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49)
2023(13363)
2022(11621)
2021(10956)
2020(9128)
2019(20924)
2018(20660)
2017(40694)
2016(21828)
2015(24639)
2014(24492)
2013(24580)
2012(22493)
2011(20076)
2010(20083)
2009(18385)
2008(18182)
2007(16071)
2006(13753)
2005(11707)
作者
(61768)
(51861)
(50998)
(48820)
(32621)
(24763)
(23049)
(20350)
(19431)
(18348)
(17568)
(17255)
(16186)
(15898)
(15798)
(15585)
(15434)
(15129)
(14801)
(14409)
(12862)
(12594)
(12477)
(11813)
(11720)
(11416)
(11402)
(11243)
(10402)
(10235)
学科
(92560)
经济(92459)
(70995)
管理(64561)
(49351)
企业(49351)
(47794)
方法(43505)
数学(38821)
数学方法(38508)
(33460)
农业(31692)
中国(23603)
业经(23195)
地方(19824)
(18578)
(17644)
财务(17587)
财务管理(17534)
(17243)
企业财务(16750)
(15684)
贸易(15679)
(15216)
技术(14259)
财政(13900)
(13684)
(13648)
环境(13447)
(13147)
机构
学院(310119)
大学(308433)
(128285)
管理(127582)
经济(125759)
理学(112248)
理学院(111180)
管理学(109527)
管理学院(108987)
研究(98503)
中国(74974)
(64952)
(63649)
(63400)
科学(60563)
业大(51385)
农业(49717)
(48517)
财经(48432)
中心(46090)
(44334)
(44322)
研究所(43858)
北京(39226)
(38410)
经济学(38213)
师范(38109)
财经大学(35825)
经济管理(35717)
(35310)
基金
项目(216515)
科学(170888)
研究(160543)
基金(158649)
(136682)
国家(135492)
科学基金(117712)
社会(102670)
社会科(97100)
社会科学(97075)
基金项目(85235)
(84643)
自然(75587)
自然科(73816)
自然科学(73800)
自然科学基金(72489)
教育(72040)
(69559)
编号(66261)
资助(64753)
成果(52527)
(48686)
重点(47273)
(45898)
(44920)
课题(43579)
国家社会(42348)
教育部(41883)
创新(41817)
人文(41587)
期刊
(138771)
经济(138771)
研究(90625)
(66137)
中国(56404)
(50144)
学报(48642)
农业(45050)
科学(44072)
管理(40872)
大学(38004)
学学(36247)
教育(28527)
(28485)
金融(28485)
业经(27751)
技术(24704)
财经(23355)
经济研究(20753)
(20581)
(19685)
问题(19532)
(16035)
理论(15399)
技术经济(15198)
科技(14686)
农业经济(14321)
农村(14139)
(14139)
实践(14129)
共检索到4442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彭克强  
改革以来中国财政支农效率低下,目前仍有待揭示其症结以改进财政支农工作。本文依据1987-2007年统计数据,着眼于财政支农的杠杆效应,对中国财政支农的效率状况展开实证分析,结果发现,由于财政与金融彼此割裂式单干支农格局致使财政支农未能有效发挥杠杆效应,效率十分低下,建议整合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提升财政支农的杠杆效应,在此基础上放大支农资金规模,大幅提升资金支农整体能力。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袁申国  
文章利用1987-2007年中国和日本等10个国家的通货膨胀率和利率数据,分别使用相应的检验方法对这些数据进行面板单位根和面板协整检验,得出中国存在部分费雪效应的结论。然后使用FMOLS和DOLS分别对中国费雪方程进行估计,进一步证实:中国在样本期内不存在完全费雪效应,而只有部分费雪效应,且费雪效应大小大约在0.5-0.7之间。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曹崇福  
近年来,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成为中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农村金融作为维护农村稳定的支柱和助农增收致富的“引擎”,在搞活农村经济、发挥支农资金供应主力军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农村金融发展正处于十字路口,根据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农村金融改革和发展方向,显得非常重要和迫切。因此,分析支农再贷款这一强有力的货币政策在欠发达地区持续发放所产生的功效对农村金融的发育状况及其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贡献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肖育才  姜晓萍  
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农村发展以及农民收入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影响,进一步会影响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本文通过对财政支农支出规模和结构分析,并就财政支农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财政支出存在严重的城市偏向性,同时财政支农支出存在结构不合理和区域差异性大的特点,分段实证检验发现其对城乡收入差距都具有扩大的作用,对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效率评估也表明效率低下,说明我国目前的财政支农支出是不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本文认为不应该盲目扩大财政支农支出规模,在财政支农支出规模增加的同时根据区域特点优化结构,并同时加大对中西部落后地区和粮食主产区的财政支农支出规模,实现财政支农支出规模合理增长同时结构更加优化并体现地区差异性。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孙文祥  蔡方  
近年来,农业发展相对滞后和农民收入增速缓慢已经形成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的潜在隐患。很难想象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进步可以建立在农业发展停滞和城乡居民差距日益扩大的基础上。因此,加大对农业的投入,促进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不仅仅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举措,更是推动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彭克强  陈池波  
