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69)
2023(13979)
2022(12079)
2021(11388)
2020(9877)
2019(22682)
2018(22545)
2017(44832)
2016(24281)
2015(27506)
2014(27321)
2013(27036)
2012(25023)
2011(22329)
2010(22870)
2009(21639)
2008(21449)
2007(19034)
2006(16429)
2005(14694)
作者
(67309)
(56397)
(55732)
(53680)
(35711)
(27047)
(25774)
(21849)
(20905)
(20159)
(18907)
(18717)
(17814)
(17503)
(17421)
(17401)
(17144)
(16589)
(16212)
(16206)
(13920)
(13829)
(13754)
(12740)
(12736)
(12564)
(12438)
(12427)
(11318)
(11102)
学科
(99262)
经济(99159)
管理(72165)
(67776)
(55333)
企业(55333)
方法(50962)
数学(46037)
数学方法(45390)
(37205)
中国(28216)
(27563)
(23442)
贸易(23435)
(22914)
(21627)
(19870)
财务(19824)
业经(19805)
财务管理(19757)
企业财务(18694)
(18327)
地方(18011)
农业(17335)
(16816)
银行(16780)
(15908)
理论(15366)
(15295)
金融(15293)
机构
学院(343593)
大学(342548)
(144035)
经济(141132)
管理(133444)
理学(115231)
理学院(114045)
管理学(112036)
管理学院(111402)
研究(108826)
中国(85235)
(76246)
(70935)
科学(64799)
财经(57428)
(54787)
(52156)
(51987)
(50902)
中心(50693)
研究所(49007)
业大(47567)
经济学(45632)
北京(44556)
(42799)
财经大学(42427)
师范(42420)
经济学院(41688)
农业(41171)
(40491)
基金
项目(222700)
科学(175512)
研究(164445)
基金(162226)
(139786)
国家(138684)
科学基金(119411)
社会(104583)
社会科(99282)
社会科学(99257)
(86566)
基金项目(84871)
教育(77443)
自然(76292)
自然科(74571)
自然科学(74553)
自然科学基金(73203)
(72853)
资助(68442)
编号(68355)
成果(55877)
(50546)
重点(50196)
(46964)
课题(46341)
(46271)
教育部(43955)
科研(43330)
创新(43230)
国家社会(43205)
期刊
(154093)
经济(154093)
研究(101340)
(62854)
中国(62742)
学报(49340)
管理(46829)
(46357)
科学(45113)
大学(37512)
学学(35358)
教育(34351)
(32523)
金融(32523)
农业(31122)
技术(29475)
财经(28962)
经济研究(26906)
业经(25893)
(24830)
问题(21078)
(20006)
统计(19076)
技术经济(17346)
(17111)
商业(16991)
图书(16842)
理论(16548)
(16494)
国际(15725)
共检索到5059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梁学平  
采用VAR模型对公共物品的供给规模和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动态关系、各因素的影响程度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财政收入规模、财政分权化水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动对公共物品供给规模的变化具有重要影响,但这种影响在短期、长期的程度有所不同,作用方向也不同,其中财政分权化水平的影响最显著。为此,政府应通过优化公共物品供给结构、构建规范的政府间公共物品分层供给机制、改变"城市偏向"的公共物品供给体制等措施,促进公共物品的有效供给。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皇  田贵贤  郑继承  
本文通过对当代财政理论的探讨和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变迁的回顾,在国内外学者对财政支出规模研究的基础上,采用1979-2009年的数据对我国财政支出规模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我国财政支出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Armey曲线关系,进一步估算出我国最优财政支出规模,对我国当前的积极财政政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侯荣华  
可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分析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因素。从1995年54个国家GDP 和财政收入对财政支出规模制约关系的分析,可得结论:低收入国家财政收入对财政支出规 模制约性强,其系数为1.1722;高收入国家GDP对财政支出规模制约性强,其系数为0.2443 。我国财政支出规模主要受财政收入规模和上年财政支出规模制约。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廖家勤  
文章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财政支出规模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实证分析,揭示了我国财政支出规模下降的背后仍然是政府实际支配资源规模的扩大,对这种变化趋势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判断,剖析了我国“财政之谜”(财政支出规模下降而企业负担重)的实质,给出了我国适度财政支出规模的基本要求及界定标准,提出合理控制我国财政支出规模的基本思路就是根据公共财政的内在要求,系统改造现行财政支出制度安排,构建符合公共财政要求的公共财政支出制度框架。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郝晓薇  李艳红  王芳  
在新公共管理运动背景下,政府机构及公共财政规模的有限化和缩小化已成为逻辑上的必然趋势。基于此,结合协整分析思想构建中国财政支出模型,对中国财政支出进行实证分析,对中国公共财政建设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实证结果发现,在新公共管理运动的背景下,中国公共财政支出结构近年来正在逐步走向优化。针对现实中仍旧存在的问题,在未来的中国公共财政建设进程中,有必要将新公共管理理念纳入视野。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牛煜虹  张衔春  董晓莉  
