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388)
2023(10619)
2022(8742)
2021(8146)
2020(6341)
2019(14228)
2018(13665)
2017(25766)
2016(13841)
2015(15294)
2014(15443)
2013(15722)
2012(15097)
2011(13551)
2010(13946)
2009(12918)
2008(12838)
2007(11721)
2006(10628)
2005(9732)
作者
(39747)
(34083)
(33255)
(31491)
(20790)
(16163)
(14901)
(13056)
(12711)
(12155)
(11543)
(10997)
(10720)
(10538)
(10522)
(9941)
(9709)
(9708)
(9664)
(9299)
(8582)
(8390)
(8188)
(7936)
(7663)
(7640)
(7617)
(7266)
(6905)
(6805)
学科
(70064)
经济(69996)
(51769)
(49657)
农业(35151)
管理(34896)
地方(25271)
(24789)
(24573)
企业(24573)
中国(23904)
业经(21689)
方法(17561)
(15279)
数学(15109)
数学方法(15044)
(14822)
财政(13289)
农业经济(12867)
发展(12381)
(12360)
地方经济(12256)
产业(11954)
收入(11722)
(11388)
银行(11379)
(10991)
(10951)
技术(10861)
(10803)
机构
学院(201841)
大学(192700)
(91578)
经济(89831)
管理(75059)
研究(74575)
理学(63637)
理学院(62977)
管理学(62223)
管理学院(61861)
中国(58848)
(53355)
(45703)
科学(42914)
(40941)
农业(39886)
(37814)
中心(34801)
业大(34498)
(33424)
研究所(33372)
财经(31605)
(28444)
(27354)
(27269)
师范(27152)
经济学(26917)
(26057)
北京(25835)
(25695)
基金
项目(127781)
科学(100769)
研究(100556)
基金(90013)
(76810)
国家(75966)
社会(66173)
科学基金(64781)
社会科(62378)
社会科学(62367)
(53771)
基金项目(47905)
编号(42790)
教育(42271)
(42000)
自然(36377)
(36040)
自然科(35427)
自然科学(35423)
自然科学基金(34763)
资助(34232)
成果(34218)
(31237)
发展(30207)
(29698)
课题(29484)
重点(28464)
(27764)
国家社会(27522)
(27061)
期刊
(119638)
经济(119638)
研究(64909)
(60530)
中国(51485)
农业(40922)
(36597)
科学(28890)
学报(28844)
业经(26892)
管理(24171)
(24012)
金融(24012)
大学(23669)
学学(22740)
教育(20211)
(18450)
技术(17174)
问题(17042)
经济研究(16734)
农业经济(15697)
农村(15460)
(15460)
财经(15345)
(13339)
经济问题(12682)
世界(12667)
(12572)
技术经济(10831)
农村经济(10195)
共检索到3311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郭玲  迟舒桐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渠道之一,同时“产业兴旺”也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经济基础,因此乡村产业成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衔接点。本文将乡村产业划分为农业产业与非农产业,构建了财政支农借助乡村产业带动乡村减贫的理论框架,并运用2007—2019年我国30个省份(港澳台、西藏除外)的面板数据,构建空间中介模型,实证检验乡村产业发展在财政支农减贫过程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农村贫困程度、农业产业与非农产业发展均呈现正空间相关性。(2)就全国而言,财政支农减贫效应显著,但系数绝对值较小,财政支农减贫效率仍有待改进;农业产业在财政支农减贫过程中的中介效应显著,非农产业的中介效应不显著,目前财政支农在产业扶贫方面仍主要依赖农业产业的发展。(3)财政支农减贫效应与农业产业发展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性。(4)分区域来看,财政支农减贫与乡村产业的中介效应仅在东部地区显著,在中西部地区均不显著。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吴庆田  马枭琴  
基于22省市2014—2018年数据,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测算财政金融支农协同减贫效率,并用Tobit模型分析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财政金融支农协同减贫效率高于财政金融单独效率,但地区差异明显且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其中规模效率是影响效率变化的主要原因;协同减贫效率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受技术进步影响呈下降趋势,但幅度有所收敛;财政支付能力、金融发展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显著影响协同减贫效率,而金融发展效率、地区收入差距和人口素质影响效果不显著。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刘天琦  宋俊杰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对财政支农政策更为精准、全面地促进"三农"发展提出了新要求。现阶段,财政支农政策助推乡村振兴的现实路径是重点支持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农业支持保护制度、农村综合改革、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等。当前,财政支农资金与乡村振兴战略匹配性不足,多部门财政支农政策的分散化、碎片化,项目预算绩效管理不健全,引导第三方资金力度不足等问题,制约了财政支农政策效果的实现。未来应通过加大财政支持乡村宏观治理力度、完善支农政策与资金整合机制、加快支农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加大资本引导力度等措施,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农政策以助推乡村振兴。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晶  杨德宁  
2017年以来,山东省东营市财政部门按照中央、山东省农村工作总体部署,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增绿为目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突出财政支农重点,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能,有力推进了全市农业农村经济发展。2017年,财政部门累计安排"三农"资金17.55亿元,同比增长8.6%。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52元,同比增长8.4%。财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项继权  
