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02)
- 2023(13019)
- 2022(11369)
- 2021(10899)
- 2020(8936)
- 2019(20779)
- 2018(20395)
- 2017(40033)
- 2016(21801)
- 2015(24527)
- 2014(24566)
- 2013(24125)
- 2012(22283)
- 2011(19673)
- 2010(19868)
- 2009(17853)
- 2008(17574)
- 2007(15169)
- 2006(13305)
- 2005(11633)
- 学科
- 济(82483)
- 经济(82391)
- 管理(67571)
- 业(62672)
- 企(52060)
- 企业(52060)
- 方法(38808)
- 数学(33954)
- 财(33802)
- 数学方法(33557)
- 中国(24507)
- 农(23801)
- 贸(20289)
- 贸易(20285)
- 易(19845)
- 业经(18240)
- 地方(17926)
- 务(17655)
- 财务(17591)
- 财务管理(17537)
- 学(16962)
- 制(16796)
- 企业财务(16621)
- 农业(15548)
- 财政(14325)
- 出(14096)
- 理论(13907)
- 技术(13387)
- 策(13384)
- 环境(13058)
- 机构
- 学院(300330)
- 大学(300184)
- 管理(122828)
- 济(122218)
- 经济(119586)
- 理学(106769)
- 理学院(105693)
- 管理学(104072)
- 管理学院(103540)
- 研究(97508)
- 中国(73110)
- 财(63514)
- 京(62955)
- 科学(59200)
- 所(48077)
- 财经(47612)
- 中心(44241)
- 农(44142)
- 江(43856)
- 研究所(43382)
- 经(43312)
- 业大(42587)
- 北京(39739)
- 范(38900)
- 师范(38626)
- 经济学(36599)
- 院(35786)
- 财经大学(35205)
- 州(34996)
- 农业(34264)
- 基金
- 项目(205789)
- 科学(162264)
- 研究(154092)
- 基金(149521)
- 家(128344)
- 国家(127250)
- 科学基金(110369)
- 社会(96701)
- 社会科(91709)
- 社会科学(91688)
- 省(79734)
- 基金项目(79373)
- 自然(71175)
- 教育(70851)
- 自然科(69510)
- 自然科学(69497)
- 自然科学基金(68230)
- 划(66513)
- 编号(63835)
- 资助(62024)
- 成果(52052)
- 部(46203)
- 重点(45242)
- 课题(43327)
- 发(43231)
- 创(42611)
- 教育部(40097)
- 项目编号(39656)
- 创新(39576)
- 人文(39429)
- 期刊
- 济(131314)
- 经济(131314)
- 研究(92461)
- 中国(55839)
- 财(50953)
- 管理(43614)
- 学报(43612)
- 科学(40275)
- 农(39707)
- 教育(34074)
- 大学(33657)
- 学学(31519)
- 农业(27951)
- 融(26301)
- 金融(26301)
- 技术(25240)
- 财经(22770)
- 业经(21531)
- 经济研究(21515)
- 经(19316)
- 问题(17325)
- 图书(15817)
- 贸(15278)
- 理论(15149)
- 技术经济(14415)
- 科技(14010)
- 实践(13941)
- 践(13941)
- 业(13741)
- 现代(13633)
共检索到4413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预测
[作者]
王志宇 田金信 王文静
针对中国面临严重的就业问题,在市场无法充分解决的情况下,本文研究财政支出的就业效应。通过计算财政支出各项明细与就业的相关系数,确定了各项财政支出的就业影响时滞期。对现行财政政策的就业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有针对性地对非财政教育投入、非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进行格兰杰因果性分析,利用F统计量、卡方统计量、赤池信息准则、贝叶斯信息准则等检验方法对财政支出变量进行逐步回归,剔除不显著变量后,构建了财政支出政策的就业回归模型,并提出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的实践路径选择。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翠萍 蒋智华
多年来中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创造就业岗位的具体政策,但似乎政策的实施并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事实上,就业状况的改善是微观主体——政府和失业者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只有政府治理能力与失业者就业能力共同提高并形成互动与协调机制,才能真正提高就业质量。对此,首先考察了中国目前的失业状况和就业压力,然后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详细分析了政府财政支出的就业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后金融危机时代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以提高就业效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财政支出 就业压力 就业效应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郭新强 胡永刚
