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12)
2023(11767)
2022(9850)
2021(9357)
2020(7927)
2019(18286)
2018(17659)
2017(34040)
2016(18888)
2015(21127)
2014(21268)
2013(21416)
2012(20154)
2011(17798)
2010(18152)
2009(16949)
2008(17393)
2007(15920)
2006(13716)
2005(12393)
作者
(54961)
(46649)
(45993)
(44306)
(29239)
(22435)
(21067)
(18122)
(17192)
(16600)
(15805)
(15382)
(14662)
(14641)
(14581)
(14361)
(14229)
(13484)
(13281)
(13160)
(11723)
(11432)
(11248)
(10673)
(10630)
(10450)
(10435)
(10298)
(9576)
(9519)
学科
(81315)
经济(81238)
(60690)
管理(50761)
(50489)
(38671)
企业(38671)
方法(34647)
农业(33298)
(31818)
数学(31073)
数学方法(30811)
业经(21551)
中国(21128)
(18603)
贸易(18601)
(18382)
(18271)
地方(17521)
(16937)
(15823)
财务(15805)
财务管理(15746)
企业财务(14963)
财政(14300)
(13894)
(12974)
银行(12946)
(12922)
(12610)
机构
学院(271114)
大学(267350)
(114707)
经济(112378)
管理(99906)
研究(92731)
理学(86361)
理学院(85432)
管理学(83976)
管理学院(83496)
中国(72821)
(68536)
(59025)
科学(57938)
(55304)
农业(52805)
(48573)
业大(47742)
中心(44137)
研究所(43693)
财经(43189)
(42346)
(39248)
经济学(35715)
(34250)
北京(33963)
师范(33883)
农业大学(32782)
(32694)
经济学院(32654)
基金
项目(178146)
科学(139077)
研究(129826)
基金(129351)
(113177)
国家(112142)
科学基金(94738)
社会(82955)
社会科(78247)
社会科学(78223)
(71081)
基金项目(68895)
自然(60137)
自然科(58741)
自然科学(58720)
(58302)
教育(58255)
自然科学基金(57682)
编号(53180)
资助(52291)
成果(43268)
(40335)
重点(40079)
(39264)
(37542)
(36733)
课题(35978)
(35331)
国家社会(34622)
科研(34606)
期刊
(130347)
经济(130347)
研究(78950)
(71653)
中国(55809)
(50026)
农业(48428)
学报(47837)
科学(41712)
大学(36510)
学学(35026)
管理(30132)
(28674)
金融(28674)
业经(26633)
教育(23210)
(23104)
财经(21580)
技术(20620)
经济研究(19954)
问题(19176)
(18421)
(17318)
农村(15134)
(15134)
农业经济(15032)
世界(14391)
(14249)
技术经济(13509)
业大(13330)
共检索到4091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庆田  方倩  
我国农业天生弱质性、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农民增收困难等问题决定了政府必须对"三农"进行扶持与保护。文章利用ADF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和灰色关联模型,通过财政支农投入规模和投入结构与农村宏微观产出之间相关性的分析,得出:财政支农投入是宏观农村GDP增长的原因,是微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的原因;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对农村GDP和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最大。通过实证研究,提出了扩大财政支农规模;突出财政支农重点,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文波  
农村人力资本积累是关系到农业现代化建设、城乡发展一体化推进以及乡村振兴战略实现的重要经济问题,为此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考察了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家庭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支农支出显著提高了农村家庭人力资本投资倾向和人力资本水平,对促进农村家庭人力资本积累具有重要作用。在影响机制上,财政支农支出可以通过提高家庭农业收入和非农化水平,进而影响家庭人力资本积累,家庭农业收入增长和非农化水平提高是财政支农支出影响农村家庭人力资本积累的重要机制。过去各年度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家庭人力资本积累均存在正向影响,并对农村人力资本积累产生长期影响。在异质性分析上,相比教育水平高的农村家庭,财政支农支出将更有利于促进教育水平低的家庭人力资本积累。可见,提高对农村地区的财政支农支出力度,加大对农村教育投资方面的政策倾斜,对促进农村长期人力资本积累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金媛  吴祎博  张启文  
财政支农资金的投入对农业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资金支持,支持"三农"政策的落实更离不开财政支农资金。本文根据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理论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究我国财政支农资金运用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文章通过查阅中国统计年鉴和财政部相关资料,搜集有关财政支农规模数据,对我国财政支农规模进行分析,从农业经济指标即农业生产总值的角度研究财政支农对农业经济产出增长的影响及其影响程度,同时对财政支农的惯性进行滞后效应分析,并从财政支农资金运用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马春爱  安慧慧  
本文对财务弹性的影响因素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宏观层面中,货币政策对财务弹性有一定的影响,财政政策对企业的财务弹性影响较小;而在微观层面,不同行业企业的财务弹性差异较大,企业的生命周期显著影响其财务弹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晓嘉  
:本文分别从总量和结构两个方面对我国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村居民消费的关系进行经验分析。首先以1952~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用可变参数状态空间模型分析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总体影响,然后以1995~200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用动态模型分析支农支出的结构效应。结果表明,财政支农支出总体上对农村居民消费起到了挤入作用,同时各分类支出的差异也影响政策效应。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苏春红  解垩  
