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62)
2023(5250)
2022(4291)
2021(4236)
2020(3393)
2019(7881)
2018(7699)
2017(13911)
2016(7978)
2015(8944)
2014(9079)
2013(8837)
2012(8494)
2011(7345)
2010(7774)
2009(7110)
2008(7769)
2007(6832)
2006(5979)
2005(5462)
作者
(22715)
(19001)
(18975)
(18077)
(12360)
(9007)
(8595)
(7304)
(7096)
(7096)
(6560)
(6412)
(6221)
(6168)
(6106)
(5779)
(5587)
(5583)
(5522)
(5324)
(4892)
(4604)
(4582)
(4512)
(4354)
(4261)
(4194)
(4038)
(3888)
(3869)
学科
(30928)
经济(30888)
管理(26182)
(23079)
(22135)
(19711)
企业(19711)
方法(15181)
财政(12710)
数学(12367)
数学方法(12132)
(12030)
(11386)
贸易(11386)
(11206)
(10357)
(9718)
财务(9706)
财务管理(9659)
中国(9148)
企业财务(9113)
(8860)
理论(7860)
(7778)
出口(7774)
出口贸易(7774)
(7774)
(7725)
业经(6566)
地方(5720)
机构
大学(116592)
学院(114616)
(46684)
经济(45713)
管理(40247)
研究(39100)
理学(34604)
理学院(34182)
管理学(33396)
管理学院(33199)
(32265)
中国(30323)
(25145)
科学(24392)
财经(21543)
(20551)
(19468)
研究所(18318)
(18240)
(17524)
中心(16811)
经济学(15990)
北京(15798)
财经大学(15707)
(15423)
师范(15285)
业大(15233)
经济学院(14535)
(13992)
(13816)
基金
项目(71661)
科学(55714)
基金(52353)
研究(52305)
(45686)
国家(45314)
科学基金(38321)
社会(33093)
社会科(31394)
社会科学(31386)
(27062)
基金项目(26924)
教育(24778)
自然(24220)
自然科(23688)
自然科学(23676)
自然科学基金(23240)
(22745)
资助(22333)
编号(20693)
成果(18407)
重点(16496)
(16481)
课题(14657)
(14503)
(14336)
教育部(14240)
国家社会(14181)
(14179)
大学(13997)
期刊
(52177)
经济(52177)
研究(37477)
(30501)
中国(24132)
学报(19556)
科学(16491)
(15223)
大学(14972)
管理(14468)
学学(14050)
教育(13328)
财经(11425)
农业(10336)
(9797)
经济研究(9230)
技术(9210)
(9051)
金融(9051)
(8538)
会计(7966)
财会(7322)
问题(7135)
(7052)
财政(7052)
(6606)
国际(6582)
业经(6096)
统计(5612)
世界(5562)
共检索到1807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侯荣华  
财政支出乘数是指由财政支出变动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量与财政支出变动量之间的比例。财政支出乘数不同于投资乘数,投资乘数的诱发需求可以由各经济主体直接投资和政府财政投资形成,其中政府行为只是一种诱因。而财政支出乘数的诱因只能来自政府行为。财政支出乘数,包括政府购买支出乘数、转移支付乘数和预算平衡乘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燕武  
在金融领域"去杠杆"的背景下,财政政策在中央政府宏观调控工具中的作用愈发显现。但危机之后的各省经济增长分化表现显示,中国的财政支出乘数效应可能存在较大的省际和时期差异。明晰这一问题,对于提升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强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已有文献对这一问题的关注不够,存在较多不足。本文利用2003~2017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和地级区域数据,结合基于GMM估计量的面板VAR和支出乘数现值式子,测算了全国、不同区域、不同省际的短期和长期财政支出乘数,并通过不同滚动周期的设定,测算不同时期的财政支出乘数差异。