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23)
- 2023(10057)
- 2022(8158)
- 2021(7562)
- 2020(6480)
- 2019(13959)
- 2018(13680)
- 2017(25745)
- 2016(13760)
- 2015(15303)
- 2014(14709)
- 2013(14718)
- 2012(13272)
- 2011(11280)
- 2010(11883)
- 2009(11471)
- 2008(11894)
- 2007(10944)
- 2006(9723)
- 2005(9119)
- 学科
- 业(80692)
- 企(76891)
- 企业(76891)
- 管理(65707)
- 济(58772)
- 经济(58691)
- 财(35158)
- 业经(26636)
- 方法(22656)
- 农(21757)
- 务(21424)
- 财务(21414)
- 财务管理(21368)
- 企业财务(20257)
- 技术(20070)
- 制(17338)
- 中国(17238)
- 农业(15899)
- 策(15585)
- 数学(14815)
- 数学方法(14687)
- 技术管理(13720)
- 理论(13438)
- 体(13391)
- 财政(13230)
- 划(12804)
- 和(12218)
- 企业经济(12200)
- 体制(12033)
- 地方(11646)
- 机构
- 学院(192092)
- 大学(185213)
- 济(83984)
- 管理(82817)
- 经济(82483)
- 理学(69949)
- 理学院(69419)
- 管理学(68786)
- 管理学院(68414)
- 研究(56087)
- 财(49851)
- 中国(49673)
- 京(38108)
- 财经(34812)
- 江(32931)
- 经(31308)
- 科学(30093)
- 中心(27252)
- 农(27150)
- 所(26781)
- 州(25464)
- 财经大学(24959)
- 商学(24458)
- 经济学(24284)
- 商学院(24253)
- 北京(24051)
- 业大(22908)
- 研究所(22883)
- 经济管理(21922)
- 经济学院(21851)
- 基金
- 项目(115915)
- 科学(94487)
- 研究(91730)
- 基金(84351)
- 家(70081)
- 国家(69307)
- 科学基金(63223)
- 社会(60542)
- 社会科(57501)
- 社会科学(57490)
- 省(48123)
- 基金项目(44371)
- 教育(40547)
- 自然(38195)
- 自然科(37435)
- 自然科学(37425)
- 划(37105)
- 自然科学基金(36875)
- 编号(36647)
- 资助(32657)
- 创(32048)
- 业(31011)
- 成果(29569)
- 创新(28715)
- 制(25724)
- 发(25350)
- 部(25260)
- 重点(25219)
- 课题(25140)
- 国家社会(24886)
- 期刊
- 济(103283)
- 经济(103283)
- 研究(63394)
- 财(48041)
- 中国(45931)
- 管理(39358)
- 农(26581)
- 融(22061)
- 金融(22061)
- 科学(21928)
- 技术(19944)
- 教育(19778)
- 学报(19452)
- 业经(19127)
- 财经(18486)
- 农业(17774)
- 大学(16745)
- 经济研究(16090)
- 经(15996)
- 学学(15641)
- 财会(14015)
- 技术经济(13247)
- 会计(13043)
- 问题(12494)
- 业(12231)
- 科技(11941)
- 现代(10786)
- 商业(10081)
- 贸(9940)
- 经济管理(9818)
共检索到3153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佩钢
科技是个大题目,科技创新更是个难题。多年来,黑龙江省财政厅始终高度重视科技创新事业发展,在支持科技创新事业发展上不断探索。早在上世纪80年代,省财政就提出了"兴科技、兴经济、兴财政"的支持科技创新事业发展理念。之后,又相继提出了"科技引导、财政跟进"和"花钱买成果"的工作思路。近年来,全省科技方面的投入每年增长均在10%以上。特别是2013年,省级财政在收支压力较大的情况下,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科技强省建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东升 刘臣祥 朱教国
近年来,我国充分发挥农业科技的作用,实现了从农产品严重短缺到供求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跨越,但我国农业科技贡献率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均不到45%,远远低于发达国家70%—80%的水平。财政部门应坚持科教兴农战略,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宇恒 孙健夫
基于2013—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样本数据,构建计量模型、中介模型和调节模型,研究财税支持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财政支持对企业创新具有促进作用,其中对内源创新的促进作用强于外源创新;(2)财政支持对企业创新的推动作用在规模较小的企业、非国有企业、非高技术企业以及中西部地区更显著;(3)借助人力资本集聚和融资约束两个中介机制,财政支持可激发企业创新活力;(4)税收激励能够显著降低企业研发创新成本,进而实现财政支持助推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有关部门应不断凝聚财政支持与税收激励的企业创新政策合力,充分考虑财税支持在企业与区域层面的异质性影响,高度关注人力资本集聚和融资约束机制作用,推动企业高质量创新发展。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志军
福建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主体,在引领海峡西岸经济区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之路的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经济新常态下与我国其他地区一样,福建省也正面临技术进步率下降的新挑战。本文针对如何充分释放财政科技投入对企业技术创新的驱动效应,如何构建区域创新的财政支撑体系助力"创新驱动战略"和"建设创新型省份",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通过对福建财政科技投入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实证分析,结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志军
福建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主体,在引领海峡西岸经济区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之路的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经济新常态下与我国其他地区一样,福建省也正面临技术进步率下降的新挑战。本文针对如何充分释放财政科技投入对企业技术创新的驱动效应,如何构建区域创新的财政支撑体系助力"创新驱动战略"和"建设创新型省份",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通过对福建财政科技投入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实证分析,结
关键词:
企业技术创新 投人 财政 财政金融 福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董为民
公共财政与企业科技创新是多年来各界关注并深入探究的领域,在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级阶段和国家财政向公共财政转变的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有效的财政资金支持,实现公共财政的作用来支持企业的科技创新,亟需给出切合实际的思路。本文试从科技创新的内涵、财政支持的模式和领域等三个方面予以阐述,以起到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支持企业科技创新政策的目的
关键词:
