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27)
2023(4647)
2022(3845)
2021(3651)
2020(3040)
2019(7048)
2018(6563)
2017(12965)
2016(7009)
2015(7659)
2014(7687)
2013(7937)
2012(7485)
2011(6282)
2010(6379)
2009(5804)
2008(5979)
2007(5217)
2006(4425)
2005(3985)
作者
(18220)
(15279)
(15047)
(14614)
(9559)
(7163)
(6979)
(5820)
(5515)
(5506)
(5074)
(4985)
(4885)
(4843)
(4728)
(4658)
(4609)
(4282)
(4259)
(4163)
(3861)
(3662)
(3613)
(3462)
(3431)
(3412)
(3235)
(3166)
(3038)
(3014)
学科
(33911)
经济(33894)
管理(23337)
(23280)
(23112)
(19757)
企业(19757)
方法(13880)
财政(12515)
数学(12305)
数学方法(12263)
(12098)
(10997)
贸易(10996)
(10836)
(10179)
(9956)
财务(9955)
财务管理(9910)
中国(9631)
企业财务(9474)
地方(9449)
(9256)
(8798)
产业(8760)
业经(7942)
出口(7931)
出口贸易(7931)
(7931)
(7115)
机构
学院(96438)
大学(95274)
(48332)
经济(47669)
管理(37160)
理学(32303)
研究(32108)
理学院(32010)
管理学(31700)
管理学院(31537)
(30110)
中国(24720)
财经(20041)
(19185)
(18080)
科学(17399)
经济学(16625)
(15588)
经济学院(15299)
(14887)
财经大学(14515)
中心(14002)
研究所(13609)
(12585)
北京(11840)
(11708)
业大(11624)
(10874)
商学(10777)
商学院(10700)
基金
项目(62967)
科学(50381)
研究(47741)
基金(46820)
(39496)
国家(39202)
科学基金(34268)
社会(32804)
社会科(31509)
社会科学(31503)
基金项目(24793)
(24682)
教育(20686)
自然(19909)
自然科(19460)
自然科学(19456)
(19372)
资助(19224)
自然科学基金(19148)
编号(18074)
(14793)
(14597)
成果(14470)
国家社会(14332)
重点(14119)
(13513)
(12927)
教育部(12923)
人文(12849)
创新(12699)
期刊
(52748)
经济(52748)
研究(32917)
(28228)
中国(18778)
管理(13404)
学报(12392)
科学(11572)
(11273)
财经(10805)
大学(10294)
经济研究(10068)
学学(9878)
(9491)
业经(8376)
(8208)
问题(7960)
(7944)
金融(7944)
农业(7618)
技术(7256)
(7064)
财政(7064)
会计(6414)
财会(6169)
国际(5932)
技术经济(5428)
教育(5099)
世界(4999)
商业(4981)
共检索到1498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严成樑  吴应军  杨龙见  
本文构建了一个包含生产性财政支出和福利性财政支出的产业结构模型,考察了财政支出影响产业结构变迁的作用机理和影响效果。研究表明,财政支出是产业结构变迁的重要驱动力,农业部门生产性财政支出、非农业部门生产性财政支出以及福利性财政支出通过提高农业部门生产率、非农业部门生产率以及扩大非农产品需求的渠道促进农业部门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流动。在此基础上,运用我国地级市数据,本文通过面板数据模型考察了财政支出对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研究发现,生产性财政支出和福利性财政支出使得农业部门劳动力份额下降,且这一结论是稳健的。本文认为应增加生产性财政支出和福利性财政支出,以加快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石河  
财政支出结构优化研究的传统方法致力于探究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率最大化的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财政支出结构优化问题被视为简单的效率问题。这种思维在我国政府确立公共财政改革目标之后应该被扭转。公共支出必须服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协调发展的目标,必须具备公共财政所要求的公共性。本文从财政支出结构随经济发展变迁的进化论观点出发,构建财政支出结构变迁模型,通过广泛的国际比较,在公共财政视野下,对财政支出结构优化问题作出了阐释。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绘   谢恺   周瑞康  
统计新中国成立以来1950~2021年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我国公共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的数据并对其展开分析。首先,从政策历史变迁的视角,分析我国公共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调整的历史沿革和阶段性特征及产生这些特征的政策背景;其次,按照政府职能划分,研究我国中央与地方政府的社会发展支出、政府运转支出、经济建设支出、国防与公共安全等支出项目各自比例和变化趋势,探析各个阶段项目的支出特征和政策背景。我国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构的发展历史揭示出我国财政支出规模总量较低,财政支出结构中用于经济建设的比例较高,社会发展支出还有进一步增长的空间;中央和地方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内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不清或落实不到位。并且,提出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构优化的路径和方向,要以提供满足人民群众需求的公共服务并降低财政风险为准绳。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郭金秀  高希武  
