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80)
2023(12852)
2022(10971)
2021(10696)
2020(9069)
2019(21181)
2018(20337)
2017(38074)
2016(20412)
2015(23331)
2014(23312)
2013(22758)
2012(20991)
2011(18508)
2010(18434)
2009(17146)
2008(17236)
2007(14673)
2006(12186)
2005(10716)
作者
(55944)
(47043)
(46684)
(44906)
(29739)
(22594)
(21608)
(18407)
(17729)
(16529)
(16007)
(15693)
(14716)
(14711)
(14672)
(14591)
(14475)
(13897)
(13490)
(13365)
(11503)
(11435)
(11399)
(10910)
(10676)
(10604)
(10346)
(10262)
(9418)
(9382)
学科
(82455)
经济(82367)
管理(61436)
(58444)
(49147)
企业(49147)
方法(41130)
数学(36474)
数学方法(36021)
(33707)
(22633)
中国(22402)
(19254)
(18031)
财务(17989)
财务管理(17933)
企业财务(17051)
业经(16635)
(16415)
地方(15513)
(15227)
贸易(15222)
(14815)
农业(14276)
财政(13710)
理论(13119)
(12584)
(12002)
银行(11971)
(11661)
机构
大学(285368)
学院(283135)
(117419)
经济(115208)
管理(112165)
理学(97391)
理学院(96372)
管理学(94731)
管理学院(94189)
研究(92272)
中国(69657)
(61144)
(58224)
科学(55764)
财经(45701)
(45164)
(44574)
中心(44060)
(41573)
(41057)
研究所(40897)
业大(40809)
经济学(36837)
(36777)
师范(36408)
北京(36000)
农业(35038)
财经大学(33976)
经济学院(33258)
(32988)
基金
项目(193101)
科学(152462)
基金(141643)
研究(141269)
(123466)
国家(122145)
科学基金(105266)
社会(90567)
社会科(85761)
社会科学(85736)
基金项目(74981)
(74875)
自然(67846)
自然科(66260)
自然科学(66238)
教育(66174)
自然科学基金(65045)
(63104)
资助(57380)
编号(57284)
成果(46743)
(43755)
重点(43698)
(40507)
(40473)
课题(38429)
教育部(38022)
国家社会(37966)
科研(37886)
创新(37875)
期刊
(123070)
经济(123070)
研究(81941)
(53259)
中国(52956)
学报(44436)
科学(39827)
(39284)
管理(38739)
大学(34010)
学学(31899)
教育(28697)
农业(26903)
技术(24907)
财经(22805)
(22383)
金融(22383)
经济研究(20883)
(19562)
业经(19460)
问题(16133)
财会(14763)
(14733)
(14712)
图书(14285)
(13832)
统计(13744)
技术经济(13716)
会计(13505)
理论(13348)
共检索到4141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晓路  郭庆旺  
本文从财政与国家治理的关系角度,将近代以来的财政学发展划分为三个100年左右的时期,分别为官房学时代、政治经济学时代和经济学时代,探讨了这三门学科及其国家治理理念对财政学所产生的影响。在总结历史的基础上,本文提出财政学发展是一种演化而非进化的观点。官房学时代的财政学,极其重视国家的作用,奠定了财政学的政治学基础;政治经济学时代的财政学,强调国家要顺应经济规律,构建了财政学的经济学基础;经济学时代的财政学,主张财政要依据民意,满足社会需要,形成了财政学的社会学基础。当前我国财政学的发展应当融合三个学科的相关合理内涵,而不仅限于经济学的研究范式。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寒波  
作者认为,传统财政理论将财政学的研究领域局限于国家的收支活动或国家政府部门所进行的经济活动,使得财政学说出现自身无法弥补而又必须弥补的理论体系上的缺陷。而要弥补这一缺陷,就只能将财政学的研究领域进一步拓展为对整个国家行为(包括经济行为和非经济行为)进行经济分析,把财政学研究的主题转移到整个国家行为的变化及其规律性与国家收支的关系研究上来。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杨松武  
推动财政学基础理论创新、构建"国家治理财政学"是近期我国财政学界的一件大事。如何将具备多学科属性的财政学与国家治理有机融合也是一件学术难事。为了凝聚学术共识,提高理论创新效率,几个基本理论命题急需讨论,它们是:"国家治理财政学坚持什么国家观"、"坚持什么国家治理观"、"国家治理财政是财政的本质还是类型"、"国家治理财政学采用什么研究范式"以及"构建什么主题叙事逻辑"等。在对以上基本命题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构建国家治理财政学的三个可行方向,即坚持财政学的普世性导向、坚持财政学的融合发展方向以及坚持渐进主义的学科发展道路。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蒋洪  
“国家财政”与“公共财政”双方争论的分歧似乎不在于财政是否与国家有 本质联系,而在于对国家本质的认识有所不同。两种观点针锋相对。由此而引发的思考涉及三 个方面:不同的国家观与财政理论和政策有何联系;各种不同的财政理论究竟包含怎样的国家 观;如何看待现实中的国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馨  
“国家财政”还是“公共经济”?———西方财政学根本思路问题探析●张馨财政与国家或政府的关系问题,是古今中外任何财政论著都无法回避的中心问题之一。近年来人们开始将目光转到西方财政学对此问题的看法上来,并试图以此来佐证和加强自己的观点,即用以强化或者否...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付敏杰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的强调,注重财政的现代国家职能而非传统市场职能。国家是政治学的核心范畴,经济学只研究市场和市场视角下的政府,不研究国家。国家治理视角下的财政研究从以市场为中心转向以国家为中心,意味着财政学要逐步从经济学主导转变为政治学主导,从市场中的补充性职能转向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职能,从而改变以往经济学视域的财政学"只研究政府、不研究国家"的状况。与全面深化改革以来国内的研究相比,本文强调了财政职能的国家化,并对财政学的政治学转向提出了设想,即必须摆脱经济学传统下对于市场效率的过度关注,逐步转向新时代对于国家治理政治的决定性影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樊丽明  王澍  
