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36)
2023(7399)
2022(6102)
2021(5865)
2020(4789)
2019(10844)
2018(10355)
2017(20151)
2016(11286)
2015(12412)
2014(12520)
2013(12246)
2012(11653)
2011(10133)
2010(10667)
2009(9672)
2008(10232)
2007(8977)
2006(8101)
2005(7354)
作者
(31617)
(26510)
(26025)
(25447)
(17242)
(12597)
(11933)
(10121)
(9948)
(9870)
(8960)
(8708)
(8682)
(8623)
(8580)
(8027)
(7845)
(7801)
(7602)
(7466)
(6612)
(6523)
(6359)
(6071)
(6041)
(6021)
(5914)
(5872)
(5426)
(5305)
学科
(41190)
经济(41143)
管理(38892)
(35607)
(29534)
企业(29534)
(27021)
方法(16752)
数学(14637)
数学方法(14400)
中国(13078)
(13016)
财务(13001)
(12988)
财务管理(12957)
财政(12935)
企业财务(12437)
(11913)
(10527)
(9885)
(9566)
地方(9287)
(8793)
银行(8783)
业经(8489)
(8282)
农业(8100)
(7832)
贸易(7830)
(7798)
机构
学院(156157)
大学(154017)
(65329)
经济(63833)
管理(57833)
研究(55024)
理学(49031)
理学院(48507)
管理学(47712)
管理学院(47403)
中国(43103)
(41416)
科学(32837)
(32239)
(28430)
财经(28389)
(25738)
(25737)
研究所(25216)
中心(25048)
(24922)
业大(21368)
财经大学(20712)
北京(20507)
经济学(20214)
农业(20092)
(19894)
(19825)
师范(19651)
(19257)
基金
项目(98935)
科学(78126)
研究(72792)
基金(72347)
(63031)
国家(62485)
科学基金(53342)
社会(46061)
社会科(43682)
社会科学(43669)
(38154)
基金项目(36877)
自然(34592)
教育(33937)
自然科(33807)
自然科学(33799)
自然科学基金(33208)
(32232)
资助(30910)
编号(28974)
成果(25213)
重点(22584)
(22543)
(21679)
(21011)
课题(21000)
(20056)
教育部(19340)
国家社会(18927)
科研(18887)
期刊
(75069)
经济(75069)
研究(51831)
(36955)
中国(33808)
学报(23865)
(23281)
管理(21826)
科学(21531)
(18862)
金融(18862)
大学(18275)
学学(17489)
教育(17071)
农业(15530)
财经(14766)
经济研究(13252)
(12583)
技术(11759)
业经(11160)
问题(9454)
财会(8722)
(8571)
会计(8554)
(8142)
财政(8142)
(7978)
(7660)
技术经济(7016)
现代(6997)
共检索到2472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邓子基  
财政平衡理论是财政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财政收支矛盾是财政的主要矛盾,财政收支矛盾是绝对的,平衡是相对的,其运动轨迹表现为“不平衡-平衡-不平衡”;另一方面,财政收支又是彼此依存、相互统一的,即绝对的财政收支矛盾(不平衡)可以转化为相对的财政收支统一(平衡)。因此,财政收支运动是按照“平衡-不平衡-平衡”的转迹向前发展的。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实质上是财政风险的控制问题;“财政平衡”与“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既有共通之处,也有差异之处。因此从整体上和中长期战略上看,必须实施平衡的财政政策。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贾松明  
本文分别从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我国政府债务风险和公共部门投资的挤出效应三个方面考察了我国积极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认为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下 ,积极财政政策的淡出还为时尚早 ;我国单纯的国债风险并不高 ,但是我国政府的综合债务风险却相当大 ,控制我国综合债务风险的关键是控制存量 ;我国公共部门对民间投资的挤出效应不明显 ,当前民间投资不活跃的主要原因是另一种“挤出效应” ,即对民间投资的歧视和限制 ,要改变这种情况的主要方法是改革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杜娟  
积极财政政策是中央在特定条件下实行的特殊政策 ,不能使之成为经济增长的长期依赖 ;但由于经济内在增长机制仍未形成 ,目前 ,保持政策的可持续性 ,仍然是保持我国经济发展可持续性的政策重点 ,并且这种政策还应持续一定时期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刘国艳  王元  王蕴  刘雪燕  许生  
为摆脱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自2008年年末我国开始实施以大力度的减税、大规模的政府投资为主要特点,以大量的债券发行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为融资手段的、财政直接扩张与间接扩张并用的新一轮积极财政政策。从实施效果来看,本轮积极财政在总量型经济指标上表现较为明显,数量分析表明其对经济和投资增长的效果都优于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保八"目标的实现作出了实质性贡献。但同时,本轮积极财政政策却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此外,还带来了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的膨胀,尤其是利用政府融资平台筹资形成的政府债务"信贷化"倾向,可能导致财政风险和金融风险相互传导、叠加,对保持财政可持...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汪川  汪红驹  
