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96)
- 2023(10426)
- 2022(8709)
- 2021(8527)
- 2020(6958)
- 2019(15881)
- 2018(15774)
- 2017(30184)
- 2016(17060)
- 2015(18861)
- 2014(18834)
- 2013(18627)
- 2012(17263)
- 2011(15416)
- 2010(16116)
- 2009(14861)
- 2008(15364)
- 2007(13826)
- 2006(12654)
- 2005(11420)
- 学科
- 济(67948)
- 经济(67874)
- 业(60418)
- 管理(49080)
- 农(46539)
- 企(39376)
- 企业(39376)
- 财(30862)
- 农业(30751)
- 方法(23096)
- 制(21397)
- 中国(20783)
- 数学(20310)
- 数学方法(20046)
- 业经(19815)
- 地方(16301)
- 策(15456)
- 体(15436)
- 务(15215)
- 财务(15195)
- 财务管理(15138)
- 企业财务(14522)
- 财政(14135)
- 银(13650)
- 银行(13638)
- 行(12971)
- 学(12486)
- 体制(12009)
- 贸(11836)
- 贸易(11830)
- 机构
- 学院(236945)
- 大学(230707)
- 济(103544)
- 经济(101436)
- 管理(89800)
- 研究(84625)
- 理学(76582)
- 理学院(75795)
- 管理学(74693)
- 管理学院(74209)
- 中国(67352)
- 农(56719)
- 财(56641)
- 科学(48959)
- 京(47920)
- 所(43595)
- 农业(43030)
- 财经(39975)
- 江(38903)
- 中心(38811)
- 研究所(38645)
- 业大(38236)
- 经(36216)
- 经济学(30365)
- 范(30192)
- 北京(30145)
- 省(29968)
- 师范(29915)
- 院(29581)
- 州(29566)
- 基金
- 项目(147792)
- 科学(116497)
- 研究(112833)
- 基金(106634)
- 家(92100)
- 国家(91175)
- 科学基金(77801)
- 社会(71760)
- 社会科(67706)
- 社会科学(67686)
- 省(58774)
- 基金项目(55438)
- 教育(50909)
- 自然(48228)
- 划(48055)
- 编号(47077)
- 自然科(47075)
- 自然科学(47063)
- 自然科学基金(46248)
- 资助(43659)
- 成果(39666)
- 部(33899)
- 发(33317)
- 重点(33240)
- 课题(32896)
- 性(32236)
- 农(31942)
- 创(30543)
- 国家社会(29399)
- 制(29114)
- 期刊
- 济(126986)
- 经济(126986)
- 研究(77398)
- 农(60367)
- 中国(54813)
- 财(47312)
- 农业(40188)
- 学报(35043)
- 科学(33334)
- 管理(31369)
- 融(30719)
- 金融(30719)
- 大学(28017)
- 学学(26696)
- 教育(26392)
- 业经(25382)
- 财经(20369)
- 技术(19135)
- 业(19102)
- 经济研究(18565)
- 经(17424)
- 问题(17317)
- 农村(15052)
- 村(15052)
- 农业经济(14324)
- 世界(13523)
- 版(13281)
- 经济问题(12068)
- 贸(11744)
- 技术经济(11626)
共检索到3810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马晓河 刘振中 郭军
在经济下行、财政支出偏紧的约束条件下,优化财政支农资金结构,提高支农资金使用效率,实现支农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具有重大的实践价值和政策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支农资金结构与管理的历史路径和当前的主要问题,提出今后一段时期支农资金结构改革应围绕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民三大主体,厘清中央与地方政府间涉农事权与责任支出,自上而下推进涉农部门支农资金由内至外分步整合,优化资金投入结构,简化支农资金审批程序,建立支农投资标准与物价变化联动的动态调整机制,实行差异性的支农资金管理制度,积极加强社会资本合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重大支撑。
关键词:
支农资金 结构性改革 战略思路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丽敏
我国财政支农资金既存在财政部门与同级涉农部门之间的横向流动,又存在涉农部门上下级之间的纵向流动,再加监管和绩效评价制度缺失,致使支农资金投入交叉重复和渠道流失问题严重,资金分配权力部门寻租与基层政府资金运用效率低下并行。为此,应理顺政府分配职能,建立资金直补机制,取消农业县市政府资金配套,实施全程跟踪监督评价。
关键词:
财政支农资金 低效化 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谛 翟印礼 陈立双
财政支农是农业支持和保护体系的一部分,是国家支持和保护农业的基础手段之一。建国五十多年来,我国政府一直重视财政对农业投资工作,政府财政对农业投资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也不可否认,我国政府财政对农业投资存在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波动频繁等众多弊端。本文在分析我国政府财政对农业投资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基础上,结合农业发展面临的新环境提出提高财政支农资金绩效的政策建议,为政府实施农业投入政策提供理论支持,改善农业投入状况,提高农业投入效益。
[期刊] 改革
[作者]
姚林香 张维刚
财政支农支出通过对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人力资本、科技服务、优惠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对农业供给结构变动产生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存在明显的滞后效应。因此,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要推动数字农业建设、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以及完善农业制度体系方面的财政支持力度,在有效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的前提下,减少对粮食种植的诱导性政策和价格干预性补贴,有效缩短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供给结构调整的滞后效应。
[期刊] 改革
[作者]
姚林香 张维刚
