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80)
- 2023(14481)
- 2022(12108)
- 2021(11356)
- 2020(9574)
- 2019(21846)
- 2018(21122)
- 2017(40979)
- 2016(22457)
- 2015(24891)
- 2014(24631)
- 2013(24751)
- 2012(23047)
- 2011(20757)
- 2010(21013)
- 2009(19964)
- 2008(20332)
- 2007(18555)
- 2006(16406)
- 2005(14522)
- 学科
- 济(95720)
- 经济(95609)
- 业(72141)
- 管理(63547)
- 农(52836)
- 企(47615)
- 企业(47615)
- 方法(41006)
- 数学(37196)
- 数学方法(36940)
- 财(36685)
- 农业(35187)
- 中国(27019)
- 业经(24831)
- 制(22318)
- 地方(19497)
- 务(19365)
- 财务(19350)
- 财务管理(19291)
- 贸(19252)
- 贸易(19247)
- 易(18814)
- 企业财务(18408)
- 学(17758)
- 银(16397)
- 银行(16342)
- 行(15506)
- 体(15294)
- 融(14654)
- 金融(14652)
- 机构
- 学院(330067)
- 大学(327010)
- 济(140033)
- 经济(137378)
- 管理(123777)
- 研究(111356)
- 理学(107440)
- 理学院(106293)
- 管理学(104676)
- 管理学院(104087)
- 中国(86864)
- 农(78676)
- 财(72180)
- 科学(68939)
- 京(66798)
- 农业(61160)
- 所(58292)
- 业大(56926)
- 财经(54013)
- 研究所(52505)
- 中心(51967)
- 江(49403)
- 经(49011)
- 经济学(43143)
- 北京(41500)
- 范(40201)
- 师范(39707)
- 经济学院(39578)
- 财经大学(39510)
- 州(38778)
- 基金
- 项目(216734)
- 科学(168552)
- 基金(157580)
- 研究(155096)
- 家(139028)
- 国家(137739)
- 科学基金(115975)
- 社会(100209)
- 社会科(94747)
- 社会科学(94713)
- 省(85515)
- 基金项目(84380)
- 自然(74140)
- 自然科(72385)
- 自然科学(72357)
- 划(71296)
- 自然科学基金(71094)
- 教育(69185)
- 资助(62916)
- 编号(62596)
- 成果(50333)
- 重点(48589)
- 部(48411)
- 发(47451)
- 创(45125)
- 农(42401)
- 科研(42292)
- 创新(42255)
- 课题(42097)
- 国家社会(42074)
共检索到4886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胡绍雨
农村贫困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存在的问题,如何减少、消除农村贫困是中国政府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而财政投资是反贫困的重要政策工具。本文通过农村财政投资对反贫困影响的总量和结构分析,认为我国的财政扶贫工程需要注重发挥财政农业投资对农村反贫困的带动作用,需要因地制宜、创新扶贫模式和机制,需要加大教育和培训的财政扶贫投入,只有这样,才能应对新世纪农村反贫困的新问题。
关键词:
农村发展 财政投资 反贫困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何剑 肖凯文
本文基于2002—2014年中国西部10省市农村地区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差分广义矩估计方法,立足于民生财政的二元结构特征,深入探讨民生财政缓解西部农村地区贫困问题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民生财政支出及其资金的"农村倾向"投向特征对减缓贫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以间接税为主要资金来源的民生财政,导致农村居民承担更加沉重的税负,不利于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但民生财政在总体上促进了农村反贫困进程。同时,西部农村地区呈现明显的贫困递延问题,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以及农村开放程度等都是减缓贫困的助力。基于此,提出增加民生财政支出、调整税收结构和改革户籍制度的政策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何剑 肖凯文
本文基于2002—2014年中国西部10省市农村地区的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差分广义矩估计方法,立足于民生财政的二元结构特征,深入探讨民生财政缓解西部农村地区贫困问题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民生财政支出及其资金的"农村倾向"投向特征对减缓贫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以间接税为主要资金来源的民生财政,导致农村居民承担更加沉重的税负,不利于农村贫困人口的脱贫,但民生财政在总体上促进了农村反贫困进程。同时,西部农村地区呈现明显的贫困递延问题,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农村金融发展水平以及农村开放程度等都是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秦建军 戎爱萍
随着社会的深入发展,中国农村相对贫困呈现出上升趋势。通过采用相对贫困指数测算法和GLS线性回归法对农村相对贫困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近年来农村相对贫困持续走高;而农村相对贫困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联性不强;劳动力价格差异对农村相对贫困具有决定性作用;而财政支出结构偏向,特别是加大对农村低收入群体的基础教育支出和医疗卫生支出对缓解农村相对贫困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财政支出结构 农村 相对贫困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储德银 赵飞
财政分权是否有利于减缓贫困是国内外理论界近来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文章首先基于中国财政分权实践从理论层面系统阐释了预算内外收支分权影响贫困的作用机制,然后以政府转移支付作为门限变量,通过建立面板门限回归模型实证考察了1995-2010年间我国财政分权对农村贫困的影响效应。结果发现:一是预算内收入与支出分权能够显著减少农村贫困,且预算内支出分权的减贫效果更加明显。二是预算外财政收支分权对农村贫困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预算外支出分权有利于降低农村贫困发生率,而预算外收入分权程度的增加会恶化农村贫困,但并不显著。三是政府转移支付对农村贫困存在非线性门槛效应。当政府转移支付比例低于门限值0.6965时,中...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岳映平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反贫困历史,大致经历计划经济反贫、反贫摸索、反贫探索、扶贫攻坚、巩固温饱成果、全面提升发展能力六个时期;围绕救济式反贫到开发式反贫再到能力扶贫这一主线进行演变;同时遵循从输血到外部造血再到内部造血的动态演变过程。在这一演变过程中,反贫目标更加明确,反贫对象更加精准,反贫模式更加科学,反贫措施更加系统。新时期,要以全面提升贫困地区发展能力为反贫目标,采取救济式反贫、开发式反贫、能力扶贫相结合的综合反贫模式,采取收入贫困和能力贫困相结合的多维识别标准,精准识别出具体贫困农户,并根据贫困农户的不同状况和特点,采取差别化的反贫措施。
