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130)
- 2023(18174)
- 2022(15490)
- 2021(14330)
- 2020(12170)
- 2019(27522)
- 2018(27023)
- 2017(52104)
- 2016(28525)
- 2015(31778)
- 2014(31319)
- 2013(31530)
- 2012(28973)
- 2011(25775)
- 2010(25876)
- 2009(24036)
- 2008(24051)
- 2007(21349)
- 2006(18984)
- 2005(16653)
- 学科
- 济(119191)
- 经济(119052)
- 业(107070)
- 管理(92401)
- 企(88311)
- 企业(88311)
- 方法(55353)
- 农(49403)
- 数学(45717)
- 数学方法(45356)
- 财(43405)
- 业经(34787)
- 农业(32700)
- 中国(30092)
- 务(26093)
- 财务(26033)
- 财务管理(25973)
- 企业财务(24655)
- 制(24599)
- 地方(24521)
- 贸(24297)
- 贸易(24289)
- 易(23644)
- 学(22559)
- 技术(21358)
- 策(19415)
- 理论(19337)
- 和(19269)
- 体(18409)
- 划(17993)
- 机构
- 学院(409879)
- 大学(405417)
- 济(167905)
- 管理(165186)
- 经济(164704)
- 理学(143384)
- 理学院(141896)
- 管理学(139765)
- 管理学院(139040)
- 研究(132866)
- 中国(102978)
- 京(85186)
- 农(84235)
- 科学(83732)
- 财(82340)
- 业大(67962)
- 所(67592)
- 农业(65433)
- 江(64878)
- 财经(63179)
- 研究所(61247)
- 中心(61170)
- 经(57576)
- 北京(52196)
- 经济学(50057)
- 范(49047)
- 州(48722)
- 师范(48470)
- 院(47242)
- 财经大学(46558)
- 基金
- 项目(279821)
- 科学(219662)
- 基金(204253)
- 研究(200946)
- 家(179028)
- 国家(177430)
- 科学基金(152745)
- 社会(128806)
- 社会科(121928)
- 社会科学(121895)
- 省(110694)
- 基金项目(109117)
- 自然(100296)
- 自然科(97968)
- 自然科学(97941)
- 自然科学基金(96222)
- 划(91173)
- 教育(89894)
- 资助(83421)
- 编号(80927)
- 成果(63507)
- 重点(62019)
- 部(61570)
- 创(59612)
- 发(59572)
- 创新(55197)
- 课题(54340)
- 科研(53815)
- 业(53623)
- 国家社会(53155)
- 期刊
- 济(188226)
- 经济(188226)
- 研究(117041)
- 农(81516)
- 中国(76351)
- 学报(68831)
- 财(67373)
- 科学(61285)
- 管理(60416)
- 农业(55051)
- 大学(51953)
- 学学(49845)
- 融(37378)
- 金融(37378)
- 业经(36069)
- 教育(34187)
- 技术(33603)
- 财经(31324)
- 业(28815)
- 经济研究(28659)
- 经(26719)
- 问题(25489)
- 技术经济(21577)
- 版(21125)
- 科技(20046)
- 现代(19118)
- 商业(19030)
- 贸(18722)
- 理论(18502)
- 世界(18375)
共检索到6024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吴怀军 周曙东 刘吉双
"三农"问题是当前中国的社会热点问题之一,而财政支农支出是保护和支持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在总结江苏财政支农政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江苏财政支农支出进行了结构分析和区域差异对比分析。研究发现,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生产有着非常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农业补贴和农业合作经营支出的效果最优,在苏南地区的作用效果要好于苏中和苏北地区。为了更好地促进农业生产,本文进一步对农业补贴与农业合作经营支出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吴怀军 周曙东 刘吉双
"三农"问题是当前中国的社会热点问题之一,而财政支农支出是保护和支持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在总结江苏财政支农政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江苏财政支农支出进行了结构分析和区域差异对比分析。研究发现,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生产有着非常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农业补贴和农业合作经营支出的效果最优,在苏南地区的作用效果要好于苏中和苏北地区。为了更好地促进农业生产,本文进一步对农业补贴与农业合作经营支出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魏朗
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农业的发展需要财政的支持。本文利用C-D生产函数框架对1999-2003年我国各省农业经济增长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地方财政支农支出确实有利于农业经济增长,其产出弹性系数为0.13;且有大约30%的农业经济增长是靠财政支农支出推动的。与其他要素相比,财政支农支出的平均贡献率占着重要地位。从全国范围来看,它位居第二。从农业在地区产业竞争优势与否来看,财政支农支出的平均贡献率在农业劣势地区高达63%,位居第一,在农业优势地区仅11%,位居第二。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汉章 李上炸 刘伯恩
对于农业人口占绝对比重的中国来说,农业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而农业的协调、稳定和健康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和谐社会发展的需要。理论表明,农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离不开国家财税政策的支持。本文通过实证模型分析了国家财政各项支农投入在促进农业发展中的贡献,并由此剖析了财政支农支出的现状,提出今后财政支农政策的调整思路。
关键词:
农业发展 财税政策 理论分析 实证检验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勇 李雪竹
通过构建空间相关加权项估计多边贸易重力模型,构造了以地理因素表征农产品特征的省区贸易开放度的工具变量,实证研究了中国省区财政支农投入对农业生产率及其构成的影响弹性。研究结果表明:虽然财政支农显著偏低,但财政支农投入确实显著提升了农业劳动生产率;通过进一步分解劳动生产率,发现财政支农投入对资源配置效率和规模效率的影响弹性为正且显著,而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弹性显著为负。表明财政支农发挥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持续增长的作用面临着农村人力资本积累低和基础设施欠完善的强约束,未来应通过加强这两方面的投资助推农村经济组织创新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姜智强 刘伊霖 曾智 秦光远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要求做好区域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统筹与协调。利用2007—2018年长江经济带的省级面板数据,研究作为战略重要载体的财政环保支出对农业生态效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2007—2018年,长江经济带总体及上、中、下游地区的农业生态效率均呈上升趋势,2016年战略开始实施后的提升更为明显,运用双重差分法、合成控制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依然成立。从整体来看,财政环保支出促进了区域总体以及中、下游地区农业生态效率的提高,但抑制了上游地区农业生态效率的提高。分阶段来看,2007—2015年的财政环保支出抑制了区域总体农业生态效率的提高,但对上、中、下游地区的影响不显著;2016—2018年的财政环保支出提高了区域总体、中游和下游地区的农业生态效率,抑制了上游地区农业生态效率的提高。通过机制分析和检验发现,财政环保支出引起农业生态效率提高的动因在于减少农业面源污染、提高农业技术进步。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肖育才 姜晓萍
