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529)
2023(18413)
2022(15683)
2021(14558)
2020(12275)
2019(27910)
2018(27377)
2017(52124)
2016(28202)
2015(31586)
2014(31582)
2013(30849)
2012(28655)
2011(25625)
2010(25949)
2009(24209)
2008(23731)
2007(21099)
2006(18383)
2005(16711)
作者
(79227)
(66203)
(66031)
(63070)
(42217)
(31797)
(30202)
(25831)
(25064)
(23910)
(22484)
(22099)
(20979)
(20782)
(20643)
(20481)
(19841)
(19713)
(19079)
(18935)
(16396)
(16390)
(16079)
(15340)
(15126)
(14835)
(14611)
(14611)
(13388)
(13176)
学科
(128649)
经济(128522)
管理(85415)
(77558)
(63528)
企业(63528)
方法(51071)
数学(44663)
数学方法(44139)
(39888)
中国(35205)
(32919)
地方(31540)
业经(27078)
(24028)
(23746)
农业(22018)
(21491)
财务(21425)
(21398)
贸易(21386)
财务管理(21355)
(20651)
企业财务(20309)
(19315)
银行(19278)
(18637)
金融(18634)
(18401)
理论(18397)
机构
学院(396148)
大学(393355)
(169360)
经济(165937)
管理(151865)
研究(134605)
理学(129965)
理学院(128544)
管理学(126378)
管理学院(125630)
中国(103418)
(84334)
(82574)
科学(80140)
(67836)
财经(63413)
(63042)
中心(62570)
(61084)
研究所(60711)
(57383)
业大(55458)
经济学(52358)
北京(51950)
(51504)
师范(50987)
农业(49145)
(48280)
(48148)
经济学院(46867)
基金
项目(257774)
科学(203361)
研究(190110)
基金(186665)
(161330)
国家(159962)
科学基金(138216)
社会(121663)
社会科(115372)
社会科学(115347)
(101799)
基金项目(98078)
教育(88352)
自然(87932)
自然科(85941)
自然科学(85919)
(84666)
自然科学基金(84386)
编号(77711)
资助(76704)
成果(63469)
(58773)
重点(58087)
(57003)
课题(53732)
(53535)
国家社会(50309)
创新(50025)
教育部(49368)
科研(49278)
期刊
(195150)
经济(195150)
研究(120755)
中国(83094)
(70629)
(57537)
学报(57368)
管理(57364)
科学(53519)
大学(44098)
教育(42857)
学学(41615)
农业(39154)
(37883)
金融(37883)
技术(36556)
经济研究(32592)
财经(32268)
业经(31337)
(27783)
问题(24688)
(21065)
技术经济(20694)
统计(20086)
(19837)
商业(18466)
图书(18196)
(18181)
(17981)
世界(17796)
共检索到6081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欣亮  刘飞  
构建动态面板模型,利用SYS-GMM估计得出:财政纵向失衡与经济发展质量间呈倒"U"型关系,且地方政府投资与规制行为偏向是过度财政纵向失衡引致发展质量损失的原因;在适度财政纵向失衡下,中央财政激励与政治激励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相似的边际影响,但过度时,政治激励对经济发展质量损失的抑制作用将强于财政激励;财政横向失衡会约束纵向失衡与经济发展质量间的关系,致使高度横向失衡地区纵向失衡适度阈值缩小,低度横向失衡地区适度阈值扩大。在横向失衡差异下,中央财政激励与政治激励积极作用存在区域异质性:高度横向失衡地区,单一政治激励或政治激励搭配转移支付作用更强;低度横向失衡地区,单一财政激励中税收分权优于政治激励或其他策略。因此,建议采取加大地方财力支持、实施差异化财税政策、优化晋升激励指标等措施,因地制宜降低财政失衡程度,扭转地方政府行为偏向,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敏   马万里  
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国的财政体制呈现出财政纵向失衡的典型特征。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现依赖中央政府自上而下的体制安排与激励设计,既要保证中央权威又需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财政纵向失衡的体制安排表明,中央政府在“赋权-控权”的过程中主导着财政体制改革方向,同时注重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发展积极性,寻求调动地方经济积极性与维护中央权威的动态平衡,在实践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的财政激励制度。然而,财政纵向失衡在激励地方政府经济竞争行为的同时,也会诱发地方政府的偏离行为,此时需要中央政府的干预和纠偏。合理解释财政纵向失衡安排对地方政府经济行为的约束,深入刻画中央财政控权与地方自主理性行为之间的动态博弈,是深刻理解中国式财政改革逻辑的关键。由此,未来推动现代化财政体制改革应延伸至对地方政府行为的引导和重塑,由激励机制的单向逻辑走向治理权力的综合逻辑,更好地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侯世英  宋良荣  
本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基于2008-2017年省际面板数据研究了分权背景下财政体制和地方政府行为对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我国财政分权体制和地方政府行为分别通过社会性质量维度和经济性质量维度来影响我国经济质量水平;其中地方政府主动性行为对经济效率质量、经济结构质量、经济稳定质量具有抑制作用,而财政分权对人民生活质量、生态环保质量的提升效果明显。同时,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行为对经济质量的影响存在区域性差异性,两者对东部地区的经济性和社会性质量都展现了较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中西部地区经济性和社会性质量提升主要依赖财政分权的政策激励,地方政府主动行为对中部经济性质量和西部社会性质量具有一定抑制作用。总体来说,财政分权和地方政府行为在不同质量维度结构标准下作用不同,所以要根据不同的影响去有针对性的采取行动,以期早日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刘群洋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全球经济受到了不同程度上的冲击,与此同时,许多国际经济组织认为,金融危机很大程度上受到财政透明度的影响。财政的透明度是否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取决于财政效率是否具备合理性,公共财政由于受到市场效率的影响,因而也具有同等的财政效率。可以说,财政效率的高低是评判公共财政机制有无经济发展成绩及潜力的依据,高水平的财政效率不仅能够推动从自上至下的公共财政体制建设,还能促进全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变革和完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杜超  焦文超  
