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197)
- 2023(10579)
- 2022(8618)
- 2021(8316)
- 2020(6667)
- 2019(15052)
- 2018(14376)
- 2017(25547)
- 2016(15192)
- 2015(16435)
- 2014(16375)
- 2013(15433)
- 2012(14118)
- 2011(12348)
- 2010(12329)
- 2009(10759)
- 2008(10800)
- 2007(9361)
- 2006(7934)
- 2005(7032)
- 学科
- 济(45577)
- 经济(45520)
- 管理(40569)
- 业(37678)
- 企(30264)
- 企业(30264)
- 财(28355)
- 方法(22974)
- 数学(20891)
- 数学方法(20697)
- 中国(20270)
- 教育(19788)
- 贸(14860)
- 贸易(14860)
- 易(14641)
- 务(13676)
- 财务(13669)
- 财务管理(13615)
- 农(13544)
- 财政(13223)
- 企业财务(13019)
- 出(12950)
- 学(12941)
- 制(10884)
- 政(10847)
- 理论(10328)
- 技术(9834)
- 业经(9330)
- 农业(8705)
- 地方(8495)
- 机构
- 大学(200059)
- 学院(194576)
- 济(73801)
- 经济(72301)
- 研究(70694)
- 管理(66395)
- 理学(58644)
- 理学院(57860)
- 管理学(56744)
- 管理学院(56366)
- 中国(46000)
- 科学(44297)
- 财(42563)
- 京(42073)
- 农(37525)
- 所(36371)
- 研究所(33237)
- 范(33178)
- 师范(32807)
- 业大(31803)
- 教育(31603)
- 财经(30646)
- 中心(30514)
- 农业(29965)
- 江(29531)
- 经(28109)
- 师范大学(27110)
- 北京(26433)
- 院(25274)
- 经济学(24106)
- 基金
- 项目(135941)
- 科学(107871)
- 研究(98371)
- 基金(98284)
- 家(88282)
- 国家(87418)
- 科学基金(73194)
- 社会(62708)
- 社会科(59418)
- 社会科学(59403)
- 省(53465)
- 教育(53104)
- 基金项目(51708)
- 自然(47755)
- 划(47623)
- 自然科(46770)
- 自然科学(46752)
- 自然科学基金(45953)
- 资助(39253)
- 编号(38788)
- 成果(32828)
- 重点(32502)
- 部(32169)
- 课题(30115)
- 发(29149)
- 创(29025)
- 教育部(28014)
- 性(27329)
- 创新(26939)
- 科研(26851)
共检索到2905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楠楠 段义德
在中国不完善的教育分流机制下,每一次升学转换对子女的最终教育成就至关重要,直接影响教育的代际流动性。本文使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CHIPS,2013),通过线性固定效应与Mare升学转换模型,分析了财政教育支出对教育代际流动性的实际影响,并具体识别基础教育财政支出影响教育代际流动性的关键结点。结果表明,基础教育财政支出可以显著降低父代教育传递、家庭城乡背景对子女升学的影响,促进教育代际流动性。其中,初中升高中阶段是财政支出对教育代际流动性促进作用发挥的关键阶段。因此,政府应当重视公共支出在基础教育阶段,尤其是高中阶段的投入,并适当加强对农村地区的公共基础教育的扶持力度。
关键词:
升学转换 财政支出 教育代际流动性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宋旭光 何宗樾
本文将公共财政教育支出作为教育政策变量纳入实证模型进行评估,着重分析了财政教育支出通过改善子代的人力资本投资,缩小不同家庭背景的子代在人力资本投资水平上的差异,进而改善代际流动性。基准分析发现,义务教育阶段的财政教育支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家庭层面人力资本投资的不足,进而削弱了子代初始禀赋不均等对个体收入的影响程度,提高了代际流动性。进一步分析表明,相对贫困的家庭能够从义务教育阶段的财政教育支出中获益更多,这意味着增加义务教育阶段的财政教育支出有助于改善收入的不均等状况。此外,本文还发现义务教育阶段的财政
关键词:
财政教育支出 代际收入流动性 义务教育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刘楠楠 段义德
