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65)
2023(14827)
2022(12289)
2021(11703)
2020(10051)
2019(22718)
2018(22616)
2017(42655)
2016(22232)
2015(24496)
2014(23807)
2013(23281)
2012(20790)
2011(17775)
2010(17927)
2009(16488)
2008(16480)
2007(14276)
2006(12369)
2005(10847)
作者
(57262)
(48054)
(47717)
(45332)
(30597)
(22587)
(21496)
(18383)
(18206)
(16836)
(16322)
(16001)
(15257)
(14920)
(14737)
(14677)
(14102)
(13701)
(13641)
(13507)
(11578)
(11501)
(11478)
(11099)
(10705)
(10667)
(10577)
(10438)
(9448)
(9367)
学科
(94721)
(89753)
经济(89644)
(86537)
企业(86537)
管理(84026)
(41083)
方法(40864)
数学(32419)
数学方法(31998)
业经(30617)
(29696)
(25130)
财务(25091)
财务管理(25030)
(24810)
企业财务(23780)
中国(23743)
技术(21392)
农业(20956)
(18766)
(17787)
理论(17741)
地方(16919)
体制(16468)
(16337)
银行(16329)
(16073)
(16042)
(15527)
机构
学院(296890)
大学(291200)
(127302)
管理(126073)
经济(125027)
理学(108052)
理学院(107115)
管理学(105680)
管理学院(105084)
研究(88417)
中国(74480)
(69247)
(59010)
财经(50948)
科学(49473)
(46418)
(46138)
中心(43486)
(42801)
(41065)
业大(39067)
经济学(38443)
财经大学(37562)
北京(36518)
研究所(36178)
(35142)
商学(34943)
经济学院(34726)
商学院(34654)
(33765)
基金
项目(197523)
科学(159577)
研究(150156)
基金(145984)
(124188)
国家(123054)
科学基金(110294)
社会(98243)
社会科(93303)
社会科学(93282)
(78410)
基金项目(77741)
自然(69896)
教育(69413)
自然科(68269)
自然科学(68249)
自然科学基金(67109)
(63472)
编号(59600)
资助(57362)
(47354)
成果(46522)
(44340)
重点(43626)
创新(43347)
(42028)
国家社会(41247)
(40609)
课题(40583)
(40473)
期刊
(142756)
经济(142756)
研究(90230)
(62355)
中国(61372)
管理(54729)
(39377)
科学(36446)
学报(34865)
技术(31655)
(31423)
金融(31423)
教育(30253)
大学(29573)
学学(28049)
农业(26550)
财经(26208)
业经(25221)
(22617)
经济研究(22454)
问题(18099)
财会(17993)
技术经济(17176)
(16828)
会计(16511)
现代(14671)
科技(14363)
商业(13824)
(13413)
理论(13266)
共检索到4524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白彦锋  鲁书伶  
如何通过政府制度变革重塑地方政府行为激励,促进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笔者利用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与专利数据,以"省直管县"改革为准自然实验,运用多期双重差分方法,考察财政层级改革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省直管县"改革抑制企业创新。工具变量法与其他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均支持上述结论。机制检验发现,这一创新抑制效应的影响机制在于改革产生的征税激励与资源误置,即改革激励县级政府提高征税努力,加重企业实际税负和融资约束,同时强化其"重生产,轻服务"的支出结构偏好,加剧地区资源配置扭曲。本文研究丰富了财政层级改革及其经济影响的文献,对优化政府间纵向财政关系改革、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宋美喆  
将"省直管县"改革的制度冲击作为财政分权的指标,构建渐进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财政分权对资源空间错配的影响。结果表明:财政分权对资源空间配置的扭曲大于矫正作用,制约了要素在地区间的合理流动;从不同形式的分权效应来看,事权下放相对于财权下放更显著影响资源空间错配;财政分权对资源空间错配的正向影响具有地区异质性,体现为中西部地区和高错配地区的影响效应显著,而东部地区和低错配地区不显著;随着改革的推进,财政分权对资源空间错配的作用力度持续增强。据此,从创新地方政府官员的政绩考核制度、实施多元化的考核目标、强化自下而上的考核力量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以改善资源空间错配的局面。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宋恒   王树昊   李川川  
