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57)
2023(16690)
2022(14066)
2021(13176)
2020(10926)
2019(25151)
2018(24548)
2017(47047)
2016(25572)
2015(28831)
2014(28702)
2013(28554)
2012(26125)
2011(23302)
2010(23166)
2009(21171)
2008(20878)
2007(17922)
2006(15629)
2005(13903)
作者
(71807)
(59567)
(59054)
(56669)
(37891)
(28295)
(26885)
(23335)
(22548)
(21286)
(20201)
(20168)
(18814)
(18667)
(18405)
(18367)
(17741)
(17292)
(17020)
(16868)
(14675)
(14655)
(14238)
(13393)
(13329)
(13246)
(13013)
(12894)
(11865)
(11670)
学科
(109521)
经济(109404)
管理(76664)
(71513)
(58286)
企业(58286)
方法(49698)
数学(43614)
数学方法(43265)
(35968)
中国(32209)
(29845)
业经(24705)
地方(23260)
(21582)
(20330)
(20197)
贸易(20186)
农业(19752)
(19621)
(19326)
财务(19257)
财务管理(19202)
环境(18916)
企业财务(18334)
技术(16845)
(16289)
(16172)
银行(16134)
理论(16117)
机构
大学(362114)
学院(359596)
(153738)
经济(150913)
管理(143158)
理学(124537)
研究(123348)
理学院(123224)
管理学(121388)
管理学院(120760)
中国(92970)
(77341)
(74480)
科学(74181)
(60982)
财经(57305)
研究所(55463)
(54814)
中心(54588)
(52296)
业大(51334)
(50671)
北京(49275)
经济学(48007)
(46439)
师范(46058)
(44932)
经济学院(43533)
农业(42687)
财经大学(42669)
基金
项目(247921)
科学(196285)
研究(183468)
基金(181941)
(157845)
国家(156601)
科学基金(135024)
社会(118697)
社会科(112721)
社会科学(112692)
基金项目(96332)
(94385)
自然(85520)
自然科(83508)
自然科学(83491)
教育(82694)
自然科学基金(82014)
(79338)
资助(74756)
编号(73277)
成果(59221)
(55749)
重点(55422)
(53498)
(51365)
课题(50114)
国家社会(49941)
教育部(48214)
创新(47992)
人文(47095)
期刊
(163972)
经济(163972)
研究(110055)
中国(67747)
(58414)
学报(54538)
管理(51291)
科学(50936)
(49405)
大学(41964)
学学(39466)
教育(36811)
农业(34759)
(29955)
金融(29955)
技术(29253)
财经(28395)
经济研究(27978)
业经(25799)
(24363)
问题(21859)
(18840)
(17908)
技术经济(17579)
图书(17206)
科技(16864)
理论(16521)
世界(16080)
(15941)
现代(15927)
共检索到5258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得前  刘仁济  
以DEA模型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为基础,利用2009-2013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对我国的产业生态化效率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各投入要素结构以及能源配置结构出现失衡,"三次产业就业人数""综合能源消费量""用水总量"以及非合意性产出"二氧化硫排放量""烟尘排放量"出现冗余,合意性产出"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则呈现产出不足;我国产业生态化效率的非有效及波动主要由纯技术效率以及技术进步的不稳定导致,技术创新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开发。最后,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能源配置结构以及推行绿色税制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财政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杨得前  刘仁济  
以DEA模型和Malmquist生产率指数为基础,利用2009-2013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对我国的产业生态化效率进行了测算。结果表明:各投入要素结构以及能源配置结构出现失衡,"三次产业就业人数""综合能源消费量""用水总量"以及非合意性产出"二氧化硫排放量""烟尘排放量"出现冗余,合意性产出"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则呈现产出不足;我国产业生态化效率的非有效及波动主要由纯技术效率以及技术进步的不稳定导致,技术创新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开发。最后,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能源配置结构以及推行绿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婉琳  
以政府投资为主的高等职业教育面临两难境地,必须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采用科学的评价方法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财政投入效率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明确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并结合高等职业教育投入、产出的分析构建出效率评价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和数据包络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基本覆盖我国各区域的22所骨干高职院校的财政投入效率进行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全面而深入地分析。通过分析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财政投入不高的原因,进一步提出相关的提高财政投入效率的政策建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张小萍  
本文采用教育部直属高校2005-2009年财务数据,分析教育部直属高校经费投入的影响因素,并根据近五年来直属高校财政投入机制的现状,剖析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经费问题,提出了建立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机制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宝林  潘焕学  秦涛  
通过在内生增长模型中引入虚拟变量,本文分别采用1993-2010年和1991-2010年数据对两类国家重点工程的国家投资带动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京津工程中,国家投资而非社会投资对造林种草的促进作用显著,但两者挤出效应都不显著;在三北工程中,国家投资和社会投资对造林种草的促进作用都很显著,挤入效应也很显著;并且,两类重点工程均呈现规模报酬递减的特征。因此,相对于京津工程而言,三北工程的财政投入带动效应更强,其国家投资应该大大增加。并且,两类重点工程都应努力提高技术水平,强化相关政府政策的激励力度,以实现边际收益递增和增强财政投入的带动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闵冬梅   汪发元   汪桥  