在中国不完善的教育分流机制下,每一次升学转换对子女的最终教育成就至关重要,直接影响教育的代际流动性。本文使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CHIPS,2013),通过线性固定效应与Mare升学转换模型,分析了财政教育支出对教育代际流动性的实际影响,并具体识别基础教育财政支出影响教育代际流动性的关键结点。结果表明,基础教育财政支出可以显著降低父代教育传递、家庭城乡背景对子女升学的影响,促进教育代际流动性。其中,初中升高中阶段是财政支出对教育代际流动性促进作用发挥的关键阶段。因此,政府应当重视公共支出在基础教育阶段,
关键词:
升学转换 财政支出 教育代际流动性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陈怡 钟楚楚
构建了财政教育支出影响代际收入流动性的理论模型,并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总体看,财政教育支出有助于促进代际收入流动性,且该作用呈现增长趋势,然而对于不同收入阶层的家庭来说影响程度不同,对于较低收入家庭的促进作用最大,但对于最低收入家庭,财政教育支出难以起到显著促进代际收入流动性的作用;(2)随着子代教育阶段的提高,财政教育支出对代际收入流动性的促进作用呈递减趋势,即高中阶段从财政教育支出中的获益小于义务教育阶段,细分较低收入家庭也呈现同样趋势;(3)财政教育支出对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存在地区异质性,其对沿海地区代际收入流动性的促进作用较内陆地区更强,同时,高财政教育支出的地区相对低财政教育支出的地区,财政教育支出对代际收入流动性的促进作用更强。基于以上结论,应完善财政教育支出政策与社会系统性政策的配合;疫情之下,更应重视保证财政教育支出规模,提升其使用效率;合理划分不同地区以及不同教育阶段的财政教育支出规模等,有助于发挥财政教育支出缓解代际收入阶层固化的作用。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周波 苏佳
代际收入流动性理论认为,政府的财政支出,特别是关于教育的财政支出可能改善子代的人力资本投资,缩小来自不同收入水平家庭子代的人力资本差异,从而对代际收入流动性产生影响。本文采用半参数可变系数部分线性模型来估计该影响,避免了线性模型所导致的模型误设问题。研究发现中国县级教育事业费支出的增加能降低代际收入弹性,有助于机会均等的实现,而文教科卫支出和全口径财政支出的影响相对较弱。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虹 李玉恒
文章基于全国性大规模实地调查数据,使用含工具变量的IVProbit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研究了义务教育财政支出对农村相对贫困代际传递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义务教育财政支出可以显著降低农村相对贫困代际传递的发生概率;义务教育财政支出更有利于较低收入和中等收入的农村家庭免受相对贫困代际传递的影响;义务教育财政支出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更有利于防止东部地区的农村居民发生相对贫困代际传递,但是对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居民而言,并不能产生显著影响;义务教育财政支出具有家庭收入累积效应,义务教育财政支出通过提高农村家庭总收入,可以间接抑制农村相对贫困代际传递。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静 叶文辉
基于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数据,采用Probit模型实证考察财政教育支出对代际收入向上流动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教育支出可以显著促进代际收入向上流动。机制分析表明,财政教育支出通过代际教育向上流动促进代际收入向上流动,但是财政教育支出的资本化阻碍了代际收入向上流动。从异质性看,财政教育支出对低收入、低人力资本以及农村家庭的促进作用更大,但是对不同人力资本家庭的差异并不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财政教育支出对代际收入向上流动的边际效应呈现倒U型,而财政教育支出公平可以强化财政教育支出对代际收入向上流动的促进作用。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张双志 张龙鹏
创业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而教育财政支出是影响创业的重要政策工具。为深入研究教育财政支出对创业的影响,本文利用2011年中国省级数据和中国家庭金融调查微观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总体而言,教育财政支出的增加促进了当地居民的创业。当考虑到中国居民的创业类型主要为生存型创业时,研究进一步发现,初等、中等教育财政支出有助于居民的生存型创业,而高等教育财政支出有助于居民的机会型创业。生存型创业成为主要创业类型的重要原因是中国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缺乏机会型创业的必要门槛。基于研究结论,本文的政策启示是,政府应加大教育财政支出,特别是高中、高等教育财政支出,提升居民的受教育程度,从而促进居民的...