文章采用博弈理论研究了财政分权下中央及地方政府实现经济增长的策略分析,分别构造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模型以及地方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模型。由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模型分析可知,如果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目标函数不一致,地方政府最优投资总量就会高于中央政府的意愿投资总量。并且地方政府投资所达到的经济增长无法实现中央政府预想的经济增长度。由地方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模型分析可知,地方政府双方合作时使得收益最大、投资最小,这种"双赢"的合作应该是他们的最佳选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储德银  费冒盛  
本文基于财政纵向失衡、土地财政与经济高质量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立足"五大发展理念"构建综合指标体系测度地方经济增长质量。研究结果发现,中国地方经济增长质量虽然从整体上呈缓慢上升态势,但绝对水平相对偏低。通过构建面板联立方程模型实证考察财政纵向失衡与土地财政对地方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效应发现,财政纵向失衡与土地财政均对地方经济增长质量产生了显著的抑制效应;通过对面板联立方程模型进行标准化回归进一步考察财政纵向失衡与土地财政对经济增长质量的作用机制与传导效应发现,财政纵向失衡不仅直接抑制了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而且通过助推土地财政规模间接抑制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魏婕  许璐  任保平  
本文从微观层面分析了地方政府官员行为影响经济增长质量的内生机制。中国官员由于任期限制会在有限时间内对政治激励做出强烈的反应,基本手段是通过利用财政倾斜支出偏向来提高经济增长的数量,从短期和显性释放信号以获取优势,而对着眼于长期的经济增长质量缺乏兴趣,所以中国经济增长质量长期呈现不高的状态。同时基于1998-2012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的计量分析证实了我们的研究结论。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未来以追求经济增长质量为根本出发点,关键在于转变政府主导的增长机制;完善官员考核体系,特别是加大反映增长质量核心内容的考核指标,使得地方官员以民意为施政的方向。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田新民  侯伟凤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转型升级攻关期,人力资本在提升经济质量方面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财政教育支出作为人力资本形成的重要支撑力量,其增加却没有带来经济效率的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陷入瓶颈,背后原因值得深入研究。文章通过探究财政教育支出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内在关系并利用中国2005—2016年284个地级市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财政教育支出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促进作用;而地方政府债务对财政教育支出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产生了抑制效应;机制检验表明财政教育支出通过人力资本水平影响全要素生产率,而地方债务通过挤出私人投资和挤压地区私人经济规模阻断财政教育支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途径产生抑制作用;分位数回归结果表明财政教育支出的促进作用和债务的抑制作用在全要素生产率的不同水平下具有异质性。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田新民  侯伟凤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转型升级攻关期,人力资本在提升经济质量方面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财政教育支出作为人力资本形成的重要支撑力量,其增加却没有带来经济效率的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陷入瓶颈,背后原因值得深入研究。文章通过探究财政教育支出与全要素生产率的内在关系并利用中国2005—2016年284个地级市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财政教育支出对全要素生产率具有促进作用;而地方政府债务对财政教育支出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产生了抑制效应;机制检验表明财政教育支出通过人力资本水平影响全要素生产率,而地方债务通过挤出私人投资和挤压地区私人经济规模阻断财政教育支出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途径产生抑制作用;分位数回归结果表明财政教育支出的促进作用和债务的抑制作用在全要素生产率的不同水平下具有异质性。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振  曾津  
