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79)
- 2023(8848)
- 2022(7208)
- 2021(6627)
- 2020(5332)
- 2019(11981)
- 2018(11334)
- 2017(21282)
- 2016(11579)
- 2015(12623)
- 2014(12476)
- 2013(12706)
- 2012(11478)
- 2011(10240)
- 2010(10244)
- 2009(9331)
- 2008(9475)
- 2007(8532)
- 2006(7537)
- 2005(6463)
- 学科
- 济(52882)
- 经济(52828)
- 农(49055)
- 业(41493)
- 农业(32760)
- 管理(29949)
- 财(27234)
- 企(20185)
- 企业(20185)
- 方法(19061)
- 业经(17925)
- 数学(17455)
- 数学方法(17263)
- 中国(14789)
- 财政(12977)
- 地方(12963)
- 收入(12884)
- 制(12824)
- 农业经济(12391)
- 发(10831)
- 政(10645)
- 务(10061)
- 财务(10033)
- 财务管理(9991)
- 体(9692)
- 村(9650)
- 农村(9632)
- 策(9573)
- 企业财务(9535)
- 发展(9255)
- 机构
- 学院(163739)
- 大学(157412)
- 济(73565)
- 经济(72286)
- 管理(62846)
- 理学(55431)
- 理学院(54969)
- 研究(54053)
- 管理学(53974)
- 管理学院(53709)
- 农(48002)
- 中国(43547)
- 财(39731)
- 农业(35957)
- 科学(32265)
- 京(31061)
- 业大(30473)
- 财经(27720)
- 所(26929)
- 中心(26299)
- 经(25306)
- 江(24656)
- 研究所(23931)
- 经济学(22534)
- 农业大学(22196)
- 经济管理(20735)
- 经济学院(20722)
- 范(20095)
- 师范(19937)
- 财经大学(19897)
- 基金
- 项目(111555)
- 科学(88345)
- 研究(84172)
- 基金(82031)
- 家(70924)
- 国家(70207)
- 科学基金(60698)
- 社会(56639)
- 社会科(53415)
- 社会科学(53402)
- 省(44930)
- 基金项目(43407)
- 教育(36255)
- 自然(36233)
- 划(35468)
- 自然科(35406)
- 自然科学(35400)
- 自然科学基金(34744)
- 编号(34489)
- 资助(32258)
- 农(29397)
- 成果(26803)
- 发(25182)
- 部(25064)
- 国家社会(24735)
- 重点(24329)
- 创(23049)
- 课题(22598)
- 制(22502)
- 性(21881)
共检索到2462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桂芝 潘建伟
采用中国统计年鉴农村居民收入五等份纯收入等相关统计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研究方法,对我国农村居民收入的财政再分配效应进行多维测度。结果表明我国财政再分配对农村居民收入的总体差距调节效应弱化,甚至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存在负效应;财政对各不同收入阶层农村居民的再分配效应,呈现阶段性波动但趋势向好之特征;根据测度结论,结合我国财政运行实际,提出诸如优化转移支付结构等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农村居民 收入差距 财政再分配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文敏 李磊 李连友 刘中海
文章基于CHARLS微观调查数据,利用基尼系数与社会福利指数综合测算农村居民养老保险财政补贴的收入再分配效应和社会福利水平变化趋势。结果显示,农村居民养老保险财政补贴能有效缩小农民收入差距,提高农村社会福利水平,具有正向的收入再分配效应。未来40年间,财政补贴再分配效应和社会福利指数均呈现"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并在东、中、西部表现出不同的影响力度。但从目前的保障水平来看,财政补贴缩小地区福利不平衡的再分配效应发挥还不明显,加强差异化财政补贴政策与其他社会福利政策的协同联动,多措并举提高农村居民养老金水平,是避免地区间福利不平衡与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关键。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赵桂芝 郭丽英
依据福利经济学原理,着眼于农村居民收入分配视角,利用计量模型和统计年鉴系列数据,对中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调节农村居民收入分配格局的福利效应进行了实证测度和逐级递进性评估。研究表明,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福利影响总体而言具有正向调节效应,但是福利提升效果不明显,甚至在个别年份存在福利下降的情况。进一步分析显示,公共财政政策对农村居民收入福利效应提升存在相应临界点。最后,依据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本质内涵和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分析并提出了改善农村居民福利绩效和保障水平的对策建议,对于新时期实施乡村振兴国家战略具有参考意义。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陶纪坤 张胜杰