财政支农支出通过对农业生产基础设施、人力资本、科技服务、优惠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对农业供给结构变动产生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存在明显的滞后效应。因此,在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要推动数字农业建设、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以及完善农业制度体系方面的财政支持力度,在有效降低农业生产成本的前提下,减少对粮食种植的诱导性政策和价格干预性补贴,有效缩短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供给结构调整的滞后效应。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简博士
参股联营是财政支农资金投放的一种好形式──兼谈支农资金投放机制的改革简博士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如何分配、管理、使用财政支农资金,提高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益,是摆在各级政府和财政面前的重要问题。福建省漳州市积极投身于支农资金投放形式的改革,...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晓彩 张贵益 沈军 赵蕾
目前,我国财政支农与农村金融之间呈现的是分割和扭曲关系,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相互脱节影响了强农惠农富农资金的使用效率。实现金融支农资金与财政支农资金的有效整合,构建强农惠农富农资金整合的长效机制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金融支农资金与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战略意义,构建了金融支农资金与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基本框架,提出了推进金融支农资金与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政策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陈琪
目前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管理和使用上还存在一些值 得关注的问题:财政支农政策出现偏差,农业投入不足,比例失调;政 府财政用于农村公共产品和社会保障的投入严重不足;财政支农的财 权和事权界定不清,政府投资缺位和越位现象并存;挤占和挪用财政 支农资金;财政支农资金效益低等。应完善财政支农措施,加强财政 理财、用财、管财的职业意识和监管力度,加快公共财政支农体系建设。
关键词:
财政支农资金 问题 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萍
近年来,广西各级财政部门为提高涉农资金的使用效益,稳步推进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工作,积极创新涉农资金整合方式,以搭建项目建设平台为突破口,根据不同地区特点分别以主导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大会战、重大专项等多种平台,对涉农资金进行有效整合,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目前涉农资金管理部门多的现状仍没有根本改变,导致资金统筹协调难、项目资金管理方式多样。因此,应进一步创新支农资金分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关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形势下农业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广西各级财政部门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改革目标,扎实推进现代特色农业建设,推动财政支农工作创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关礼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形势下农业主要矛盾已经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政策改革和完善的主要方向。广西各级财政部门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改革目标,扎实推进现代特色农业建设,推动财政支农工作创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彭克强
改革以来,尽管政府一贯重视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工作,但由于财政支农体制机制等深层原因,财政支农始终存在效率低下问题。为此,财政部于2005年4月启动财政支农资金整合试点,但整合前景一直是各界关注的焦点。基于此,本文对整合试点做出三周年阶段性反思,发现目前整合试点仍处于"摸石头过河"阶段,政府对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和使用规律的认知仍需加强,并提出关于深化整合试点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
财政支农资金 整合 试点 反思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罗健
农村农业问题能否得到有效解决及其解决质量高低是直接影响国家整体经济发展的直接因素之一,为解决国计民生中的根本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农村振兴战略,力图乡村得到更好发展。文章以衡阳为例,研究农村振兴战略下的地方财政支农资金战略性绩效管理。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孙普
一些外国科学家指出:第三世界国家实行以工业化优先的传统发展战略,实践现已证明是不成功的,应实行以农业为基础的新的发展战略。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属于第三世界,国民经济建设自然也不能采取相反的发展战略。所谓以衣业为基础,就是要保证农业有一定的发展速度,这个速度必须与工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速度相适应并保持一定的领先地位。农业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罗健 谭奕华 王卓
为全面发展"三农",我国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为现实这一战略目标,财政支农的力度不断升级。在大量财政资金用于"三农"领域的同时,如何确保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如何确保资金的投入与战略目标相符,是财政支农绩效管理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文章分析了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与绩效管理目标之间的关系,探究基于战略目标的财政支农资金绩效管理创新与优化。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战略目标 绩效管理 创新 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