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44)
- 2023(15508)
- 2022(13486)
- 2021(12532)
- 2020(10530)
- 2019(24088)
- 2018(23792)
- 2017(46681)
- 2016(25017)
- 2015(28175)
- 2014(28210)
- 2013(28461)
- 2012(26295)
- 2011(23596)
- 2010(23896)
- 2009(22151)
- 2008(21532)
- 2007(18969)
- 2006(17101)
- 2005(15116)
- 学科
- 济(123392)
- 经济(123271)
- 业(75598)
- 管理(72020)
- 企(53828)
- 企业(53828)
- 方法(49361)
- 农(48700)
- 数学(43723)
- 数学方法(43386)
- 财(35715)
- 农业(32330)
- 中国(29141)
- 地方(28133)
- 业经(26681)
- 学(23155)
- 贸(22181)
- 贸易(22170)
- 制(21709)
- 易(21544)
- 务(18610)
- 财务(18550)
- 财务管理(18491)
- 企业财务(17563)
- 体(16409)
- 环境(16083)
- 策(15837)
- 和(15728)
- 银(15650)
- 银行(15611)
- 机构
- 学院(359620)
- 大学(359315)
- 济(159582)
- 经济(156602)
- 管理(143140)
- 理学(124187)
- 理学院(122940)
- 研究(121529)
- 管理学(121168)
- 管理学院(120532)
- 中国(92857)
- 财(76169)
- 京(74751)
- 科学(71770)
- 农(69129)
- 所(60802)
- 财经(57993)
- 业大(55327)
- 中心(55267)
- 研究所(54604)
- 江(53178)
- 经(52829)
- 农业(52772)
- 经济学(49116)
- 北京(46905)
- 范(44842)
- 师范(44517)
- 经济学院(44261)
- 院(42773)
- 财经大学(42643)
- 基金
- 项目(240394)
- 科学(189309)
- 研究(179028)
- 基金(175827)
- 家(151382)
- 国家(150092)
- 科学基金(129613)
- 社会(115866)
- 社会科(109699)
- 社会科学(109670)
- 基金项目(93519)
- 省(92990)
- 自然(81522)
- 教育(79829)
- 自然科(79590)
- 自然科学(79575)
- 自然科学基金(78168)
- 划(76273)
- 编号(73186)
- 资助(72421)
- 成果(59259)
- 部(54273)
- 重点(52834)
- 发(52146)
- 创(49217)
- 课题(48672)
- 国家社会(48256)
- 教育部(46866)
- 人文(46361)
- 创新(45945)
- 期刊
- 济(182230)
- 经济(182230)
- 研究(111683)
- 农(68966)
- 中国(68639)
- 财(60437)
- 学报(54791)
- 科学(49733)
- 管理(49683)
- 农业(46629)
- 大学(42625)
- 学学(40233)
- 融(34697)
- 金融(34697)
- 教育(31829)
- 业经(31207)
- 技术(29817)
- 财经(29241)
- 经济研究(28853)
- 经(24966)
- 问题(24602)
- 业(22107)
- 技术经济(19315)
- 世界(18540)
- 图书(18076)
- 贸(17878)
- 理论(17533)
- 版(17226)
- 经济问题(16462)
- 现代(16318)
共检索到544552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海燕 邓刚
利用1978~2010年间四川财政支农和第一产业相关数据,运用协整检验理论及误差修正模型,分析了四川财政支农支出对第一产业的增长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四川财政支农支出相对于第一产业GDP增长弹性系数为0.784。财政支农支出结构中对四川第一产业增长效应高低次序依次为:支援农村生产最高,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事业费次之,科技投入及农业基本建设支出最差。
关键词:
财政支农支出 第一产业 增长效应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魏朗
农业是西部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的发展需要财政的支持。本文利用生产函数框架对1999—2003年西部各省农业经济增长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地方财政支农支出有利于农业经济增长,其产出弹性系数为0·06;进一步考察发现,各省农业投入要素的贡献率不同,可据此将西部各省农业经济增长类型分为三类。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魏朗
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农业的发展需要财政的支持。本文利用C-D生产函数框架对1999-2003年我国各省农业经济增长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地方财政支农支出确实有利于农业经济增长,其产出弹性系数为0.13;且有大约30%的农业经济增长是靠财政支农支出推动的。与其他要素相比,财政支农支出的平均贡献率占着重要地位。从全国范围来看,它位居第二。从农业在地区产业竞争优势与否来看,财政支农支出的平均贡献率在农业劣势地区高达63%,位居第一,在农业优势地区仅11%,位居第二。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胥巍 曹正勇 傅新红
运用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采用1978~2005年的年度经济数据对我国东、西部财政支农与农业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财政农业支出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西部地区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更为显著,无论短期还是长期的财政农业支出,对刺激西部地区的农业经济增长都较为重要,而东部地区的长期性政策则更为有效。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涵
本文利用多元协整方程对1980—2006年我国财政支农支出总量及构成与农业产出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财政支农支出确实能够促进农业产出增长,但存在支出总量不足的问题;从财政支农支出的结构来看,各项支出对农业产出的作用差异显著,说明财政支农支出的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基于实证分析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辛冲冲 陈志勇
该文引入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LMDI)用于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的驱动关系研究,并选取2000-2014年间我国31个省份的农业GDP和财政支农支出数据,构建农业GDP的总量分解模型,将财政支农支出影响农业GDP总量变动的总效应分解为活动效应、结构效应和效率效应三部分,进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财政支农支出的活动效应对农业GDP变动总效应的贡献最大;结构效应对农业GDP变动总效应的贡献不够显著且呈微弱负相关关系;效率效应对农业GDP变动总效应的贡献最小,并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据此,该文提出进一步优化我
关键词:
支农财政支出 农业经济增长 LMDI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辛冲冲 陈志勇
该文引入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LMDI)用于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经济增长的驱动关系研究,并选取2000-2014年间我国31个省份的农业GDP和财政支农支出数据,构建农业GDP的总量分解模型,将财政支农支出影响农业GDP总量变动的总效应分解为活动效应、结构效应和效率效应三部分,进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财政支农支出的活动效应对农业GDP变动总效应的贡献最大;结构效应对农业GDP变动总效应的贡献不够显著且呈微弱负相关关系;效率效应对农业GDP变动总效应的贡献最小,并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据此,该文提出进一步优化我国财政支农支出总量规模及地区结构配置,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以实现我国农业经济可持续、内涵式增长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支农财政支出 农业经济增长 LMDI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灿煌
本文在C-D生产函数的框架下,利用1980—2005年我国政府财政支农支出和农业GDP的相关数据,对财政支农支出的总量和结构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政府财政支农支出总量对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即财政支农支出总量每增长1个百分点,农业GDP将增长0.3087个百分点;目前我国财政支农支出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定的结构性偏差。因此,政府应在增加财政支农支出总量的同时,不断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以提高农业经济增长效率。
关键词:
财政支农支出 农业经济增长 协整检验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周兵 冉启秀
本文认为,新农村建设的内涵是基于农业科技进步提高的路径,通过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和谐发展来增加农民收入,其本质是依靠农业科技进步走集约内涵式的经济发展道路。农业科技进步对西部农业经济增长实现历史性跨越起到了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使西部农业生产呈现前所未有的局面。在农业科技进步因素中,对西部农业经济增长影响的主要因素有农业科技活动人员投入、农业科技投入、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人数的变化、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高中人数的变化、农村村办水电站及农用机械总动力的变化等。进一步提高农业科技进步对西部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需要加强农业...
关键词:
农业科技进步 农业经济增长 贡献 实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晓嘉
基于我国1978~2009年间的省际动态面板数据,估计了中国28个省份农业TFP变动情况,然后考察了1978~2006年间我国政府财政支农支出的总量和结构对农业TFP的影响。研究表明,1978年以来我国政府财政支农支出总体上提升了TFP,其中经济性支出比社会性和转移性支出对TFP有更大的提升作用。此外不同性质的支出项目对TFP的拉动效应在区域间存在着较大差异。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白晓燕 李锋
本文从分析我国农业政策性金融信贷投放的特殊性出发,对农业政策性金融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研究,并利用CD模型对农业政策性金融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黎翠梅
本文从财政农业支出规模、力度与结构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地方财政农业支出的区域差异,在此基础上,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检验了1995-2006年间地方财政农业支出对区域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地方财政农业支出对区域农业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东中西部地区财政农业支出的产出弹性系数分别达到0.322、0.271、0.323。因此,为促进区域农业经济的增长,应进一步扩大地方财政农业支出的规模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这对经济塌陷且财政支农弱化的中部地区尤为重要。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董鸿鹏 吕杰 牟恩东
本文通过建立C-D(Cobb-Douglas production function)生产函数模型,将信息化对辽宁省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量化,以分析信息化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首先采用波拉特分析法对辽宁省2002~2011年农业信息化指数进行评测的结果和农业经济增长的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对影响经济增长的各要素进行量化分析,重点分析信息化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最后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
关键词:
信息化 农业经济增长 C-D生产函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安成福
农业科技进步和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概念。农业科技进步是指人类对原有农业技术的改造、革新或研究开发出新的农业技术以提高农产品产量,改善农产品品质,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率,减轻劳动强度,节约能源和改善生态环境等。包括技术进化、技术革新、管理水平、决策水...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洪名勇 陈怀远
积极推进农业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是当前农业经济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我们认为农业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不仅是经济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 ,更重要的原因在于结构调整与变动是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变量之一 ,本文以贵州省为个案对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变动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结果表明 ,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变动合理与否对于农业经济增长具有较大影响。
关键词:
农业经济增长 农业结构调整 结构贡献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