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122)
2023(14949)
2022(13070)
2021(12121)
2020(10213)
2019(23187)
2018(23046)
2017(43940)
2016(23920)
2015(26851)
2014(26846)
2013(26814)
2012(24964)
2011(22334)
2010(22635)
2009(20792)
2008(20246)
2007(17675)
2006(15725)
2005(13999)
作者
(70525)
(58693)
(58484)
(55744)
(37485)
(28229)
(26496)
(23099)
(22299)
(21160)
(19905)
(19880)
(18822)
(18778)
(18325)
(18059)
(17546)
(17286)
(16762)
(16653)
(14648)
(14541)
(14288)
(13565)
(13399)
(13003)
(12916)
(12762)
(11900)
(11567)
学科
(111731)
经济(111623)
管理(71045)
(63254)
(53540)
企业(53540)
方法(45798)
数学(39760)
数学方法(39331)
(34006)
中国(26953)
地方(25797)
(24787)
(24615)
业经(21949)
(21400)
贸易(21392)
(20767)
(18731)
(17499)
财务(17436)
财务管理(17380)
企业财务(16497)
理论(16331)
农业(16305)
(15832)
环境(15480)
地方经济(14932)
财政(14307)
(14222)
机构
大学(345053)
学院(341950)
(143398)
经济(140433)
管理(131859)
研究(120642)
理学(114048)
理学院(112751)
管理学(110720)
管理学院(110148)
中国(88529)
科学(75448)
(73928)
(70157)
(62025)
研究所(56301)
(55972)
财经(53052)
中心(52568)
业大(51444)
(50356)
(48083)
北京(46847)
经济学(44101)
(44062)
(44005)
农业(43983)
师范(43604)
(39976)
经济学院(39520)
基金
项目(231917)
科学(180787)
基金(168051)
研究(166635)
(147485)
国家(146297)
科学基金(124416)
社会(105164)
社会科(99621)
社会科学(99588)
(89977)
基金项目(88848)
自然(81461)
自然科(79521)
自然科学(79499)
自然科学基金(78051)
教育(75654)
(75573)
资助(70514)
编号(66330)
成果(54086)
重点(52232)
(50952)
(49682)
(47384)
课题(46203)
科研(44633)
创新(44275)
教育部(43530)
国家社会(43236)
期刊
(162231)
经济(162231)
研究(106578)
中国(65140)
学报(57415)
(56257)
科学(51434)
(49982)
管理(49369)
大学(43054)
学学(40735)
农业(34766)
教育(33851)
技术(28618)
(27681)
金融(27681)
经济研究(27638)
财经(26757)
业经(23736)
(22948)
问题(20751)
技术经济(17891)
(17650)
(17559)
图书(16640)
理论(16118)
科技(15940)
(15692)
统计(15593)
现代(15098)
共检索到5148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清  
根据凯恩斯学派的“需求管理”政策。财政支出的规模对社会总需求以及总需求和总供给的平衡起着重要调节作用。当社会总需求明显超过总供给,通货膨胀压力过大时,政府可以采取减少政府支出政策,减少需求;当社会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经济资源不能充分利用时,政府可以通过扩大政府购买支出政策,增加消费需求。所以说,财政支出和国民经济景气指标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下面根据时间序列动态均衡关系分析方法,对我国财政支出和经济景气指标关系做实证研究分析。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荣  辛方坤  
财政支出对包含经济增长与社会公平的社会福利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构建财政支出与社会福利关系函数,发现社会福利与不同类型财政支出的产出弹性密切相关。运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等实证方法,研究了中国1978-2006年的各类支出与社会福利之间的动态均衡关系。我国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社教文卫支出,降低行政管理支出,优化经济建设支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雅煊  郭家虎  
相比传统的分析模型,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DSGE)能够在不具备操作实验的情况下,对财政政策进行情景分析。文章选择1994年第一季度至2012年第一季度之间的数据,采用了15个内生变量和3个外生冲击变量,比较产出、财政产出、货币供应量以及通货膨胀的变化关系,并根据变化关系剖析了财政冲击效应。结果显示,目前我国所采取的财政支出政策对于稳定宏观经济波动起着显著的作用。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凌江怀  李成  李熙  
本文利用我国1991—2010年的经济区域时间序列数据,实证分析了经济增长和财政科技投入之间的关系。其结果表明,财政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短期弹性为0.179,长期弹性为0.327;财政科技投入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短期内,经济增长对财政科技投入冲击的响应处于较低的水平,但从长期看,这种冲击处于上升的趋势并最后趋于平稳。这一结论的政策含义在于,通过提高财政科技投入的效率,能够有效推动经济内生集约增长,实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星  
利用公开年鉴数据,对民生支出基尼系数进行结构分解,考察2007~2010年间我国省域民生财政支出的均衡性,以及各项民生支出对总体民生支出均衡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几年来民生财政支出的地区均衡性有所提高,但是结构性问题值得关注。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侯帅圻  林源  周波  
