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60)
- 2023(16046)
- 2022(13841)
- 2021(12968)
- 2020(10868)
- 2019(24435)
- 2018(24047)
- 2017(46262)
- 2016(25378)
- 2015(28269)
- 2014(28184)
- 2013(28200)
- 2012(25769)
- 2011(23030)
- 2010(23050)
- 2009(20982)
- 2008(20533)
- 2007(18031)
- 2006(15780)
- 2005(13543)
- 学科
- 济(102914)
- 经济(102804)
- 业(74847)
- 管理(71155)
- 企(52707)
- 企业(52707)
- 农(48932)
- 方法(44523)
- 数学(39364)
- 数学方法(39022)
- 财(34419)
- 农业(32344)
- 中国(26908)
- 业经(25200)
- 地方(24683)
- 贸(22262)
- 贸易(22257)
- 学(21833)
- 易(21707)
- 制(19951)
- 务(17548)
- 财务(17489)
- 财务管理(17433)
- 企业财务(16503)
- 环境(15722)
- 技术(15653)
- 策(14513)
- 财政(14449)
- 体(14424)
- 银(14387)
- 机构
- 学院(357777)
- 大学(355174)
- 济(143549)
- 经济(140685)
- 管理(140514)
- 理学(123242)
- 理学院(121893)
- 研究(120343)
- 管理学(119846)
- 管理学院(119233)
- 中国(89960)
- 农(80615)
- 科学(78372)
- 京(74211)
- 财(68112)
- 业大(63251)
- 农业(62626)
- 所(61908)
- 研究所(56596)
- 中心(55059)
- 江(51976)
- 财经(51936)
- 经(47405)
- 北京(45793)
- 范(45650)
- 师范(45145)
- 院(42735)
- 经济学(42350)
- 州(41438)
- 农业大学(40044)
- 基金
- 项目(252458)
- 科学(196863)
- 基金(182833)
- 研究(180444)
- 家(161530)
- 国家(160128)
- 科学基金(136103)
- 社会(114290)
- 社会科(108026)
- 社会科学(107996)
- 省(99982)
- 基金项目(98248)
- 自然(89434)
- 自然科(87300)
- 自然科学(87274)
- 自然科学基金(85688)
- 划(83206)
- 教育(80705)
- 资助(73960)
- 编号(73652)
- 成果(57691)
- 重点(56371)
- 部(55174)
- 发(54743)
- 创(52361)
- 课题(49465)
- 创新(48897)
- 科研(48728)
- 国家社会(47156)
- 计划(46621)
- 期刊
- 济(157645)
- 经济(157645)
- 研究(100826)
- 农(79721)
- 中国(66842)
- 学报(64484)
- 科学(56184)
- 农业(54046)
- 财(52740)
- 大学(48168)
- 学学(46097)
- 管理(45049)
- 教育(32473)
- 业经(31212)
- 融(30449)
- 金融(30449)
- 技术(27247)
- 业(25828)
- 财经(24243)
- 经济研究(24117)
- 问题(22027)
- 经(20571)
- 版(19923)
- 科技(18510)
- 业大(18159)
- 技术经济(16733)
- 资源(16548)
- 理论(16216)
- 商业(16174)
- 图书(15824)
共检索到5157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艾 向自强 徐合帆 余家凤
文章基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同质性和异质性假设,利用2001—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面板数据模型从区域差异和省份差异角度,分别实证分析了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对东部、东北部、中部和西部的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程度并加以排序。结果表明:全国各区域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主要呈现挤入效应,但同期的挤出效应不明显;区域间各地区地方财政支农支出消费的挤入效应区域差异明显;区域内各省份财政支农支出消费的挤入挤出效应呈现省区差异化。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文思 周焯华
经营收入和工资收入是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基于我国1980—2010年统计数据,在序列平稳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基础上,通过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各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导出了财政支农支出影响农民收入的路径。结果表明,我国财政支农支出通过第一产业增加值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民收入影响显著,并由误差修正(ECM)模型的意义提出具体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毛晖 余爽 张胜楠
运用我国2007—2014年省域的面板数据,从财政支农支出的绝对规模和相对规模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财政支农支出的区域差异,并通过构建包含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内的指标体系,对各省财政支农绩效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我国财政支农绩效的区域差异显著。具体分解来看,综合效率和纯技术效率都表现为东高西低,规模效率则表现为中高西低,大部分省域的支农支出已接近最优规模,但在西部某些省份,仍存在规模不足的现象。纯技术效率偏低是影响我国财政支农绩效提升的主要因素。因此,要提高我国财政支农支出的绩效,重点应放在提高资金管理效率,而不仅仅是扩大投入规模。
关键词:
财政支农 绩效 区域差异 DEA模型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黎翠梅
从财政支农规模、支农力度、支农结构与支农效率等方面,对分税制改革后我国地方财政支农支出的区域差异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地方财政支农支出规模区域差异明显,中部地区无论绝对规模与相对规模均小于西部尤其是东部地区;东中西部地区财政支农资金结构均不尽合理,资金使用效率普遍不高。
关键词:
地方财政支农支出 区域差异 资金使用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廖东声 张岳恒
文章采用协整分析方法对1982—2007年广西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民收入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广西财政支农与农民收入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加大财政支农力度能有效促进农民增收。广西财政支农支出结构中对农民增收效应高低的次序为:支援农村生产支出最高,农业基本建设支出次之,支援不发达地区支出居第三,农林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事业费最差。
关键词:
财政支农 农民收入 协整关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力 丁鹏
