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27)
- 2023(13921)
- 2022(12101)
- 2021(11402)
- 2020(9406)
- 2019(21955)
- 2018(21423)
- 2017(42085)
- 2016(22759)
- 2015(25340)
- 2014(25267)
- 2013(25075)
- 2012(23009)
- 2011(20326)
- 2010(20376)
- 2009(18425)
- 2008(18328)
- 2007(15692)
- 2006(13555)
- 2005(11944)
- 学科
- 济(93924)
- 经济(93815)
- 管理(69124)
- 业(65226)
- 企(54943)
- 企业(54943)
- 方法(47083)
- 数学(41062)
- 数学方法(40707)
- 财(35690)
- 中国(25666)
- 农(24189)
- 贸(20385)
- 贸易(20379)
- 业经(20153)
- 易(19848)
- 学(19458)
- 务(19278)
- 财务(19219)
- 财务管理(19161)
- 地方(19017)
- 企业财务(18284)
- 制(18179)
- 农业(16025)
- 理论(15898)
- 财政(14222)
- 出(14152)
- 技术(14033)
- 和(14005)
- 银(13579)
- 机构
- 大学(322041)
- 学院(318573)
- 济(132993)
- 经济(130391)
- 管理(129351)
- 理学(113554)
- 理学院(112397)
- 管理学(110662)
- 管理学院(110102)
- 研究(102001)
- 中国(75927)
- 财(68403)
- 京(67086)
- 科学(61528)
- 财经(52369)
- 所(49893)
- 经(47791)
- 农(45797)
- 中心(45737)
- 研究所(45193)
- 业大(45126)
- 江(44676)
- 经济学(42165)
- 北京(42134)
- 范(40610)
- 师范(40262)
- 财经大学(39191)
- 经济学院(38401)
- 院(37270)
- 州(35856)
- 基金
- 项目(220817)
- 科学(174889)
- 研究(163090)
- 基金(162673)
- 家(140177)
- 国家(139036)
- 科学基金(121003)
- 社会(104905)
- 社会科(99585)
- 社会科学(99561)
- 基金项目(86449)
- 省(84473)
- 自然(77647)
- 自然科(75862)
- 自然科学(75847)
- 教育(74866)
- 自然科学基金(74513)
- 划(70649)
- 资助(67624)
- 编号(65550)
- 成果(53094)
- 部(50060)
- 重点(48904)
- 发(46022)
- 创(45736)
- 课题(44392)
- 教育部(43767)
- 国家社会(43632)
- 人文(42712)
- 创新(42578)
- 期刊
- 济(137461)
- 经济(137461)
- 研究(96949)
- 中国(55926)
- 财(55111)
- 学报(48306)
- 管理(45233)
- 科学(43607)
- 农(40409)
- 大学(37380)
- 学学(35173)
- 教育(33308)
- 农业(28299)
- 财经(26309)
- 融(25975)
- 金融(25975)
- 技术(25610)
- 经济研究(23477)
- 经(22438)
- 业经(21239)
- 问题(18431)
- 理论(15771)
- 贸(15558)
- 技术经济(15403)
- 图书(15388)
- 业(14343)
- 科技(14289)
- 实践(14244)
- 践(14244)
- 商业(13982)
共检索到4566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铭洪 卢晓军 张志远
文章以Barro(1990)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为基础,将社会保障支出和科教文卫支出分别引入效用函数和生产函数中进行理论上分析,探究财政支出结构对就业的理论效应,同时利用中国1997-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以此验证理论模型所得到的推论。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科教文卫支出与社会保障支出对就业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从短期来看,科教文卫支出对就业的短期效应非常明显,而社会保障支出对就业的短期效应并不显著。另外,研究还发现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不论在长期还是短期都不显著。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卢晓军 张铭洪
基于IS-LM模型和奥肯定律,从宏观层面重新梳理财政支出对就业影响的传导路径,并据此提出研究假说,即财政支出对就业的影响存在门限效应。与高经济发展阶段相比,当经济处于低发展阶段时,财政支出对就业具有更高的正向效应。来自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印证了研究假说的成立。研究还发现,消费的提升对就业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而过度投资对就业可能起到反向作用。由此,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提高人力资本积累方面的支出,注重缓解结构性的就业矛盾,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与就业的良性互动。
关键词:
财政支出 就业 门限效应 经济增长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维国 张逸君 邱德馨