本文使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以及情景模拟方法对我国公共财政的可持续性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新常态"条件下我国扩张型财政政策的政策空间。实证分析的结论显示,我国政府部门存在较好的财政纪律有助于避免债务负担率的无限上升;同时,目前债务和赤字率的上升会随着未来经济增速的恢复自动下降,不会对我国经济造成实质性损害。情景模拟的结论也显示,随着未来扩张型财政政策的推行,未来五年我国财政赤字率将处在4%—5%的范围,而政府部门债务率将处于60%—70%高负债区间,但我国政府部门债务仍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汪川  汪红驹  
本文使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以及情景模拟方法对我国公共财政的可持续性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新常态"条件下我国扩张型财政政策的政策空间。实证分析的结论显示,我国政府部门存在较好的财政纪律有助于避免债务负担率的无限上升;同时,目前债务和赤字率的上升会随着未来经济增速的恢复自动下降,不会对我国经济造成实质性损害。情景模拟的结论也显示,随着未来扩张型财政政策的推行,未来五年我国财政赤字率将处在4%—5%的范围,而政府部门债务率将处于60%—70%高负债区间,但我国政府部门债务仍具有较强的可持续性。面对"新常态"的挑战,未来我国扩张型财政政策应以实现结构性调整和服务供给侧改革为目标,同时注重防范财政风险向金融部门的蔓延。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平  洪源  
当前我国国债规模进行现实考察 ,然后利用国债规模与经济增长、财政赤字的动态关系 ,构建了国债规模的稳定发展模型 ,并运用该模型对我国以前年度的国债规模进行了实证分析 ,从而得出我国国债规模可持续发展的稳定条件 ,最后以 2 0 0 1年为初始条件对我国积极财政政策下的国债规模的长远变化进行了预测 ,分析了积极财政政策的潜在的扩张空间。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周洪   马栓友   马珺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周洪   马栓友   马君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马拴友  
本文提出了评价公共部门可持续性的一般理论框架 ,指出与稳态国债负担率相一致的可持续赤字的时间路径 ,取决于经济增长、出口依存度、出口增长、汇率变动、内外债利率、基础货币、国内外通货膨胀等变量。并按财政风险矩阵估计了我国政府的公共债务 ,测算发现目前公共部门只有很小的赤字扩张空间 ,积极财政政策是不可持续的。测算积极财政政策对国债负担率时间路径和财政偿债能力的影响显示 ,财政以后也必须及时调整政策才能恢复可持续性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韩文秀   刘 成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阎坤  
自1998年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其出台背景、实施原因、政策绩效、可持续性等问题便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著名经济学家戴圆晨教授的新作——《积极财政政策与宏观经济调控》对此进行了细致、深入的分析研究。 具体来说,本书的特点与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围绕财政赤字这个“轴心”认识和理解积极财政政策的施行 在书中,作者明确指出:所谓积极财政政策实际上也就是利用财政赤字刺激经济增长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从这个意义上讲,积极财政政策的采行其实反映了人们对财政赤字认识的转变,即从“赤字有害”到主动利用财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孟庆纲 ,王桂芳 ,张斌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金春雨  王伟强  
我国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存在着显著的长期均衡关系,地方财政政策呈现出弱可持续性,各地区财政收支关系的断点位置表明我国的分税制改革对地方财政收支关系产生了广泛影响;我国财政收支关系符合"财政同步假说",但不同地区地方财政收支之间的因果关系仍存在较大的差异。在我国的30个地区中,有13个地区符合"财政同步假说",10个地区与"税收—支出假说"相符,4个地区支持"支出—税收假说",3个地区"机构分离假说"成立。因此,不同区域政府为了保持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应针对财政失衡采取差异化策略,以促进财政收支趋于长期均衡。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庞凤喜  郑铿城  
宏观税负是事关一国政府集中社会财富程度,体现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矛盾焦点的重大问题,在经济性因素、征管性因素一定的情况下,宏观税负水平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政策制度性因素的变化。为应对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的持续冲击,我国已连续十余年不间断地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积极财政政策的持续实施,直接降低了我国多种口径测算的宏观税负。这种降低在激发微观经济主体活力的同时,所引致的财政收支矛盾不断累积、财政政策积极有为空间不断收窄的问题需要引起足够重视。进一步提升积极财政政策的可持续性与安全性,还需注重从支出层面、收入层面和管理层面同时发力,以确保宏观税负的适度与相对稳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