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999)
- 2023(15427)
- 2022(12886)
- 2021(11837)
- 2020(10197)
- 2019(23000)
- 2018(22430)
- 2017(43346)
- 2016(23806)
- 2015(26539)
- 2014(26328)
- 2013(26581)
- 2012(24661)
- 2011(21880)
- 2010(22242)
- 2009(21084)
- 2008(21547)
- 2007(19627)
- 2006(17192)
- 2005(15306)
- 学科
- 济(105649)
- 经济(105522)
- 业(99676)
- 企(81756)
- 企业(81756)
- 管理(81070)
- 方法(50521)
- 农(47636)
- 财(42532)
- 数学(41838)
- 数学方法(41584)
- 业经(32084)
- 农业(31234)
- 中国(25685)
- 务(25538)
- 财务(25522)
- 财务管理(25459)
- 企业财务(24188)
- 制(23267)
- 贸(22963)
- 贸易(22959)
- 易(22425)
- 技术(19018)
- 地方(18933)
- 策(18456)
- 体(17379)
- 学(17290)
- 和(16556)
- 划(16024)
- 理论(15675)
- 机构
- 学院(351438)
- 大学(345664)
- 济(150898)
- 经济(148229)
- 管理(139417)
- 理学(120824)
- 理学院(119662)
- 管理学(118066)
- 管理学院(117450)
- 研究(111587)
- 中国(89155)
- 农(77267)
- 财(76545)
- 京(70149)
- 科学(68473)
- 农业(60251)
- 业大(58006)
- 财经(57989)
- 所(57676)
- 江(54238)
- 中心(52737)
- 经(52707)
- 研究所(51787)
- 经济学(46409)
- 北京(43038)
- 经济学院(42525)
- 财经大学(42373)
- 州(41831)
- 经济管理(39668)
- 范(39284)
- 基金
- 项目(231194)
- 科学(182200)
- 基金(170239)
- 研究(164923)
- 家(148834)
- 国家(147446)
- 科学基金(126962)
- 社会(108058)
- 社会科(102376)
- 社会科学(102344)
- 省(91977)
- 基金项目(90995)
- 自然(82564)
- 自然科(80742)
- 自然科学(80714)
- 自然科学基金(79366)
- 划(75592)
- 教育(73992)
- 资助(68711)
- 编号(65223)
- 部(51801)
- 重点(51419)
- 成果(51239)
- 创(50645)
- 发(49794)
- 业(49335)
- 创新(46746)
- 科研(45190)
- 国家社会(45110)
- 教育部(44167)
- 期刊
- 济(170014)
- 经济(170014)
- 研究(98488)
- 农(76175)
- 财(65536)
- 中国(65192)
- 学报(58104)
- 科学(52169)
- 农业(50810)
- 管理(50224)
- 大学(43793)
- 学学(42320)
- 融(35292)
- 金融(35292)
- 业经(33297)
- 财经(29731)
- 技术(28333)
- 业(27268)
- 经济研究(26514)
- 经(25449)
- 问题(23634)
- 教育(23065)
- 技术经济(19837)
- 版(18980)
- 贸(18975)
- 世界(17719)
- 商业(17507)
- 财会(17331)
- 统计(16358)
- 现代(15799)
共检索到5197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汉章 李上炸 刘伯恩
对于农业人口占绝对比重的中国来说,农业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而农业的协调、稳定和健康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和谐社会发展的需要。理论表明,农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离不开国家财税政策的支持。本文通过实证模型分析了国家财政各项支农投入在促进农业发展中的贡献,并由此剖析了财政支农支出的现状,提出今后财政支农政策的调整思路。
关键词:
农业发展 财税政策 理论分析 实证检验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孟志兴 孟会生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发展需要财政的支持。该文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选取山西省1980~2010年农业经济和财政数据,对财政支农支出与农业GDP增长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财政支农支出对山西农业GDP增长的弹性系数为0.635,从财政支农支出的结构看,各项支出对农业GDP的作用差异显著,说明财政支农支出构成有待进一步优化;基于实证分析结论提出了促进山西农业经济增长的财政支农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涵
本文利用多元协整方程对1980—2006年我国财政支农支出总量及构成与农业产出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财政支农支出确实能够促进农业产出增长,但存在支出总量不足的问题;从财政支农支出的结构来看,各项支出对农业产出的作用差异显著,说明财政支农支出的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基于实证分析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魏朗
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农业的发展需要财政的支持。本文利用C-D生产函数框架对1999-2003年我国各省农业经济增长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地方财政支农支出确实有利于农业经济增长,其产出弹性系数为0.13;且有大约30%的农业经济增长是靠财政支农支出推动的。与其他要素相比,财政支农支出的平均贡献率占着重要地位。从全国范围来看,它位居第二。从农业在地区产业竞争优势与否来看,财政支农支出的平均贡献率在农业劣势地区高达63%,位居第一,在农业优势地区仅11%,位居第二。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吴怀军 周曙东 刘吉双
"三农"问题是当前中国的社会热点问题之一,而财政支农支出是保护和支持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在总结江苏财政支农政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江苏财政支农支出进行了结构分析和区域差异对比分析。研究发现,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生产有着非常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农业补贴和农业合作经营支出的效果最优,在苏南地区的作用效果要好于苏中和苏北地区。为了更好地促进农业生产,本文进一步对农业补贴与农业合作经营支出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吴怀军 周曙东 刘吉双
"三农"问题是当前中国的社会热点问题之一,而财政支农支出是保护和支持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在总结江苏财政支农政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江苏财政支农支出进行了结构分析和区域差异对比分析。研究发现,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生产有着非常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农业补贴和农业合作经营支出的效果最优,在苏南地区的作用效果要好于苏中和苏北地区。为了更好地促进农业生产,本文进一步对农业补贴与农业合作经营支出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擎 魏朗 张期翔
本文选取我国西部各省市区1999~2003年的面板数据,利用生产函数框架就财政支农支出对西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度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地方财政支农支出有利于农业经济增长,其产出弹性系数为0.06。进一步考察发现,各省市区农业投入要素的贡献率不同,可据此将西部各省市区农业经济增长类型分为三类。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肖育才 姜晓萍
