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78)
- 2023(2768)
- 2022(2243)
- 2021(2325)
- 2020(2011)
- 2019(4354)
- 2018(4129)
- 2017(7360)
- 2016(4458)
- 2015(5061)
- 2014(5195)
- 2013(5271)
- 2012(4938)
- 2011(4171)
- 2010(4582)
- 2009(4499)
- 2008(4789)
- 2007(4253)
- 2006(3893)
- 2005(3738)
- 学科
- 财(20193)
- 管理(17360)
- 济(14545)
- 经济(14517)
- 业(13661)
- 企(12310)
- 企业(12310)
- 财政(11775)
- 政(9420)
- 务(8060)
- 财务(8054)
- 财务管理(8014)
- 企业财务(7656)
- 学(7429)
- 制(6947)
- 中国(6413)
- 制度(5085)
- 度(5085)
- 体(4645)
- 农(4562)
- 方法(4407)
- 地方(4377)
- 教育(4304)
- 体制(4088)
- 理论(4001)
- 银(3935)
- 银行(3928)
- 策(3924)
- 行(3582)
- 及其(3397)
- 机构
- 大学(59062)
- 学院(57024)
- 财(22078)
- 济(21808)
- 经济(21224)
- 研究(19781)
- 管理(19019)
- 中国(17014)
- 理学(14929)
- 理学院(14772)
- 管理学(14566)
- 管理学院(14447)
- 财经(12614)
- 京(12575)
- 江(11663)
- 科学(11325)
- 经(11161)
- 所(10317)
- 中心(9806)
- 省(9321)
- 财经大学(8804)
- 研究所(8539)
- 财政(8527)
- 州(8523)
- 范(8346)
- 北京(8311)
- 师范(8276)
- 农(7744)
- 政(7540)
- 经济学(7331)
共检索到1096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共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政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这个论断不仅为建立现代财政制度提供了理论基础,而且为财政理论和财政学的创新提供了新思路和方向,本文根据这个论断对财政学对象进行新的思考。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延杰
如何使财政理论贴近现实,实现我国财政学与其他学科合理分工的前提下从抽象型向具体系统化方向发展,是摆在我国财政理论研究者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而财政学研究对象是财政理论中最基本最关键的问题,只有正确认识财政学研究对象,才能明确财政理论研究方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余丽生
由于房地产价格的不断高涨,地方政府来自土地的收入不断增加,引起了社会对"土地财政"的关注,但许多认识是不正确或者是不科学的,是不符合地方财政实际的。本文从财政学的角度,对"土地财政"进行了科学的剖析,分析了"土地财政"的来龙去脉、"土地财政"的利弊得失,提出了如何从规范中央和地方的收入分配、培养地方税体系、开辟地方新财源等方面着手来规避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智
一建国以来,我国财政学经历了创建、发展和不断完善的过程,基本形成了以财政学原理(即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总的指导思想,研究财政学中最基本的问题)为核心的财政学体系框架.近几年对财政学的研究又有了新的发展,人们从不同方位研究和完善财政学科体系.财政学的发展研究就是从改革、发展的角度研究财政学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财政学原理与发展的研究,对财政理论与实践产生了重大影响,它们的功绩是不容否定的.但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重定性分析、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峰
申奥成功为北京和中国带来了无限的机遇和挑战,尤其在未来的8年中,挑战大于机遇。特别是我国正处于一个体制转轨时期,市场运作机制、市场开发手段和市场环境都还很不健全,北京奥运会所需的创纪录的资金如何筹集、运用也必将在一定程度上向我国的财政管理提出新的挑战。
关键词:
奥运会 财政预算 政府采购 奥运国债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杨志勇
国家支配社会较多份额的资源,决定了必须有专门的学科对此加以研究。财政学具有天然比较优势,但也面临诸多挑战。财政学人曾努力嫁接公共经济学和公共管理学,但这仍不足以应对现实巨变的挑战。中国财政学的发展需要创新人才培养,需要从学科发展史中汲取经验,需要整合本土资源、放眼世界,并加强重大现实问题研究。
关键词:
财政学 中国财政学 财政史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朱德安
