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72)
- 2023(1608)
- 2022(1278)
- 2021(1399)
- 2020(1160)
- 2019(2634)
- 2018(2385)
- 2017(4138)
- 2016(2455)
- 2015(2873)
- 2014(2865)
- 2013(2948)
- 2012(2711)
- 2011(2120)
- 2010(2208)
- 2009(2054)
- 2008(2283)
- 2007(1857)
- 2006(1492)
- 2005(1350)
- 学科
- 财(18779)
- 管理(12907)
- 财政(11332)
- 业(9662)
- 企(9117)
- 企业(9117)
- 政(9058)
- 务(7252)
- 财务(7252)
- 财务管理(7215)
- 企业财务(6915)
- 济(5909)
- 经济(5901)
- 制(4040)
- 中国(3850)
- 制度(3421)
- 度(3421)
- 策(3134)
- 体(3088)
- 体制(2924)
- 出(2797)
- 方法(2758)
- 政策(2565)
- 及其(2561)
- 支出(2536)
- 地方(2491)
- 方针(2480)
- 述(2473)
- 阐(2472)
- 阐述(2472)
- 机构
- 大学(28677)
- 学院(27601)
- 财(15793)
- 济(10792)
- 经济(10567)
- 管理(10490)
- 理学(8850)
- 理学院(8782)
- 管理学(8697)
- 管理学院(8648)
- 研究(8601)
- 财经(8047)
- 中国(7378)
- 财政(7242)
- 经(7217)
- 政(6290)
- 京(5823)
- 财经大学(5667)
- 科学(4835)
- 江(4801)
- 所(4409)
- 会计(4122)
- 省(3908)
- 北京(3701)
- 中心(3662)
- 经济学(3421)
- 研究所(3407)
- 部(3266)
- 州(3174)
- 范(3097)
共检索到526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黄静,女,1962年生,教授、硕士生导师,贵州财经学院财政与税收学院院长,财政学学术带头人,贵州省税收学会常务理事,贵州省国际税收学会常务理事,贵州省注册税务师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税收理论与税收政策研究,主持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1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3部,发表相关学术论文40余篇。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家春
一本介绍西方财政理论的权威性著作──评邓子基主编的《现代西方财政学》王家春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财政理论,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体制,都要求我们对西方财政理论持"拿来主义"的态度。而在"拿来"当中,全面、系统、客观地引进是基础,此后才谈得上去...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山东大学财政学学科是山东省重点学科和"985工程"学校重点支持发展的学科之一。享受国家特殊津贴专家、山东大学副校长樊丽明教授为本学科带头人。该学科秉承"植根齐鲁、面向世界,厚德笃学、彰显特色"的宗旨,经过多年努力建设形成以下特色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郭庆旺 刘晓路
陈共先生虽已耄耋之年,仍笔耕不辍。本文回顾陈老师的学术生涯,简要归纳总结了他在财政学研究中做出的杰出贡献。首先,他依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在紧密结合中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上,奠定了新中国财政学的理论根基,特别是国家分配论和社会主义资金理论的开创与发展。其次,他基于综合平衡理论对财政赤字和财政政策理论所做的分析,堪称立足本土、中西合璧的典范。第三,他直面中国制度变迁需要而提出的财税制度与体制改革理论,为利改税、承包制、税制改革和财政体制等财税领域的重要改革,提供了有积极意义的决策参考。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郭庆旺 刘晓路
陈共先生虽已耄耋之年,仍笔耕不辍。本文回顾陈老师的学术生涯,简要归纳总结了他在财政学研究中做出的杰出贡献。首先,他依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在紧密结合中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上,奠定了新中国财政学的理论根基,特别是国家分配论和社会主义资金理论的开创与发展。其次,他基于综合平衡理论对财政赤字和财政政策理论所做的分析,堪称立足本土、中西合璧的典范。第三,他直面中国制度变迁需要而提出的财税制度与体制改革理论,为利改税、承包制、税制改革和财政体制等财税领域的重要改革,提供了有积极意义的决策参考。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蔡柯
现在市面上流传的写史类的图书,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纯写史,一般采用编年体,如实记述历史上发生的事件,加上些许点评之类的话;另一类是纯议论,用作者的眼光对历史上的是非功过进行评价议论,这背后往往有作者的视角。然而,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推出的这本《新中国70年发展的财政逻辑》则既非纯写史,也非纯议论,而是一本"史论",即"史"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军 欧阳宗书
建立中国社会主义公共财政基本框架体系的问题自1998年提出以来,学术界讨论热烈,现将主要观点整理如下。一、关于建立公共财政的必要性问题主要有四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搞市场经济就要搞公共财政。综观世界上实行市场经济制度国家的财政运行机制,尽管形式各异,侧重点多样,但其基本的模式是相似的。这就是,以满足社会的公共需要为口径界定财政职能范围,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马海涛 温来成 李贞 马金华
姜维壮教授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财政学家、教育家,新中国财政理论体系奠基人之一。在姜教授90华诞到来之际,我们怀着无限崇敬的心情,努力概括姜老几十年财政研究学术思想精华,向姜老表示崇高敬意,也昭示、鞭策后来者发奋图强、刻苦钻研,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做出贡献,为国家财政经济改革与发展献言献策。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傅娟
本文研究财政学主流从德国范式到美国范式的演变史。文章通过对不同语言的“财政”一词进行文献研究,认为财政学产生于德国而非英国;然后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指导下,还原经济学如何一步步取代财政学的历史过程。本文的研究表明:第一,财政学并非经济学的分支,二者产生的土壤与哲学根基都不相同;第二,经济学的几次变革反映出其内在逻辑的不一致,无法作为财政学的理论基础;第三,当代主流财政学与现实脱节的原因在于实践和理论的发展方向是矛盾的,即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美的财政实践在向德国学习,而英美的公共经济学却取代德国财政学,成为财政学的主流。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高新军
美国剑桥市1997~1998年财政预算案介绍高新军1997年4月9日至26日,应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政治系的邀请,“中国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运行机制”课题组一行6人,对马萨诸塞州的剑桥市政府进行了访问。访问期间,我们与剑桥市议会的部分议员进行了座谈,听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馨 游宏炳
叶振鹏教授是我国著名的财政经济学家。1950年代前期,叶振鹏老师就已开始了财政学的科研与教学活动,至今已在财政学园地辛勤耕耘60多年,硕果累累,誉满天下,是我国财政学的重要创始者与开拓者。叶振鹏老师在财政领域的学术思想,至少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立足中国国情实际研究理论问题,提出财政"分配关系观"等一系列具有理论奠基性的观点,为创立和发展我国自己的财政学作出了重大贡献。二是紧跟国家前进步伐探索实践问题,提出"双元结构财政论"等理论,为构建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财政作出了重大贡献。三是探索财政发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田一农
这次会上,刘仲藜部长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开展财政理论研究工作,作了重要报告,不少同志也在大会和小组会上作了发言,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我主要就开展财政学会的学术活动问题,讲几点意见。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李俊生
本文结合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财政经济发展历史和我本人作为何先生学生的学习经历与体会,通过回顾和梳理何振一教授创建“社会共同需要论”以及以此为基础形成的涵盖“财政一般”与“财政特殊”范畴的一整套包容性财政科学理论框架体系的过程,分析“社会共同需要论”的学术意义,展望“社会共同需要论”对财政科学发展的长期影响,追思何振一教授的学术贡献。本文实际上也是作者学习和研究“社会共同需要论”的初步体会和成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