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36)
- 2023(3865)
- 2022(3209)
- 2021(3004)
- 2020(2421)
- 2019(5833)
- 2018(5316)
- 2017(10139)
- 2016(5386)
- 2015(6190)
- 2014(6275)
- 2013(6274)
- 2012(5833)
- 2011(4854)
- 2010(4933)
- 2009(4505)
- 2008(4887)
- 2007(4157)
- 2006(3554)
- 2005(3250)
- 学科
- 济(22346)
- 经济(22328)
- 财(21332)
- 贸(21331)
- 贸易(21322)
- 易(20839)
- 管理(18082)
- 业(14963)
- 出(14112)
- 企(12683)
- 企业(12683)
- 财政(12334)
- 方法(11867)
- 数学(10387)
- 数学方法(10342)
- 口(10069)
- 出口(10068)
- 出口贸易(10068)
- 政(10013)
- 务(8495)
- 财务(8493)
- 财务管理(8450)
- 企业财务(7906)
- 中国(7214)
- 制(6318)
- 地方(6252)
- 关系(5748)
- 农(5673)
- 制度(4627)
- 度(4627)
- 机构
- 学院(73585)
- 大学(73369)
- 济(39171)
- 经济(38676)
- 财(26498)
- 管理(25421)
- 研究(24410)
- 理学(21796)
- 理学院(21635)
- 管理学(21393)
- 管理学院(21289)
- 中国(19817)
- 财经(17083)
- 经(15438)
- 京(14166)
- 经济学(13772)
- 经济学院(12862)
- 贸(12494)
- 财经大学(12322)
- 科学(12101)
- 所(12036)
- 江(11250)
- 中心(10530)
- 研究所(10258)
- 农(9402)
- 院(9013)
- 财政(8708)
- 北京(8670)
- 商学(8371)
- 业大(8341)
- 基金
- 项目(45190)
- 科学(34784)
- 研究(34362)
- 基金(33540)
- 家(28283)
- 国家(28097)
- 科学基金(23749)
- 社会(23310)
- 社会科(22416)
- 社会科学(22412)
- 基金项目(17004)
- 省(16615)
- 教育(15411)
- 资助(14769)
- 自然(13454)
- 自然科(13183)
- 自然科学(13179)
- 编号(13126)
- 划(13002)
- 自然科学基金(12934)
- 部(10986)
- 成果(10865)
- 国家社会(10450)
- 重点(10061)
- 性(9926)
- 教育部(9891)
- 社科(9740)
- 人文(9675)
- 中国(9635)
- 发(9576)
共检索到12275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文平
本文通过模型演绎的形式分析当一国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时,它对投资支出以及国际实际利率水平的影响。研究显示,扩张性的财政政策会导致世界各国的投资支出负向变动。这是由于财政支出会造成实际利率水平的变动,而世界各国对实际利率水平变化的反应是非对称性的,所以投资支出的变动有所差别。这种现象主要决定于下述因素:一是政府财政支出倾向对消费支出倾向的替代程度;二是消费跨期替代弹性的大小。
关键词:
财政支出 贸易条件 实际利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陆前进 温彬
本文首先在消费者效用最优化条件下构建典型代理人的期内内部实际汇率模型和跨期内部实际汇率模型,在此基础上,得到双重最优化下的实际均衡汇率。进一步,在无限期消费预算约束的条件下,融入了贸易条件的变化,得到内部实际汇率和外部实际汇率的封闭解,综合考察了政府支出、贸易条件等对外部实际汇率的影响。本文实证结果显示:经常项目,政府支出等对实际汇率影响为正,贸易品产出和贸易条件对实际汇率的影响为负,和理论分析一致。经常项目、政府支出、贸易品产出和贸易条件能够解释实际汇率的变动,实际汇率预测误差方差被政府支出、贸易品产出和贸易条件解释相对较多,政府支出、贸易品产出和贸易条件是影响实际汇率的重要因素。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林峰
本文基于45个国家2000-2012年的经济数据,在考虑对外开放水平差异的条件下,借助面板门限模型对财政支出与贸易条件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财政支出与贸易条件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且这种关系会因对外开放水平的差异而呈现显著的门限效应。在对外开放水平较低的国家,财政支出对贸易条件的恶化作用较强;而在对外开放水平较高的国家,财政支出对贸易条件则表现为较弱的恶化效应。本文的结论表明,我国长期实施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对贸易条件的不利影响正逐步减弱。因此,我国既要保持扩张性财政政策运用的有效性,又要通过贸易政策尽可能地改善贸易条件,努力实现财政政策与贸易政策的有效协同与稳健运用。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胡文骏