本文基于统计数据,从规模与效率两方面对改革以来中国财政支农能力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改革以来,政府在财政支农投入上是不遗余力的,财政支农能力低下的主因不在规模而在效率。因此,仅仅整合财政支农资金是不够的,必须整合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使二者扬长避短,发挥各自比较优势,从而既提高财政支农效率又放大支农资金规模。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肖育才  姜晓萍  
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农村发展以及农民收入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影响,进一步会影响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本文通过对财政支农支出规模和结构分析,并就财政支农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财政支出存在严重的城市偏向性,同时财政支农支出存在结构不合理和区域差异性大的特点,分段实证检验发现其对城乡收入差距都具有扩大的作用,对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效率评估也表明效率低下,说明我国目前的财政支农支出是不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本文认为不应该盲目扩大财政支农支出规模,在财政支农支出规模增加的同时根据区域特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许冰  
本文利用局部线性非参数核回归模型,分析财政支农的时变边际效应及其弹性。研究发现GDP超万亿元的山东省、广东省、浙江省、江苏省的财政支农产出强度显著大于全国平均水平,也大于甘肃和云南省。按照财政支农时变边际效应值大小,可把全国和所研究的地区依次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浙江省和山东省,第二类是广东省、云南省和江苏省,第三类是甘肃省。全国平均值处于第二类水平。自1994年后,财政支农时变弹性的全国平均水平已高于广东省、江苏省和甘肃省。从财政支农时变弹性角度看,加大对全国特别是对云南省和浙江省的财政支农投入,将有较大的产出效应。财政支农在出现明显边际效应后,持续的时间长度大致为6~8年。这些研究结果给财政支农...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星  王艺明  
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农业的发展需要财政的支持。实现农业增产,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和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本文遵循着农业可能的发展规律,结合我国及世界的经济形势,通过构造抽象的生产函数,运用增长因素分析法和边际收益法剖析了2000—2007年中国26个省际财政支农支出与农业产出的关系,发现不同地区地方政府财政支农不同的边际收益,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十二五"农村发展战略规划,对未来地方政府财政支农方向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先平  陈硕  
增加农民收入是当前中国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文章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的基础上采用回归分析对财政支农政策影响农民收入的实际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罗东  矫健  
近年来国家财政支农资金支持力度逐年加大,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本文分析中央财政支农资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总结农民收入变化特点及结构特征,构建国家财政支农资金与农民收入分析模型,测算各类资金对农民增收的关联度系数,为完善我国财政支农政策体系提出针对性建议。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陆文聪  吴连翠  
运用1978—2005年的国家统计数据,对我国财政农业投入与农民增收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农林水利气象支出、农村基本建设对农民增收具有促进作用,其中长期内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农林水利气象支出对农民增收贡献最大,短期内农村救济支出、科技三项费用支出没有促进农民收入的增加。结合我国财政农业投入的现状和特征,提出了促进和优化财政农业投入的政策建议。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邱桂杰  于淼  
政府财政支出政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重点。运用平稳性检验、协整关系检验、VAR模型分析、脉冲响应分析等方法,采用我国1985~2011年的相关数据对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在长期范围内,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具有微弱的挤入效应;在短期范围内,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同样具有挤入效应,但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当前,政府应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支出力度,以扩大农村居民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韦巍  刘金林  
农业是广西的主导产业,而农民收入是其"三农"问题的核心。目前财政支农仍是广西支持农业、农村、农民的主要手段。实证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地方政府政策的支持,广西的财政支农规模不断增加,力度逐步加大,农民收入逐年增长,财政支农对农民收入增加具有正向促进作用。然而,广西财政支农收益效率不高,财政支农资金治理不佳,财政支农力度仍显薄弱。因此,政府应加大财政支农力度、明确支农资金的配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腊生  翟淑萍  蔡春霞  
本文以货币数量理论为基本的理论依据,在对货币数量方程进行评述的基础上,通过对交易产品的资产属性扩展,来构建同时包含实体经济产品价格与金融资产价格的货币数量方程,并利用这一扩展的货币数量方程来探寻经济增长、通货膨胀、资产泡沫与货币数量之间的关系,同时利用我国2004-2008年的相关月度数据对这些宏观经济变量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经验分析,从实证的角度证实了货币数量方程扩展的有效性。最后,综合经验分析结论与新的理论框架对当前我国通货膨胀预期管理及货币政策取向问题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