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61)
2023(11170)
2022(9669)
2021(9096)
2020(7820)
2019(18271)
2018(17794)
2017(34944)
2016(19486)
2015(22094)
2014(22364)
2013(22394)
2012(21093)
2011(19064)
2010(19469)
2009(18176)
2008(18707)
2007(16855)
2006(14683)
2005(13263)
作者
(56350)
(47453)
(47392)
(45281)
(30402)
(22674)
(21761)
(18385)
(17710)
(17364)
(16090)
(15767)
(15290)
(15268)
(15166)
(14626)
(14569)
(14012)
(13760)
(13730)
(11937)
(11912)
(11637)
(10890)
(10840)
(10671)
(10564)
(10506)
(9686)
(9583)
学科
(80690)
经济(80612)
管理(58934)
(55162)
(44966)
企业(44966)
方法(38424)
数学(34345)
数学方法(33962)
(33074)
(23036)
(21625)
贸易(21621)
中国(21543)
(21112)
地方(17831)
(17116)
(16712)
(16640)
财务(16611)
财务管理(16553)
企业财务(15671)
业经(15583)
财政(14495)
农业(14491)
(14390)
(13370)
银行(13324)
(12630)
(12617)
机构
大学(282067)
学院(281036)
(119304)
经济(116814)
管理(105937)
研究(96865)
理学(90808)
理学院(89790)
管理学(88117)
管理学院(87610)
中国(75354)
(63584)
科学(58888)
(58832)
(50698)
(48785)
财经(46794)
研究所(45538)
中心(44354)
(44104)
(42295)
业大(40941)
农业(38502)
经济学(37562)
北京(37016)
(36580)
师范(36256)
(34481)
财经大学(34272)
(34166)
基金
项目(179919)
科学(140886)
研究(130997)
基金(130747)
(113373)
国家(112452)
科学基金(95501)
社会(82669)
社会科(78413)
社会科学(78389)
(69937)
基金项目(68420)
自然(61565)
教育(60987)
自然科(60158)
自然科学(60135)
(59197)
自然科学基金(59076)
资助(55393)
编号(53030)
成果(44989)
(40974)
重点(40685)
(38507)
课题(37307)
(36837)
教育部(35064)
科研(35015)
创新(34551)
(33915)
期刊
(131028)
经济(131028)
研究(86047)
中国(55823)
(53034)
学报(44319)
(43832)
科学(39878)
管理(36944)
大学(33138)
学学(31249)
(30235)
金融(30235)
农业(29267)
教育(27620)
财经(23442)
技术(22787)
经济研究(21970)
业经(20214)
(20040)
(18071)
问题(17879)
(15617)
国际(15346)
统计(14232)
(14193)
技术经济(14141)
理论(13621)
世界(13027)
会计(12841)
共检索到4301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胡永刚  张运峰  
文章利用协整分析讨论了财政支出与广义货币的相互关系,发现在1978~2002年间,中国的财政支出和广义货币具有二阶差分平稳的特征,二者之间存在显著的协整关系。财政支出的变动速度是广义货币变动速度的Granger因,但不能说广义货币变动速度是财政支出变动速度的Granger因。财政支出的短期变化对广义货币的短期变化影响较大,并且是同方向的。广义货币供给的增长速度具有一定惯性,且具有向长期值的自我恢复功能。财政支出的增长速度并不具有自我恢复功能,这意味着政府应对财政支出施加一定约束,以避免财政支出在经济过热或不景气时发生过度扩张或紧缩。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丁慧  范从来  钱丽华  
在经济全球化快速推进、金融市场迅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资产价格剧烈波动和一般物价水平相对稳定在较长时期内并存,通货膨胀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结构性"特征。目前的金融宏观调控主要是针对价格水平变动做出反应,通货膨胀机理的深刻变化,使得金融宏观调控关注更加广泛意义上的整体物价水平稳定成为必要。本文基于动态因子模型构建了反映中国整体物价水平的广义价格指数,并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广义价格指数在衡量经济周期变化、度量整体物价水平方面都要优于传统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因此可以作为货币政策操作的重要参考目标。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玄相伯  吴诗锋  
本文采取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对比考察了中国1979-2010年的货币与财政政策对中国东、中、西部以及东北四大区域的不同经济效应和物价效应。结果表明,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所产生的区域经济效应和区域物价效应具有显著的地区差异性。由于区域间经济发展阶段及经济结构的不同,货币政策对东部区域的经济和物价具有显著影响;而财政政策则主要影响中西部区域的经济发展,但与各区域物价水平的Granger因果关系相对不明显。这一发现对构建合理的宏观政策组合具有启发性意义。在政策上,应注重对宏观货币和财政政策的组合使用,并利用产业政策作出有效的配合。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贾俊雪  郭庆旺  
本文构建了一个不完全市场竞争条件下的动态随机均衡模型,并以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为样本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深入剖析了不同经济条件下最优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周期特征。理论分析表明,即使在完全市场竞争条件下,弗里德曼货币政策规则也并非最优,其根源在于政府生产性支出的生产外部性。数值模拟分析进一步支持了这一结论,同时表明,最优劳动所得税率和政府生产性支出比重在整个周期内的波动幅度较小且具有较强的持续性;最优通货膨胀率具有高度波动性,持续性很弱;市场权力、风险厌恶和公共服务拥挤程度对最优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周期特征具有重要影响。这对于我国实现宏观经济稳定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毛定祥  