作为收入再分配的政策工具,财政支出无法改变贸易开放所带来的初次收入分配不公,而贸易开放对财政支出规模的影响又将扭曲财政支出的收入分配效应。实证研究表明:(1)整体上看,财政支出、贸易开放均显著扩大了收入差距;(2)任何预算结构、支出类别的财政支出均无法显著影响贸易开放规模,这表明财政支出无法通过影响贸易开放规模来间接影响其收入分配效应;(3)贸易开放将显著抑制公共财政预算支出规模,以及不同类别的财政总支出规模,这表明贸易开放能够通过影响财政支出规模来间接影响其收入分配效应。因此,贸易开放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蔡伟贤 踪家峰
文章采用空间计量经济方法,利用空间和时间固定效应的空间自回归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就外商直接投资、贸易开放度与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支出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我国各省的地方财政总支出及其主要构成部分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外商直接投资限制了政府部门规模,降低了总支出水平及其主要构成部分的支出水平,支持效率假说的推断;贸易开放度扩张了政府部门规模,提高了总支出水平及其主要构成部分的支出水平,支持补偿假说的推断。
关键词:
FDI 贸易开放度 支出结构 空间计量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林峰
基于中国1997—2011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借助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实证考察财政支出和贸易开放对净出口的动态空间效应。研究发现:从国家层面上看,财政支出对净出口基本不会产生影响,而贸易开放度的提高会对净出口产生抑制效应。同时,相邻省份财政支出的扩张及贸易开放度的降低会对本省净出口的改善产生明显的空间抑制作用,这表明中国的贸易格局呈现出一定的空间分割性,地区之间尚未形成良好的协调机制;从区域层面上看,财政支出和贸易开放对净出口的动态空间效应呈现显著的区域异质性。结论表明,现阶段,中国要实现财政与贸易政策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必须处理好省际区域间财政支出与贸易开放的协调发展问题。
关键词:
财政支出 贸易开放 净出口 动态空间效应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邓力平 林峰
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财政政策运用如何影响该国贸易平衡,这是一个实证问题。本文采用PVAR模型检验了中国财政支出对贸易平衡的动态冲击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从总体上看,在中国特定机制条件下,财政支出对贸易平衡不会产生太大影响;(2)从分区域的角度看,财政支出对贸易平衡的冲击效应存在着显著的区域异质性,各地区财政支出对贸易平衡的冲击强度、收敛路径、累积效应和关联机制等存在着明显差异;(3)经济发展水平对一国财政政策与贸易政策联动性机制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笔者据此提出中国财政政策与贸易政策协调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财政支出 贸易平衡 动态冲击效应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林峰
在考虑地区贸易开放度差异的情况下,通过构建省际面板门限模型实证检验了中国财政支出与贸易差额的非线性联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财政支出对贸易差额的影响会因地区贸易开放度的差异而呈现显著的门限特征。其中,位于低开放度地区的省份,财政支出对贸易差额的影响并不显著,此时"李嘉图等价"成立;位于中等开放度地区的省份,财政支出与贸易差额呈现"双重发散"效应,财政支出扩张能够有效改善贸易差额;而位于高开放度地区的省份,财政支出与贸易差额存在"双重赤字"关联,财政支出扩张会导致贸易差额的恶化。研究发现,各地区的门限效应还受制于财政支出结构,转移性支出对贸易差额的影响要明显强于购买性支出。
关键词:
贸易开放度 财政支出 贸易差额 门限效应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立勇 祝灵秀