财政学研究对象的两个层次朱德安目前,有关财政学研究对象的表述有些混乱。有人认为,只有财政本质及财政分配规律才是财政学的研究对象,其它则均属现象范畴,不在研究对象之列。这是一种传统观点。近年人们认识到,正如单纯把经济关系作为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过于狭窄,...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国清
许廷星教授1957年出版的专著《关于财政学的对象问题》,在我国第一次提出并系统地论述了"国家分配论"的基本内容。其针对前苏联学者关于财政学对象是"货币关系论"的观点,绝非计划经济的产物。其所提出的两种属性分配关系和"国家分配论",涵盖了"以国家为主体"、"满足整个社会的共同需要"等丰富内容,在中国当代财政学发展史和今天的理论探索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两种属性分配关系 国家分配论 共同需要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傅娟
本文研究财政学主流从德国范式到美国范式的演变史。文章通过对不同语言的“财政”一词进行文献研究,认为财政学产生于德国而非英国;然后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下,还原经济学如何一步步取代财政学的历史过程。本文的研究表明:第一,财政学并非经济学的分支,二者产生的土壤与哲学根基都不相同;第二,经济学的几次变革反映出其内在逻辑的不一致,无法作为财政学的理论基础;第三,当代主流财政学与现实脱节的原因在于实践和理论的发展方向是矛盾的,即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美的财政实践在向德国学习,而英美的公共经济学却取代德国财政学,成为财政学的主流。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史锦华
财政社会学注重解释在不同财政体制下国家的政治形态和不同政治形态的国家在财政制度变迁中的社会变化,从而使财政制度成为理解和分析国家形态—社会制度—政治制度三维度间关系的重要支撑和基础。财政社会学强调"税收讨价还价—政治民主模式"的政治价值取向,并由此将税收国家与政治民主相对应。面对这种制度变迁路径下所产生的"中国困惑",财政社会学提出了税收制度改革和"国退民进"的解决方案。在构建中国财政学理论框架的过程中,有必要借鉴财政社会学的研究范式,但同时需扬弃其现有理论中特定的话语特权和政治价值判断,要结合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发展来构建未来中国的财政学。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马骁
纪念许廷星教授《关于财政学的对象问题》公开出版50周年是为了向许廷星教授致敬,向财政学前辈们致敬,弘扬优秀学术传统,促进财政理论研究与人才培养的不断创新。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徐理结
哈维.罗森的《财政学》的研究对象超越传统财政学,成为公共财政学或公共经济学;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公共财政的基本要求,也是公共财政的研究对象之一。我国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构建公共财政的关键在于进一步改革政府预算制度;建立"纳税人"制度。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蔡琛
中国财政学对公共预算问题的研究,未能融合经济学的分析范式,也未实现必要的"市场细分"。近期的研究取向可以从以下方面加以谋划:组建"中国公共预算研究会";尽快完成中国近代预算史的抢救性研究与实现预算术语统一化;按照正确的顺序继续推进"三部曲"的预算规范化进程。
关键词:
公共预算 主流化 “三部曲”进程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许安拓
(一)核心教材的理论创新从财政学理论创新上讲,必须要在当前财政学科建设和财政学理论研究上做出两个重要创新:一是指导思想要创新;二是财政理论架构要拓展。1.指导思想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以及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而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就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它们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明远
财政学是从经济学中分化和独立出来的一个新学科。200多年来,财政学演变发展的历程表明了它有坚实的理论基础、丰厚的科学内涵和强大的生命力。笔者认为,充分认识财政学具有跨越多学科的综合学科的特点,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适当拓宽财政学研究的领域,立足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和理财学的有机统一,运用财政政策和预算、税收等手段,调节资源配置和社会收入分配,促进国家治理、社会安定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把现代财政学建设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市场经济,财政职能,财政学理论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