本文在分析人口老龄化、财政支出效率与产业结构升级三者内在机理的基础上,利用2001—2019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并结合面板平滑转换模型和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对提出的理论假说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财政支出效率、产业结构升级在时间、空间和时空三个维度均具有显著的路径依赖性、空间外溢性和竞争滞后性特征。人口老龄化对财政支出效率和产业结构升级均具有显著的非线性影响,且人口年龄结构差异使得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总体来看,人口老龄化阻碍了产业结构高级化和制造业转型升级,但促进了产业结构合理化和服务业结构升级,且提高了财政支出效率。财政支出效率提升不仅弱化了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负效应,还成为人口老龄化发挥正向影响的重要传导渠道。上述结论对于推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春琦 唐哲一
人们对政府财政支出无论是从总量还是从结构上的合理性一直都存在着争议,文章通过考察政府财政支出结构与私人消费的关系,建立代表性消费者的跨期迭代理论模型,同时利用相关宏观经济数据,研究我国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对私人消费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政府的行政管理费用支出对私人消费有挤出作用,政府的社会文教费用支出、经济建设支出以及其他补贴性的财政支出对私人消费有拉动作用。另外,基础经济建设支出的动态变化显示,短期内能促进GDP、私人消费以及就业率的提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出现一定的抑制作用。研究结论为促进私人消费、合理调整政府财政支出结构提供了新的证据。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郭新强 胡永刚
中国财政支出具有生产性且偏向投资建设性支出,本文采用SVAR方法得到财政支出与财政支出结构偏向影响就业的经验事实:政府生产性支出增加能够促进就业,但是促进就业的有效性依赖于财政支出结构偏向,表现在增加政府投资性支出可以刺激就业,而增加服务性支出则抑制就业。基于政府生产性支出的新凯恩斯主义模型,可以较好地解释上述事实,政府支出影响就业的程度依赖于政府支出生产性的大小和财政支出结构偏向。中国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分析表明,政府投资性支出通过生产性效应、投资流动性约束和价格粘性等渠道刺激就业;然而,中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和体制转轨阶段,增加政府服务性支出将导致结构性劳动替代,从而抑制就业;税收则主要通过财...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林峰 赵焱
文章在构建一个局部均衡模型的基础上,采用150个国家(地区)2000-2014年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政府债务对财政支出乘数效应的影响,得到了与理论预期一致的经验证据。结果表明:(1)政府债务会显著影响财政支出的乘数效应。随着政府债务水平的提高,财政支出的乘数效应趋于减弱。尤其是在克服内生性问题之后,这一结论仍然成立;(2)政府债务作用存在显著的非线性特征。当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突破88%的阈值后,财政支出的乘数效应会在低债务国家和高债务国家之间发生非常迅速的逆向转换;(3)对中国这样的低债务国家,顺周
关键词:
政府债务 财政支出 乘数效应 适度水平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余锦亮 卢洪友 朱耘婵
人口问题与地方政府财政的关系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课题,两者之间的确切关系目前也并无定论。本文从生产效率的视角出发构建了一个简单的两期OLG模型,探讨人口增长与政府财政支出规模之间的关系。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当全要素生产率小于临界值时,人口增长率的上升对降低政府财政支出规模产生不利的影响;当全要素生产率大于临界值时,人口增长率上升对降低政府财政支出规模具有积极的影响。进而,基于地级市面板数据,在采用数据包络法测算各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前提下,本文构建了面板门槛模型,实证证实了在不同全要素生产率门槛区间内,人口增长对财政支出规模产生了截然相反的影响。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台航 刘栩畅
扩大内需尤其是居民消费需求是增强经济增长动力、促进健康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从财政角度出发,如何通过优化支出结构来促进居民消费需求的扩大,将关系到经济的长远发展。本文选择居民消费率作为研究消费内需的重要切入点,通过构建内生增长模型探讨了财政支出结构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理论分析结果表明,提高财政生产性支出的比重会对居民消费率产生抑制作用。在实证方面,本文以OECD成员国的跨国面板数据为基础,利用多种计量方法展开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较好地支持了理论结论。本文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在于,在居民消费率偏低和生产性支出比重过高的现实背景下,通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降低生产性支出占比来刺激居民消费内需的扩大,将有利于实现政府职能转变和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谷成 张家楠
对社会成员的公共需求做出积极有效的回应是现代国家的重要职能。在政府和社会成员通过协商互动共同解决社会问题的过程中,现代国家治理越来越清晰地表现出治理结构分权化、治理方式民主化、治理技术现代化等特征。为考察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回应性的影响,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社会成员”三元主体的回应性理论框架,并基于中国282个地级市2010—2018年2538个民生财政支出样本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财政分权通过降低地方政府的回应能力和回应意愿抑制地方政府对辖区民生需求的回应性。尽管审计监督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地方政府对民生需求的回应性,但仍不足以抵消财政分权引发的回应性削弱。原因在于审计监督只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地方政府的回应能力,而对地方政府的回应意愿并无影响。本文的研究不仅深化了有关政府回应性影响因素的探索,也为财政体制改革和创新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理论依据。