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农村发展以及农民收入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影响,进一步会影响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本文通过对财政支农支出规模和结构分析,并就财政支农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财政支出存在严重的城市偏向性,同时财政支农支出存在结构不合理和区域差异性大的特点,分段实证检验发现其对城乡收入差距都具有扩大的作用,对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效率评估也表明效率低下,说明我国目前的财政支农支出是不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本文认为不应该盲目扩大财政支农支出规模,在财政支农支出规模增加的同时根据区域特点优化结构,并同时加大对中西部落后地区和粮食主产区的财政支农支出规模,实现财政支农支出规模合理增长同时结构更加优化并体现地区差异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肖育才 姜晓萍
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农村发展以及农民收入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影响,进一步会影响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本文通过对财政支农支出规模和结构分析,并就财政支农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财政支出存在严重的城市偏向性,同时财政支农支出存在结构不合理和区域差异性大的特点,分段实证检验发现其对城乡收入差距都具有扩大的作用,对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效率评估也表明效率低下,说明我国目前的财政支农支出是不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本文认为不应该盲目扩大财政支农支出规模,在财政支农支出规模增加的同时根据区域特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佳 余国新
农业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而农业的发展更加需要政府财政的扶持,那么作为支撑农业发展的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技术效率的提高是否存在着积极影响?本文使用中国31省市的2000~2011年的面板数据,运用基于对数型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随机前沿分析(SFA)模型,实证分析了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和地区差异对中国农业技术效率的影响程度,中国农业技术效率的变化以及东、中、西部地区的农业技术效率的差异。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中国农业生产存在显著的效率损失,主要来自技术效率损失,但从中国农业技术效率的变化趋势看,中国农业技术效率年均增长3.4%,以现有的技术水平和不变的投入要素,如果消除技术效率损失达到前沿生...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胡东兰 田侃 夏杰长
本文采用1978年至2010年的年度时间序列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中国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有一定的挤入效应,这种挤入效应效果不明显,且农村居民消费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为更好地拉动农村居民消费、拓展农村消费市场,政府应从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做出努力。
关键词:
财政支农支出 农村居民消费 挤入效应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燕凌 欧阳万福
本文选择农村人均基础教育支出、人均财政卫生支出、农业基本建设支出、支援农业生产支出等变量,构造基于投入的C2R模型测算财政支农支出效率水平,并利用县乡政府2004—2006年的混合数据,在县级层面上运用Tobit模型分析了平均机械动力、距县城距离、城市化水平、人均收入水平以及农民年龄、性别等个体特征变量对县乡政府财政支农支出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目前县乡政府财政支农支出产生了较好的农业生产效率,但功能覆盖面较窄、缺乏个性化公共服务、对农民收入水平反应不敏感。为了提高县乡政府财政支农支出效率,必须综合考虑采取合适的财政支农支出配套政策。
关键词:
财政 支农支出 效率 影响因素 实证分析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君萍 王强
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协整分析方法,求解农业财政支出对农民收入的影响,得出了农业财政支出是农民收入增长Granger原因的结论。根据模型结果,农业财政支出每增加一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88元。因此努力增加农业财政支出是当前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邱桂杰 于淼
政府财政支出政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重点。运用平稳性检验、协整关系检验、VAR模型分析、脉冲响应分析等方法,采用我国1985~2011年的相关数据对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在长期范围内,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具有微弱的挤入效应;在短期范围内,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同样具有挤入效应,但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当前,政府应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支出力度,以扩大农村居民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汤鹏主
该文首先分别就财政支农支出和农业产值增长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继而采用协整分析方法,并基于VAR模型对变量建立脉冲响应函数和进行方差分解,来对财政支农支出和农业产值增长及其两者的关系这一主题进行研究。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我国财政支农支出的增加并没有成为促进农业产值增长提高的关键因素,并对此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财政支农支出 农业产值 协整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对我国农业产出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全国26省2000—2007年面板数据
财政支农资金投入对农业产出增长影响分析
我国财政支农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影响的实证分析
我国财政支农支出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实证分析
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门槛效应——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财政支农支出与农业经济增长方式的关系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财政支农支出总量及结构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基于1980—2005年中国数据的实证分析
广西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协整分析
财政农业支出对农村产出与居民消费影响的SVAR分析
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1994年-2009年省级面板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