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6)
- 2023(1797)
- 2022(1356)
- 2021(1429)
- 2020(1263)
- 2019(2723)
- 2018(2623)
- 2017(4850)
- 2016(2848)
- 2015(3307)
- 2014(3426)
- 2013(3593)
- 2012(3367)
- 2011(2622)
- 2010(2677)
- 2009(2476)
- 2008(2742)
- 2007(2378)
- 2006(2054)
- 2005(1720)
- 学科
- 财(19295)
- 管理(13548)
- 财政(11630)
- 业(10946)
- 企(9533)
- 企业(9533)
- 政(9201)
- 济(8396)
- 经济(8292)
- 务(7403)
- 财务(7364)
- 财务管理(7325)
- 企业财务(7017)
- 制(5008)
- 中国(4806)
- 农(4174)
- 度(4145)
- 制度(4144)
- 地方(3592)
- 体(3435)
- 策(3217)
- 体制(3166)
- 方法(3132)
- 及其(2910)
- 政策(2907)
- 出(2846)
- 数学(2797)
- 数学方法(2779)
- 方针(2773)
- 述(2751)
- 机构
- 学院(33678)
- 大学(33449)
- 财(17634)
- 济(13789)
- 经济(13447)
- 管理(12234)
- 研究(10546)
- 理学(10345)
- 理学院(10247)
- 管理学(10076)
- 管理学院(10024)
- 中国(9907)
- 财经(9271)
- 经(8253)
- 财政(7877)
- 政(6853)
- 京(6593)
- 财经大学(6482)
- 江(5825)
- 科学(5814)
- 所(5444)
- 中心(5392)
- 省(5135)
- 经济学(4450)
- 研究所(4287)
- 北京(4261)
- 州(4204)
- 会计(4120)
- 经济学院(4049)
- 农(3997)
共检索到625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加快推进以保障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大力支持保障改善民生,是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实施财政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近年来,中央财政积极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部署和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充分发挥公共财政职能作用,切实增加财政文化投入,建立健全稳定增长的经费保障机制,提高经费保障水平,调整优化支出结构,支持文化改革和发展,全国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一、中央财政支持下我国文物保护工作取得的主要成就近年来,全国文物系统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刚
2009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蔓延、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投资者信心不足等严峻形势,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积极抓住结构性减税机遇,落实相关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企业设备更新和技术升级。2009年,市、县(区)财政专项安排企业技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王军
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和党中央、国务院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重视为做好财政社会保障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政治动力。十七大突出强调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对构建和谐社会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战略目标和具体要求。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都是改善民生、保障民生的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罗宝顺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南宁市财政保障民生持续改善取得的成就及面临的困境,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南宁市财政保障民生持续改善的对策建议:一是多措并举做大财力"蛋糕",提高民生支出保障能力;二是精准优化民生支出结构,确保基本民生持续改善;三是突出抓好民生支出进度,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四是加快民生财政领域改革,强化各级事权和支出责任;五是加大民生资金监管力度,严防违法和违规行为发生。
关键词:
新时代 财政保障 民生改善 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沈阳
民生是为政之要,中国共产党人要时刻放在心头、扛在肩上。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实现人民幸福的基础性工作,是促进社会稳定发展的根本性举措。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总思路,不断努力推进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水平。
关键词:
“以人民为中心” 总思路 保障和改善民生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补短板、强弱项难免存在困难挑战。越是困难,越要坚定信心,越要真抓实干,只有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一心一意为群众办事,才能在爬坡过坎中发现"办法总比困难多"。持续不断改善民生,就是为了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在发展中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不断发展,也是推进国家各项事业进步的基础保障。
关键词:
保障和改善民生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曦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业经济的核心,但农村金融多年来的弱质地位一直没有改变,固有的问题和矛盾始终存在。本文从公共财政视角,以辽宁省为例,通过对农村金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分析,并从公共财政视角探讨财政如何支持农村金融发展,更好地促进辽宁省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繁荣。
关键词:
公共财政 市场失灵 农村金融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吕玉丰 胡宝民
建立和完善以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为基础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点,也是财政支农工作面临的新课题。所谓农业社会化服务,是为了满足农业生产各方面、各层次、各环节的需要,以系统的服务体系为载体,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手段,实现生产要素的最佳配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赵鸣骥
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水利改革发展事关国计民生和科学发展全局。党中央、国务院历来高度重视水利工作,始终把加强水利发展改革作为一项长期性、经常性的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以水利为重点",这是中央着眼于经济社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我国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县级财政作为连接城乡的桥梁,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担当着承上启下的纽带角色。发挥县级财政职能作用,大力支持新农村建设,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贾祥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在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2006年初,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强调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和整个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责任、有义务自觉贯彻执行中央精神,积极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地处农村经济前沿并与“三农”有着很深历史渊源的国有商业银行,支持“三农”建设更是农业银行义不容辞的历史使命。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西藏工作,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党的治藏方略,制定了一系列支持西藏发展的特殊优惠政策,为做好西藏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自治区党委政府坚定不移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施了一系列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西藏实现了短短几十年跨越上千年的人间奇迹,历史性消除绝对贫困,与全国一道迈入小康社会。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自治区财政厅坚决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决策部署,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中心工作,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孙志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