[期刊] 预测
[作者]
王志宇 田金信 王文静
针对中国面临严重的就业问题,在市场无法充分解决的情况下,本文研究财政支出的就业效应。通过计算财政支出各项明细与就业的相关系数,确定了各项财政支出的就业影响时滞期。对现行财政政策的就业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有针对性地对非财政教育投入、非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进行格兰杰因果性分析,利用F统计量、卡方统计量、赤池信息准则、贝叶斯信息准则等检验方法对财政支出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剔除不显著变量后,构建了财政支出政策的就业回归模型,并提出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的实践路径选择。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雷根强 蔡翔
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中国的省级面板数据和差分广义矩、系统广义矩的方法实证分析了初次分配扭曲、城市偏向的财政再分配政策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比重的下降、城市偏向的财政再分配政策是导致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应该通过提高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比重,扭转科教文卫、福利保障支出的城市偏向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义博
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财政支出及其结构的经济效应历来备受瞩目。近年来,该领域的研究文献众多,主要集中在财政支出及其结构对经济增长、居民消费、私人投资和收入分配的影响。本文回顾了从理论分析到实证研究的最新文献,发现上述四个方面的研究结论分歧甚至冲突明显,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等方面的差异是造成结论分歧的主要原因。今后的财政支出及其结构经济效应研究应该更加关注作用机制、经济环境差异、非线性效应、微观视角和政治因素。
关键词:
财政支出 财政支出结构 经济效应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贾敬全 殷李松
将财政支出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定向诱导"突破到"区位定向诱导"是当前研究的薄弱环节。文章从决定产业结构的地区异质性、财政支出的本地效应与外部性以及遗漏因素出发,利用空间计量经济学建模技术,构建了财政支出-产业结构的空间杜宾模型(SDM),并以安徽省为例,实证分析了财政支出在产业升级方面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与总效应等。研究表明:(1)利用空间计量经济学建模技术,可以将财政支出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定向诱导"突破至"区位定向诱导";(2)财政支出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研究与评估,要从本地效应转向空间外部效应;(3)应遵循"区位定向诱导"原则,充分释放财政支出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正面效应,抑制负面效应,最大化叠...
关键词:
财政支出 产业升级 外部性 空间效应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贾敬全 殷李松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背景下,释放财政支出的诱导功能,扭转劳动力空间分布失衡,以实现产业结构优化是当前研究的薄弱环节。本文扩展Alvarez-Cuadrado和Poschke的多部门模型,建立涵盖恩格尔效应、鲍莫尔效应、财政支出诱导效应和资本吸纳效应的产业结构理论模型,并在区位视角下分解财政支出对产业结构的省内、省际诱导效应,结果表明:就省内而言,财政在社会保障、教育、交通运输、农林水务方面的支出会引发劳动力就近聚集,医疗卫生、文体传媒、环境保护、科技支出则会诱发劳动力层级聚集;就省际而言,财政在文体传媒、教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得前 刘仁济
三次产业结构升级是产业结构升级的表现之一,但其实质是要素禀赋结构升级。财政支出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主要是通过作用于要素禀赋结构升级的传导路径得以实现。通过采用201 1—201 5年全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地方财政结构性支出的要素禀赋结构升级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教育支出对要素禀赋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支出效应存在滞后性;由于地方科技创新的原创性欠佳,导致科学技术支出的促进作用有限;一般公共服务支出的纯消耗性支出属性决定了其负面效果;政府投资性支出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可能是源于政府的过度干预。对此,应加快转变调控思路。具体而言,要实现对支出总量控制向支出结构优化转变,提升支出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耦合度,进一步扩大产业研发效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