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70)
- 2023(4583)
- 2022(3826)
- 2021(3899)
- 2020(3424)
- 2019(7707)
- 2018(7546)
- 2017(13730)
- 2016(8205)
- 2015(9641)
- 2014(9838)
- 2013(9710)
- 2012(9184)
- 2011(7666)
- 2010(8069)
- 2009(7836)
- 2008(8815)
- 2007(8183)
- 2006(7281)
- 2005(6733)
- 学科
- 管理(41873)
- 业(31811)
- 企(31138)
- 企业(31138)
- 财(28370)
- 济(25967)
- 经济(25931)
- 务(15566)
- 财务(15540)
- 财务管理(15487)
- 企业财务(14743)
- 财政(12358)
- 方法(11735)
- 制(11094)
- 政(9884)
- 数学(8912)
- 数学方法(8729)
- 策(8400)
- 中国(8244)
- 银(7214)
- 银行(7207)
- 体(7160)
- 度(6900)
- 制度(6893)
- 理论(6825)
- 学(6591)
- 行(6471)
- 体制(6273)
- 划(6133)
- 业经(6050)
- 机构
- 大学(110311)
- 学院(109127)
- 管理(42384)
- 济(38860)
- 经济(37653)
- 研究(34028)
- 理学(33585)
- 理学院(33204)
- 财(33075)
- 管理学(32625)
- 管理学院(32391)
- 中国(32020)
- 京(25003)
- 科学(20827)
- 财经(20557)
- 江(19257)
- 经(18423)
- 所(18211)
- 中心(17054)
- 北京(16170)
- 农(15647)
- 研究所(15428)
- 州(15196)
- 财经大学(14923)
- 省(14472)
- 业大(13781)
- 范(12792)
- 师范(12632)
- 公司(12403)
- 农业(12158)
- 基金
- 项目(59927)
- 科学(45527)
- 研究(43847)
- 基金(42455)
- 家(36367)
- 国家(36003)
- 科学基金(30880)
- 社会(25839)
- 社会科(24285)
- 社会科学(24274)
- 省(22970)
- 基金项目(21951)
- 教育(21092)
- 自然(20695)
- 自然科(20219)
- 自然科学(20216)
- 自然科学基金(19834)
- 划(18916)
- 资助(18903)
- 编号(18179)
- 成果(17032)
- 部(13413)
- 重点(13341)
- 课题(12792)
- 性(12733)
- 项目编号(12081)
- 大学(11919)
- 科研(11784)
- 教育部(11589)
- 创(11460)
共检索到1946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唐滔
预期是影响经济主体决策的重要因素,是宏观调控需要重点关注的变量。实施预期管理,目的是引导公众预期,进而影响企业投资、居民消费等经济行为,使宏观调控事半功倍。近年来,中国越来越重视在宏观调控中做好预期管理。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将"稳定市场预期"纳入健全宏观调控体系的框架之中。2018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将"稳预期"列为"六稳"要求之一。而
关键词:
预期管理 政府性基金预算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项镜泉 杨晋民
论财政在工资分配中的宏观调控作用项镜泉,杨晋民工资分配是国民收入的重要分配,对国民经济和财政收支发生着重要作用和影响。正确发挥工资分配的积极作用,离不开国家的宏观调控,其中国家财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财政必须依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发挥好自己...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江世银
宏观调控中普遍存在消费预期。这种预期对宏观调控的效率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了提高预期作用于宏观调控的效率,就是要正确地引导消费者的预期,树立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就是要使城乡居民不仅要有钱花,而且要有钱敢花。扩大消费需求需要正确地引导人们的消费预期。
关键词:
消费预期 消费者信心 消费需求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缪延亮
发达国家主要央行量化宽松(QE)为何没有像预期那样持续推升通胀?在高债务、削减赤字和去杠杆的三重压力之下,这些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框架在金融危机之后已从货币主导转为财政主导。货币政策被迫为财政政策埋单。财政主导的背后是人口主导,包括老龄化和抚养比上升、人口红利减少、高福利模式等难以为继。在一定条件下,比如财政乘数效应较大、新增产出所带来的税收大于债务增加,举债刺激的效果要好于增发货币。
关键词:
货币主导 财政主导 价格水平 挤出效应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昌文
财政手段是政府实行经济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工具之一。无论是从市场经济发展的理论还是市场经济国家经济发展的实践,我们都可以看出财政手段在调控经济运行中的重要作用。与金融手段等不同之处在于,财政手段调控经济运行有其本身的特点:一是直接性,即财政政策是由政府...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景武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无论是在微观经济领域还是在宏观经济领域都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作为现代宏观经济管理中的核心政策,实现两者的最佳配置并使其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针对性,对于实现我国经济目标和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宏观调控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曾康霖 王文宁
财政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配合西南财经大学曾康霖王文宁财政银行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部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一般说来,财政政策包括着预算收支政策、税收政策和补贴政策,货币政策包括着信贷政策、利率政策和外汇政策。财政政策作用的途径主要...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邱兆祥 郭红玉
在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存在一些结合部,深入研究这些结合部对于充分发挥财政货币政策作用,减少政策摩擦,具有重要意义。本文认为,我国政府已经能够根据宏观经济形势的需要主动选择适当的政策组合,运用间接手段调节供求关系,并初步建立了适应市场运行机制的宏观调控体系。文章强调,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一直是宏观调控的核心问题之一,随着我国政府“财政货币双稳健”宏观调控思想的确立,两大政策的协调配合将从以总量调控为主转向以结构或制度配合为主。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项镜泉
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更高阶段,是以社会化大生产大流通大市场为前提的,是与小生产、小流通、小市场有根本区别的。这种区别的一个重要之处就是生产之间、流通之间和分配之间,以及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程度更加密切,稍有不周,就会造成彼此之间的失调。这就是说,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都是社会化的,是以全社会为出发点的。但在经济主体多元化的条件下,尽管每个主体对自己的经济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游宏炳
宏观调控实践与财政政策转变游宏炳一、宏观调控的实践经验保持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基本平衡,抑制通货膨胀,防止经济发展出现大的波动,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因此,促使经济增长的潜力尽最大可能得到利用,又不导致通货膨胀,...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聂名华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苏明 杨良初 程瑜 周东海
"十二五"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对财政宏观调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我国物价涨幅依然偏高,对居民生活影响很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依然不足,国民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不够强劲;政府公共投资规模较大,投资结构不甚合理,在一定程度上对市场产生了"挤出效应";区域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较慢,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应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曹荣庆
房地产市场是我国当前国民经济发展最为纠结的一个领域,公众、企业和政府三者之间长期未能找到一个合理的均衡点,由此导致整个运行机制的混乱无序。本文认为,这其中既有政府职能错位的原因,更有政府对低收入群体住房保障职能的"财政拐点"尚未到来的客观局限。因此,我国政府要真正履行对低收入群体的住房保障职能,首先要通过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积聚更加强大的物质基础,从而争取这个财政拐点的早日到来。其次在目前的历史阶段上科学认识政府的住房保障职能,从而区分房地产市场的两种属性,进而建构房地产行业两种体系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是政府完善住房保障职能和房地产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
关键词:
房地产市场 宏观调控 财政拐点。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寇铁军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做为政府分配的唯一代表,应更好地发挥其宏观调控作用.必须转变其调控的力、度、向,以兼顾公平和效率作为财政分配的侧重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