考察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再分配和减贫效应,对促进医疗保障体系高质量发展以及推进共同富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发现: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在筹资环节上缺乏亲贫性,增加了相对贫困率,具有逆向收入再分配效应;在医疗报销环节具有亲贫性,降低了贫困率,具有正向收入再分配效应;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对中等收入群体、老年群体以及中西部地区群体的收入再分配效应更为明显;医疗报销环节抵消了部分医疗费用开支,较高的医疗开销以及较低的医疗报销比例是导致农村居民收入向下流动的重要原因。研究结论为转变筹资机制、完善医疗保险报销支付机制以及提高三重保障制度的协调性等方面提供了新的证据与启示。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周红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居民收入呈现指数化增长,收入差距呈现不断扩大的趋势,目前已经逼近国际警戒线。中国农村居民收入差距主要表现为"东西差距",在地理分布上呈现东西差距大、中部差距小的U型特征。造成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最重要原因是工资性收入机会的差异。
关键词:
农村居民 收入分配 地区差距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袁易明
一、收入增长的制度效应 1978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标志着完全计划经济运行体制在农村的结束。1978年作为农村传统经济体制和体制改革的“时间分水岭”,以此为界将1949年至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吉雄
通过运用POVCAL软件,测量了1999~2008年我国城乡总体、城镇内部和农村内部的贫困度指数和基尼系数。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现行财政体制下,财政的再分配政策没有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起到抑制作用;财政再分配政策对改善城镇内部的居民收入差距起到了一定的效果,而对农村居民收入分配还存有一定的"逆调节"效用,存在明显的城乡"二元性"。
关键词:
再分配 绩效 贫困度 基尼系数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栾江 张玉庆 李登旺 郭军
在现行农村土地制度下,土地经营权流转能否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缩小收入差距是必须回答的现实问题。本文使用全国25省(自治区、直辖市) 180个村的固定观察点数据,从收入增长和收入差距两个层面,分析了土地经营权流转对农村居民收入分配的影响效应。回归结果表明,土地经营权流转(包括土地转入和土地转出)在平均意义上显著促进了农户人均收入水平的提升。条件分位数处理效应模型的估计结果表明,土地经营权流转对农户人均收入的影响效应随收入分位点的提高而上升,这说明土地经营权流转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农民内部的收入差距。进一步使用无条件分位数处理效应模型,放弃过多观测特征后估计发现,土地经营权流转对低收入农户增收的影响效应不显著,尤其是土地转入的影响效应在中位数及以下分位点上均不显著。这是由于低收入农户受到自身资金条件和土地流转成本的约束,难以通过土地流转优化家庭资源配置来实现收益最大化目标。应采取规范农村土地市场秩序、降低土地流转成本等措施,以实现土地经营权流转带动农民收入均衡增长的作用。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胡汉军 刘穷志
文章构建了Gini系数和考虑不公平厌恶的Atkinson指数,运用面板数据计量模型和住户调查数据,全面检验了2001-2006年我国财政政策对于城乡居民收入不公平的再分配效应。
关键词:
收入不均等 财政再分配 证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付世军 郭慧芳
目前我国农村居民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收入差距,高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无论是绝对收入差距还是相对收入差距都呈逐渐扩大的趋势。财政支出规模能有效影响整个农村地区居民的收入水平,而财政支出结构则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农村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本文基于2002~2012年全国层面农村五等分收入和部分财政支出的时间序列数据,建立回归分析,测算出人均教育支出、人均农林水事务支出和人均转移性支出对每一层级的农民人均纯收入都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对各层级的作用效果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詹长春 郑珊珊