研究发现:(1)整体而言,中国财政支出乘数要大于1,尤其是长期乘数接近于2,说明财政支出确实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2)东部地区的财政支出乘数要大于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但各区域内部省份之间的财政支出乘数差异要更大,呈现出独立于东、中、西部地区划分的省际特征;(3)样本期内,财政支出乘数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特别是2011年之后,财政支出乘数出现大幅下降,单位财政支出的产出效率明显弱化。基于此,本文认为,在具体实践"积极"财政政策时,决策者需要区别对待各省际之间的政策,特别是在当前中央政府强调"更加积极"财政政策的"风口浪尖",更应当细致、科学地分析不同区域政策实施的效果差异,以便更好地发挥财政政策的职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慎可  
为了解释政府支出增加对消费的挤入效应和消费-就业的同向变化,更好的分析财政支出政策的动态效果及其乘数效应,文章在标准的新凯恩斯模型中引入消费和劳动的不可分性。基于脉冲反应图分析了政府支出对主要宏观经济变量动态效应,并通过计算相关的财政乘数总结了不完全竞争因素和消费-劳动的互补性对财政乘数效应的影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崔到陵  
本文对宏观经济学中建立在IS-LM模型理论基础之上的财政政策乘数理论作出了一番回顾和梳理,指出了财政政策乘数在实际应用层面上的局限性。在当前,正确认识和把握财政政策乘数理论的局限性对今后我国政府适度确立并实施财政政策的宏观调控目标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东艳  
财政乘数理论分析财政收支变动对总收入的倍数作用,该理论是凯恩斯主义政府干预政策的理论基础,本文通过对西方经济思想发展史的分析,追溯财政乘数理论的思想渊源,分析凯恩斯主义乘数理论的形成过程,并介绍了新凯恩斯主义对财政乘数理论的发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立勇  徐晓莉  
本文估算中国财政政策信息摩擦程度,构建纳入财政政策信息摩擦特征的DSGE模型研究中国财政政策有效信息冲击和噪音冲击的不同影响机制,测算不同信息摩擦情境下的长短期财政支出乘数及相应的财政政策效应损失。结果表明,中国财政政策存在信息摩擦;财政政策有效信息冲击和噪音冲击的影响机制存在差异,有效信息冲击效果大于噪音冲击的效果;政策信息摩擦程度越高,有效信息冲击的效果越弱,财政支出乘数越小,政策效应损失越大。不同信息摩擦情境下的财政支出乘数差异主要体现在政策未实施阶段及实施前期,而在政策实施后期,不同信息摩擦情境下的财政支出乘数收敛且趋同;中国财政政策有效信息比重为0.65,财政政策效应损失度最高达35%。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邓明  
本文以2001年实施的民族地区转移支付制度为外生冲击,构建地区财政支出增长率的工具变量,使用1998—2006年中国地级行政区层面的面板数据估算中国地区层面的财政支出乘数;并利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微观数据测算地区层面的企业规模分布,实证研究企业规模分布对地区层面财政支出乘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地区层面的财政支出乘数显著大于1,小规模企业占比每提高1%,财政支出乘数能提高5%左右。机制研究表明,财政刺激政策能改善地区层面的基础设施,而基础设施对不同规模企业退出率的作用存在异质性;同时,财政刺激政策对小规模企业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也要大于大规模企业。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陈登科  陈诗一  
近年来,宏观调控的精准性日益受到重视。就财政政策而言,精准政策的制定与实施离不开财政支出乘数的科学测算。然而,现有中国财政支出乘数的定量研究非常缺乏,且忽视如下两个当前中国经济运行的重要特征:金融市场摩擦严重,基准利率已降至历史低位。有鉴于此,本文首次将金融摩擦与"超低利率"同时纳入中国财政问题研究框架,并突破已有文献多关注财政支出产出乘数的限制,系统测算了产出乘数、就业乘数、消费乘数和投资乘数。研究发现:中国财政支出的产出乘数、就业乘数、消费乘数与投资乘数分别为3.44、2.13、0.73和5.74;忽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峰   钟荣盛   赵奕菡   李帮喜  
