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733)
2023(13990)
2022(11730)
2021(10964)
2020(9459)
2019(21993)
2018(21815)
2017(41840)
2016(22702)
2015(25799)
2014(25878)
2013(25672)
2012(23563)
2011(20846)
2010(20675)
2009(19229)
2008(19202)
2007(16980)
2006(14357)
2005(12675)
作者
(63702)
(53681)
(53386)
(50974)
(33870)
(25677)
(24353)
(21057)
(20220)
(19066)
(18086)
(17970)
(16871)
(16772)
(16672)
(16607)
(16431)
(15881)
(15388)
(15304)
(13204)
(13057)
(12884)
(12220)
(12167)
(11948)
(11822)
(11723)
(10760)
(10632)
学科
(91082)
经济(90955)
管理(72641)
(67974)
(56155)
企业(56155)
方法(44036)
数学(39320)
数学方法(38832)
(37657)
(26542)
中国(23704)
(22886)
(20565)
财务(20509)
财务管理(20447)
业经(19976)
地方(19667)
企业财务(19429)
农业(17496)
(17219)
(16363)
贸易(16356)
(15898)
(15181)
(15155)
银行(15146)
财政(14794)
(14234)
环境(13902)
机构
学院(317710)
大学(317489)
(131566)
经济(128845)
管理(125369)
理学(108483)
理学院(107358)
管理学(105502)
管理学院(104904)
研究(101347)
中国(77987)
(70035)
(64625)
科学(61406)
(52162)
财经(52040)
(50411)
中心(48973)
(48826)
业大(47269)
(47068)
研究所(45276)
经济学(40938)
农业(40830)
北京(39553)
(39047)
师范(38631)
财经大学(38415)
(37593)
经济学院(37101)
基金
项目(215405)
科学(170172)
基金(157370)
研究(156861)
(136065)
国家(134945)
科学基金(117034)
社会(100505)
社会科(95296)
社会科学(95268)
(86414)
基金项目(83875)
自然(75972)
自然科(74208)
自然科学(74185)
教育(72995)
自然科学基金(72833)
(71023)
资助(64121)
编号(63465)
成果(51262)
重点(48378)
(48353)
(45360)
(44993)
课题(43467)
(42893)
创新(42205)
科研(42140)
教育部(41814)
期刊
(141679)
经济(141679)
研究(90850)
中国(62985)
(60618)
学报(48592)
(46755)
管理(44673)
科学(44211)
大学(37594)
学学(35764)
农业(31160)
教育(29102)
(28693)
金融(28693)
技术(28558)
财经(26212)
业经(23032)
经济研究(22448)
(22342)
问题(18951)
财会(16506)
(16307)
(16008)
技术经济(15669)
统计(15604)
理论(15211)
会计(15144)
(14686)
(14370)
共检索到4675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英家  张斌  贾晓俊  
财政作为国家治理基础和重要支柱,发挥着缩小城乡、地区、群体间差距的重要作用。本文以中国省以下转移支付制度作为分析对象,先后整理介绍了2000—2019年省以下转移支付规模与结构,并考察其决定因素。结果发现,采用总额分成、递增分成等方式划分财政收入的省份,更倾向使用一般性转移支付;省级政府所集中财力越高、省级政府承担事权与支出责任比重越低的省份,省以下转移支付规模越大,并越倾向使用专项转移支付;省以下转移支付规模与地区间发展差距并无显著相关关系,但经济发展不均衡程度越高的省份,越倾向使用专项转移支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雪筠  
随着市场、政府计划干预和人们行为习惯共同作用于社会经济的“混合经济”时期的到来,政府运用财政权力和货币权力来抑制或弥补混合机制缺陷的作用日益受到各国的重视。包括政府对个人的转移支付和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内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作为发挥政府财政权力的主要工具,在西方工业化国家中广泛运用,并已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本文试图从对西方主要工业化国家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模式特征比较分析的角度出发,以期对我国的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改革有所裨益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詹静楠  吕冰洋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现共同富裕离不开财政作用的发挥。研究认为:经济学意义上分配平等本质上是居民效用平等,促进居民效用平等的分配有可支配收入分配、要素收入分配、间接税分配、公共服务分配和财富分配,它们贯穿于国民收入循环全过程;根据部门收入分配格局,我国居民收入分配份额未来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居民可支配收入不平等主要来源于城乡或区域的组间差距较大;个人所得税调节分配作用不应被高估,社会保障等转移性支出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区域间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差距在缩小。本文得出四点政策建议,包括兼顾公平与效率、重点关注组间差距、辩证地看待税收和社会保障的调节作用、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齐云  
从今后发展趋势看,我国应采取纵向为主、纵横交错的转移支付制度。但现阶段,鉴于我国一直采用单一纵向转移支付形式,并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与此同时,转移支付目前应着重解决纵向非均衡问题,因此,可以在此基础上使之法律化、弹性化,增加透明度,减少随意性,逐步健全单一纵向转移支付。而纵横交错的转移支付制度,与完善的分级财政体制一样,都应是比较长期的目标。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王小朋  
通过对2001-2003年我国财政转移支付绩效进行实证研究,结论表明我国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总体上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在实现财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方面没有达到要求。为此,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应当进一步改进。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李一花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均等化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内容。县级初始财力差异过大是造成县级最终财力差异的主要原因,尽管财政转移支付对县际间的财力差异发挥了均等化作用,但在财力初始分配相差悬殊的情况下,要显著改变业已不均等的状态,不仅需要转移支付制度本身的进一步优化设计,更需要深化"省直管县"的财政改革,并应建立规范的省以下财税体制作为根本保障;进一步明确和提升转移支付的财力均等化目标;适时建立横向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马万里   陈卓扬  