财政学研究的基本态势对财政学人的未来研究和财政学科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六种中文经济学权威期刊2006-2015年发表的财政学论文,从研究主体、研究主题、研究方法三方面揭示了我国近10年财政学研究的基本态势。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近年来财政学研究成果的整体态势呈现总量平稳、稳中有升的特点。研究机构整体符合"二八定律",地域特征明显,财经类院校和研究机构是研究重镇,而综合性大学体现了更高的影响力,博士招生规模、重要科研项目数对研究机构评价指标影响显著。研究个体的机构集中度较高,在京学者表现出众,性别比例严重失调,产出力和影响力排序差别较大,高影响力学者趋于年轻化,地域和重要科研项目数对...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闫坤研究员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学科骨干力量合力撰写的《新中国财政学研究70年》,已于2019年9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书系》之一。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也是新中国财政制度建设和新中国财政学发展70周年。70年来,在新中国的财政体系不断丰富和完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马珺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以下简称"财经院")主办的"国家治理与财政学基础理论创新"研讨会于2014年10月25-26日在北京举行。京内外专家学者共40余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其中16人做了主题发言。与会的专家学者分别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南京财经大学、中共上海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牛富荣  
翻转课堂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本文将根据收回的450份调查结果,围绕对传统教学模式的评价、推行翻转课堂的必要性、优点和困难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高校推行翻转课堂的政策建议。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王雍君  
当代财政理论与实践窘境的根本源头之一,可追溯到对制约财政过程的制度环境缺失适当的理解与建构。这些制度环境的总和可被概念化为财政场域(fiscal field),即公共财政活动在其中得以展开的制度性公共空间。本文鉴别了六个最重要的财政场域:财政分离、课税强制、共同资源池、财政授权、财政受托责任与竞争安排,以及财政赋权。在此基础上建构的分析框架涵盖财政场域的四个层次——分析功能、清单与属性、作用机制和救济路径。由此形成的公共财政的过程理论作为智识财政学的基石,专注于合理预见那些由制度安排引起的非意愿后果。财政改革不应只是刻意追求意欲结果,更应致力于构建预见性强的制度安排以使非意愿后果能被合理预见到。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张军  孙永军  余应敏  
现代财政制度在国家治理体系转型中发挥着基础作用,现代财政制度的构建对财政审计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财税体制还存在不足:预算管理制度不完善、财政支出效益不高、税收征管水平不高、转移支付制度不能有效解决政府间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不合理。财政审计虽然在我国财税体制完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仍然不能适应构建现代财政制度的要求。推动现代财政制度的构建,是财政审计发挥国家治理"免疫系统"功能的主要途径之一。首先,财政审计应该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推动绩效预算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其次,加快税收征管审计发展,促进税务机关提高征管水平;再次,转移支付资金审计要聚焦资金使用效益,促进转移支付制度改革。财政审计要采取针...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黄君洁  
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15岁以上的人口中,有8500万人是文盲,其中大多数人在农村,可见,农村义务教育形势之严峻。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困难重重,主要是财政性投资不足。 一、义务教育的基本财政特征 从财政学的角度来分析,教育具有极大的外部效应。一方面,受教育的个人可以从中得到很大的收益,且收益水平通常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提高而提高;另一方面,会使整个社会因受教育者的文化程度的提高而受益,一般来说,一国的受教育者越多,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李万涛  崔继凯  
税收及财政支出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工具,其相关研究历久弥新,文章赋予最优税收及财政支出结构新的内涵。在Chamley模型及Barro模型基础上,从分析生产函数及消费者效用函数入手,建立公平—效率动态调整(EEA)模型,并结合中国近30年相关数据量化分析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理论依据及实践路径,仿真模拟国家治理能力提升的变化趋势,进而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财政政策调整予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最优税收及财政支出策略组合在理论上具有存在性与可解性,在实践上具有可操作性,新的财政政策调整完全符合中国新时代的发展变化。最后对提升国家治理能力提出了财政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傅娟  
本文研究财政学主流从德国范式到美国范式的演变史。文章通过对不同语言的“财政”一词进行文献研究,认为财政学产生于德国而非英国;然后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下,还原经济学如何一步步取代财政学的历史过程。本文的研究表明:第一,财政学并非经济学的分支,二者产生的土壤与哲学根基都不相同;第二,经济学的几次变革反映出其内在逻辑的不一致,无法作为财政学的理论基础;第三,当代主流财政学与现实脱节的原因在于实践和理论的发展方向是矛盾的,即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美的财政实践在向德国学习,而英美的公共经济学却取代德国财政学,成为财政学的主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