关键词:
农村反贫困 演变分析 路径选择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杨丽萍
中国农村金融贫困严重地制约了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甚至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发展,本文从金融供求的视角对中国农村金融贫困的效应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剖析。
关键词:
农村金融贫困 可持续发展 金融市场分割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沁 孙浩
基于2003—2017年我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空间杜宾模型探究我国农村多维贫困(收入、教育与医疗贫困)的空间集聚特征以及农村金融减贫的空间效应。结果表明:三种贫困均存在显著的空间正向关联,表明我国贫困表现为空间集聚的格局;农村金融发展对收入与教育贫困具有显著的抑制效果,但对降低医疗贫困并未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中、西部地区的农村金融发展对三种贫困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均存在显著的空间关联,而东部地区则不具有显著的空间关联;农村金融发展还通过空间溢出效应对邻近省份发挥间接减贫作用,这为进一步解决贫困的集聚效应提供了新的思路。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虹 李玉恒
文章基于全国性大规模实地调查数据,使用含工具变量的IVProbit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研究了义务教育财政支出对农村相对贫困代际传递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义务教育财政支出可以显著降低农村相对贫困代际传递的发生概率;义务教育财政支出更有利于较低收入和中等收入的农村家庭免受相对贫困代际传递的影响;义务教育财政支出受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更有利于防止东部地区的农村居民发生相对贫困代际传递,但是对中西部地区的农村居民而言,并不能产生显著影响;义务教育财政支出具有家庭收入累积效应,义务教育财政支出通过提高农村家庭总收入,可以间接抑制农村相对贫困代际传递。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蔡定昆 杨琦
政府财政支出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理论界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应用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的脉冲响应函数,考察了财政支农对农村居民消费影响的动态效应,结果表明:农民消费支出对生产性支出新息冲击的响应和累计响应是正向的,生产性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了"挤入效应";农民消费支出对非生产性支出新息冲击的响应和累计响应整体上是反向的,非生产性支出对农村居民消费产生"挤出效应"。在此基础上,最后提出几点对策建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中华 谢升峰
实证分析表明 ,我国财政投资在引致消费、流动资产投资及固定资产投资方面具有一定需求效应 (小于私人投资的效应) ;在财政投资的供给效应方面 ,以供给总量及资本产出效益来衡量的数量效应是下降的 ,以投资产值结构比衡量的结构效应还存在着不合理的地方
关键词:
财政投资 需求效 应供给效应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周建华
人力资本缺乏是导致贫困的根本原因。人力资本投资是解决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根本出路。本文以贫困人口人力资本投资为切入点,通过对我国贫困人口现状的分析,剖析了我国贫困人口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反贫困作用机理,并从建立多元化的贫困人口人力资本投资渠道;加大贫困人口人力资本投资财政支持力度;完善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组织机构;创新农民科技教育培训等方面对农村贫困人口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途径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农村贫困人口 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投资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洪兴建,高鸿桢
This paper firstly introduces the four common poverty indices,then analyses the decomposed model of anti poverty.In the end,this paper demonstrates the anti poverty effect of Chinese country and draws the conclusion that to reduce the poverty intensity we must pay attention to not only the economic growth but also the income redistribution.
关键词:
贫困指数 模型分解法 农村反贫困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汉杰 温涛 韩佳丽
基于政策协同视角,运用两阶段最小二乘法与工具变量分位数回归法实证考察贫困地区农村金融减贫效应发挥的财政政策协同效应。结果表明:总体而言,贫困地区农村金融有利于减贫,但部分贫困县域的减贫效应并不显著;非贫困地区的农村金融减贫效应明显高于贫困地区;贫困地区财政政策显著抑制了农村金融减贫效应的发挥,且贫困程度越深的县域,抑制作用越大,即两者尚未形成有效协同。
关键词:
贫困地区 金融减贫 财政政策 协同效应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韩林芝 邓强
我国农村贫困是由自然、经济、社会、历史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贫困系统内各因子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本文在对贫困原因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以人均粮食消费量、恩格尔系数、人均纯收入和贫困发生率作为贫困主行为因子,根据贫困数据样本特点和指标要求,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定量研究了致贫因子间的影响程度以及因子对主行为的贡献测度。结果显示,对贫困贡献度最大的因子主要有:农村义务教育、人均水资源、耕地面积、自然灾害、农业机械化、财政支农等方面。本文还分析了可控影响因子与其他因子之间复杂的交互作用和影响关系。最后,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为健全反贫困宏观监测系统,提高政府反贫困工作的规范性与准确性提供了可参考...
关键词:
贫困 因子 灰色关联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