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691)
2023(18070)
2022(15325)
2021(14094)
2020(11772)
2019(26873)
2018(26292)
2017(49840)
2016(26351)
2015(29278)
2014(28831)
2013(28475)
2012(26772)
2011(23906)
2010(24266)
2009(22211)
2008(21752)
2007(18959)
2006(16826)
2005(15149)
作者
(72576)
(60674)
(60494)
(57584)
(39184)
(29082)
(27529)
(23440)
(23242)
(21769)
(20703)
(20569)
(19369)
(19280)
(18881)
(18809)
(17859)
(17567)
(17521)
(17269)
(15229)
(14670)
(14611)
(14195)
(13829)
(13575)
(13277)
(13058)
(12149)
(11972)
学科
(130482)
经济(130371)
管理(81609)
(77359)
(63198)
企业(63198)
方法(51261)
数学(45337)
数学方法(44894)
中国(37506)
(37110)
地方(32989)
(31098)
业经(26243)
(23480)
贸易(23464)
技术(22928)
(22716)
(21992)
(21750)
农业(21338)
(19828)
财务(19778)
财务管理(19709)
企业财务(18823)
(18571)
金融(18570)
(18510)
银行(18488)
(17717)
机构
学院(368875)
大学(367900)
(165471)
经济(162384)
管理(144965)
研究(126740)
理学(124262)
理学院(122937)
管理学(121118)
管理学院(120408)
中国(97586)
(80401)
(77380)
科学(72536)
(61677)
财经(60924)
(59820)
中心(58340)
(55287)
研究所(54991)
(52981)
经济学(52034)
业大(48478)
北京(48345)
(47303)
师范(46862)
经济学院(46679)
(46440)
财经大学(44956)
(44774)
基金
项目(244163)
科学(195332)
研究(181487)
基金(178624)
(153496)
国家(152219)
科学基金(133333)
社会(119583)
社会科(113701)
社会科学(113677)
(96129)
基金项目(94257)
自然(83554)
教育(83534)
自然科(81751)
自然科学(81733)
自然科学基金(80287)
(79421)
资助(73090)
编号(71392)
成果(57078)
(56384)
重点(54720)
(54709)
(54557)
创新(50371)
课题(50221)
国家社会(50177)
教育部(47939)
人文(46846)
期刊
(187589)
经济(187589)
研究(117602)
中国(79314)
(65319)
管理(57126)
学报(48582)
科学(48155)
(46994)
大学(38828)
教育(38729)
(37398)
金融(37398)
学学(36384)
技术(35133)
农业(32069)
经济研究(31649)
财经(31314)
业经(29168)
(27014)
问题(25280)
技术经济(20735)
(20571)
统计(19313)
(18434)
科技(17942)
(17773)
世界(17377)
商业(17298)
国际(16910)
共检索到5753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光龙  范贤贤  
本文在理论上分析了财政支出与科技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以2007-2016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城市为样本,分析了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空演变特征,并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及门槛模型实证分析了财政支出、科技创新及二者交互项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总体水平在不断提升,高水平的经济高质量发展集中在下游和中游区域城市。财政支出、科技创新及二者交互项对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财政支出对科技创新驱动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门槛效应。但科技创新仅对中游、下游区域以及大城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作用明显,对上游区域、中小城市的作用不显著。财政科技支出与科技创新尚未实现良好的互动,对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也尚未显现;财政教育支出与科技创新具有较好的关联作用。财政支出与科技创新的交互项对长江经济带上游、中游区域及中等城市、小城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对下游区域和大城市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潘明明  张杰  
构建财政科技支出、数字经济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关系理论框架,借助2001-2020年省域面板数据,测度我国数字经济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挖掘财政科技支出、数字经济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逻辑理路,结论如下:财政科技支出、数字经济显著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不仅产生独立影响,且关联效应强化上述因素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效应;财政科技支出、数字经济作用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经济实力、人力资本、政府干预强度及经济开放度维度异质性,并受自身水平调节。高经济实力、人力资本存量、经济开放度及适度政府干预强度地区,财政科技支出、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效应更突出。财政科技支出、数字经济跨越门槛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影响效应也明显改观;财政科技支出、数字经济对地理和经济距离临近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也具有显著空间外溢性,但对经济距离临近省份的影响效应更大。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吴传清  邓明亮  
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采用2005-2016年长江经济带10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从线性、非线性视角考察科技创新、对外开放与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科技创新能有效促进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对外开放背景下,这种影响效应呈现出显著非线性特征,对外开放能有效规避科技创新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边际效率递减困境;科技创新、对外开放、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表现出显著空间异质性。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应科学处理科技创新、对外开放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三者的关系,构建高质量对外开放与科技创新之间的良性互动机制,形成长江经济带深度融合的开放创新局面。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荣增  何春  
文章在梳理分析财政支出影响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水平的作用机制的基础上,基于2005—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了财政支出对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整体上来看,财政支出对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水平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从空间差异上来看,东北地区财政支出对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水平的提升作用最大,而西部地区财政支出对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水平的提升作用相对较小;财政支出能够通过促进城乡空间结构调整优化、城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配置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间接促进城乡高质量融合发展。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马雪彬  胡建光  
笔者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基于2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广义矩分析,考察区域金融发展及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与经济福利的关系。得到的结果是:区域金融发展对经济福利的影响较为微弱,财政支出有效地促进了区域内经济福利的提高,但是当地政府同时面临着"福利磁铁"的矛盾。在分省区研究中发现:不同的区域金融发展、财政支出对当地经济福利水平的影响具有较大的差异。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菡  吕本富  徐晓辰  
研究了数字经济促进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并基于中国城市群2010—2020年城市层面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数字经济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着重探究了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对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研究发现,中国城市群城市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均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数字经济显著促进了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产业结构高级化是数字经济释放城市经济高质量红利的重要中介因素和门槛因素。数字经济红利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红利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长三角城市群数字经济红利最大,成渝城市群次之,长江中游城市群最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动实现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林春  孙英杰  