财政在推进共同富裕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科学有效的财政手段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强有力保障。收入分配是人民幸福生活的重要源泉,因此,改善收入分配可作为实现共同富裕的有力抓手。本文将收入分配作为衡量共同富裕的核心指标,研究税收、公共支出、财政转移支付这三大财政手段对收入分配的影响路径,进而建构财政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机理与传导机制。本文研究提出:第一,我国应不断推进增值税等一系列生产税改革,优化税制结构,提高个人所得税、财产税等直接税的比重,完善税收优惠政策,优化税收优惠形式,推动慈善事业蓬勃发展;第二,加大科教文卫支出以提高人民获取收入的能力,加强社会保障支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优化税式支出,引导社会财富的自由流动;第三,优化转移支付结构、完善转移支付方式,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更好地发挥其特有的推动作用。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宋凤轩  张航  宋宝琳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命题。作为调控地方资源配置的重要制度安排和国家治理的重要手段,财政分权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日益凸显。鉴于此,在构建共同富裕指标体系、测算共同富裕水平的基础上,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财政分权对共同富裕的影响效果。结果表明,财政分权能有效促进共同富裕,且对邻地共同富裕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进一步的机制检验表明,地方政府支出行为与创新创业水平成为财政分权影响共同富裕的重要渠道。相关研究可为政府部门通过优化财政分权推进共同富裕提供量化依据与政策参考。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刘铭达  
自分税制财政体制实施以来,随着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制度的不断完善,省以下转移支付制度的基本框架已初步形成。对于均衡市县间的财力差异,保障县乡财政的正常运转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存在政策目标不够明确、分配不规范、调节功能较弱等缺陷,与构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分级财政体制及促进各省域内经济社会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爱君  
目前,基层财政处于困境,研究如何完善省以下转移支付制度,使基层政府不仅能正常运转,而且要能分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本研究认为:应该通过专项转移支付架设起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高架桥,并通过相关配套措施的完善,降低寻租行为、减少跑冒滴漏及挪用截留,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项目的实施效率;通过均衡性转移支付维持基层政府的正常运转。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伏润民   缪小林   张彰   赵一心  
在强调市场作用和政府再分配政策背景下,国民收入差距程度反映了一个社会分配制度的效率、公平与正义。从党的十三大首次提出“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并存”的分配原则,到党的二十大提出“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以增进民生福祉,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然而,仅仅采用传统货币收入指标很难准确衡量实际收入分配差距,也不可能据此衡量共同富裕。本文在系统厘清和评价公共服务与国民收入内在逻辑的基础上,构建广义国民收入理论分析框架,将基本公共服务纳入国民收入分配体系,赋予国民收入新的内涵;实证论证基本公共服务对广义国民收入的影响路径及其程度,以此证明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差异是影响国民收入水平差异的直接因素;在分析现行财政体制难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向均等化收敛的基础上,聚焦对广义国民收入影响突出的义务教育和医疗卫生两大基本公共服务,突破现行事权划分和公共服务的财政供给制度限制,提出一套完整的制度性改革方案,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向均等收敛,缩小国民收入差距,客观评价共同富裕。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姚凤民  陆帆  
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资本,在嵌入正式制度的过程中可以发挥出潜在的调节力量,使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得以拓展。具体来说,宏观层次中社会资本内化为制度资本,通过集体协商、国家号召力及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式助力共同富裕各项制度的形成及实施;中观层次中社会资本表现为组织资本,通过提高政府和组织的行为效率、维护保障组织权力和地位以及平衡区域发展来助力共同富裕目标实现;个体层次的社会资本体现为人际资本,包含参与、认同、地位、网络、信任、互惠规范等维度。但社会资本也存在着腐败与贿赂、阶级固化性、福利依赖性等阻碍共同富裕目标实现的因素,需要财政发挥国家治理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进行引导。为此,本文从将社会资本纳入政策制度考量、提供适合社会资本发展环境、引导社会参与社会资本建设等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蒋重秀   蒋文杰  
挖掘乡村消费市场是促进内需、畅通国内大循环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环节。本文以2014-2018年中国家庭跟踪调查(CFPS)数据为样本匹配宏观数据,考察财政支持对农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并以相对贫困深度作为共同富裕的代理指标分析其所发挥的机制作用。研究发现:财政支持可以有效促进农民消费结构升级;相对贫困深度的降低,共同富裕水平的提高起到了中介作用;财政支持促消费升级的发挥在低收入群体的兜底保障中更为突出。为此,应当继续发挥财政“输血”作用,同时与“造血”结合,精准布局关键领域、发挥兜底保障功能同时更要培育低收入农民的内生发展动力,提高乡风文明建设水平,引导低收入群体农民实现人力资本的积累。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周长城  王妙  
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会影响微观主体的清廉感知和政府信任,进而影响公众对财政金融政策有效性的预期,对构建现代财政金融制度和实现共同富裕具有至关重要作用。基于省会城市居民生活调查数据和采用有序logit模型,考察各类公共服务满意度对公众清廉感知的影响,研究发现,教育、医疗、社会治安、下水道与垃圾处理等四类公共服务满意度越高,则公众对地方政府清廉水平的评价越高;且这四类公共服务满意度对个体清廉感知的影响效应在不同性别、年龄、教育水平、政治面貌、收入水平的个体中存在差异。建议提升特定类型的公共服务满意度以提升公众对政府清廉水平的主观评价,从而提升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并增强公众对财政金融政策有效性的预期,助力现代财政金融制度和共同富裕的实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