中国财政支出具有生产性且偏向投资建设性支出,本文采用SVAR方法得到财政支出与财政支出结构偏向影响就业的经验事实:政府生产性支出增加能够促进就业,但是促进就业的有效性依赖于财政支出结构偏向,表现在增加政府投资性支出可以刺激就业,而增加服务性支出则抑制就业。基于政府生产性支出的新凯恩斯主义模型,可以较好地解释上述事实,政府支出影响就业的程度依赖于政府支出生产性的大小和财政支出结构偏向。中国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分析表明,政府投资性支出通过生产性效应、投资流动性约束和价格粘性等渠道刺激就业;然而,中国正处于工业化进程和体制转轨阶段,增加政府服务性支出将导致结构性劳动替代,从而抑制就业;税收则主要通过财...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铭洪 卢晓军 张志远
文章以Barro(1990)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为基础,将社会保障支出和科教文卫支出分别引入效用函数和生产函数中进行理论上分析,探究财政支出结构对就业的理论效应,同时利用中国1997-2014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计量分析,以此验证理论模型所得到的推论。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科教文卫支出与社会保障支出对就业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从短期来看,科教文卫支出对就业的短期效应非常明显,而社会保障支出对就业的短期效应并不显著。另外,研究还发现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不论在长期还是短期都不显著。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缪慧星 夏超
一、我国居民消费现状(一)消费规模。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居民消费总量显著提高,由1978年的1759.1亿元上升到2011年的164 945.2亿元,增长将近94倍。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也在不断增加,剔除价格的影响(以1978年为基期)之后,2011年城镇实际人均消费支出较1978年相比增长5.8倍,2011年农村实际人均消费支出较1978年相比增长5.3倍。1尽管我国居民消费不管从总量上还是在人均水平上都在不断提高,但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还处在比较低的水平,截至2011年,中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949美元,略高于印度509美元,远远低于美国27 175美元、日本22 907美元、瑞士22 ...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我国中长期财政支出政策研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课题组一、当前我国财政支出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财政支出政策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控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正处于日益下降的趋势。具体剖析,这方面的主要问题是:第一,财政支出总量不足,严重制约政府正常履行职能。财政支...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施安银 王跃宁 郭晓风 吴振芳
新的财政体制实施5年来,财政收入连年较大幅度增长,成绩令人瞩目,然而原有的财政支出膨胀、结构不合理、效率不高的矛盾并没有得到缓解,有些方面甚至表现得更加突出,各级财政仍然处于非常紧张的状况。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十五大提出的财政发展战略目标和任务,按市场经济要求进一步深化财政支出管理改革,把财政管理的着重点由收入管理转到支出管理上来,则成为当前财政工作的紧迫任务。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缪言 白仲林 尹彦辉
为了厘清财政支出政策的减贫效应和作用机制,充分发挥政府支出工具治理相对贫困的积极作用,本文首先运用PSM方法验证了政府转移性支出扶贫效应和投资性支出的增收效应;其次,构建包含两类家庭的异质性动态一般均衡模型以揭示财政支出政策治理非李嘉图家庭相对贫困的经济机理;最后,构造"相对贫困指数"以评估财政支出工具治理相对贫困的动态效应。研究发现:积极的政府转移性(扶贫)支出政策具有迅速治理相对贫困的功效,但是对非李嘉图家庭工资收入存在"挤出"效应;虽然积极的政府投资性支出政策挤出私人投资,但能有效提升非李嘉图家庭就业和劳动收入,具有良好的相对贫困治理效应;积极的政府消费性支出政策会刺激短期需求、促进就业、拉动总产出增长,从而增加非李嘉图家庭收入、减少相对贫困,但是,长期而言会挤出居民消费,并且政策效应的持续性和有效性不及投资性支出。因此,"精准导向"的积极财政支出政策能够提升相对贫困的治理效果。
