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47)
2023(6712)
2022(5586)
2021(5015)
2020(4098)
2019(9419)
2018(8947)
2017(17536)
2016(9236)
2015(10168)
2014(10224)
2013(10505)
2012(10098)
2011(8804)
2010(9205)
2009(8664)
2008(8469)
2007(7493)
2006(6916)
2005(6543)
作者
(25751)
(21792)
(21564)
(20953)
(13856)
(10269)
(9830)
(8318)
(8030)
(7749)
(7683)
(7213)
(7029)
(7009)
(6955)
(6697)
(6457)
(6176)
(6057)
(5775)
(5727)
(5209)
(5138)
(5070)
(5044)
(4864)
(4573)
(4373)
(4338)
(4318)
学科
(65512)
经济(65484)
管理(29909)
(25317)
(25310)
方法(20695)
(20399)
企业(20399)
数学(18898)
数学方法(18831)
地方(18412)
中国(14540)
财政(12923)
(12783)
贸易(12779)
地方经济(12727)
(12504)
(12475)
(11372)
(11164)
财务(11161)
财务管理(11116)
(10847)
企业财务(10586)
(10561)
(10549)
业经(10236)
(9254)
产业(8235)
(8135)
机构
学院(136341)
大学(136053)
(75735)
经济(74660)
研究(50608)
管理(48452)
(41379)
理学(41167)
理学院(40726)
管理学(40271)
管理学院(40016)
中国(39405)
财经(29011)
(27274)
经济学(26700)
科学(26545)
(26258)
(25434)
经济学院(23946)
研究所(22285)
中心(21395)
(21230)
财经大学(21076)
(17919)
北京(17329)
(17303)
(15712)
(15592)
(15198)
师范(15063)
基金
项目(82064)
科学(65107)
基金(61504)
研究(60968)
(52340)
国家(51966)
科学基金(44867)
社会(43254)
社会科(41332)
社会科学(41323)
基金项目(31611)
(30727)
教育(26623)
资助(26040)
自然(25680)
自然科(25102)
自然科学(25096)
自然科学基金(24668)
(24415)
编号(22318)
国家社会(19285)
(19167)
(19158)
重点(18618)
成果(18556)
(17447)
经济(17311)
教育部(17072)
人文(16656)
(16546)
期刊
(90998)
经济(90998)
研究(51227)
(37260)
中国(26584)
管理(19267)
学报(17653)
经济研究(17621)
财经(16283)
科学(16031)
(15190)
大学(14297)
(14239)
学学(13873)
(13748)
金融(13748)
问题(12157)
(11692)
技术(11191)
业经(10857)
农业(9847)
国际(9433)
技术经济(9138)
世界(8699)
统计(8355)
(8021)
财政(8021)
会计(7636)
财会(7362)
经济问题(7232)
共检索到2260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郭路  刘海洋  李芳芳  
本文通过构造一个具有政府平衡预算约束的经济增长模型,试图分析财政支出结构、税收结构的选择对经济增长所产生的影响。本文发现当财政收入满足最优财政支出规模时,税收结构调整不影响经济的福利。本文利用中国经济参数对中国经济增长和财税结构进行了校准分析发现,中国的财政支出结构和基本宏观税负率处于一个合理区间;并给出了不同经济增长率水平下各税率的权衡关系。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文祥  张志超  
 财政支出结构能够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公平产生显著影响,本文利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对上述经济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实证分析表明:地方财政支出具有显著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而中央财政支出则可以明显改善社会公平程度;不同的财政支出项目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公平的贡献具有显著差异,大多数支出项目往往很难同时顾及两个目标;通常只有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支出既能推动经济增长,也能促进社会公平。这些结论对政府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调整支出政策以实现特定财政活动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永友  沈坤荣  
随着中国贫困结构的变化,相对贫困问题变得日益突出。本文基于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来的经验数据,对中国的相对贫困问题进行了实证描述和分析。研究显示:(1)在时间上,中国的相对贫困水平有逐步上升的趋势,但城乡内部相对贫困水平的上升速度存在差异,在空间结构上,城镇与农村的相对贫困具有共同运动的特征,不仅如此,不管是农村还是城镇,相对贫困与经济的发展速度有关,而与经济所处的水平没有关系;(2)中国相对贫困的产生和日趋严重主要来自于财富初始分配环节中劳动力要素价格在不同行业之间存在的较大差异,而财政在减缓初始分配环节造成的相对贫困方面作用又非常有限,尤其是医疗卫生支出某种程度上还进一步扩大了相对贫...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莉  
本文基于巴罗提出的政府公共产品支出理论模型,分析和论证财政支出及其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方向和程度。并依据理论模型进行经验分析,指出应该更加合理有效地对公共资源进行配置,促进经济长期增长和社会发展。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长清  赵桂芝  陈菁泉  于文涛  
财政支出结构政策与总量政策相比具有更重要的一面,它可以在不改变财政支出规模的情况下,提高经济增长率。本文首先建立了一个简单的经济增长与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理论模型,然后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与财政支出结构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性分析,得出我国的财政投资已超过最优规模,生产性财政消费与非生产性财政消费均能促进经济增长,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缺乏弹性。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郭庆旺  吕冰洋  张德勇  