文章基于安徽省16个城市2011—2021年的统计数据,通过构建固定效应模型并进行稳健性估计,分析了数字产业化、财政投入对实体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区域异质性。结果显示,安徽省数字产业化对实体经济发展产生了显著的促进作用,财政投入在实体经济的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安徽省皖南、皖中和皖北三个地区发展不平衡,数字产业化和财政投入的效果存在差异。因此,应当强化合肥都市圈科技创新策源地的引领作用,促进实体经济数字化深度转型;努力提高各级政府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率,强化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支持;充分挖掘安徽省不同区域资源禀赋的优势,突出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特点。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尹忠明  杨斌  付竹  
农业财政投入的经济效益显著,且短期波动和临时冲击均会带来持续的影响;从长期来看,农业财政投入对社会与生态效益的提升具有良好的、渐进的推动作用。相关部门应进一步采取措施,优化财政投入结构,提高财政投入效益,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良性互动。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罗新祜  陈敏  
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绩效是衡量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产出的重要指标。文章采集2000-2011年中美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数据,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三个维度对两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绩效进行实证分析,以美国为参照进一步了解中国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绩效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并得出对高等教育财政投入绩效及评价等问题的一些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周莉  胡慧源  
从就业总量、内部结构、区域差异三个方面实证研究文化产业财政投入的就业效应。计量结果表明:(1)就业总量上,财政支持、教育程度和公共文化服务对文化产业就业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而文化产业平均工资则受到经济增长、教育程度、产业结构与技术进步等诸多因素影响;(2)内部结构上,财政支持对艺术表演和群众文化机构产生的就业效应大于图书馆和博物馆机构的就业效应;(3)区域差异上,财政支持对西部地区文化产业就业影响最大,而固定资产投资和教育程度对东部地区影响最大,中部地区在区域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杨刚强  李梦琴  
本文从"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两个视角,运用方向性距离函数和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在财政分权体制下,政治晋升对能源生态效率提升的影响。研究表明:(1)尽管财政分权对能源生态效率的影响为负,但财政分权和政治晋升的联合效应对能源生态效率的改善作用显著;(2)政治晋升激励对能源生态效率的贡献突出,尤其在党代会召开的前一年和当年,能源生态效率的突击式改善最为明显,且晋升激励对能源生态效率的正向作用主要表现在东部和中部经济基础较好的地区,西部和东北地区表现不显著;(3)在政治晋升激励的演进过程中,地区间能源生态效率"标尺竞争"效应明显,但较地理毗邻地区,这种效应在经济禀赋相似的地区更为典型。因此,应加大对地方官员节能减排的考核力度,突出常态化和差异化考核,在同类考核中树立"头雁效应",在提升能源生态效率方面形成"有为政府";同时进一步打破市场分割,打造"有效市场",加快经济要素在毗邻地区间流动与扩散,促进地区间能源生态效率的互助提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顾程亮  李宗尧  成祥东  
文章根据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业联合会对生态效率的定义,在量化环境效率和资源效率的基础上降维合成区域生态效率综合指标,并进一步从政府生态行为视角实证研究财政节能环保投入对区域生态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以政府单一主体主导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是一种过渡模式,财政节能环保投入对区域生态效率的影响取决于地区经济发展阶段,其作用具有非对称倒U型特征,且我国不同地区处于倒U型的不同阶段;(2)政府对环境政策执行力度与区域生态效率的关系取决于地区经济发展阶段,东部政府对环境政策的执行力度促进生态效率的提高,而中西部则为抑制作用;(3)城镇化(人口城镇化和产业城镇化)与区域生态效率均呈负相关,技术水平和产业结构与区域生态效率成正相关。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孙志红  吴悦  
文章以国家提倡科技创新、加大科技投入为背景,利用2010-2014年全国30个省份的数据,采用空间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将地区财政投入、银行信贷关于科技创新的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财政和信贷投入力度的加强对科技创新的效率提升具有促进作用,其中财政支持的效用更明显,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促进作用越来越强;相反,财政作用于信贷再作用于科技创新的效果不好,有待进一步发挥出财政引导银行积极支持科技创新的效应;除此之外,财政和信贷对科技创新的影响效应具有空间差异性,东部地区在发挥信贷支持科技创新方面表现较好,西部地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孙志红  吴悦  
文章以国家提倡科技创新、加大科技投入为背景,利用2010-2014年全国30个省份的数据,采用空间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将地区财政投入、银行信贷关于科技创新的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财政和信贷投入力度的加强对科技创新的效率提升具有促进作用,其中财政支持的效用更明显,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促进作用越来越强;相反,财政作用于信贷再作用于科技创新的效果不好,有待进一步发挥出财政引导银行积极支持科技创新的效应;除此之外,财政和信贷对科技创新的影响效应具有空间差异性,东部地区在发挥信贷支持科技创新方面表现较好,西部地区在财政支持方面较好。各地区需要根据地区发展情况,制定合理的发展战略,加强合作交流,共同致力于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孙志红  吴悦  
文章以国家提倡科技创新、加大科技投入为背景,利用2010-2014年全国30个省份的数据,采用空间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将地区财政投入、银行信贷关于科技创新的效率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财政和信贷投入力度的加强对科技创新的效率提升具有促进作用,其中财政支持的效用更明显,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促进作用越来越强;相反,财政作用于信贷再作用于科技创新的效果不好,有待进一步发挥出财政引导银行积极支持科技创新的效应;除此之外,财政和信贷对科技创新的影响效应具有空间差异性,东部地区在发挥信贷支持科技创新方面表现较好,西部地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于洪  丛树海  
实现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需要有力的精神支撑和良好的文化条件,这就对公共文化产品提供及资源配置等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我国目前公共文化提供在财政公共支出总量增长及结构优化的过程中明显滞后,且受益格局中存在较为显著的城乡及地区差异。因此,各级政府应当高度重视公共文化,加大公共财政对公共文化的投入与支持,以政府职能创新为突破口,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从而提升全民文化素质与社会凝聚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