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693)
2023(6859)
2022(5707)
2021(4993)
2020(4191)
2019(9371)
2018(8867)
2017(17886)
2016(9202)
2015(10314)
2014(10492)
2013(10932)
2012(10440)
2011(9072)
2010(9532)
2009(9071)
2008(9064)
2007(8093)
2006(7446)
2005(6815)
作者
(26215)
(22276)
(22229)
(21517)
(14099)
(10279)
(10069)
(8430)
(8104)
(8021)
(7699)
(7240)
(7122)
(7090)
(7007)
(6757)
(6482)
(6141)
(6108)
(5851)
(5661)
(5360)
(5296)
(5110)
(5106)
(5078)
(4647)
(4490)
(4473)
(4266)
学科
(72073)
经济(72043)
管理(31634)
(29077)
(25997)
(23838)
企业(23838)
方法(21894)
地方(20444)
数学(19718)
数学方法(19672)
地方经济(14375)
中国(13872)
业经(12635)
财政(12531)
(12392)
财务(12390)
财务管理(12348)
(12029)
企业财务(11870)
产业(11404)
(10293)
(10186)
(9615)
(9041)
农业(8402)
经济学(7879)
(7547)
金融(7547)
环境(7453)
机构
学院(142173)
大学(140430)
(79921)
经济(78829)
管理(53024)
研究(51493)
理学(45152)
理学院(44747)
管理学(44316)
管理学院(44056)
(42568)
中国(39080)
财经(29902)
(27713)
经济学(27003)
(26882)
科学(25981)
(25665)
经济学院(24158)
研究所(22378)
中心(21736)
财经大学(21627)
(21579)
(17933)
北京(17798)
(16536)
(16393)
商学(16021)
商学院(15874)
(15481)
基金
项目(84556)
科学(67362)
研究(63872)
基金(62710)
(52637)
国家(52250)
科学基金(45605)
社会(45127)
社会科(43193)
社会科学(43182)
基金项目(32654)
(32589)
教育(26945)
资助(26037)
自然(25803)
(25458)
自然科(25187)
自然科学(25183)
自然科学基金(24742)
编号(23613)
(20666)
国家社会(19770)
(19208)
成果(19193)
重点(18838)
(18124)
发展(18036)
经济(17980)
(17806)
(17505)
期刊
(98128)
经济(98128)
研究(52085)
(38655)
中国(26138)
管理(21866)
经济研究(18158)
财经(16975)
学报(15847)
科学(15550)
(14933)
(14919)
(13903)
金融(13903)
大学(13138)
学学(12976)
问题(12784)
业经(12363)
技术(12280)
(10389)
技术经济(10341)
农业(9854)
国际(9172)
统计(8783)
世界(8632)
财会(8063)
经济问题(8021)
(7983)
财政(7983)
会计(7897)
共检索到2322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  [作者] 许启凡  邹甘娜  甘行琼  
推动5G产业发展是国家的重要战略部署。在构建包含财政投资与5G产业增长模型的基础上,利用2018—2019年我国260个地级市的数据实证检验了5G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以及财政对5G产业的投资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研究发现,5G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这一结论在替换经济指标、控制内生性问题等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5G产业还能够通过释放以智能手机为中心辐射圈的消费潜力间接推动经济发展;提高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是5G产业拉动经济增长的又一重要机制,而产业结构高度化并无此效应。进一步通过调节效应分析发现,财政投资能够提高5G企业收益率从而有效助力5G产业促进经济增长。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薛竞  蔡跃洲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正在进入以信息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时期。移动通信技术经历了从1G到5G的演进,相继开启了模拟通信、数字通信、移动互联、互联网+、万物互联时代。本文研究发现5G的渗透性、替代性、协同性、(高)连通性和实时性五项技术-经济特征能推动国民经济各领域各部门高质量增长,而其自身规模壮大也有助于经济增长质量的提升。"十四五"时期,发挥5G对经济增长支撑作用,既有技术优势带来发展机遇,也面临美欧压制的挑战。在着力壮大自身技术和产业实力的同时,应积极向"一带一路"沿线亚非拉国家和地区拓展空间,并尽可能保持同美欧之间的交流及合作。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蔡潇  刘卫东  吕添贵  
本文基于我国1995-201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引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变量,构建VAR模型对土地财政、经济增长、固定资产投资这三个变量进行动态计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土地财政、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并且三者具有长期双向因果关系;(2)经济的持续增长对土地财政收入的增加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3)短期内土地财政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增加、促进经济增长,但从长期来看土地财政通过固定资产投资驱动的经济增长具有不可持续性,甚至会阻碍经济增长。因此,要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深化财税体制和土地制度改革,从现有的以土地财政、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的外延经济增长模式向以全要素生产效率提高的内涵增长模式转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蔡潇  刘卫东  吕添贵  
本文基于我国1995-201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通过引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变量,构建VAR模型对土地财政、经济增长、固定资产投资这三个变量进行动态计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土地财政、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并且三者具有长期双向因果关系;(2)经济的持续增长对土地财政收入的增加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3)短期内土地财政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增加、促进经济增长,但从长期来看土地财政通过固定资产投资驱动的经济增长具有不可持续性,甚至会阻碍经济增长。因此,要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深化财税体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殷德生  