地方政府行为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影响深刻,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的过程中,仍需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本文对省际层面三次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进行测度分析,构建SARAR模型开展地方政府竞争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研究发现:以经济增速为导向的官员政绩考核体系下,地方政府对产业高质量发展形成“逐底竞争”。环境因素纳入官员政绩考核体系后,经济增速竞争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负面作用得以弱化。财政分权下,财政自由度的提高增强了地方政府的竞争能力和动机,一定程度上也对产业高质量发展产生了直接的负面作用。但财政激励的弱化又间接降低了地方政府的经济竞争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负向影响,强化环境绩效竞争则对产业高质量发展产生正向影响。本文对引导地方政府从经济增速的“逐底竞争”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逐顶竞争”转型具有政策启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洪丹丹  
基于中国与俄罗斯两个转型国家财政分权安排的比较分析,采用一个理论模型讨论了分权下的政治激励是如何影响地方政府行为和经济增长的,发现中国在某种程度上强调政治激励的财政分权在促进经济发展中发挥了有益的作用,而政治权力的分散化是俄罗斯转型前期经济绩效相对贫弱的一个主要原因。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武普照  孙超  赵宝廷  
在地方政府过度依赖土地财政及土地财政负面效应外溢的经济背景下,本文基于官员晋升激励和地方财政压力的双重视角,通过构建"中央—地方—居民"三部门博弈下地方政府实施土地财政行为的决策机理模型,剖析了土地财政扩张的体制根源,并利用1999—2017年的省际面板数据,从静态和动态的双重维度估计了官员晋升激励与财政压力影响土地财政的空间滞后模型,探究地方政府间土地财政行为的策略互动特征及其增长惯性。研究发现:官员晋升激励和财政压力均显著推动了土地财政扩张,且前者的估计结果十分稳健,而后者在统计上并不稳健;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行为存在明显的策略互动特征;土地财政存在惯性增长的"棘轮效应"和动态累积态势,这是地方政府难以摆脱土地财政路径依赖的关键。进一步地,通过构建官员晋升激励综合指数、测算包含转移支付收入的财政压力及更换土地财政度量指标等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也支持了以上结论。这对于完善地方官员考核体系、理顺不同级次政府间财政关系以及改革城乡二元土地管理制度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政策启示。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林春  孙英杰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是助推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着力点。基于此,本文从纵向财政失衡、地方政府行为与经济波动的内在联系出发,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来论证纵向财政失衡对经济波动影响的双重作用路径。首先,从理论上阐释了纵向财政失衡对经济波动既存在直接效应(纵向财政失衡→经济波动),又存在间接效应(纵向财政失衡→地方政府行为→经济波动)。其次,从实证上采用面板联立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对纵向财政失衡、地方政府行为与经济波动的影响效应进行检验。研究发现纵向财政失衡对经济波动既具有直接效应,又具有通过地方政府行为对经济波动产生的间接效应,其中,通过地方政府干预行为产生间接正效应,而通过地方政府竞争行为产生间接负效应。最后,依据实证结论提出相关政策启示。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阿娜  
选取2012—2020年28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据,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分析政府财税激励与创新要素配置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探究其中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财税激励和创新要素配置均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影响,且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该结论在经过一系列内生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创新要素配置对于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政府财税激励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即随着创新要素配置效率提升,政府财税激励对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正向影响作用会增强。因此,要强化政府财税激励政策支撑,提高创新要素配置效率,打造跨区域连接合作机制,从而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贾俊雪  罗理恒  顾嘉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其中,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是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选择。本文以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城市政策为契机,从要素配置视角构建一个相对统一的分析框架,剖析了地方政府环境规制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影响、机理及其蕴含的理论内涵。研究表明,地方政府环境规制总体上有利于遏制环境污染的同时,会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产生弱“U”型(近乎“L”型)影响;这体现在国家环境保护重点城市政策对地级市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但随着规制力度增加,不利影响明显减弱、趋于消失。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分析也得到了类似结果,为基准结论提供了良好的微观证据支持。这表明地方政府环境规制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可较好地实现“鱼与熊掌兼得”。要素配置机制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地方政府环境规制会影响企业自融资机制,进而对要素配置效率产生弱“U”型影响。本文对于完善地方环境治理以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