本文从农民收入稳定、快速增长与农业弱质性之间的矛盾出发,首先从理论的角度指出政府财政支农支出的必要性和作用。然后以江西省为例,从实证的角度研究江西省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作用,找出政府财政支农支出中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江西省农业发展的实际,对未来江西省财政支农支出的方向提出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财政支农支出 农民收入增长 江西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超 甘梦群 徐蕾
文章基于1978-2015年全国31个省区的财政支出和居民消费等相关数据,对全国四大区域及各省区地方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进行面板协整检验和参数估计,结果表明全国各区域内地方财政支出对居民消费基本呈现挤入效应,且各区域乃至各省区的挤入效应存在差异性,而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支出结构和城市辐射效应等是造成这种差异的重要原因。据此提出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财政支出因地制宜、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加强区域间经济合作等对策建议,以期为政府更好地发挥财政支出作用提供理论基础,从而促进居民消费的增加和经济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
财政支出 居民消费 区域差异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邱桂杰 于淼
政府财政支出政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重点。运用平稳性检验、协整关系检验、VAR模型分析、脉冲响应分析等方法,采用我国1985~2011年的相关数据对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在长期范围内,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具有微弱的挤入效应;在短期范围内,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同样具有挤入效应,但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当前,政府应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支出力度,以扩大农村居民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邵伟钰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胡振虎
由于"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政府不断增加财政支农支出是必然选择。但是,政府财政支农支出不能无限增加,必须确定其最优规模和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既要不断加大财政支农生产性支出,也要增加财政支农非生产性支出,提高基层财政公共服务能力,提供更多有利于农业生产和农民身心健康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关键词:
财政支农支出 “三农”问题 农业资本存量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黄之慧 张云兰
财政"三农"方面支出规模逐年增加,覆盖范围不断扩大。近年来,农民在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均受益于财政支农政策的影响,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本文运用回归分析法分析了1991~2014年的数据,实证检验财政支农与广西农民收入之间的关系,其研究结果表明财政给予农业的支持对农民的增收具有一定积极促进作用,受到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支农资金效益不高、农资价格不稳定和回收期较长等原因影响,广西实际的财政支农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庄天慧 王欢
为探索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民增收之间的空间关系,运用空间计量方法对四川省财政支农支出、农民收入增加在市州间的空间关系进行测度,结果表明:农民收入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空间依赖性与异质性有扩大的趋势,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民增收效应由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转变为正向的空间溢出,农村经济增长以及农业发展带动农民收入增加有明显的积极作用。据此提出重视农民增收中空间溢出效应的积极作用,因地而异制定政策;加大财政支农支出,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增强农业产值总量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杨林娟 戴亨钊
财政支农支出是甘肃农民收入增加的主要推动力。当财政对农业每增加1%的投入,农民人均收入将增加148.8元;甘肃省财政农业支出项目对农民收入的贡献的顺序依次为支援农业生产支出和农林水利气象部门事业费、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三项费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玉强 宋群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将脱贫攻坚列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不断加强对财政支农支出的精细化科学化管理并切实提升减贫效率,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举措。为此,基于2010—2016年中国31个省域面板数据,在实证检验财政支农支出与减贫之间因果关系的基础上,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分别从静态与动态两个角度测度了财政支农支出的减贫效率。研究结果表明:1)财政支农支出显著促进了减贫;2)从静态角度看,中国省域层面的减贫效率普遍不高,而且地区差异上呈现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主产区"的显著特征,主要源于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均不高;3)各省域财政支农支出的投入产出配置结构不合理,存在不同程度的投入冗余或产出不足;4)从动态角度看,大部分省域财政支农支出动态减贫效率不高,主要源于技术变动效率偏低。
关键词:
财政支农支出 减贫 效应 效率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胡青江 向洁
基于2007—2018年中国粮食主产区面板数据,文章运用Dagum基尼系数和核密度估计对粮食主产区财政支农支出的区域差异及动态演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粮食主产区财政支农支出水平呈现空间非均衡特征,且部分地区存在微弱的极化现象及趋势;财政支农支出在地区间具有层次性差距,超变密度造成财政支农支出差距的主要原因;密度函数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右拖尾现象,部分省市财政支农支出之间差距有进一步扩大趋势。据此,文章从优化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构建有序协调互补的财政支农资源配置体系、实行差别化的财政支农政策等方面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