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 ,作者描述了乡村政权面临的财政短缺状况及其影响和后果。  作者认为 ,严峻的财政短缺导致基层政权和干部从农民身上过度地汲取税费和其他财政  资源 ,从而恶化了干群关系 ,滋生了政治上的强制和权力滥用 ,但是 ,当运行成本太高而政  府无力支付时 ,民主成为乡村治理的一种现实选择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高军波  孙健武  喻超  张欣怡  
区域减贫过程中,乡村地域系统的外缘要素强势介入,驱动乡村转型与发展水平剧烈演变。基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和推拉理论模拟乡村地域系统要素流动推拉情景,籍此构建脱贫攻坚驱动乡村发展与转型评价指标体系,量化测度乡村发展与转型演化过程、耦合类型及形成机理。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乡村地域系统要素外流可划分为加速增强、增速减缓、逐渐减弱三个阶段,对应着乡村地域快速衰退、逐步稳定、转向复兴的过程;脱贫攻坚驱动下,乡村发展和转型沿秦岭-淮河一线存在显著南北空间差异;脱贫县乡村发展与转型耦合形成了6种地域类型,其中高发展与高转型类型仅占18.2%,是乡村地域农户生活条件改善及人口转型主导的结果;立足脱贫县差异化的减贫模式,持续激发乡村内核发展动力是脱贫县乡村地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单新萍  魏小安  
发展乡村旅游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渠道,而乡村旅游是一种新型的公共产品,迫切需要加大政府扶持力度,迫切需要发挥公共财政对解决"三农"问题的支撑作用。因此,笔者从公共财政支持乡村旅游发展的基本理念出发,分析了乡村旅游发展的公共属性、政府责任及其对公共财政支持的需求,提出支持乡村旅游发展的领域和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罗健  谭奕华  王卓  
为全面发展"三农",我国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为现实这一战略目标,财政支农的力度不断升级。在大量财政资金用于"三农"领域的同时,如何确保资金使用的有效性,如何确保资金的投入与战略目标相符,是财政支农绩效管理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文章分析了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与绩效管理目标之间的关系,探究基于战略目标的财政支农资金绩效管理创新与优化。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姜松  吴卫红  曹峥林  
在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AHP)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GCA)对重庆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进行综合测度的基础上,构建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对财政支农、农村金融发展与城乡统筹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财政支农、农业投资、农业贷款等与城乡统筹度间存在协整关系,财政支农对城乡统筹度的影响效应为负,农业投资、农业贷款对城乡统筹度的影响为正。进一步方差分解表明,城乡统筹度自身的变动对其自身的贡献率一开始较为显著,但随着滞后期限的增加而逐步递减。财政支农、农业投资对城乡统筹度的贡献率是一个逐步递增的过程。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许伟  
基于2020年中国土地经济调查(CLES)数据,文章采用工具变量、倾向得分匹配等方法,探究乡村产业发展对农户家庭消费水平、消费结构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表明,乡村产业发展有助于提高农户家庭消费水平、优化消费结构,且这一结论在考虑选择性偏误、内生性等问题后依然成立。进一步地,乡村产业发展对消费低分位点农户家庭的促进作用更强,从而有助于缩小农村内部消费差距。从影响机制来看,乡村产业发展主要通过增加农户家庭人均工资性收入、改善收入预期态度和缩小农村工资性收入差距实现消费水平提升、消费结构优化。研究结论不仅有助于理解乡村产业发展与农户家庭消费之间的关系,同时能够为深入推进乡村产业振兴战略提供重要的现实依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姜瑞云  刘志华  李焱  郭广伟  
“三农”短视频是基于乡村振兴背景迅速崛起的以“农业、农村、农民”为创作内容的短视频类型,“三农”短视频用第一视角构建了乡土场景传承乡土文化,不仅可以助力乡村产业兴旺,还可以打造新型城乡关系,对支农兴村具有重要意义。但当前“三农”短视频发展存在创新动力不足、过度依赖流量等一系列问题,由此提出细化审核机制,深耕垂直市场,整合当地资源,助力乡村产业兴旺等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永华  
河北是农业大省,农业资源丰富,民俗风情独特,发展乡村旅游具有独特的条件和巨大的潜力。近年来,河北旅游、农业部门把握趋势、因势利导,制定出台了乡村旅游总体规划,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强化标准引领和规范管理,有效提升了乡村旅游整体素质和发展水平。目前全省共有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3家、示范点31家,省级示范点61家,四星级乡村酒店17家。全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年接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西藏和平解放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西藏农牧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174元增加到2020年的14598元,增长83.9倍。西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全国人均17131元的85%,连续1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极大地增强了农牧民群众的满足感、获得感、幸福感。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庞凌霄  
文章在采用熵值法测算乡村振兴发展水平的基础上,使用2011—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利用经济距离和地理距离两种空间权重,分别采用空间杜宾模型(SDM)和空间自相关模型(SAC)实证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的影响。研究发现:无论是使用经济距离还是地理距离作为空间权重,我国乡村振兴均表现出空间关联性;数字普惠金融对乡村振兴具有促进作用且表现出空间溢出效应,距离越近,溢出效应越大,这一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等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进一步进行中介效应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是推动农村减贫、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郭凌  
乡村旅游的发展打破了乡村的封闭性,推动其走向开放,把乡村的经济发展与外部的广阔地界联系在一起,村民超越乡村自治提出了更高的民主参与要求,这些要求推动了中国乡村从传统的村民治理向现代公民治理发展,乡村治理在乡村旅游发展的推动下开始了重构,并且重构后的乡村治理反作用于乡村旅游,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