关键词:
教育财政支出 生存型创业 机会型创业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郑志刚 范广哲
本文在一个代表性消费者和政府的跨时宏观模型下 ,运用Turnovsky的静态次优(steadystatesecond best)方法讨论了政府不同性质财政支出的有效性对私人资本存量、私人消费水平和政府最优税收的影响。我们发现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和非公共财政支出的有效性对经济的影响明显不同。从经济实现长期均衡的角度考虑 ,提高政府公共财政支出的有效性与政府非公共财政支出的有效性相比对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更大。
关键词:
公共财政支出 非公共财政支出 有效性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周慧珺 傅春杨 龚六堂
本文通过构建包含人口迁移成本和贸易成本的多地区空间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地区性财政政策对经济产出和福利的影响。研究表明,单个地区支出政策对产出和福利的影响可以分解为全要素生产率、要素禀赋、再配置调节、转移支付等多个渠道。地区生产性政府支出对产出和福利的影响主要通过全要素生产率渠道产生,而社会保障性支出的影响则主要通过转移支付渠道产生,且主要影响福利水平。支出政策乘数的方向和强弱具有较强的地区异质性。在单个地区生产性支出增加对总产出的边际影响中,约23%是对其他地区的负向溢出效应,而社会保障性支出增加对整体福利的边际影响中,约15%表现为对其他地区的正向溢出,跨地区贸易和人口流动机制的引入是弹性大小的重要影响因素。反事实估计表明,城市群政策将给城市群外的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虹吸效应,但同时也会对这些地区的居民效用产生正向溢出效果。本文的研究为理解多地区财政政策配置对整体经济的影响提供了理论证据,也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义博 刘文忻
本文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尝试将人口流动因素和财政因素综合纳入城乡收入差距的研究之中。在理论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本文基于1996~2006年的省级宏观面板数据和1995年、2002年的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微观数据,运用宏观计量分析和微观统计比较分析相结合的实证研究方法,验证了相关假说。研究发现,城市化和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单位工作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不显著;政府在科教文卫和转移性支出方面具有明显的城市倾向;政府对经济参与程度的提高和国有单位就业比重的增加均会拉大城乡收入差距。这些发现对解决日益严重的城乡收入差距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
人口流动 财政支出结构 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杨娟 何婷婷
以往分析家庭背景对子女受教育程度的文章,多采用相关性分析或简单的OLS回归,但由于个体能力的不可观测性,OLS估计值会产生一定的偏差。本文以中国居民收入分配课题组2002年城镇住户调查数据(CHIP2002)为基础,将外生事件"文化大革命"(CR)作为工具,研究父亲的受教育程度对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影响。数据分析显示教育受到"文革"影响的父亲(实验组)比没有受到"文革"影响的父亲(对照组)的受教育年限低2.485年,并且"文革"对于子辈的受教育年限没有影响。以"文革"作为工具变量可以克服估计中的内生性问题,得到较为准确的估计值。PRObIt回归结果表明,父亲的受教育年限增加1年,子女上大学的可能...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蔡茹 姚继军
本文基于中国式分权的理论框架,利用2015年全国307个地级行政单位的党委常委集体特征数据构建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发现:地级党委常委班子的性别结构、平均年龄及平均任期等特征对地方教育财政支出没有显著影响;而地级党委常委班子中的少数民族人数占比、受教育年限、专业背景、升迁速率及是否在本籍任职等特征对教育财政支出有显著影响。基于此,应进一步完善地方发展的绩效评价方式,合理配置地级党委班子,加大对薄弱地区教育财政支持力度,充分发挥集体决策的优势,以优化地方领导集体的教育财政支出决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增刚 韩相仪
教育对个人收入有重要影响,从而也对基尼系数有影响。模型分析发现,在非理想状况下,教育财政支出的变化将在短期和长期中,通过产生供给冲击和需求冲击对基尼系数产生不同影响。实证检验表明,在中国,短期教育财政支出的变化所产生的需求冲击,会使支出与基尼系数呈负相关关系,其增加有利于改善收入分配状况;而长期支出的变化同时产生的需求冲击和供给冲击,会使收入分配改善在长期中得以维持,并且两种冲击对于基尼系数的影响相互抵消,教育财政支出与基尼系数没有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吕吉 申经宇
基于1998—2014年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省级面板数据,借助动态高斯混合模型,可实证考察福利性财政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医疗卫生支出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效果最大,社会保障的影响效果次之,教育支出的影响效果最小。其中,医疗卫生支出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正相关,而教育支出和社会保障支出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负相关。政府应从供给侧角度完善福利性财政支出结构,变城市偏向为城乡均等协调发展,从而相对提升农村需求侧消费水平,同时,引导优化消费需求结构。
关键词:
福利性财政支出 城乡居民消费差距 GMM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