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978)
2023(18803)
2022(15448)
2021(14339)
2020(12197)
2019(27775)
2018(27381)
2017(52421)
2016(28930)
2015(32672)
2014(32742)
2013(32113)
2012(29319)
2011(25972)
2010(26169)
2009(24315)
2008(24283)
2007(21653)
2006(18631)
2005(15932)
作者
(84542)
(70656)
(70550)
(67072)
(44705)
(34043)
(32111)
(27659)
(26633)
(25250)
(23756)
(23673)
(22372)
(22235)
(22112)
(21971)
(21468)
(20892)
(20409)
(20210)
(17649)
(17538)
(17069)
(16060)
(16055)
(15812)
(15629)
(15595)
(14317)
(14006)
学科
(118990)
经济(118858)
管理(87266)
(81846)
(67781)
企业(67781)
方法(57995)
数学(51780)
数学方法(51043)
(41021)
中国(33795)
(32210)
业经(25372)
地方(24734)
(23807)
财务(23731)
财务管理(23667)
(23163)
企业财务(22561)
(22367)
农业(21223)
(21079)
贸易(21070)
(20437)
理论(19330)
技术(17541)
(17191)
银行(17132)
环境(17016)
(16919)
机构
大学(409941)
学院(409819)
(163538)
经济(160102)
管理(157942)
理学(137343)
理学院(135827)
研究(134164)
管理学(133055)
管理学院(132327)
中国(100075)
(85612)
科学(84403)
(81558)
(72297)
(68026)
业大(64456)
中心(62752)
财经(62606)
研究所(61654)
(61326)
农业(57226)
(56956)
北京(52965)
(51350)
师范(50679)
经济学(50385)
(48567)
(48444)
财经大学(46501)
基金
项目(280563)
科学(220047)
基金(204035)
研究(197743)
(179915)
国家(178457)
科学基金(153350)
社会(125363)
社会科(118917)
社会科学(118880)
(110545)
基金项目(107981)
自然(102342)
自然科(100101)
自然科学(100074)
自然科学基金(98269)
(93444)
教育(93169)
资助(84280)
编号(79127)
重点(63647)
成果(63279)
(61420)
(58951)
(58275)
课题(55298)
科研(54731)
创新(54493)
教育部(52678)
计划(52417)
期刊
(172068)
经济(172068)
研究(115452)
中国(78225)
学报(69005)
(68083)
(64150)
科学(61131)
管理(56434)
大学(51977)
学学(49261)
农业(43115)
教育(41497)
技术(37117)
(34112)
金融(34112)
财经(31210)
经济研究(28691)
业经(28078)
(26708)
问题(24242)
(23527)
统计(21563)
(20948)
技术经济(20199)
(19903)
(18468)
商业(18355)
科技(18337)
财会(18288)
共检索到5937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韩民春  刘甲炎  
财政基本建设投资是我国政府推进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手段,而人口城市化作为我国政府未来的施政重点,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很强的带动作用。选用我国1979-2011年人口城市化和财政基本建设投资的时间序列数据,在控制产业结构的情况下,建立VAR模型,并运用协整理论、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检验了三者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显示,三者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但是财政基本建设投资对人口城市化的长期积累效应较弱,并且在短期内的调整效应并不明显。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魏燕  蒲佐毅  
在搜集1990年到2007年新疆生态安全和城市化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建立VAR模型,对城镇化和生态安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分析,得到以下结论:生态安全和城镇化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城镇化是促进生态安全的格兰杰原因;城镇化和生态安全之间存在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但城镇化对生态安全扰动的响应小于生态安全对城镇化扰动的响应,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生态安全和城镇化的当期值均对对方的未来值产生正向扰动,即二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互促进。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余可  朱启才  
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对1998~2004年间中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地方财政基本建设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各地地方财政基本建设支出对地区短期经济增长影响有较为显著的负相关性,而对地区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则不显著。根据这一结论,提出了其所隐含的地方财政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宁  
公共财政支出作为推动城镇化的重要资金来源,是保障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构建财政支出与城镇化、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实证模型,分析了财政对带动我国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支持作用。通过构建VAR模型与实证分析,结果证明:1.公共财政支出是促进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支撑力量,滞后一期的公共财政支出扩大1%可以促进城镇化率提高0.0375%;2.公共财政支出对城镇化的影响具有一定时滞性,财政支出在长期对城镇化率的提高作用更为明显;3.公共财政支出在短期会促进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但公共财政支出长期内会有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滞后二期的公共财政支出增长1%可以导致城乡收入差距减少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能  李万明  
本文引入财政支出作为传导机制,运用庇古的公共物品最优配置边际效用理论分析财政分权、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基于1978—2013年全国时间序列数据,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实证检验了我国财政分权、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动态关系。研究发现,从长期来看,财政分权、城市化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财政分权显著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城市化显著加大了城乡收入差距;从短期来看,财政分权却加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城市化反而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城乡收入差距对其自身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汪行  范中启  