本文采用状态空间模型估算中国1993-2016年各省财政支出周期性,借助PSM-DID方法研究贸易开放对财政支出周期性的因果效应及内在机理。结果表明:第一,中国财政支出总体上呈顺周期态势,但呈现出明显的区域异质性;近年来财政支出顺周期性程度有所降低,东部地区降低程度最为明显,并表现出一定的逆周期性,而西部地区的顺周期性特征较为显著且较为稳定。第二,贸易开放显著影响财政支出周期性,贸易开放度越高,财政支出越倾向于顺周期。第三,贸易开放对财政支出周期性的因果效应具有持续性和动态异质性,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响程度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第四,政府规模是贸易开放影响财政支出周期性的中介变量和内在机理,即贸易开放度的提高,增加了政府规模,使财政支出更加倾向于顺周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奉先 周寒寒 李娜
文章在构建一个财政支出冲击对实际有效汇率影响的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利用中国31个省份1999—2020年的面板数据进行验证,并从效应分解的角度分析财政支出冲击的跨期“数量效应”与期内“结构效应”。研究发现:财政支出增加引致实际汇率升值,支出增加1%导致实际汇率升值约0.14%;财政支出存在明显的“数量效应”,即非贸易品数量冲击对实际汇率产生正向影响,贸易品数量冲击对实际汇率产生负向影响,且贸易品数量效应更大;但财政支出未表现出明显的“结构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东中部地区财政支出增加实际汇率升值且中部地区表现更为明显,西部地区影响并不显著。机制分析表明,贸易开放和房产价格均显著抑制了财政支出冲击对实际汇率的正向影响。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周慧珺 傅春杨 龚六堂
本文通过构建包含人口迁移成本和贸易成本的多地区空间一般均衡模型,分析了地区性财政政策对经济产出和福利的影响。研究表明,单个地区支出政策对产出和福利的影响可以分解为全要素生产率、要素禀赋、再配置调节、转移支付等多个渠道。地区生产性政府支出对产出和福利的影响主要通过全要素生产率渠道产生,而社会保障性支出的影响则主要通过转移支付渠道产生,且主要影响福利水平。支出政策乘数的方向和强弱具有较强的地区异质性。在单个地区生产性支出增加对总产出的边际影响中,约23%是对其他地区的负向溢出效应,而社会保障性支出增加对整体福利的边际影响中,约15%表现为对其他地区的正向溢出,跨地区贸易和人口流动机制的引入是弹性大小的重要影响因素。反事实估计表明,城市群政策将给城市群外的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虹吸效应,但同时也会对这些地区的居民效用产生正向溢出效果。本文的研究为理解多地区财政政策配置对整体经济的影响提供了理论证据,也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了有益参考。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亘坚 凌岚
中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支出研究王亘坚凌岚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实践,不断拓展着我国财政科学的研究领域,为学术研究的深化和创新提出一个又一个全新的课题。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财政支出总量、结构、强化支出管理的方法等基本理论与实践问题正是其中之关键,本文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颜青
近年来,为扩大地方政府财权、提高地方政府发展地方经济的积极性,中央政府自上而下进行了一系列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拉动了我国宏观经济快速发展。但是,该项措施却并没有带来居民消费水平的快速提升,居民边际消费倾向甚至出现了持续递减的态势。文章以Sims-VAR模型为研究方法,论证了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结构与居民消费水平的关系,并据此提出了若干政策性建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金双华
我国的财政支出政策是影响地区间经济差距和社会福利水平差距的重要原因之一。随着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财政资源地区间配置不均等问题越发凸显,各地区人均财政支出的差距持续扩大,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财政能力差距,特别是公共服务能力差距在扩大。本文从财政支出的角度对我国不同地区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及其后果进行统计评价,并据此提出了相关的财政对策。
关键词:
财政支出 收入差距 财政政策 统计评价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房连泉
财政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水平是国家治理政策中的一个重要议题。笔者首先对社保公共支出的范围、项目类型和统计口径等概念进行界定,举例比较发达国家的社保公共支出水平,并提出加快建立我国社保制度财政转移支付机制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