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320)
2023(19494)
2022(16391)
2021(15335)
2020(12664)
2019(28902)
2018(28394)
2017(53680)
2016(29460)
2015(33006)
2014(33007)
2013(32700)
2012(30317)
2011(27310)
2010(27280)
2009(24915)
2008(24527)
2007(21461)
2006(19009)
2005(17212)
作者
(86720)
(72046)
(71598)
(68043)
(45925)
(34500)
(32390)
(28344)
(27495)
(25824)
(24611)
(24275)
(23009)
(22961)
(22382)
(22129)
(21464)
(21276)
(20683)
(20466)
(18082)
(17834)
(17384)
(16362)
(16280)
(15997)
(15909)
(15845)
(14508)
(14314)
学科
(122230)
经济(122101)
管理(82926)
(79370)
(62944)
企业(62944)
方法(49696)
数学(43091)
数学方法(42713)
中国(39288)
(37497)
(35390)
地方(29522)
业经(27645)
(26446)
贸易(26429)
(25847)
(25724)
(23824)
农业(23569)
(20128)
银行(20057)
(19654)
财务(19576)
财务管理(19518)
(19207)
环境(19151)
(18879)
金融(18877)
技术(18522)
机构
大学(417446)
学院(414630)
(171540)
经济(168125)
管理(157990)
研究(150216)
理学(135854)
理学院(134265)
管理学(132043)
管理学院(131309)
中国(113551)
科学(93234)
(91093)
(82331)
(77286)
(75236)
研究所(70219)
中心(66394)
业大(64352)
财经(62769)
(61669)
农业(58935)
北京(58278)
(57234)
(55210)
师范(54596)
(54143)
经济学(52468)
(49255)
经济学院(47353)
基金
项目(281264)
科学(219664)
基金(203679)
研究(202533)
(180118)
国家(178596)
科学基金(151151)
社会(128784)
社会科(122060)
社会科学(122029)
(108262)
基金项目(107631)
自然(97770)
自然科(95490)
自然科学(95463)
自然科学基金(93742)
(92195)
教育(91815)
资助(83743)
编号(80981)
成果(66038)
重点(63571)
(63128)
(61954)
(58110)
课题(56633)
创新(54374)
国家社会(53792)
科研(53776)
教育部(52623)
期刊
(191608)
经济(191608)
研究(128151)
中国(86660)
学报(71834)
(69615)
(64071)
科学(63991)
管理(58289)
大学(53663)
学学(50491)
农业(47794)
教育(45633)
(38575)
金融(38575)
技术(33600)
经济研究(31885)
业经(31030)
财经(30974)
(26601)
问题(25708)
(25493)
(22150)
图书(21367)
科技(20520)
(20366)
技术经济(19655)
世界(19348)
国际(19318)
理论(18632)
共检索到6312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晓鹏  
城镇化的发展既是市场资源集聚的产物,也与政府的财政支出不可分割。从分析财政支出与城镇化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入手,进而根据我国1978~2017年时间序列数据,运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协整检验、方差分解及脉冲响应方法实证分析我国财政支出与城镇化间的现实关系。结果显示:财政支出与城镇化率存在长期协整及相互促进的因果循环关系。但由于我国财政支出存在规模和结构性问题,导致其对城镇化推进的作用受到较大制约。为进一步优化城镇化发展战略的实施,需要从财政支出方面做出相应调整和完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孙德超  周冰玉  
近年来,中国的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并持续保持高速发展的势头。城镇化建设以农村居民转移到城市为基本特征,这对城市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就业、社保、环保等公共服务体系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财政是城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体制保障和监管途径。现行城市财政支出回应城镇化建设提出的公共服务要求面临着财政投入的资金途径不合理、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低等问题。这就需要健全财政资金筹措机制,由体制外筹资趋向体制内筹资;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由经济发展趋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提高财政支出的使用效率,由事后监督趋向全程监督。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谭建立  赵哲  
中国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财政作为国家治理的基础和支柱,对碳减排发挥关键作用。基于2007-201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系统GMM模型进行检验,考察了财政支出结构对碳排放的影响及传导机制。研究发现,提高非经济性公共支出占比有利于减少碳排放,非经济性公共支出通过规模效应、预算效应与替代效应对碳排放保持促进作用,而直接效应与环境规制效应对碳排放保持抑制作用;新型城镇化建设是财政支出影响碳排放的重要路径,利用经济城镇化指标衡量中介效应时,发现非经济性公共支出与碳排放存在负向关系,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以稳定经济发展和优化产业结构,减少碳排放;利用人口城镇化指标衡量中介效应时,发现非经济性公共支出与碳排放存在正向关系,通过完善财政支出结构来调节城镇人口和就业水平,实现碳减排目标。因此,需推进财政支出政策向绿色低碳、生态协调发展模式转型,发挥财政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导向作用并加快产业绿色升级,形成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生态环境的良性互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贾婷月  
本文基于近年流动人口规模和结构,从新型城镇化的基本公共服务支出压力着手,分析了城镇化进程中各方利益冲突和我国各级政府支出责任划分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城镇化改革意见。研究表明,城镇化的财税分担机制设计应避免出现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现象,政府应从区域间产业结构发展调节各地区人口均衡流动,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与人的良好匹配关系。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一花  安体富  
我国的城镇化历程经历了从自发到自觉、从民间需求到政府推动的制度变迁过程,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已成为国家层面上的发展战略。但理论界对农民工群体的代际更替的特征和目标的认识还不够明确,对城镇化演进中涉及的利益主体的关系的研究还有待加强。本文认为,新型城镇化的形势十分紧迫,适度强化中央财政职能和明确划分中央与地方财政支出责任,是当前有效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关键。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蒋团标  邓紫薇  
通过构建合理的公共财政模式实现低碳发展是财税改革的重要努力方向。文章基于2007年-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应用系统GMM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非经济性财政支出对区域低碳发展的影响以及人口城镇化在这个过程中的间接效应。研究结果表明:碳排放受自身前期水平的影响,增加非经济性公共支出能够减少区域碳排放,该作用在西部和以胡焕庸线为分界线的东南侧地区显著,在南北对比的区域差异中不明显,但人口城镇化发挥的遮掩效应弱化了这种直接效应。基于此,应考虑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强绿色政绩考核,注重财政支出结构对碳排放影响的区域差异,积极应对人口城镇化过程中的绿色发展问题。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廉超  
