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71)
- 2023(12050)
- 2022(9853)
- 2021(9122)
- 2020(7707)
- 2019(16770)
- 2018(16478)
- 2017(31500)
- 2016(17266)
- 2015(18692)
- 2014(18237)
- 2013(18332)
- 2012(16639)
- 2011(14367)
- 2010(14571)
- 2009(13726)
- 2008(14089)
- 2007(12667)
- 2006(11176)
- 2005(9848)
- 学科
- 业(88401)
- 济(72475)
- 经济(72376)
- 企(71428)
- 企业(71428)
- 管理(64624)
- 农(45388)
- 财(36149)
- 方法(31174)
- 农业(30060)
- 业经(28792)
- 数学(23758)
- 数学方法(23642)
- 务(21245)
- 财务(21242)
- 财务管理(21196)
- 企业财务(20137)
- 中国(18414)
- 制(18388)
- 策(16522)
- 技术(16278)
- 体(14817)
- 贸(13967)
- 贸易(13961)
- 易(13661)
- 划(13586)
- 财政(13450)
- 地方(12666)
- 和(12000)
- 体制(11632)
- 机构
- 学院(246941)
- 大学(237603)
- 济(107560)
- 经济(105876)
- 管理(100903)
- 理学(87874)
- 理学院(87113)
- 管理学(86081)
- 管理学院(85659)
- 研究(76672)
- 中国(62956)
- 农(62135)
- 财(55663)
- 农业(47900)
- 京(47627)
- 科学(47296)
- 业大(44350)
- 财经(40837)
- 所(39264)
- 江(38376)
- 经(37150)
- 中心(36232)
- 研究所(35234)
- 经济学(31966)
- 经济管理(30173)
- 农业大学(30083)
- 财经大学(29437)
- 经济学院(29267)
- 州(29003)
- 省(28645)
- 基金
- 项目(165436)
- 科学(131042)
- 基金(122442)
- 研究(118230)
- 家(107488)
- 国家(106384)
- 科学基金(92373)
- 社会(79151)
- 社会科(74834)
- 社会科学(74810)
- 省(67005)
- 基金项目(66118)
- 自然(59869)
- 自然科(58564)
- 自然科学(58546)
- 自然科学基金(57586)
- 划(53560)
- 教育(50802)
- 资助(47708)
- 编号(46399)
- 业(40773)
- 创(37936)
- 部(36284)
- 发(36276)
- 重点(36199)
- 创新(34661)
- 成果(34658)
- 农(34478)
- 国家社会(33289)
- 制(32450)
- 期刊
- 济(126276)
- 经济(126276)
- 研究(67166)
- 农(64500)
- 财(49069)
- 中国(47390)
- 农业(43097)
- 学报(41210)
- 科学(37806)
- 管理(37685)
- 大学(31878)
- 学学(31289)
- 业经(28220)
- 融(24236)
- 金融(24236)
- 业(22377)
- 财经(20545)
- 技术(19451)
- 经济研究(18743)
- 经(17640)
- 问题(17481)
- 版(14373)
- 技术经济(14275)
- 农村(14031)
- 村(14031)
- 农业经济(13619)
- 世界(13469)
- 财会(13327)
- 商业(12711)
- 现代(11989)
共检索到3664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夏雪瀚
我国面源污染形势严峻,文章分析了财政支农对面源污染影响的传递机理,利用2007年-2017年26个省份的数据,实证检验财政支农对面源污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财政支农规模的增加会刺激化肥的使用,对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在此过程中要素价格扭曲作为中介加剧了这种影响。因此,在财政支农政策实施的过程中不能一味强调财政支农规模的提升,要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财政支农体系,注重环境保护,避免要素市场的扭曲,推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财政支农 面源污染 价格扭曲 绿色补贴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一花 李曼丽
继工业点源污染之后,无固定排污口的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当前我国环境、资源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威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市场失灵"以及由此产生的农户"非理性行为"是财政介入农业面源污染控制的理论依据。本文在考察了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及现行财政政策调控农业面源污染不足的基础上,系统梳理了美国政府财政调控农业面源污染的政策措施,提出调控农业面源污染必须立法先行,在强化财政职能的同时,合理界定中央与地方的事权范围,更加注重财政补贴手段的高效运用并辅之以税收手段,同时注重加强对农户的生态教育,惟如此才能从源头上改善我国日益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状况。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王国安
在农业领域,化肥和农药过量施用导致的污染,因其污染源广泛分散、没有明确位置,而被称为农业面源污染。中国农业面源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严重,在一些农业污染严重的地区,出现了农作物减产,质量下降,甚至传统农作物无法继续种植的现象。农业面源污染与农业的发展模式有着直接的联系,石油农业把依靠太阳能的农业转变为依靠矿物能的农业,从而彻底改变了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但是,石油农业在给社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它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生态农业首先要求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农业生产,着力恢复农业的自然生态系统,这对挽救中国目前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 石油农业模式 生态农业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韦宁卫
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当前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威胁。本文在分析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及现行财税政策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情况的基础上,提出国家应利用财税政策加强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才能从源头上改善我国日益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现状。
关键词:
农业 面源污染 财税政策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韦宁卫
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当前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威胁。文章针对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及现行财税政策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不足,提出国家应利用财税政策加强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从源头上改善我国日益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现状。
关键词:
农业 面源污染 财税政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鲁庆尧 王树进