通过构建理论模型和经验模型,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财政支出总水平与经济增长负相关,财政生产性支出与经济增长正相关。(2)财政人力资本投资比物质资本投资更能提高经济增长率。(3)用于科学研究的支出所带来的经济增长远远高于物质资本投资和人力资本投资所带来的经济增长。这些结论对政府今后调整财政支出政策,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确定财政支出重点,具有重要的政策含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孙焓炜  邱珊珊  
公共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与社会福利紧密切相关的重大现实问题。本文基于公共财政支出增长理论,解释公共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内在关系,通过具体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共财政支出的总量、比重及结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揭示了各项公共财政支出比重的变化导致公共财政支出产出弹性的变化,进而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效果发生变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蜀君  
本文基于Barro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中讨论最优税收结构的框架,分析经济增长中的最优财政支出结构。并依据理论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不尽合理,必须进一步从以下几方面对财政支出进行优化:经济建设支出要做出结构性调整;文教支出应注重提高资源使用效益;国防支出的安排务必谨慎行事;行政管理支出的规模予以必要的控制。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杨宝剑  
为了探讨最优财政支出构成比例,本文将不同产出弹性的生产性财政支出项目内生于生产函数中,构建了基于最优经济增长的财政支出结构模型。按照功能将预算内全部财政支出进行分类汇总后,利用1997-2010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检验了全国、东部、中部、西部财政投入的现状,实证结果发现经济建设类支出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最大,公共服务类支出次之,社会性支出最小,最后提出了财政支出项目未来调整的几点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毛加强  刘璐  郭犇  
通过构建一个最大经济增长率下的财政支出结构模型,对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财政支出结构与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东部、中部地区的基本建设支出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而西部地区应该削减竞争性领域的基本建设投资规模;中部地区要合理配置财政支农支出资金,提高支农支出的产出弹性,而西部地区支农支出远未达到最优支出规模,因此,更要采用多种方式增加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东、中部地区科教文卫支出的产出弹性较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而西部地区科教文卫支出的产出弹性较小;东、中、西部的行政管理支出均对地方经济增长产生正效应,这表明,三个地区行政管理支出有很强的产出弹性,地方经济的发展需要政府积极干预。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继善  汪东华  
通过数理方法对我国转型时期的财政支出结构及其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当前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不尽合理,必须进一步优化。要严格控制财政直接用于一般竞争性领域,逐步加大对农业、就业和社保、环境和生态、公共卫生、教育和科技等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投入力度。同时要结合财政体制改革和其他配套改革,以提高财政支出效益。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曾娟红  赵福军  
本文采用Barro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中讨论最优税收结构的框架,分析经济增长中的最优财政支出结构。模型的结果表明,当经济增长率最大化时,各项财政支出所占的比重等于该项财政支出的边际生产力贡献与财政总支出的边际生产力贡献之比。同时,通过运用我国1980~2000年之间的各项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在财政支出结构中,行政管理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呈负相关关系,社会文教支出和国防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呈正相关关系,我国财政支出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彭志文  郭路  
本文沿循Romer(1990)的分析框架,从居民福利最大化的条件出发分析财政支出结构、最优税率和经济增长,发现政府财政支出存在一种最优结构,并且存在一个满足最优财政支出的最优税率区间,在最优税率区间内,税率变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大。进一步的数值模拟表明:公共资本投入比科教投入更能促进经济增长,而且现阶段我国的税率还有下调的空间。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景鹏  郑伟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包含财政支出的世代交叠模型,考察养老保险缴费率和财政支出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财政支出分为经济建设、公共教育和养老保险支出三类,前两类统称为生产性财政支出。研究发现:养老保险缴费率与财政养老保险支出占比呈U型关系;若给定生产性财政支出内部结构比,养老保险缴费率与经济增长率呈倒U型关系;若给定养老保险缴费率,生产性财政支出内部结构比与经济增长率也呈倒U型关系。从经济增长角度看,养老保险缴费率与财政支出结构的关系值得重视。中国政府在降低养老保险缴费率的同时优化生产性财政支出内部结构,提高人力资本在生产中的作用,将有助于实现维持基金长期财务平衡和促进经济增长两个政策目标。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长生  简玉峰  
构建了基于财政支出、税收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并推导出在给定税收、财政支出政策的变化路径时,经济会达到"竞争性分散均衡",税率与经济增长存在"倒-U"型关系,政府投资性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正相关。利用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显示,在我国经济运行中,总产出、消费、投资、政府投资性支出、税率、利息率、工资水平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我国宏观税率为28.63%时达到最优值,政府投资性支出对经济增长率存在正向影响,但不同区域间存在较大差异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