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918)
- 2023(4445)
- 2022(3608)
- 2021(3199)
- 2020(2458)
- 2019(5630)
- 2018(4979)
- 2017(8899)
- 2016(5157)
- 2015(5767)
- 2014(5750)
- 2013(5847)
- 2012(5464)
- 2011(4324)
- 2010(4370)
- 2009(3878)
- 2008(4041)
- 2007(3453)
- 2006(2804)
- 2005(2546)
- 学科
- 财(25643)
- 管理(20083)
- 济(19005)
- 经济(18992)
- 业(17848)
- 企(13608)
- 企业(13608)
- 财政(12512)
- 出(11838)
- 政(10163)
- 贸(9729)
- 贸易(9723)
- 易(9659)
- 方法(9506)
- 务(9338)
- 财务(9333)
- 财务管理(9287)
- 数学(8861)
- 企业财务(8839)
- 数学方法(8827)
- 收入(8433)
- 中国(7823)
- 出口(7651)
- 出口贸易(7651)
- 口(7651)
- 农(7191)
- 制(5622)
- 农业(4964)
- 地方(4841)
- 国民(4460)
- 机构
- 大学(66311)
- 学院(66143)
- 济(32945)
- 经济(32489)
- 财(25700)
- 管理(24875)
- 理学(21583)
- 理学院(21439)
- 管理学(21253)
- 管理学院(21151)
- 研究(20849)
- 中国(16962)
- 财经(16103)
- 经(14632)
- 京(13071)
- 经济学(11940)
- 财经大学(11646)
- 经济学院(11111)
- 科学(10345)
- 江(10341)
- 所(9838)
- 中心(9393)
- 财政(9177)
- 研究所(8247)
- 农(8216)
- 政(8138)
- 北京(8069)
- 院(7809)
- 商学(7535)
- 商学院(7488)
- 基金
- 项目(42995)
- 科学(34055)
- 研究(33510)
- 基金(32233)
- 家(27067)
- 国家(26857)
- 科学基金(23569)
- 社会(23350)
- 社会科(22396)
- 社会科学(22391)
- 基金项目(16406)
- 省(15954)
- 教育(15476)
- 资助(13547)
- 自然(13131)
- 编号(12887)
- 自然科(12846)
- 自然科学(12843)
- 自然科学基金(12601)
- 划(12517)
- 成果(10813)
- 国家社会(10691)
- 部(10428)
- 重点(9551)
- 性(9519)
- 教育部(9463)
- 制(9370)
- 人文(9170)
- 课题(8866)
- 发(8760)
共检索到1088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陈旭东 王雪滔
构建财政收入质量综合指标,运用熵值法计算财政收入质量指数,并实证检验了财政支出分权、民生性财政支出与财政收入质量之间的影响关系。结果表明:我国财政收入质量总体处于不断上升趋势。财政支出分权与民生性财政支出通过财政收入数量、收入结构与可持续性途径对财政收入质量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且财政支出分权与民生性财政支出展现了一定的互动关系。分区域来看,东部地区财政支出分权与民生性财政支出均能显著地促进财政收入质量的提升。分支出项目来看,民生性财政支出中的科技、教育与文化支出对财政收入质量的影响作用最为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地方官员在晋升压力下作出的财政支出决策削弱了财政支出分权与民生性财政支出对财政收入质量的促进作用。因此,应秉承高质量发展理念,通过调整财权-事权关系,建立起合理的财权-事权相匹配的财政运行机制;树立“以人为本”的财税思想,加大民生性财政支出;优化地方官员考核机制,扭转地方官员短视行为,促进财政收入质量的提升。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文芳 方齐云
从财政政策收入分配功能的角度就财政收支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并采用全国数据和省级面板数据就财政收支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过高的税负率对我国居民消费率的提高有负面影响,以间接税为主的财政收入结构不能实现社会财富再分配的均等化,不利于促进我国居民消费率的提高。财政消费性支出对居民消费具有"挤出效应",而保障性支出有助于提高居民消费率。因此改变财政收支结构,强化财政收支的收入再分配功能是提高居民消费率的关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工 何鹏飞
利用中国27个省2007—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估计民生财政支出及其内部各支出事项的分权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民生财政支出的分权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而民生财政内各支出事项的分权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并不一致: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的分权可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教育的分权反而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
关键词:
民生财政 支出分权 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许雄奇 朱秋白
运用时间序列经济计量技术对1950~2001年我国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发现:(1)我国的财政收支之间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财政收支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互促进效应;(2)我国的财政收支之间具备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和短期动态调整机制;(3)实证结果显示,需要充分重视我国财政收支之间的有机联系,在继续研究如何增加我国财政收入的同时,研究和着手解决我国的财政支出问题,以实现我国财政收支的良性互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肖容 李阳阳
利用1999~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财政分权、财政支出与二氧化碳排放的关系。研究发现,财政分权与碳排放存在正相关关系。同时,财政分权还会对碳排放产生间接的影响。这种间接影响主要通过政府财政支出而实现。随着财政支出水平的提高,财政分权对碳排放的增加作用会逐渐减弱。而且,财政分权对碳排放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高排放地区财政分权对碳排放的增加作用最大,中排放地区次之,低排放地区最弱。
关键词:
财政分权 财政支出 二氧化碳排放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顾晓安 陆佳君 李文卿
选用我国2007—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利用固定效应和中介效应模型研究地方民生性财政支出与城乡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民生性财政支出能促进经济增长,且存在结构异质性,其中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支出项起着更明显的促进作用;城乡收入差距在地方民生性财政支出促进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环境异质性分析发现,2007—2012年的城乡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产生的阻碍作用要远大于2013—2019年;区域异质性分析发现,东北地区的地方民生性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大,中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对经济增长的阻碍作用较小。因此,地方政府应增加民生性财政支出规模并保持科学合理性的支出结构,提高支出效率。此外,地方政府还要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民生性财政投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改善城乡发展的非均衡性,推动经济增长。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乔宝云 张晓云 彭骥鸣