本文以1990~2015年碳强度统计数据为样本,使用协整分析、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分析的方法,对碳强度、城市化与能源结构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分析。协整分析结果表明:碳强度、城市化与能源结构存在稳定的协整关系。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化对碳强度的冲击效应较大,具有持续性。方差分解分析结果显示:城市化对碳强度的贡献度较大。最后,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贺建风  刘建平  
21世纪以来,在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动下,我国城市化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高,但城乡收入差距却呈现着不断扩大的趋势。城市化进程和对外开放的程度对城乡间的收入差距是否具有明显的影响作用,值得我们探寻。因此,本文以城市化、对外开放与城乡收入差距三者的相互作用机制为理论基础,根据广东省1978-2006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VAR模型对这三个变量进行动态计量分析。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城市化和对外开放是造成广东省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两者对城乡收入差距均产生明显的正向拉动效应,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应的拉动效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薇  
选取我国1978~2011年城市化水平、产业结构及碳排放量的数据,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分析、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响应及方差分解技术对中国城市化、产业结构与碳排放之间的长期及短期动态关系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产业结构与碳排放之间存在长期的协整关系,城市化水平提高是导致碳排放量增加的原因,反之不成立;碳排放与第二产业之间也存在单向因果关系,碳排放量增加是第二产业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说明具有高碳排放量的高耗能产业是我国第二产业的重要支柱,支撑着我国的工业化进程,我国的经济增长遵循从"排放"到"增长"的路径。从三者之间的动态影响关系来看,城市化水平、第二产业对碳排放的影...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汪行  范中启  
本文以19902015年碳强度统计数据为样本,使用协整分析、脉冲响应函数与方差分解分析的方法,对碳强度、城市化与能源结构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分析。协整分析结果表明:碳强度、城市化与能源结构存在稳定的协整关系。脉冲响应函数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化对碳强度的冲击效应较大,具有持续性。方差分解分析结果显示:城市化对碳强度的贡献度较大。最后,提出相应的建议与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郭稷桁  朱道林  张立新  李瑶瑶  
为考察土地财政与土地城镇化的互动关系,本研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采用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对中国1999—2015年省级层面二者关系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土地财政与土地城镇化具有双向互动关系,可分为引致用地需求、土地城镇化扩张和土地财政再扩充3个阶段;2)实证分析显示,土地财政和土地城镇化存在相互促进的统计学关系,土地城镇化进程在短期内会引起土地财政的逐渐增加,而土地财政对于土地城镇化有长期的持续性正向影响,分别与理论分析中的3个阶段相匹配;3)脉冲响应和方差分解的结果均显示土地城镇化对土地财政冲击的响应较为灵敏和强烈,说明土地财政显著影响了我国的土地城镇化进程。地方政府应积极推进土地财税制度改革,严格把控城市拓展边界,最大限度地发挥城市土地的价值。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陈义林  
文章采用了1980~2006年的年度数据,通过建立相应的VAR模型,进行了财政支农和金融支农对农民收入影响的实证分析。通过模型设定、格兰杰检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和预测方差分解,发现农产品收购价格是影响农民收入的主要因素,财政支农和金融支农均对农民收入会产生影响。就效果而言,金融支农的效果要明显优于财政支农,财政支农在促进农民收入增加的过程中存在"渗漏"效应。因此,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和加大金融支农的力度是提高农民收入更为有效的途径。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娣  
一、引言通过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预测模型,对地方财政收入进行预测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的热点。国外关于财政收入预测模型起步比较早,陈燕武、吴承业(2002)在对宏观经济预测模型发展的研究中认为国外的宏观经济预测模型发展主要经过了三个阶段:在20世纪30~70年代,主要是在经济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复杂的宏观经济计量模型,使用最小二乘法或者工具变量法进行参数估计。二是在进入80年代以后,由于大量商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张琳  盛秀婷  
笔者在对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理论分析基础上,基于2000年~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采用面板门槛回归技术,以城市化为门槛变量,对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的门槛效应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三门槛效应。在城市化的任一门槛区间,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人口红利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会显著增强。最后,笔者从城市化的视角就如何发挥人口红利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刘景江  
建国40多年来,在我国财政支农资金中,农业基本建设投资额在国家基本建设投资总额中的比重(以下简称农业基本建设投资比重)一直起伏不定,最高时1963-1965年为17.6%,最低时1985-1989年为3.1%.一些同志认为,这反映了政府在农业基本建设投资问题上的随意性.实际上,政府长期以来在农业基本建设问题上并不"随意",相反倒是有意采取一种相机抉择的政策.回顾我国农业发展的历史,就可清楚地看到,每当农业生产不景气,甚至出现粮食紧缺之时,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领导都齐动手抓几年农业基本建设,与此相应,在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