文章基于产业结构差异的视角,运用中国省级1997年~2008年的面板数据,在预算约束面影响下考察了中国财政支出的增长效应。研究发现,各地区由于产业结构的差异,从而对于各类财政支出的消化程度是不同的,在第二产业为主的年份里,投资性支出的增长效应显著为正,社会消费性支出的增长效应显著为负,转移支出对增长有不显著负效应;第三产业为主的年份里,投资性支出的增长效应显著为负,社会消费性支出的增长效应显著为正,转移支出对增长有不显著正效应。因此,我国财政支出的调整应考虑各地区经济结构差异的现实。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李晓英  李蕾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经济持续增长的核心要素。由于新旧动能尚未理顺,吉林省产业结构仍未得到合理调整,经济长期中低速发展,整体经济出现了明显下滑。在此背景下,如何发挥有限的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合理分配好财政资金,抓住创新驱动发展机遇,加快产业结构升级换代,努力建成特色新兴产业集群,形成一批具有持续竞争力和支撑力的产业体系,对于未来吉林省产业结构优化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产业结构优化指数,运用因子分析方法,找出哪些财政支出方向对产业结构优化指数影响较大,可以明确财政投入方向,进而有针对性地采取促进吉林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财政对策。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甘行琼  李玉姣  陈昶旭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高效的财政支出政策无疑是助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本文基于2007~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以财政支出效率为出发点,构建内含劳动和资本要素的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指标体系,运用动态面板模型,实证检验我国财政支出效率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作用效果和机制路径。研究结果显示:财政支出效率能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发展但抑制了产业结构高度化发展,且存在空间溢出效应。基于要素流动机制的研究发现,财政支出效率会通过劳动和资本要素流动进而影响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效果,其中劳动要素流动的影响更为突出。政府在采用财政支出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时要注重财政支出政策的提质增效和区域合作,以便充分发挥财政支出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以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贾敬全  殷李松  
将财政支出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定向诱导"突破到"区位定向诱导"是当前研究的薄弱环节。文章从决定产业结构的地区异质性、财政支出的本地效应与外部性以及遗漏因素出发,利用空间计量经济学建模技术,构建了财政支出-产业结构的空间杜宾模型(SDM),并以安徽省为例,实证分析了财政支出在产业升级方面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与总效应等。研究表明:(1)利用空间计量经济学建模技术,可以将财政支出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定向诱导"突破至"区位定向诱导";(2)财政支出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研究与评估,要从本地效应转向空间外部效应;(3)应遵循"区位定向诱导"原则,充分释放财政支出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正面效应,抑制负面效应,最大化叠...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贾敬全  殷李松  
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背景下,释放财政支出的诱导功能,扭转劳动力空间分布失衡,以实现产业结构优化是当前研究的薄弱环节。本文扩展Alvarez-Cuadrado和Poschke的多部门模型,建立涵盖恩格尔效应、鲍莫尔效应、财政支出诱导效应和资本吸纳效应的产业结构理论模型,并在区位视角下分解财政支出对产业结构的省内、省际诱导效应,结果表明:就省内而言,财政在社会保障、教育、交通运输、农林水务方面的支出会引发劳动力就近聚集,医疗卫生、文体传媒、环境保护、科技支出则会诱发劳动力层级聚集;就省际而言,财政在文体传媒、教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赵丽霞  闫暁茗  
