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130)
2023(8819)
2022(6760)
2021(6701)
2020(5486)
2019(12682)
2018(12619)
2017(24660)
2016(13375)
2015(15235)
2014(15126)
2013(14775)
2012(13430)
2011(11773)
2010(12317)
2009(11403)
2008(11375)
2007(10265)
2006(9099)
2005(8072)
作者
(36199)
(30664)
(30030)
(28767)
(18999)
(14499)
(13530)
(11763)
(11387)
(10852)
(10305)
(10221)
(9653)
(9597)
(9520)
(8990)
(8899)
(8785)
(8619)
(8535)
(7591)
(7522)
(7485)
(7218)
(6938)
(6923)
(6798)
(6614)
(6110)
(5990)
学科
(58238)
经济(58180)
(49234)
(45463)
管理(36243)
农业(30127)
(28984)
企业(28984)
方法(24169)
(24084)
数学(22179)
数学方法(21678)
业经(17578)
中国(15870)
(14514)
财政(12932)
(11879)
地方(11659)
(10645)
(10576)
(10267)
财务(10233)
财务管理(10191)
农业经济(10094)
(9735)
企业财务(9630)
(9336)
银行(9331)
(9314)
农村(9305)
机构
学院(185743)
大学(178737)
(79251)
经济(77757)
管理(74011)
理学(64265)
理学院(63730)
管理学(62412)
管理学院(62115)
研究(58957)
中国(48595)
(48254)
(41776)
(36697)
农业(36325)
科学(34939)
业大(32556)
(29528)
财经(29195)
(28950)
中心(28708)
(26496)
研究所(26221)
经济学(22997)
经济管理(22924)
北京(22672)
(22356)
农业大学(22278)
师范(22202)
(22040)
基金
项目(121294)
科学(95696)
研究(92318)
基金(87637)
(75911)
国家(74842)
科学基金(64542)
社会(59037)
社会科(55611)
社会科学(55589)
(49228)
基金项目(45750)
教育(41704)
自然(40078)
编号(39719)
自然科(39145)
自然科学(39137)
(39118)
自然科学基金(38419)
资助(36049)
成果(31369)
(28626)
(27092)
重点(26661)
(26570)
课题(26117)
(25426)
国家社会(24394)
(23858)
(23677)
期刊
(95096)
经济(95096)
研究(54441)
(53641)
中国(41521)
农业(36193)
(35476)
学报(26563)
科学(25480)
管理(24237)
大学(22073)
业经(22047)
学学(21223)
(20484)
金融(20484)
教育(18440)
技术(17306)
(17255)
财经(14312)
农村(13818)
(13818)
农业经济(13611)
问题(13272)
经济研究(13241)
(12129)
(11376)
世界(11213)
统计(10025)
经济问题(9974)
技术经济(9954)
共检索到2852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熊吉峰  
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农业家庭经营将越来越依靠财政支农的扶持与引导,但本文通过对1981~2005年期间财政支农与家庭经营的关系进行检验,发现财政支农对家庭经营的作用并不显著,表现为演变趋势上非相关、决策机制上非诱导、因果机制上非先行。究其原因,在于财政支农不能较好地解决与农业家庭经营直接相关的关联性问题。研究结论显示;在新农村建设时期,财政支农模式应由以前笼统地强调扶持农业生产向更多地关注家庭经营转变,而解决与家庭经营直接相关的关联性问题则是实现这一转变的重要途径。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宾  
农业作为国家的基础产业,在所有行业中具有一定的弱质性,全世界约50%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农业发展水平和速度相对较低,其主要收入无法维持生计,因此加大对农业的财政投入是保障民生所必要的。发达国家建立健全了相应的法规、制度来保障对农业的长效投入,通过财政补贴、政府投资等方式支持农业生产,并采取了一系列的价格保护政策、财税政策和保险政策保障农民的个人收入。对发达国家财政支农典型模式的研究,有利于吸取国外财政支农的宝贵经验,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池波  胡振虎  
由于历史和体制原因,我国财政支持"三农"投入存在高运行成本、多重代理、信息不对称及效率低下等问题,严重影响支农资金的使用效应和政策效应。本文在分析我国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整合财政支农资金的基本构想。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元江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我国农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经济体制改革和财政改革也进入了新的阶段,如何适应新形势,转变财政支农职能,深化财政支农改革,探索新的支农模式,是一个亟需研究的课题。一、财政支农改革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财政支农是国家支...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余丽生  吴小明  孙韵  