医疗保障作为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具有一定调节收入再分配的能力。然而,由于目前农村居民医疗保障在制度设计上存在的某些缺陷,以及财政补助存在的某些偏差,致使农村居民医疗保障呈现出"逆向"的收入再分配效应。这种效应在农村居民医疗保障筹资阶段具有一定程度的表现,但表现并不十分明显,而在补偿环节却显得尤为突出。本文结合江苏省农村居民医疗保障"逆向"收入再分配效应的表现状况,分析这种效应的形成机制,并就如何克服这种效应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萌 杨龙 周立
在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农村不平等问题的研究更为重要,但较少研究从多维视角关注农村居民不平等的变化与分解。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5—2015年间的8轮调查数据,使用三种多维不平等指数测量农村居民的多维不平等状况,分析其变动趋势,并按照区域、性别群体和维度进行不平等分解。研究发现:在2005—2010年和2011—2015年两个阶段,农村居民的多维不平等水平存在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从2005—2015年总体分析,农村居民的多维不平等水平呈现波动上升趋势,2015年达到最大值,三种多维不平等指数测量的结果一致。从区域的角度分析,东部地区农村居民的多维不平等水平最高,其次是中部地区,西部地区的多维不平等水平最低。区域内部多维不平等对总体不平等的贡献率高于区域之间的贡献率。从性别的角度分析,农村女性居民的多维不平等水平高于男性,男女群体内部的多维不平等水平高于男女组间的不平等。从维度的角度分析,收入维度对农村居民多维不平等的贡献大于教育维度和健康维度。研究结论的政策含义是,政府应从多维视角关注农村居民不平等水平总体上升的问题,重点关注区域内部、性别群体内部的多维不平等,降低收入维度对农村居民多维不平等的贡献率。
关键词:
农村居民 多维不平等 分解 动态变化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姚遂 张元丽
近年来,国家逐渐加大财政支农支持力度,大幅增加对"三农"领域的资金投入,财政支农资金已成为促进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从根本上保证了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基于中国1978—2012年的相关农业数据,运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财政支农资金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财政支农资金的增加虽然有助于农民收入的增加,但其拉动作用比较微弱;从短期来看,财政支农资金不仅无助于农民增收,反而具有抑制作用。因此,国家应继续加大财政支农支持力度,优化财政支农结构,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姚遂 张元丽
近年来,国家逐渐加大财政支农支持力度,大幅增加对"三农"领域的资金投入,财政支农资金已成为促进农业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保障,从根本上保证了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基于中国1978—2012年的相关农业数据,运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财政支农资金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财政支农资金的增加虽然有助于农民收入的增加,但其拉动作用比较微弱;从短期来看,财政支农资金不仅无助于农民增收,反而具有抑制作用。因此,国家应继续加大财政支农支持力度,优化财政支农结构,完善财政支农资金管理体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倩 杜江
关于农村金融与财政支农对农村居民收入的影响,学界目前主要有促进、抑制和无关三种观点。文章运用1995—2016年重庆实际数据,通过协整分析、因果关系检验、耦合协调分析探索重庆市农村金融和财政支农与农村居民收入的关系,结果显示:(1)重庆金融支农与农村居民收入的相互促进关系并未形成,而财政支农与农村居民收入呈现正相关关系,采用政府支农替代金融支农的策略来增加农村居民收入的预期,符合重庆地区经济发展的现实;(2)重庆农业科技贡献率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功能和效力,农民对农业科技的认可度和应用性较差;(3)重庆还处于"经济增长战略"阶段,农村金融与农民收入不均衡的发展使得耦合协调度呈现先增后降的趋势,增量资源成为主导发展的动力来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