关键词:
财政支出政策 相对贫困 收入分配效应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蔡建明
一、产业结构调整:政府和市场的选择一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演变,实际上是主导产业以及以此为核心的产业体系不断更新替代的过程。历史地看,产业结构的演进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发展趋势。在这一过程中,既有政府的作用,也存在市场的选择。如果从某一特定阶段或特定范围来看,产业结构调整的可能性与现实性,则位于由“纯粹”的政府行为和“纯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宫占奎
中国加入WTO后,市场将逐步开放,竞争会更加激烈,市场开放作用的结果必然造成居民收入与生活水平的两极分化。本文通过对中美两国财政支出中社会保障支付的比较研究,提出我国建立与健全公共财政制度的建议,以应对市场开放、提高社会保障能力、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
关键词:
公共财政 中美政策比较 改革新思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莉
一、问题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迅速,但是在连续20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之后,我国已经出现社会财富分布悬殊的情况,贫富差距扩大,社会福利保障发展缓慢,社会显失公正。据世界银行的报告,2004年中国社会的基尼系数已扩大至0.458,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杨兵 杨杨 杜剑
本文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视角,将财政支出类型和货币政策规则纳入DSGE模型中,讨论了财政支出类型与货币政策规则组合的有效性及稳定性。结果表明,第一,积极的财政支出有利于熨平政府支出冲击对投资的影响,温和的财政支出有利于熨平政府支出和政府债务的波动,而产出和通货膨胀对财政支出类型变动的反应不大。第二,在货币政策规则调整过程中,面对政府支出冲击,货币政策更倾向于采取价格型规则为主、数量型规则为辅的混合型规则;面对货币政策冲击,单一的数量型规则更有效。第三,从财政支出类型与货币政策规则的组合效应来看,积极的财政支出与混合型货币政策组合规则最有效,且不同目标下组合效应存在差异;从社会福利损失来看,三目标的社会福利损失大于双目标。第四,在1998—2019年期间,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组合遵循PMPF范式,说明财政政策稳定、货币政策不稳定,此时货币政策被动配合财政政策以保证预算约束平衡。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胡坚 杨光 王智强
通过分析1990-200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本文研究政府财政支出是否具有挤出效应。研究发现:财政支出对私人投资具有明显的挤入效应,动态面板GMM模型的分析显示投资自身具有强烈的自相关性;投资具有通货膨胀效应,而且和消费具有互相抵消的效果;挤入效应在东部和西部存在,而在中部则不存在,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导致了挤入效应上升;分位数回归的结果显示挤入效应具有明显的非对称性,在较小和较高水平的私人固定资产投资水平上挤入效应比较大。
关键词:
挤出效应 动态面板GMM 分位数回归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金秀 郑志冰
世界银行专题报告《2020年的中国》论及中国未来20年改革发展前景时,指出在经济增长的同时,政府采取什么手段保持良好的环境状态是中国面临的主要难题。我国在农业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农村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资源短缺、能源枯竭等问题严重,保护资源与环境是政府义不容辞的使命,在农业财政投入政策取向上必须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才能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生态农业 环境保护 财政支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门丹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以及极端气候天气的频发,低碳经济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新能源可谓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突破口。近些年,美国也开始越发重视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奥巴马总统在其第一任期内矢志不渝地将清洁能源、环境保护作为执政要务,力推气候变化的应对之策,限制碳排。而奥巴马的连任也被视为清洁能源的胜利。文章首先讨论美国近些年新能源的政策演进,在此基础上探讨美国新能源的财政支出状况和趋势,并对2013年的财政预算加以阐释,以此为我国新能源的发展提供启示与借鉴。
关键词:
低碳经济 新能源 财政支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