我国正在经历的快速城镇化催生了无限的城市蔓延,而关于城市蔓延与地方财政之间实证关系的研究在国内少有涉及。构建了计量经济模型、整理了我国286个地级市2010年统计数据,以市辖区人均建成区面积和市辖区建成区面积占行政区面积的比例作为衡量城市蔓延的变量,并引入其他控制变量,以实现对城市蔓延与地方政府公共财政支出之间关系的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城市低密度蔓延造成了政府公共支出的显著增加。对其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并针对研究成果提出下一步研究的主要方向。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宋文昌  
现阶段,大量文献研究了地区间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制度因素、现状及实现路径。但缺乏动态和实证研究。本文拟通过动态的实证分析,从分权体制下地方政府竞争角度入手,探究我国公共服务不均等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并提出对策建议。本文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孙文杰  
政府财政的重要职能之一是通过公共财政政策,实现收入的再分配和社会保障职能,然而,现实经济中财政的收入再分配职能并没有很好地运行。地方政府在支农支出、教育和医疗等公共产品上的财政支出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异,现有财政体制的城市倾向造成农村公共产品投入严重不足,农民较多负担了本应由地方政府承担的公共产品支出,这是形成城乡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同时,中央政府和基层地方政府的财权和事权严重不对称,乡镇财政薄弱的财政收入无法承担起种类繁杂的公共产品支出,因此必须对现有财政体制进行改革:1.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公共产品供给体系;2.合理平衡基层乡镇一级政府的财权和事权;3.改革县乡财政体制,通过压缩农业服务的行政事业...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运祥  
转型时期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是以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府为主要目标,即要从经济建设型政府转变为公共服务型政府。近年来政府收入增长很快,为政府职能的转变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然而由于公共财政支出的结构不尽合理,还存在如行政成本过高等问题。本文通过建立微分方程组对公共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进行实证分析,为转变政府职能和提高我国公共支出的绩效提供依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马得林  冯涛  
转型时期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以建立廉洁、高效的政府为主要目标,即要从经济建设型政府转变为公共服务型政府。近年来政府收入增加很快,为政府职能的转变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然而由于公共财政支出的结构不尽合理,还存在行政成本过高等问题。通过建立微分方程组对公共财政支出结构的优化进行实证分析,为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我国公共支出的绩效提供依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耿修林  
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种调控手段,财政支出能够提高社会资源配置和利用效率,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和促进社会经济稳定协调的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财政支出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无庸质疑的作用,但在这一过程中,财政支出功能实现方面存在的不足也逐渐引起了重视,许多人从财政理论和实践需要角度就如何优化和改善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发挥财政支出的社会发展功能,提出了不少耐人寻味的真知灼见。在这篇文章中,我们根据1980—2005年我国财政支出数据,运用成分统计分析原理,对过去这段时期我国财政支出的具体表现进行了考察,以期能从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董秀良  薛丰慧  吴仁水  
本文在重新界定财政支出对私人投资效应的基础上,利用季度数据,采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等动态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了我国财政支出对私人投资的长短期效应,结果表明,短期内财政支出对私人投资具有一定挤出效应,而长期均衡关系上则表现为挤入效应。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胡锋  
本文认为转轨时期财政支出占GDP的比例的变动轨迹呈现反“钩”形。1978年至1996年中国的财政支出与瓦格纳法则不相符合,可被认为是中国转轨时期的财政支出之谜。税收下降不能解释这个财政支出之谜,而转轨时期政府职能的转变才是引起转轨时期财政支出的规模和结构的变动的根本原因。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陈仲常  张峥  
在结合使用包络数据分析和曼奎斯特指数方法的基础上测算和分析1995~2008年我国分地区公共财政支出效率。研究表明:我国公共财政支出效率历年表现平稳,但是地区差异显著,中东部地区效率水平远高于西部地区。进一步分解各地区公共财政支出效率发现,中部公共财政支出的高效得益于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双因素贡献;东部地区出现了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一高一低"的分化现象;西部地区二者都表现为低效,但其总效率的低下主要是由于纯技术效率的低下导致。研究还发现,我国公共财政支出效率不存在明显的收敛性,公共财政支出效率的地区差距呈扩大趋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