探讨中国城镇和农村地区居民收入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对缩小中国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充分发挥财政支出作用、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发现:2000—2014年中国城镇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居民收入差异总体上均呈现不断缩小之势,但城镇和农村地区之间的城乡收入总差异整体上仍较大;城乡之间居民收入的地区间差距仍较大,但地区内差距较小;城镇地区的区内差异较大,而农村地区的区内差异较小。财政教育支出、财政科学技术支出、财政医疗卫生支出和财政交通运输支出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比较显著。随着经济的增长,我国城乡居民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廉超  
探讨中国城镇和农村地区居民收入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对缩小中国城乡收入分配差距、充分发挥财政支出作用、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发现:2000—2014年中国城镇地区和农村地区的居民收入差异总体上均呈现不断缩小之势,但城镇和农村地区之间的城乡收入总差异整体上仍较大;城乡之间居民收入的地区间差距仍较大,但地区内差距较小;城镇地区的区内差异较大,而农村地区的区内差异较小。财政教育支出、财政科学技术支出、财政医疗卫生支出和财政交通运输支出对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比较显著。随着经济的增长,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城乡居民收入存在倒"U"型现象。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栋林  梁益琳  
基于系统科学视角,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财政支出的绩效形成机制进行分析,构建以"投入—过程—产出—效益"为导向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而采用专家筛选、隶属度、相关分析等方法对评价指标进行多阶段实证甄选,建立以评价指标筛选、权重确定、指数计算为基础的新型城镇化建设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模型。模型分析与应用实践表明,基于全过程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能够更为系统客观地反映新型城镇化建设财政支出的绩效管理水平与可持续效应,而评价体系中基础产出与发展质量间的协调促进是影响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财政支出绩效的关键因素。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邹嫄  蒋佳  
城镇化建设过程需要大量资金,但是,由于城镇化建设也具有较强的外部性,尤其是在公共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方面的投入,如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保障、科教文卫以及资源环境四个方面的建设,依靠市场融资效果不够理想,所以财政资金支持至关重要。本文基于2007~2017年广西县级以上区域相关数据,从经济、人口、社会、生态四个方面构建城镇化质量水平的综合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和SYSGMM分析方法分析了广西财政支出对广西各地城镇化质量空间格局分布演变的影响,进一步提出了提升广西城镇化质量水平的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符军  唐学华  洪学英  
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且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与政府公共财政支出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首先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的发展趋势以及财政支出结构的变化,在此基础上,从理论和实证角度分析城市化发展对公共财政支出的影响,并提出了促进城市化和公共财政协调发展的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侯宝珍  
商贸流通业发展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财政支出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为了提高商贸流通业发展效率,提高财政资金支持的比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利用随机前沿模型验证财政支出对商贸流通业发展效率的作用。结论表明,财政支出能够显著促进商贸流通业发展效率的提高,但只有高财政支出水平下,其才能发挥促进商贸流通发展效率提高的作用,分组回归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结论。分地区分财政支出水平分析表明,低组财政支出水平下,只有东部地区财政支出能够提升商贸流通业发展效率;中组财政支出水平下,东中部地区财政支出能够显著促进商贸流通业发展效率的提高;高组财政支出水平下,东中西部地区均能够显著提升商贸流通业发展效率。且分地区分财政支出水平下,东中西部地区财政支出促进商贸流通业发展效率的作用呈现递减趋势。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宁  
公共财政支出作为推动城镇化的重要资金来源,是保障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构建财政支出与城镇化、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实证模型,分析了财政对带动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支持作用。通过构建VAR模型与实证分析,结果证明:1.公共财政支出是促进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支撑力量,滞后一期的公共财政支出扩大1%可以促进城镇化率提高0.0375%;2.公共财政支出对城镇化的影响具有一定时滞性,财政支出在长期对城镇化率的提高作用更为明显;3.公共财政支出在短期会促进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但公共财政支出长期内会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滞后二期的公共财政支出增长1%可以导致城乡收入差距减少0...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郭平  黄承威  
财政支出是县域城镇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对县域城镇的发展影响重大,但对财力并不雄厚的县域城镇来说,一味增加财政支出规模并不是明智之举,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才是关键。本文运用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对湖南省28个县(市)财政支出推动城镇发展的效率进行了测评。研究结果表明:从地区来看,湖南东部地区效率得分明显较高;从经济实力来看,经济强县的效率要普遍高于经济弱县;从动态来看,各县各年的M值均小于1,但技术效率变化指数平均值大于1,因此全要素生产率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技术变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贾敬全  殷李松  
文章基于SDM模型分析长江经济带财政支出对城镇化的空间效应,寻找空间序。结果显示:协调序与弹性系数为教育-1.07、交通便利-0.38、住房保障-0.13、公共服务-0.06、城乡协调-0.04;失衡序与弹性系数为医疗卫生0.94、社保就业0.40、节能环保0.21、科技文化0.21、社会安全0.17。其中教育、交通便利和住房保障是三大突破口;医疗卫生、社保就业是两大修复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