产业结构变迁及经济转型中各类矛盾日益凸显,"一带一路"建设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稳定运行注入了新动力。基于此,本文通过讨论财政支出、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波动内在传导与外在冲击累积效应、外部效应及规模效应,揭示出短期内财政支出对经济波动内在传导效应并不显著,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外在冲击效应存在明显的滞后性,财政支出与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正向叠加效应增速较缓;长期来看,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为明显,即当期财政支出规模越大,其与产业结构变迁的累积联动效应越显著,下一期对经济波动敏感度越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金波  佟继英  
文章以供给侧改革为视角,在Baumol模型基础上构建了三部门非均衡增长模型,研究了科教支出对产业结构变迁,以及二者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理论表明:科教支出对产业结构优化具有正效应,增加科教支出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生产性财政支出对产业结构优化具有负效应,抑制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科教支出、产业结构优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依赖于技术创新对科教支出与产业结构的偏效应。实证发现:科教支出能够抑制第一、二产业比重,提高第三产业比重,促进了产业结构优化。进一步考察科教支出、产业结构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发现,较低的产业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蔡建明  
一、产业结构调整:政府和市场的选择一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演变,实际上是主导产业以及以此为核心的产业体系不断更新替代的过程。历史地看,产业结构的演进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发展趋势。在这一过程中,既有政府的作用,也存在市场的选择。如果从某一特定阶段或特定范围来看,产业结构调整的可能性与现实性,则位于由“纯粹”的政府行为和“纯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曹晶晶  徐平  
本文选取我国2010-2017年30个省市政府财政支出、对外开放以及居民恩格尔系数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探究政府财政支出、对外开放与居民消费结构变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居民消费结构具有显著的空间依赖性,且不同地区的居民消费结构存在较大差异;政府财政支出扩大、对外开放水平提升与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之间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且政府财政支出、对外开放水平存在显著的空间滞后效应,即本地政府财政支出、对外开放水平提升不仅能够促进本地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而且会产生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促进周围其他地区居民消费结构升级;本地经济发展和商贸流通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会产生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促进周围其他地区居民消费结构升级,而本地居民收入水平提升会促进本地居民消费结构升级,但空间溢出效应并不明显。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任爱华   刘洁  
本文采用若尔当分解和新息随机游走方法构建了带有随机波动率的因子扩展非线性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而探索京津冀地方财政支出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异质性影响。研究发现:在经济上行时期,北京和天津的财政支出对产业结构影响较弱,河北财政支出对产业结构影响较强且为负向溢出效应;在经济平稳时期,天津和河北的财政支出对产业结构影响较弱,北京财政支出对产业结构影响较强且为正向溢出效应;在经济下行时期,北京的财政支出对产业结构影响较弱,天津和河北财政支出对产业结构影响较强且为正向溢出效应。建议未来一段时间内北京采取稳健型的财政支出、天津和河北采取宽松型的财政支出,进而来促进京津冀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岳凯  李自磊  张云  
本文针对财政支出结构对不同区域产业结构的动态影响,运用1996-2016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共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采用PVAR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东部、中部及西部地区,投资性财政支出与服务性财政支出均促进了第一产业的发展;在东部、中部及西部地区,投资性财政支出对第二产业的促进作用强于服务性财政支出;在东部及中部地区,服务性财政支出对第三产业的促进作用大于投资性财政支出,但在西部地区,投资性财政支出对第三产业的促进作用则更强。据此,本文认为各区域应合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以进一步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