本文以马克思再生产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一个包含固定资本的三部类再生产模型,将收入分配和技术结构纳入财政支出乘数的分析框架,拓展了财政支出乘数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以此为基础,本文运用中国1992年以来的投入产出表数据测算了各年度财政支出乘数,总结了收入分配、技术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变迁的典型事实及其对财政支出乘数的影响。研究发现:剩余价值率与财政支出乘数负相关,当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使劳动收入份额不断提高时,财政支出乘数会变大,当前中国的劳动收入份额不断提升,有利于提高财政政策的效能;固定资本有机构成与财政支出乘数正相关,流动不变资本有机构成与财政支出乘数负相关,当发生固定资本偏向型的技术进步时财政支出乘数变大,发生流动不变资本偏向型的技术进步时财政支出乘数变小。本文认为在高质量发展和新发展格局构建的过程中,以共同富裕为导向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助于财政政策的提质增效。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开  龚六堂  
本文建立了一个含有投入产出框架的多部门DSGE模型,研究不同汇率制度下政府消费型与投资型支出对贸易部门和非贸易部门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引入投入产出结构后,财政扩张将产生乘数放大效应与部门间联动(co-movement)效应;第二,相比于浮动汇率,固定汇率下的政府支出乘数更大,对消费与投资的挤出效应更小;第三,政府对非贸易部门的投资型与消费型支出将产生更强的乘数效应;第四,无论对于贸易部门与非贸易部门,政府投资型支出的乘数效应均大于消费型支出。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桐  王文甫  
本文运用1994-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从时间及区域差异性两个层面出发,基于平滑转移面板向量自回归(PSTVAR)模型考察了财政分权对政府支出乘数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994-2007年期间东、中、西部地区财政分权对短期及长期政府支出乘数均为显著的促进作用;2008-2015年期间,财政分权对东部地区短期、长期政府支出乘数及西部地区长期政府支出乘数均表现为抑制作用,虽然对中部地区短期、长期政府支出乘数及西部地区长期政府支出乘数仍然为促进作用,但是相比1994-2007年期间,2008-2015年期间的促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林桐  王文甫  
本文运用1994-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从时间及区域差异性两个层面出发,基于平滑转移面板向量自回归(PSTVAR)模型考察了财政分权对政府支出乘数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1994-2007年期间东、中、西部地区财政分权对短期及长期政府支出乘数均为显著的促进作用;2008-2015年期间,财政分权对东部地区短期、长期政府支出乘数及西部地区长期政府支出乘数均表现为抑制作用,虽然对中部地区短期、长期政府支出乘数及西部地区长期政府支出乘数仍然为促进作用,但是相比1994-2007年期间,2008-2015年期间的促进效果变弱。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侯帅圻  林源  周波  
为探讨我国财政支出结构性扩张可能产生的外部性效应,本文利用我国1990-2017年宏观季度数据构建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识别结果显示消费性财政支出增加会挤出居民消费,而生产性财政支出对居民投资的影响不显著。为进一步厘清财政支出扩张对宏观经济的作用机制,本文运用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将消费性财政支出和生产性财政支出分别引入居民效用函数和企业生产函数,通过参数校准以及脉冲模拟的方式对二者的外部性效应和传导渠道加以解释。财政乘数的测算结果显示,消费性财政支出乘数小于1,生产性财政支出乘数短期小于1而长期大于1。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林峰  赵焱  
文章在构建一个局部均衡模型的基础上,采用150个国家(地区)2000-2014年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政府债务对财政支出乘数效应的影响,得到了与理论预期一致的经验证据。结果表明:(1)政府债务会显著影响财政支出的乘数效应。随着政府债务水平的提高,财政支出的乘数效应趋于减弱。尤其是在克服内生性问题之后,这一结论仍然成立;(2)政府债务作用存在显著的非线性特征。当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突破88%的阈值后,财政支出的乘数效应会在低债务国家和高债务国家之间发生非常迅速的逆向转换;(3)对中国这样的低债务国家,顺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