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农村发展以及农民收入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影响,进一步会影响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本文通过对财政支农支出规模和结构分析,并就财政支农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财政支出存在严重的城市偏向性,同时财政支农支出存在结构不合理和区域差异性大的特点,分段实证检验发现其对城乡收入差距都具有扩大的作用,对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效率评估也表明效率低下,说明我国目前的财政支农支出是不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本文认为不应该盲目扩大财政支农支出规模,在财政支农支出规模增加的同时根据区域特点优化结构,并同时加大对中西部落后地区和粮食主产区的财政支农支出规模,实现财政支农支出规模合理增长同时结构更加优化并体现地区差异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肖育才 姜晓萍
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农村发展以及农民收入有着直接而重要的影响,进一步会影响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本文通过对财政支农支出规模和结构分析,并就财政支农支出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效率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财政支出存在严重的城市偏向性,同时财政支农支出存在结构不合理和区域差异性大的特点,分段实证检验发现其对城乡收入差距都具有扩大的作用,对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效率评估也表明效率低下,说明我国目前的财政支农支出是不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本文认为不应该盲目扩大财政支农支出规模,在财政支农支出规模增加的同时根据区域特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茆晓颖 成涛林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机制"的要求。城乡一体化的关键的问题之一是农民收入问题。本文以江苏省所辖13个市2010~2012年的全口径支农支出(即包括一般预算支农支出、预算外支农支出、政府性基金支农支出、其他涉农资金)各子项与各自的农民收入面板数据,使用Stata12.0选择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财政对农业的总支出每增加1%,农民人均纯收入将增加0.61%;财政对农业的总支出项目中,财政农业支出、综合改革开发支出对农民收入增长影响幅度最大;水利支出次之;林业支出和扶贫支出对农民收入有正向促进作用,但不显著。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农民收入 财政农业支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汤鹏主
该文首先分别就财政支农支出和农业产值增长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继而采用协整分析方法,并基于VAR模型对变量建立脉冲响应函数和进行方差分解,来对财政支农支出和农业产值增长及其两者的关系这一主题进行研究。最后得出的结论是我国财政支农支出的增加并没有成为促进农业产值增长提高的关键因素,并对此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财政支农支出 农业产值 协整分析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胡振虎
由于"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政府不断增加财政支农支出是必然选择。但是,政府财政支农支出不能无限增加,必须确定其最优规模和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既要不断加大财政支农生产性支出,也要增加财政支农非生产性支出,提高基层财政公共服务能力,提供更多有利于农业生产和农民身心健康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关键词:
财政支农支出 “三农”问题 农业资本存量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邱桂杰 于淼
政府财政支出政策对居民消费的影响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重点。运用平稳性检验、协整关系检验、VAR模型分析、脉冲响应分析等方法,采用我国1985~2011年的相关数据对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在长期范围内,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具有微弱的挤入效应;在短期范围内,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同样具有挤入效应,但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当前,政府应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对农村的财政支出力度,以扩大农村居民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马艾 向自强 徐合帆 余家凤
文章基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同质性和异质性假设,利用2001—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面板数据模型从区域差异和省份差异角度,分别实证分析了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对东部、东北部、中部和西部的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程度并加以排序。结果表明:全国各区域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主要呈现挤入效应,但同期的挤出效应不明显;区域间各地区地方财政支农支出消费的挤入效应区域差异明显;区域内各省份财政支农支出消费的挤入挤出效应呈现省区差异化。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文思 周焯华
经营收入和工资收入是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基于我国1980—2010年统计数据,在序列平稳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基础上,通过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各变量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导出了财政支农支出影响农民收入的路径。结果表明,我国财政支农支出通过第一产业增加值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农民收入影响显著,并由误差修正(ECM)模型的意义提出具体政策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李星 王艺明
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农业的发展需要财政的支持。实现农业增产,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和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本文遵循着农业可能的发展规律,结合我国及世界的经济形势,通过构造抽象的生产函数,运用增长因素分析法和边际收益法剖析了2000—2007年中国26个省际财政支农支出与农业产出的关系,发现不同地区地方政府财政支农不同的边际收益,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十二五"农村发展战略规划,对未来地方政府财政支农方向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