基于2011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数据,本文采用财政流动剖面和财政流动矩阵两种方法测度了中国农村的财政流动,并计算了中国农村各类公共转移支付的反贫困效率。结果显示,转移支付和税费系统减少了农村不平等和贫困;虽然税费表现出了累退特性,但转移支付和税费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而言是累进的;从政府转移支付的各种类看,五保户补助、无保障老人补助、低保、特困户补助及退耕还林补助这些种类的政府转移支付对贫困的瞄准较好,其减贫效率相对较高,溢出效应也相对较小;把养老金作为公共转移支付进行敏感性分析时发现,...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车德欣  吴传清  任晓怡  吴非  
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大背景下,本文利用2007—2017年中国上市企业及宏观数据集,构建实证模型研究财政科技支出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本文不仅考虑"财政科技支出—企业技术创新"间的关系,还将地方政府激励结构引入上述框架。研究发现,财政科技支出是驱动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要因素。在区分企业属性差异、地区差异的条件下,财政科技支出有着明显的异质性创新驱动效果。想要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动能,要考虑财政科技支出传导机制是否通畅,更应该在调整政府激励结构上倾注努力,以增强财政科技支出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胡永刚  杨智峰  
本文使用SVAR方法就农业财政政策对农村产出与居民消费的影响进行冲击响应、方差分解和弹性与乘数分析,同时考察财政农业支出的不同部分对农村产出与居民消费的不同影响。研究表明:①中国财政农业支出对农村产出和居民消费是挤入的,农业税收的影响与此相反,税收的挤出作用大于支出的挤入作用;②科技费、救济及其他费与基本建设费对农村产出与居民消费有较明显的长期效应,事业费对农村产出与居民消费的短期效应明显,长期效应较弱。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张恩碧  王容梅  
本文运用ADF单位根检验、EG两步法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ECM)、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对于我国农村居民教育支出比重与国家财政教育支出比重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实证检验。提高公共财政预算教育经费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在短期内和长期内均将导致农村居民人均教育支出占现金消费支出的比重下降,并且长期下降幅度比短期下降幅度要大。建议增加国家财政教育支出,发挥其"挤出效应",减轻居民教育负担,扩大消费需求,促进教育消费公平。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肖建华  薛福林  
本文通过VAR模型分析,发现财政的生产性投入可以促进农民收入的增长且时滞较长,而非生产性投入能够在短期内提高农民收入但对长期农民收入的贡献不大;同时,人均收入的提高则可以刺激生产性财政投入增加,这意味着我国财政投入在资源流向上偏向于经济发展较好地区,贫穷地区需要但很难得到国家财政资金的无偿援助。因此,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国家在农村的投入应偏向于提高农村经济的自身能力,进行开发性投入,福利性投入除非在不可抗力发生时,否则应尽量减少开支。此外,财政资金投入应在总体平抑地区发展差异的指导思想下,建立较为公平、透明的财政资金投入决策机制。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朱建军  常向阳  
本文在对相关文献回顾的基础上,运用面板模型分析显示,地方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补贴性支出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兰永生  
本文基于经济周期的视角,采用我国1995~2012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存在显著的非对称效应,具体表现为在经济衰退期的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要大于经济繁荣期时的作用。从财政支农支出的非对称效应产生渠道来看,居民流动性约束发挥了重要作用。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魏建  杨志明  张广辉  
本文基于1998—2006年的面板数据构建实证模型,检验我国财政支农支出结构对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及其结构的影响,其中财政支农支出划分政府投资性、消费性和转移性支出三类。实证研究发现:财政支农支出结构对农村居民消费均具有挤入效应,其中政府投资性和转移性支出挤入效果明显,而消费性支出对需求拉动作用有限;从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看,由于政府财政支农支出结构对消费具有不同的传导机制,因此其消费结构挤入效果不同。从区域视角看,由于区域差距、政府投资力度以及居民消费偏好不同,不同区域财政支农支出结构对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也存在显著性差异。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胡东兰  田侃  夏杰长  
本文采用1978年至2010年的年度时间序列数据实证分析了中国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中国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有一定的挤入效应,这种挤入效应效果不明显,且农村居民消费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为更好地拉动农村居民消费、拓展农村消费市场,政府应从优化财政支农支出结构、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做出努力。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李兴文  邢斯达  
增加农村居民消费对于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完成扩大内需的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我国1998年-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Hansen门槛回归模型探讨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村居民消费之间的非线性关系。结果表明:财政支农支出对于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具有重要意义;财政支农支出对于促进农村居民消费表现出明显的门槛特征,当城乡收入差距跨越特定门槛值时,财政支农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下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