在考虑地理空间因素的情况下,选取我国省域农业的总化学需氧量和农业生产总值的统计数据,分析了农业经济活动的空间相关性,构造了农业生产的经济环境指数,并建立空间计量模型对影响我国经济环境指数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表明,我国省域经济环境指数具有较强的空间依赖性和正的空间溢出效应;化肥施用强度、畜禽养殖产值比重、农业技术水平对经济环境指数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不利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比率对经济环境指数有显著的负向作用,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何向育 于法稳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是实现农业绿色发展,提升农业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这是事关中华民族自身健康延续下去的重大问题。新型城镇化在有效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也会对农业面源污染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分析研究城镇化对农业面源污染影响的理论机制,不仅有利于推动农业绿色发展,也有利于助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从理论层面上来看,城镇化分别通过从宏观上改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中观上改变农业产业结构以及从微观上改变农业生产主体的行为,而对农业面源污染产生影响。从实践层面上来看,随着城镇化率的不断提升,农业面源污染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城镇化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性。因此,要重视城镇化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问题,加强相关问题的理论研究,健全和完善相应的支撑保障体系,构建相应的协同治理机制体系。
关键词:
城镇化 农业面源污染 理论框架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马军旗 乐章
在乡村生态振兴战略背景下,深入考察当前农业面源污染的空间差异以及影响因素,对推进乡村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利用2003—2017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单元调查法和空间计量分析方法,探讨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空间差异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农业面源污染的地区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其中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的区域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农业面源污染较轻的区域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即中国农业面源污染呈现出由东中部地区向西北和东北地区递减的趋势。空间计量分析表明,农业面源污染呈现明显的空间正相关性,高污染集聚区域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低污染集聚区域主要集中在东北和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业生产效率、清洁能源技术、产业结构优化、环境治理投资是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因素。因此,建议强化环境治理投资,加强农业绿色科技投入,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建立完善区域间联防联控,以提升乡村生态环境质量,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何向育 于法稳
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是实现农业绿色发展,提升农业生态产品供给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这是事关中华民族自身健康延续下去的重大问题。新型城镇化在有效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也会对农业面源污染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分析研究城镇化对农业面源污染影响的理论机制,不仅有利于推动农业绿色发展,也有利于助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从理论层面上来看,城镇化分别通过从宏观上改变农业经济发展方式、中观上改变农业产业结构以及从微观上改变农业生产主体的行为,而对农业面源污染产生影响。从实践层面上来看,随着城镇化率的不断提升,农业面源污染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城镇化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存在着明显的地区差异性。因此,要重视城镇化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问题,加强相关问题的理论研究,健全和完善相应的支撑保障体系,构建相应的协同治理机制体系。
关键词:
城镇化 农业面源污染 理论框架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朱立志 章力建 李红康
农业污染防治的补偿机制涉及财政与市场两个方面。文章全面分析了农业污染防治补偿机制的内涵以及补偿资金来源、补偿标准、被补偿者识别和补偿方式,为我国农业污染防治的补偿机制建设提供了决策参考。
关键词:
农业污染 补偿机制 财政支付 市场化补偿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彭飞 董颖
空气质量改善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然而,在财政预算软约束的背景下,地方绿色发展任重道远。基于2005年全国取消农业税改革作为地方财政收入降低的政策冲击,利用连续型DID方法研究了地方财政压力上升对城市雾霾污染的影响。研究发现,取消农业税之后,地方财政压力显著上升,进而恶化了城市空气质量。而且财政收入受冲击越大的地区,雾霾污染越严重。这一效应在经过共同趋势、度量方式、敏感性和其他政策冲击等检验后,依然稳健。机制分析表明,为降低农业税收入减少的影响,地方政府有动机扩大工业投资规模,同时降低环境规制,以保证税源稳定,但是以牺牲空气质量为代价。因此,迫切需要改善地方财政困境,管控地方政府投资行为,加强绿色发展的制度设计。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龙云 任力
本文通过构建农地流转制度影响农业面源污染的理论框架,利用田野调查的数据对该框架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农地流转的地权稳定性效应、地权流动性效应和农地利用政策效应会导致转入地农户的农地利用方式和短期投资发生改变,种植同种农作物的转入地农业面源污染水平更低,但转入地规模化机械化种植方式和技术的采用以及种植对象的变化,会使转入地总体面源污染水平更高。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转入地农户的受教育水平、平均年龄和先进生产技术采用等方面与自家地农户相比均有优势,如果给予合理引导和帮助,转入地也会比分散经营的自家地的农业面源污染更可控。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农户行为 农业面源污染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熊冬洋
1.加大财政对农民的宣传教育及相关技术培训的资金支持力度。提高农民对农业面源污染和低碳农业生产概念的认知程度,增强农民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实践能力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但这无疑需要财政给予一定的人员经费和其他相关经费的支持。因此,必须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中的对农村或农民的教育支出比重。我们可仿照美国的做法,考虑在政府预算中设立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专项资金,安排有关农业环保宣传和相关技能培训的支出科目,并确立每年占有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汉章 李上炸 刘伯恩
对于农业人口占绝对比重的中国来说,农业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而农业的协调、稳定和健康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和谐社会发展的需要。理论表明,农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离不开国家财税政策的支持。本文通过实证模型分析了国家财政各项支农投入在促进农业发展中的贡献,并由此剖析了财政支农支出的现状,提出今后财政支农政策的调整思路。
关键词:
农业发展 财税政策 理论分析 实证检验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吴怀军 周曙东 刘吉双
"三农"问题是当前中国的社会热点问题之一,而财政支农支出是保护和支持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在总结江苏财政支农政策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对江苏财政支农支出进行了结构分析和区域差异对比分析。研究发现,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生产有着非常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农业补贴和农业合作经营支出的效果最优,在苏南地区的作用效果要好于苏中和苏北地区。为了更好地促进农业生产,本文进一步对农业补贴与农业合作经营支出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