创新是新时代背景下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重要抓手,并因此成为经济向高质量发展方式转变的可依赖路径。基于此,文章采用中国2000—201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了有效的实证检验,结果发现创新驱动对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并呈现出地区性差异。最后,针对实证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启示。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王强  邓宏兵  
现有研究普遍认为城市创新只是区域创新地理边界的缩小,忽略了城市的空间特性——城市的关联和互动作用,这一缺陷随信息和交通技术的发展而凸显。以2006—2013年长江经济带126个主要城市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利用空间面板模型对长江经济带城市创新的收敛性和溢出性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各城市的创新活动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均质性突出;长江经济带城市创新条件收敛却不强收敛,收敛速度为7.274%;同时,城市创新还存在着空间溢出效应,人力资本、教育投入、信息化、工业化水平对本城市创新有正向促进作用,其中,工业化水平的贡献率最大。但除了工业化水平之外,其他3个影响因素空间锁定效应极强,对其他城市并不存在空间溢出作用。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王强  邓宏兵  
现有研究普遍认为城市创新只是区域创新地理边界的缩小,忽略了城市的空间特性——城市的关联和互动作用,这一缺陷随信息和交通技术的发展而凸显。以2006—2013年长江经济带126个主要城市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利用空间面板模型对长江经济带城市创新的收敛性和溢出性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长江经济带各城市的创新活动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均质性突出;长江经济带城市创新条件收敛却不强收敛,收敛速度为7.274%;同时,城市创新还存在着空间溢出效应,人力资本、教育投入、信息化、工业化水平对本城市创新有正向促进作用,其中,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勇辉  沈波澜  林森  
本文使用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2003-2016年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聚测度模型,绘制专业化集聚、多样化集聚及城市技术创新的时空演化趋势图,检验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创新的空间关联性,采用空间杜宾面板计量模型实证研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技术创新的直接效应与空间溢出效应,得到如下结果:①长江经济带各城市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多样化集聚程度以及技术创新水平均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与非均衡性,并且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②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对本地城市技术创新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并通过空间关联对其邻近城市创新也产生了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多样化集聚不利于本地城市技术创新发展,也对其邻近城市创新存在负向空间溢出。③从地理区位差异视角来看,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显著推动了内陆城市技术创新进步,而多样化集聚对其邻近城市创新产生了负向空间溢出效应;从经济发展地区差异视角来看,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显著推动了经济发达城市创新发展,但多样化集聚对经济发达城市创新产生了明显抑制作用。上述研究对于城市依托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促进自身技术创新水平提升、推动城市群跨地域创新活动开展,进而实现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汪宗顺  郑军  汪发元  
文章基于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04—2017年数据,构建PVAR模型,通过GMM估计、脉冲响应函数、方差分解分析产业结构、金融规模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产业结构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正相关,尚不显著;金融规模与经济高质量发展负相关,但不显著;产业结构和金融规模彼此间存在正向冲击效应,金融规模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贡献度要高于产业结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英  鲁宇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并创造高速增长奇迹的背后,离不开流通业对社会生产和人民日常生活保障的关键支撑。本文构建商贸流通业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并进行面板模型分析。研究表明,长江经济带商贸流通业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显著的正向影响,前者每上升一个单位,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程度提升13.3%。分区域来看,商贸流通业产业结构升级对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带来显著的正向影响。分行业来看,交通运输业产业结构升级对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程度最大。最后,本文提出用高质量发展理念引领长江经济带商贸流通业产业结构升级,重视升级要素发展,加大人力及创新投入等相关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方菲   胡强  
本文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以长江经济带区域数据为例,实证检验了物流智慧化转型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及机制。研究发现:物流智慧化转型有效提高了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效率,促进了该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物流智慧化转型主要依靠提升物流效率、促进产业数字化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传导机制,进而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最后,根据研究结果,从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巍  徐筱雯  
文章以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衡量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利用2011—2019年长江经济带沿线110个城市面板数据,探究数字经济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和空间效应。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长江经济带经济高质量发展有显著促进作用,且对周边城市存在负向溢出效应;第二产业比重、对外开放程度、财政分权度和政府干预程度对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有促进作用;技术创新效率、产业结构高级化发挥正向中介效应,产业结构合理化发挥负向中介效应;受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影响,数字经济对长江经济带上、中、下游地区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直接影响均为正,但下游地区城市数字经济存在负向溢出效应。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勇辉  沈波澜  胡舜  林森  
采用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2003—2016年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生产性服务业的空间集聚测度模型,绘制专业化集聚、多样化集聚及城市技术创新的时空演化趋势图,检验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创新的空间关联性,采用空间杜宾面板计量模型实证研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对城市技术创新的直接效应与空间溢出效应,得到如下结果:(1)长江经济带各城市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多样化集聚程度以及技术创新水平均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与非均衡性,并且存在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2)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对本地城市技术创新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并通过空间关联对其邻近城市创新产生了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多样化集聚不利于本地城市技术创新发展,也对其邻近城市创新存在负向空间溢出。(3)从地理区位差异视角来看,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显著推动了内陆城市技术创新进步,而多样化集聚对其邻近城市创新产生了负向空间溢出效应;从经济发展地区差异视角来看,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集聚显著推动了经济发达城市创新发展,但多样化集聚对经济发达城市创新产生了明显抑制作用。文章对于城市依托生产性服务业集聚促进自身技术创新水平提升、推动城市群跨地域创新活动开展,进而实现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