财政支农政策培训是确保公共政策"最后一公里"落地的有效途径,也是公共财政的组成部分,对于加强财政支农资金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改善农村财务管理水平都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通过问卷调研分析,认为必须根据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对象的特殊性,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财政支农政策培训模式,确保财政支农政策培训取得真正的实效。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海鹏  曲婷婷  
家庭经营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基本组织形式。当前我国农业家庭经营模式面临种田难以实现增收致富的困境和土地流转面积不断增多的新情况。为了顺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基本要求,原有的农业经营方式应该有所创新。创新农业家庭经营模式要以民为本,即围绕农户要求增加收入和减少劳作的基本诉求来定制目标模式,同时根据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十化"协同思路来制定具体的创新路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冯雪萍  
金融体系萎缩、资金投入量不足是我国农业产业化所面临的制约因素。如何突破这一发展的"瓶颈"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文章在科学定位财政投融资体系的基础上,论证了农村财政投融资体系对解决这一问题的作用,进而提出如何完善农村财政投融资体系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马静  霍学喜  刘天军  
陕西省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实践经验,是根据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的状况,财政支农资金的分配格局,以及农业建设项目的管理现状总结出来的,提出现阶段财政支农资金整合可选择的三种模式:项目带动支农资金整合模式、产业带动支农资金整合模式和地域建设带动支农资金整合模式。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石丹  严高  
本文基于DEA模型,运用2002~2013年的时序数据,选取财政支农、金融支农、财政与金融协同支农三组指标构建财政金融协同支农指标体系,研究财政金融协同支农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三组指标对农村的支持均是无效的;财政支农效率相对较高,金融支农效率次之,财政与金融协同支农效率最低且下降幅度很大。根据实证结果,笔者结合我国农村实际情况,提出了财政金融协同支农发展的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庞辉  
本文基于辽宁省农户调查,站在农户角度、以农业生产经营投入产出为视角,对财政支农政策中的农业补贴政策对农户收入的影响进行研究。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温涛  王煜宇  
增加农业信贷和财政支农投入是发展中国家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战略性措施。然而,运用中国1952~2002年的实际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的结果却显示:中国财政支农资金的增加不仅无助于农业经济的增长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反而还起到了抑制作用;而农业贷款的增长也并没有成为促进农业经济增长和农民收入水平提高的重要资源要素。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存在资金投入不足和资金配置低效率的双重瓶颈,对农业和农村的投资决非是简单的注入资金的过程。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晓彩  张贵益  沈军  赵蕾  
目前,我国财政支农与农村金融之间呈现的是分割和扭曲关系,财政支农与金融支农相互脱节影响了强农惠农富农资金的使用效率。实现金融支农资金与财政支农资金的有效整合,构建强农惠农富农资金整合的长效机制势在必行。本文分析了金融支农资金与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战略意义,构建了金融支农资金与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基本框架,提出了推进金融支农资金与财政支农资金整合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媛  崔茜  
我国农业的发展面临许多严峻的问题,农民的生活水平与城市居民仍然存在差距,我国农业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低下。智慧农业是在现代农业成长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基础上演化形成,家庭经营是智慧农业的基础。从智慧农业的内涵出发,分析了智慧农业的时代特征。从通过智能代替传统经验实现生产力的调整适应、借助区块化代替碎片化实现生产关系衔接的两个方面分析了农业家庭经营的转型重点。从农业生产智能化、农业经营"泛家庭化"、农业资本化三个方面探究了农业家庭经营的发展路向,以期有助于推动智慧农业背景下家庭经营的转型发展。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陈琪  
目前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管理和使用上还存在一些值 得关注的问题:财政支农政策出现偏差,农业投入不足,比例失调;政 府财政用于农村公共产品和社会保障的投入严重不足;财政支农的财 权和事权界定不清,政府投资缺位和越位现象并存;挤占和挪用财政 支农资金;财政支农资金效益低等。应完善财政支农措施,加强财政 理财、用财、管财的职业意识和监管力度,加快公共财政支农体系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