
相比直接的灾后财政救济,利用政策性农业保险机制能实现对财政投入效果的放大。本文在对中国和其他实施农业保险国家的对比中总结出对农业保险财政投入的范围、形式,重点剖析了利用农业保险实现财政投入放大效应的作用机制,提出了衡量这一效应的方法和指标,并据此对我国主要农险经营模式的实际放大效果及其原因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本文针对现实提出应总体上提高中央财政对农险保费的补贴比例,加大对地方特色农业保险业务投入,及丰富财政投入形式等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志军  李富生  
从1992年以来,我国初步形成了"一体、两翼、三层"的信用担保体系,但从实践来看,当前我国担保机构的发展远不能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必须通过政策引导加快担保机构的发展。以北京市为例,本文根据政策性信用担保机构的发展实践以及政策性信用担保机构享受的财政扶持政策及效果,分析了现有政策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促进政策性信用担保机构发展的财政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波  卢明珠  
政府财政支持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影响存在争议,通过从成本收益角度出发,建立非线性模型和实例分析政府财政支持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产生的影响及效益情况。结果表明,政府的财政支持完善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风险分担机制,提升了担保的放大效应,增加了担保机制各关系方的收益。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金芳  金荣学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既是生产力发展规律的体现,更是政府财政支农政策引导的结果。本文在厘清财政支农的结构调整效应基础上,以1997—2016年中国31个省份为研究对象,将农业产业结构分解为合理化和高级化,并运用空间杜宾模型检验财政支农对二者的影响。结果发现:无论是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还是高级化指数,在空间上均存在明显的依赖特征,且后者略强于前者;财政支农整体上对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不显著,但会推动农业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发展,尤以邻近地区财政支农对本地区农业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影响最大;农业科技进步、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是影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且邻近地区的财政支农、工业化、人力资本、经济发展水平等也会显著影响本地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鉴于此,本文建议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农投入结构,并发挥财政支农的"挤入效应",以更好地推动农业内部细分产业的协调发展与合理布局,以及各产业的不断优化升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琪   高晓燕  
在不断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和更好服务“三农”工作的背景下,基于2011—2020年全国22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法,探讨农业政策性信贷担保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农业政策性信贷担保显著提升了农民收入水平,并且这种影响具有可持续性;农业政策性信贷担保通过农业技术进步效应、农村创业促进效应和信贷支持效应,提升了农民收入水平;异质性分析表明,在金融发展水平较高、位于东部地区和制度质量较高的城市,农业政策性信贷担保对农民增收的促进效应更明显。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段文军  袁辉  
本文梳理了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享有财政补贴后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问题利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对1984—2011年湖北省农业保险保费赔付支出和保费收入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计量分析,结论是保费赔付和保费收入之间存在密切的协整关系,政策性农业保险的财政补贴调节效应显著。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吕静  张成鹏  王营  
以2008—2018年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例,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探究担保关联对企业财务脆弱性的影响及存在的调节效应。从网络关联性出发,研究表明:无论是担保网络中一般企业关联程度的增加还是核心企业中心性的增加,都会导致企业财务脆弱性增加,担保关联与企业财务脆弱性正相关。担保关联对企业财务脆弱性的作用过程存在调节效应,微观层面表现为一般企业债务水平或面临的融资约束增加时,加剧担保关联对其财务脆弱性的影响;但是对于担保网络中的核心企业而言,仅存在融资约束对二者关系的调节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