财政的过度分权与过度集权都不利于经济增长 ,财政分权问题的关键在于寻求最优的分权水平。与最优的经济增长水平相适应 ,存在着最优财政分权水平 ,这一水平取决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于实物资本与人力资本的份额。本文对中国 1 994年财政制度改革以来的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和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影响进行了经验检验 ,结果表明 ,中国财政分权水平既并未能有效地促进地区的经济增长 ,又加剧了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程度。未来中国财政制度改革的挑战更多的是如何选择适度的财政分权水平 ,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缩小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樊海潮  
对H.Davoodi,D.Xie,and H.Zou的两篇文章中的内生增长模型进行了改进;把地方财政决算支出占国家决算支出的比重看作衡量财政分权的指标,并利用1986-2004年间的数据对财政分权对我国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了两组回归分析。发现在1986-1990年间我国的财政分权的比重过高阻碍了我国的经济增长;在1991-2004年间我国的财政分权程度与我国的最大化经济增长相符。最后,对得出的统计结论进行了充分的解释。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吴建瓴  蒋青  刘茜  
本文以多年实地跟踪城市拆迁、农村征地、土地整理、土地储备、土地出让等全过程的多方调研为基础,对"土地财政"的定义、运行机制及其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得出土地财政的实质是地方政府土地专营制度,它构成了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核心竞争力的结论。并对"土地财政"研究中的可持续性、征地拆迁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何学菊  
本文对我国1979-2010年期间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处理,构建向量自回归函数和脉冲响应函数,研究我国财政性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从实证分析结论看,第一,我国经济增长中,投资于教育方面比投资于物质资本方面更为合算,财政性教育投资是实现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推动力;第二,在政府教育投资中教育基建投资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作用比其它部分更为显著,要逐步调整现有的不合理的教育投资使用结构;第三,考虑到我国财政性教育投资效应的这些特点,政府需要合理地选择政策实施的时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中国社科院财贸所课题组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要以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较大增长作为主要推动力。固定资产投资在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中主要承担三大职能:一是支持当年的经济增长;二是为未来的经济发展和成长作准备;三是为新增和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而后两个职能是由第一个职能演变出来的,因此,促进经济增长就是投资的首要功能了。我国多年来的经济发展实践经验表明,投资是经济增长的最主要的推动力,而政府行为及财税政策的有效运用是确保投资和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汤鹏主  
财政税收、投资总额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已经成为了学术界和实业界关注的重点,文章运用Johansen协整模型的理论方法研究财政税收、投资总额与我国经济增长的关系,得出结论是投资总额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推动作用基本上要大于财政税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推动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婷婷  
财政分权体制改革后,地方政府从中央财政的附属机构逐渐转变为具有自利性的独立经济体,成为我国经济增长中重要的推动力。文章以财政分权这一制度设计作为研究背景,运用面板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东部地区地方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财政分权改革后,东部地区的地方政府投资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各省的经济增长,但是这种经济增长效应并不明显。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仕宗  
文章以民众收入类、财政收入类、产业发展的外向依赖等情况作为模型的指标选取。并利用ADF检验和Johansen协整检验,在对比偏最小二乘的基础上,进行了固定效应模型验证。结果证实,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能够确保既定变量全部保留,而固定效应模型证实了民众收入、财政收入、外贸依赖度和产业结构均构成对于国民经济增长的关联。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邓晓飞  冯海波  
论文基于中国31个省、区、市2004-2011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以地方政府投资为依赖的经济增长方式、财政增收计划机制与财政收入刚性增长的关系。结果表明:(1)政府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大小存在显著的区域性差异,从东部地区到中部地区再到西部地区,地区经济增长依赖地方政府投资拉动的程度递增;(2)经济增长、财政增收计划机制对财政收入增长均有显著的正影响,而且,从东部地区到中部地区再到西部地区,财政收入增长对经济增长的依赖性递减,而对财政增收计划机制的依赖性递增。为保证经济和财政收入长期可持续的快速增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晓路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第二代财政分权理论有了极大发展。本文回顾了这一新理论区别于传统理论的特征,以及将其用于经济增长研究得出的新发现和主要问题。在此类研究中,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绩效,一方面为回答“财政分权是否有助于促进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的经验研究依据,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制度设计对财政分权效果具有决定性影响的判断,这与国内一些研究得出的结论有相似之处。这些研究成果对我国未来的中央—地方财政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静  
财政支出是政府对经济宏观调控、实现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手段,在促进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本文探讨了我国财政支出的目的,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分析了我国财政支出对经济增长的效应机制,最后提出了我国利用财政支出促进经济增长的相关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