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是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会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产生重要影响,值得深入探讨。基于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将“财政省直管县”改革视为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的准自然实验,从企业税收负担和资源配置维度考察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相较于没有实行“财政省直管县”改革的地区,经历“财政省直管县”改革的地区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显著降低。究其原因,改革的实际税负渠道带来的负面影响大于资源配置渠道带来的正面影响,初始税收负担较重或资源错配程度较高的区域所受影响更为显著。基于上述结论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启示。研究结果丰富了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对微观企业影响的研究,对进一步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宋美喆  刘寒波  叶琛  
"省直管县"改革一改以往"省—市—县"的管理模式,有助于提高县级政府的财政分权水平。为缓解内生性,将"省直管县"改革视为一项准自然实验,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财政分权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因果效应。研究发现:①财政分权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促进作用高于负面阻碍作用,但不同形式的分权影响有异质性,具体来说财权的下放有利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经济社会事务管理权限的下放则不利于。②当地方政府自主权提高时,其"重生产、轻服务"的支出偏好,使得当地基础设施供给增加,而能够增强地方软实力、加快创新要素集聚的公共服务供给相应减少,造成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损失,导致在经济高质量高效益增长中政府"有形之手"的作用发挥不够。③随着改革的推进,财政分权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正向作用逐渐减弱,并不再显著。据此,从合理划分省以下政府的事权与支出责任,充实基层政府财力;提高公共服务类指标在政府官员政绩考核中的权重,加强各县(市)政府间的合作,实现各自为政的地方经济向统一市场整合等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广众  贾凡胜  
政府对企业利润享有征税权,事实上是几乎所有企业的最大的中小股东,因此有动机对企业进行严格的税收征管,进而影响公司治理。本文以1998-2006年中国工业企业为样本,以财政"省直管县"改革为自然实验,从企业盈余管理的角度对此进行了考察。研究发现:财政"省直管县"改革能够显著抑制县辖区内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并且仅对具有征管权限的企业发挥作用;同时,当县级政府财政状况较差和税基较大时,财政"省直管县"对辖区内企业盈余管理行为的抑制作用更强,表明财政"省直管县"改革能够激励县级政府加强税收征管,进而改善辖区内企业盈余质量。更进一步地,本文还发现财政"省直管县"改革能够抑制企业逃税,提升县级政府财政收入。本文的研究不仅丰富了政府行为影响公司治理方面的文献,同时也为财政"省直管县"如何缓解县级政府财政困难提供了微观证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丁建福  宗晓华  叶萌  
"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对于增强县级政府财政自主权,提高县级义务教育经费供给水平具有重要的政策意义。本文基于湖南省2006~2013年的县级面板数据,采用DID和DID-PSM方法评估"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对县级教育财政支出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改革降低了县级财政的教育支出比例,但在统计上不显著。在有效控制选择偏差后,改革呈现出显著的负向效果。通过对制度和政策的分析发现,这与湖南省特殊的激励机制设计等有密切的关系。未来深化改革时,需进一步加强对县级财政的监管力度,在保证转移支付分配机制公平的同时,依据教育投入努力程度等方面进行挂钩奖励,在省内民族地区保持更为谨慎的态度。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杨义武   林万龙  
本文基于2000-2020年县级面板数据,使用交错双重差分方法估计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研究发现:省直管县财政改革能显著促进县域粮食生产。省直管县财政改革通过提升县级政府财政治理能力,引导粮农增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增加化肥施用量等生产要素配置机制和强化省级政府粮食注意力分配机制,促进县域粮食生产。异质性分析表明,省直管县财政改革的粮食增产效应在非强县扩权试点县、经济欠发达县、财政弱县、粮食主产区县域以及产粮大县更为明显。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实施时间越长,其粮食增产效应越明显。本文拓展了省直管县财政改革成效的研究,为新阶段深化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经验证据和决策方向。应适度增强省级财政统筹调控能力,逐步优化省直管县财政改革的实施范围与实施方式,合理划分省级和县级政府的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提升县级政府粮食安全保障的财政治理能力。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于长革  
"省直管县"财政改革作为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展开,现已遍及24个省份、875个县,进展情况良好,改革成效初步显现:县级财政留成比例和可用财力增加,县级财政理财水平和县域经济活力增强;财政资金拨付快,运转效率明显提高;省级直接调控能力增强,促进了省域内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当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一花   骆熙  