为探讨我国财政支出结构性扩张可能产生的外部性效应,本文利用我国1990-2017年宏观季度数据构建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识别结果显示消费性财政支出增加会挤出居民消费,而生产性财政支出对居民投资的影响不显著。为进一步厘清财政支出扩张对宏观经济的作用机制,本文运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将消费性财政支出和生产性财政支出分别引入居民效用函数和企业生产函数,通过参数校准以及脉冲模拟的方式对二者的外部性效应和传导渠道加以解释。财政乘数的测算结果显示,消费性财政支出乘数小于1,生产性财政支出乘数短期小于1而长期大于1。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辛冲冲  陈志勇  
基于2000—2015年中国31个省份民生性财政支出样本数据,采用泰尔指数法对其非均衡性进行了测度。实证结果表明:民生性财政支出总体差异及区域间差异均呈现逐年缩小的态势,且区域内差异对总体差异有较大的贡献率,成为地区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从各经济区的泰尔指数分布来看,区域内不同省份民生性财政支出与人口匹配度呈现明显的分化状态,而就经济发展与民生性财政支出的匹配度而言,多数省份都不属于经济发展水平与民生性财政支出双高的类型。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梁文艳  
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需要均衡办学条件和师资水平、充足的教育经费、政府强有力的财政支持。本文从加大义务教育财政支出规模的可行性与必然性入手,分析义务教育财政支出规模的现状及取得的成绩,提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大财政支出规模的政策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辛冲冲  陈志勇  
基于2000—2015年中国31个省份民生性财政支出样本数据,采用泰尔指数法对其非均衡性进行了测度。实证结果表明:民生性财政支出总体差异及区域间差异均呈现逐年缩小的态势,且区域内差异对总体差异有较大的贡献率,成为地区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从各经济区的泰尔指数分布来看,区域内不同省份民生性财政支出与人口匹配度呈现明显的分化状态,而就经济发展与民生性财政支出的匹配度而言,多数省份都不属于经济发展水平与民生性财政支出双高的类型。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海燕  
运行十几年的分税制在均衡地区间财政支出方面的效果,一直是理论界与实务界倍受关注的议题。本文通过测算与比较1994~2008年在不实施集中增量再分配情况下人均地方财政支出差异情况的数据,表明实施分税制与不实施分税制相比,地区间人均财政支出差异程度明显缩小,分税制改革有力地推进了地区间财政能力的均等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静  
财政支出是政府对经济宏观调控、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手段,在促进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本文探讨了我国财政支出的目的,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分析了我国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效应机制,最后提出了我国利用财政支出促进经济增长的相关对策。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武晓利  晁江锋  
文章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DSGE)模型框架下,将政府消费性支出和转移支付引入家庭部门,将政府投资性支出和服务性支出引入生产部门,并利用贝叶斯估计方法,分析政府消费性支出、转移支付、投资性支出和服务性支出对居民消费、消费率的影响与传导机制。结果表明:(1)增加政府消费性支出在长期内不仅挤出居民消费,而且导致居民消费率下降。(2)增加政府转移支付能够有效刺激居民消费,具有挤入效应,并且在长期内促进居民消费率提高。(3)增加政府投资性支出在长期内对居民消费具有挤入效应,但在一段时期内会导致居民消费率下降。(4)增加政府服务性支出能有效挤入居民消费,并在长期内促进居民消费率提高。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钱国玉  
河南省牢固树立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理念,把预算执行管理作为提高财政部门执行力的首要任务,着眼于建立健全预算支出执行责任制度,提高财政支出均衡性,收到了较好效果。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武晓利  晁江锋  
本文通过构建包含四种财政支出形式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并采用贝叶斯估计(Bayes Estimation)方法,分别探讨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变动对我国经济增长和就业的影响。研究发现,增加政府投资性支出和服务性支出均能够有效地刺激产出和就业,并使得两者长期位于稳态值之上,服务性支出的作用效果尤为明显;而政府转移支付不能够起到刺激产出和增加就业的作用,其对另外三种财政支出的挤出效应使得转移支付对经济的负面效应更强;增加政府消费性支出不仅阻碍了经济增长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就业。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汪柱旺  于瀚尧  
以我国28个省(市)1994-2010年间的宏观经济数据为样本,研究我国财政支出、社会物质资本形成与我国经济增长三者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财政物质资本性支出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影响为负,但通过物质资本的外溢作用,有正向的间接效应;而财政非物质资本性支出的效应则恰恰相反。总体上,财政物质资本性支出的提高不利于我国的经济增长,财政非物质资本性支出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则为正。因此,从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角度出发,政府应注重财政物质资本性支出的配置与效率问题,并适当增大财政非物质资本性支出的规模和比例。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