公共财政 支持 企业科技创新 探究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刘欣怡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高质量是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创新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本文以新经济常态下高质量成为经济发展主旋律为视角,以小微企业及支持其科技创新的财政税收政策为研究主体,整体分析我国小微企业的发展概况及所需支持,介绍了财税政策与小微企业科研创新活动的关系,得出财税法律制度有助于小微企业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从而得以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同时,梳理探讨了我国现阶段相关的财税政策并对其进行分析,对比借鉴以美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为代表的国际上支持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的域外财税政策,提出进一步完善促进小微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财税政策建议。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小微企业 科技创新 财税政策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唐大鹏 于倩
本文基于2006~2020年中国A股上市企业数据,考察了地方财政政策支持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所在行业获得地方财政政策支持可以有效提升企业创新数量和质量;偏重硬件项目制的政府补贴能够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但对高技能人才的倾斜相对不足,导致仅促进了创新数量的增长;偏向市场激励的税收优惠则可以同时克服资本和劳动力要素约束的负面影响以提升企业创新质量。进一步研究发现,当企业本身获得政府创新要素倾斜较多或所处地区制度环境较不稳定时,政策支持分别发挥“锻长板”和“补短板”的创新效应。本文厘清了地方财政政策支持与企业创新的关系,为创新驱动发展政策优化提供了参考。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谌东荄
资本主义国家掀起“企业科技创新”热浪,随着改革开放也传入了我国,有人把它视为灵丹妙药,可以随手拿来很快治好中国的经济落后症。但真的实践起来,也确实不易操作。思之再三,略有头绪,特提出一条与此相关的思路,以期学术界共同探讨。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晓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的数量已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3%,产值占GDP 的55.6%,实现税收占税收总额的46.2%,并提供了全国75%左右的城镇就业岗位。在确保国民经济稳定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陈力朋 刘金婷 刘华
财政科技投入不仅可以直接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资金支持,而且可以通过政策导向营造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改善企业的创新条件,并提高企业的创新意愿,从而促进企业创新投入和产出增长。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的分析发现:企业所在城市财政科技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提高显著促进了企业专利申请总量和发明专利申请量的增长,表明政府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具有显著的企业创新产出促进效应;政府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能够显著缓解企业的融资约束、提高企业的研发强度,即可以通过改善创新条件和提高创新意愿来促进企业创新产出增长;相对来讲,政府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对非国有企业、吸收能力较强企业、高新技术行业企业、竞争性行业企业、制造业企业、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行业企业、科学技术支出规模较小地区企业的创新产出增长具有更强的促进作用。应进一步加大财政支持科技创新的力度,实施差异化的科技创新支持政策,持续改善创新环境,以更好地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宋凌云 陈子芊
地方财政科技支出的发放受政府行为及偏好影响,其能否实质性地提升企业创新质量是创新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选取2011~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面板数据,实证考察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总体上看,地方财政科技支出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质量提升,经过工具变量法等稳健性检验后该结果依然成立。分样本回归显示,地方财政科技支出对初创期、成熟期、东部地区企业创新质量提升有较显著的效果。此外,在政府创新运作效率更高的地区,企业创新质量提升也更显著;反之,与绩效考核挂钩的一般运作效率更高时,地方财政科技支出未产生显著的创新质量激励效果。最后,本文验证了地方财政科技支出的资金集聚机制和技术集聚机制,这种集聚效果在信号传递作用的影响下,能够帮助企业争取到更多的风险投资和研发人员,进而提升企业创新质量。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车德欣 李凤娇 吴非 汤子隆
基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导向,利用2007—2017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针对“财政科技支出—企业技术创新”范式进行分析并基于生命周期视角加以检验。结果发现,财政科技支出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产生正向驱动并展现出明显的结构性创新动力,即财政科技支出对于实质性技术创新活动的驱动更强,对于非实质性技术创新活动的促进作用不明显。在界分企业生命周期后发现,在企业成长期及成熟期,财政科技支出在驱动技术创新方面卓有成效,但在衰退期创新增益并不显著。此外,政府激励结构是影响财政科技支出效力释放的重要条件。地方政府在“为增长而竞争”导向下,财政科技支出的创新驱动效果被限制;在“为创新而竞争”导向下,财政科技支出能够充分发挥其结构性创新驱动特点。研究结论能够为合理规划财政科技支出、完善政府激励体制构架提供实证依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姚江红
科技型小微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实体产业,是推动社会经济结构调整、产业技术升级的重要力量。在国家大力倡导创新型国家建设战略下,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突显。西安市作为科技资源统筹的重要试点城市,正在大力提倡科技创新,以支撑产业的持续发展和推动社会进步。目前,西安市科技型小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郭兵 罗守贵
技术追赶型国家的政府通常把财政科技资助作为激励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的主要政策工具。该文将异质性、内生性问题拓展到投入和产出两个角度,对地方政府科技资助对于企业科技创新的效果进行理论分析;并采用上海企业的数据,应用静态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1)政府财政科技资助整体上激励了企业的R&D投入,但是对产出没有显著影响;(2)政府财政科技资助只对低技术企业的R&D投入有激励效应,对高技术企业没有明显影响;在激励国有企业R&D投入的同时,但同样挤出了国有企业的创新产出;(3)政府资助和企业R&D投入存在互为因果关系,忽略内生性将导致激励效应的普遍高估和异质性影响的倒挂;(4)与行业层...
关键词:
财政科技资助 R&D投入 内生性 异质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