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协整检验、G ranger因果检验和方差分解,对我国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性作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对宏观经济的短期调控效果较显著,且财政政策的调控能力更强;货币供应量具有明显的内生性,并在很大程度上被动适应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但存在中期化现象。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韦邦荣  杨玉生  
利用协整理论对1952-2003年中国财政支出与GDP之间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认为:中国的财政支出与GDP之间存在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作用;中国财政支出与GDP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协整关系和短期动态调整机制;中国的财政支出对GDP的弹性小于1。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贾俊雪  郭庆旺  
本文构建了一个新凯恩斯动态随机均衡模型,以中国经济为样本,在更加现实的经济条件下探究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最优财政货币政策规则;同时深入考察了财政支出的生产效应和效用效应,澄清其在刻画财政政策作用机理方面的作用及其对最优财政货币政策规则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旨在实现价格稳定的货币政策(即积极货币政策)为最优,反周期货币政策将导致较大的福利损失;旨在实现债务稳定的财政政策(即消极财政政策)为最优,反周期财政政策虽非最优但造成的福利成本很小;财政支出的效用效应特别是生产效应的引入有助于解释"财政支出拉动效应之谜",更好地刻画财政政策作用机理,但带来额外的通货膨胀偏差以及最优通货膨胀率、最优利率和最优所...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姜波克  王军  
货币投机的微观分析和政策含义姜波克王军90年代国际金融市场上一连串的投机攻击和货币危机使各国经济学家、国际机构普遍关注汇率问题并研究危机形成的原因,我国也有为数甚多的专家学者发表了大量的文章研究危机形成的直接和深层原因。但从技术角度和动态角度研究投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贵生  高士成  
本文在综合考虑货币供应量和价格因素的基础上,利用1996~2012年季度数据,通过构建结构向量自回归(SVAR)模型对我国财政支出的调控效果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了以下几点主要结论:一是货币政策变量和价格因素对财政政策的实证分析具有重要作用,是财政政策分析中不可忽视的变量,否则,容易产生分析偏差甚至得出相反的结论;二是财政支出不仅对经济增长具有调控作用,对通货膨胀的调控也具有一定作用,从一个侧面支持了价格水平决定的财政理论(FTPL);三是财政支出对私人支出具有部分挤出效应,从本文的实证结果看,财政支出增长率的提高,在提高产出总体增长率的同时,也会导致私人支出增长率的降低。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郑超愚  
本文依据利率管制制度下IS IM模型的配额均衡推导出中国总需求函数Y =D(M/P ,R) ,蕴涵仅货币政策有效而财政政策完全无效的需求管理政策含义。为评价中国货币政策的经济稳定效应 ,本文运用货币政策效应测度的特定指标体系和算法程序 ,事后考察1 981年以来中国货币供应与国民收入的历时动态及其协同运动性质 ,有关类型化解释结果表明其间中国货币政策未能实施有效的反周期名义货币供应管理操作 ,而基于货币政策规则的货币供应目标比较也揭示了 1 998- 2 0 0 0年间中国货币政策的紧缩倾向。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冯云廷  
21世纪人类进入了大都市区时代。随着大都市区人口急剧增加及其对公共财政需要的扩大,我国现行财政体制的局限性也日益凸显出来。特别是在全球化背景下,现行财政体制已成为大都市区进行区域资源整合的严重桎梏。因此,建立大都市区主导型的财政体制应成为我国基本的政策指向。大都市区财政要求赋予大都市区以更大的自治权,让其更多地承担起组织、调节区域经济和提供公共服务等责任。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尹小兵  
本文将余永定(2002)关于M2/GDP比例的研究融入主流的资金流量分析框架之中,建立了广义货币M2/GDP比例增量恒等式,指出在中国银行体系主导的金融体制中,除了通常的货币流通速度变动外,国民收入分配、住户部门储蓄率、住户部门直接投资比例、住户部门和企业部门内部通过银行体系的融资水平和名义GDP增长率(实际GDP增长率加上通胀率)都是影响该比例的重要原因。利用中国从1992~2005年的实物资金流量表和金融资金流量表,我们计算了以上各个指标,并模拟了M2/GDP比例的变化情况。广义货币M2/GDP比例增量恒等式也具有规范意义,当M2实际增长率高于理想目标值时,以GDP平减指数衡量的通货膨胀率...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倪红日  
一、从理论特征上认识和理解 积极财政政策 半个多世纪的宏观经济理论的争论和发展,主要围绕着政府是否应对经济进行干预、干预的有效性以及如何干预的问题展开的。众所周知,凯恩斯主义主张政府对经济的积极干预,并主要实施需求管理,突出了政府赤字支出对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小龙  兰永生  
劳动力转移所带来的收入已成为农户收入的最重要来源之一并有力地促进了农户收入增长。但是本文采用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数据,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于农户教育支出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从而不利于农村居民长期收入增长和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教育财政政策设计上,现阶段农村公共教育重"基础教育"轻"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财政支出结构是造成劳动力转移抑制农户教育投资的根本诱因之一。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杨兵  杨杨  杜剑  
本文基于动态随机一般均衡视角,将财政支出类型和货币政策规则纳入DSGE模型中,讨论了财政支出类型与货币政策规则组合的有效性及稳定性。结果表明,第一,积极的财政支出有利于熨平政府支出冲击对投资的影响,温和的财政支出有利于熨平政府支出和政府债务的波动,而产出和通货膨胀对财政支出类型变动的反应不大。第二,在货币政策规则调整过程中,面对政府支出冲击,货币政策更倾向于采取价格型规则为主、数量型规则为辅的混合型规则;面对货币政策冲击,单一的数量型规则更有效。第三,从财政支出类型与货币政策规则的组合效应来看,积极的财政支出与混合型货币政策组合规则最有效,且不同目标下组合效应存在差异;从社会福利损失来看,三目标的社会福利损失大于双目标。第四,在1998—2019年期间,中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组合遵循PMPF范式,说明财政政策稳定、货币政策不稳定,此时货币政策被动配合财政政策以保证预算约束平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