“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对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没有引起研究重视。首次利用“省直管县”财政改革的准自然实验,借助“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负债”敏感度方程,实证评估了“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对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的影响。多期双重差分结果显示,“省直管县”财政改革显著增强了固定资产投资对流动负债的正向敏感度,表明“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加剧了企业投融资期限错配。该结论在经过排除同期政策影响、处理效应异质性讨论、其他稳健性检验与安慰剂检验等多种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加剧了政企融资竞争,显著降低了企业长期融资的可得性。异质性分析显示,影响效应在改革强度大与经济财政实力弱的地区以及融资约束严重的企业更为突出。结论的政策启示是推进“省直管县”财政改革要兼顾市县利益,处理好简化政府层级与微观经济运行风险的关系。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占斌  
近年来,我国的浙江、江苏、广东等十多个省将一部分归属于地级市的经济管理权和社会管理权直接赋予县,这种“强县扩权”和“省直管县”之举,直指20世纪80年代兴起继而约定俗成的“市管县”体制,而且目前还有扩大之势。笔者认为,从财政体制过渡到行政体制的省直管县,对城乡统筹、发展县域经济、提高行政绩效均有益处,应是中国地方政府层级改革的前进方向。改革的路径可考虑渐进式分类展开,并通过行政区划的改革配合,用约20年的时间调整到位。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一花  李齐云  
县级财政是促进经济增长和夯实国家治理基础的重要保障。县级财政分权的经济影响与分权指标和体制设定密切相关。文章对财政分权指标进行了深度评述并构建了七项分权指标,在此基础上实证估计了财政分权和"省直管县"改革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支持了制度内分权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意义。因此,规范县级政府财政收入行为和赋予县级政府制度内财力自主权,将"省直管县"纳入新一轮财税改革总体规划已是当务之急。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吕凯波  郑冰  
协调好上下级政府间的税收分配关系是大国财政治理的重要内容。作为一次财政层级结构扁平化的尝试,省直管县改革取消地市级财政参与县级税收分成的制度安排能够阻断税收任务的层层加码。由于分批逐步进行省直管县试点改革的模式使得财政层级结构调整具有明显的“准自然实验”特征,本文利用1628个县的面板数据模型识别财政层级设置对纵向税收竞争关系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省直管县改革强化了县级财政与地市级财政间的纵向税收竞争关系,但弱化了县级财政与省级财政间的纵向税收竞争关系。分省直管县改革模式和分区域估计的结果表明,上述效果主要体现在全面直管型地区和东部地区。在进一步对省直管县改革影响纵向税收竞争的机制分析中,本文发现省直管县改革能通过税收收入分配机制和转移支付机制对纵向税收竞争产生影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贾俊雪  宁静  
基于2004年以来实施的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本文重点探究了纵向财政治理结构安排在促进地方政府职能优化中的作用。特别地,为了有效校正选择偏差问题,本文利用2002年和2007年全国县级面板数据和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构造反事实,在拟自然实验环境下识别出改革对县级政府支出结构的因果处置效应。结果显示,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具有较强的职能扭曲效应,强化了县级政府以经济增长为导向的支出行为偏差:改革导致县级政府的基本建设支出比重平均增加了4.312个百分点,较2002年提升了266.2%;导致教育支出比重和医疗卫生支出比重平均下降了1.061和0.588个百分点,较2002年减少了3.7%和12.7...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小龙  方金金  
从理论上讲,财政"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既可以提高县级政府税收分成比例,也可以通过省级政府转移支付增加县级政府财力,但财政上的"省直管县"改革能否真正强化县级政府的税收竞争尚需要进一步实证检验。本文使用中国省级与县级财政经济统计数据和企业微观数据对财政"省直管县''改革与县级政府税收竞争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财政"省直管县"使得县域工业企业实际有效税率显著降低约0.45个百分点,而且从动态角度看,该项改革的效应具有持续性。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柯元  蔡芳宏  
江西省萍乡市作为一个地级市,下辖莲花、芦溪、上栗三县,安源、湘东两区及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省直管县财政改革后,市财政直接与安源区、湘东区及开发区财政发生关系。考虑到省直管县财政改革直接影响到市级财政财力及财政支出投向,萍乡市政府针对城区财政体制存在的问题,在广泛征求各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