一、引言财政分权作为提高公共服务提供效率的有效机制已经被主流经济理论广泛接受。但是,正如国际经验所显示的那样,并非所有财政分权实践的结果都是积极和令人满意的(Bahl和Linn,1992)。从中国的实践看,财政改革主要集中在支出分权。作为中国经济改革的关键组成部分,财政支出分权对于促进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增长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乔宝云等,2005),同时,赋予省和省级以下政府相当程度的支出自主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俊培 张昊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民生性财政支出对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和促进社会公平有着重要的激励和保障作用,进而推动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基于2011—2020年我国90个域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教育和社保就业两大民生性财政支出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教育和社保就业财政支出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边际效应显著为负,说明两类支出对缩小居民收入差距起到了显著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上述边际效应存在显著的单一门槛效应,门槛值为56.010%,当城镇化水平超过56.010%后,两类财政支出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会显著削弱。可见,仅依靠财政支出政策无法持续有效地缩小收入差距、实现共同富裕,应该在市场化改革和财政支出结构改善两方面共同发力。因此,建议加强市场化改革,逐步消除城乡间的流动性障碍,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在保持低城镇化水平地区财政支出规模稳步扩张的同时,调整高城镇化水平地区的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提升地方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落实财政对民生的基本保障作用。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晓嘉 蒋承 胡涟漪
研究目标:分析民生性财政支出对我国家庭多维贫困的作用机制及减贫效应。研究方法:利用2004~2015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面板数据,测度我国家庭的长期多维贫困指数,并构建多层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当前我国的多维贫困主要是能力贫困;民生性财政支出对我国家庭的多维贫困具有显著的减贫效应,对农村家庭的减贫效应比城镇家庭更为显著;投资性民生支出的减贫效应比转移性民生支出更为显著。研究创新:动态分析了民生性财政支出对家庭多维贫困的影响,并控制了个体内、个体间和地区的异质性。研究价值:政府既需要完善社会机会的政策安排,注重对贫困人口持续发展能力的支持,也需要加强防御性保障制度的建设。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辛冲冲 陈志勇
基于2000—2015年中国31个省份民生性财政支出样本数据,采用泰尔指数法对其非均衡性进行了测度。实证结果表明:民生性财政支出总体差异及区域间差异均呈现逐年缩小的态势,且区域内差异对总体差异有较大的贡献率,成为地区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从各经济区的泰尔指数分布来看,区域内不同省份民生性财政支出与人口匹配度呈现明显的分化状态,而就经济发展与民生性财政支出的匹配度而言,多数省份都不属于经济发展水平与民生性财政支出双高的类型。
关键词:
民生性财政支出 泰尔指数 地区非均衡性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姜扬
从经济增长总量和经济增长质量两个角度来衡量经济发展水平,并利用2004—2014年我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考察了民生性财政支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民生性财政支出比重的增加对经济增长总量的影响不显著,但却显著提升了经济增长质量;民生性财政支出效率的提高可促进经济增长总量和质量的同步提升;民生性财政支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存在地区性差异和阶段性差异,各分项支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存在异质性。为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应完善财政支出结构,提高民生性财政支出效率,充分发挥民生性财政支出在"保增长"和"惠民生"方面的双重作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辛冲冲 陈志勇
基于2000—2015年中国31个省份民生性财政支出样本数据,采用泰尔指数法对其非均衡性进行了测度。实证结果表明:民生性财政支出总体差异及区域间差异均呈现逐年缩小的态势,且区域内差异对总体差异有较大的贡献率,成为地区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从各经济区的泰尔指数分布来看,区域内不同省份民生性财政支出与人口匹配度呈现明显的分化状态,而就经济发展与民生性财政支出的匹配度而言,多数省份都不属于经济发展水平与民生性财政支出双高的类型。
关键词:
民生性财政支出 泰尔指数 地区非均衡性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陆乃菁 叶金阳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城乡消费差异日益加大,如何才能减小城乡居民间的消费差异,推动全面共同富裕目标的发展,需要社会制度的不断完善。本文基于民生的角度关注政府财政支出结构,通过对城镇居民与乡村居民消费情况进行分析,探讨城乡居民消费增长的差异化,并提出相关建议意见。
关键词:
财政支出 居民消费 消费结构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陈思霞 卢盛峰
经典分权理论认为由地方政府提供公共服务与本地居民偏好更加匹配,促进了社会福利。基于"省直管县"自然实验的研究发现:深化分权改革并给予基层政府更大的自主决策权,将显著提高基础建设支出比重,降低教育等民生性服务支出占比。分权引致的"重基建、轻民生性公共服务"的支出倾向在贫困地区更为明显;"省直管县"分权的空间配置效应逐步递减。建立公共服务投入的最低标准并完善问责机制及相关制度是必要的。
关键词:
“省直管县”改革 公共支出结构 倍差法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顾晓慧
近年来,理论界针对财政支出的膨胀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看法及治理对策。笔者认为,财政支出的中心问题并不是它的支出水平和增长率的问题,而是它对潜在的经济增长率的效应问题。所以本文从财政支出效益的角度出发,论述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一从1978年开始,我国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