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65)
2023(13503)
2022(11333)
2021(10884)
2020(8847)
2019(20022)
2018(19600)
2017(36108)
2016(19581)
2015(21789)
2014(21248)
2013(20632)
2012(18803)
2011(16799)
2010(16606)
2009(15931)
2008(15644)
2007(13250)
2006(11774)
2005(10879)
作者
(49954)
(41900)
(41775)
(39882)
(26585)
(19910)
(18966)
(16087)
(15963)
(14823)
(14285)
(14055)
(13446)
(13355)
(13320)
(12829)
(12353)
(12090)
(12013)
(11918)
(10503)
(10006)
(9867)
(9533)
(9428)
(9406)
(9314)
(9131)
(8326)
(8160)
学科
(72626)
经济(72515)
管理(60306)
(53110)
(45076)
企业(45076)
(33552)
方法(28412)
中国(27054)
数学(24638)
数学方法(24409)
(22361)
(21004)
业经(17279)
(16933)
财务(16905)
财务管理(16852)
(16380)
贸易(16371)
(16086)
企业财务(16027)
(15665)
(15113)
银行(15104)
财政(14567)
(14438)
(13933)
金融(13930)
体制(13311)
(13211)
机构
大学(261570)
学院(259086)
(116358)
经济(114357)
管理(95625)
研究(94401)
理学(81456)
理学院(80519)
管理学(79404)
管理学院(78884)
中国(75217)
(64316)
(55117)
科学(50899)
财经(46726)
(46255)
(42685)
中心(42374)
研究所(41018)
(37961)
经济学(37885)
(35749)
北京(35392)
财经大学(34779)
(34208)
(34034)
师范(33927)
经济学院(33904)
业大(31092)
(29522)
基金
项目(167985)
科学(134311)
研究(128605)
基金(124971)
(108081)
国家(107196)
科学基金(92009)
社会(85779)
社会科(81368)
社会科学(81355)
基金项目(64493)
(61412)
教育(59835)
自然(55259)
自然科(53985)
自然科学(53973)
自然科学基金(53030)
(52921)
编号(50986)
资助(50183)
成果(43436)
(39636)
重点(38538)
(37740)
国家社会(37308)
课题(35963)
(35895)
(35589)
教育部(35230)
(34518)
期刊
(132423)
经济(132423)
研究(89689)
中国(60514)
(55238)
管理(37795)
学报(36065)
科学(35072)
(33523)
教育(32104)
大学(29039)
(28015)
金融(28015)
学学(26846)
财经(24798)
经济研究(23519)
农业(22538)
(21464)
技术(20586)
业经(19298)
(16988)
问题(16714)
国际(15065)
世界(14820)
会计(13644)
(12475)
财会(12327)
(11992)
理论(11558)
技术经济(11266)
共检索到4163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茆健  
文章从财政压力的视角来分析20世世70年代末中国改革的动因和路径。"财政压力说"是研究制度变迁的新制度经济学的框架。从解决财政危机、维持国家义理性这一点上看,可以解释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改革的动因。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改革是政府主导的制度安排,是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国企工人和农民集团之间博弈均衡,通过改革,各方均达到更高的效用水平,因而这场改革的结果是帕累托改进非常成功的改革。政府改革的路径选择是:"甩包袱"和"向新兴财富征税"并举,通过对国有企业放权让利的政策,培育"新兴财富;"同时,通过农村改革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杨明  
20世纪 90年代是统一后的德国高等教育财政改革十分活跃的 1 0年。高等教育拨款、科研经费、学生资助三个层面的改革举措 ,使德国高等教育财政体制和运行机制向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本位、以多元投资为特征的方向演变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宋晓敏  
养老金制度是希腊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石,也是其核心组成部分。从其特征来看,希腊养老金制度属于典型的地中海福利国家模式,是极端"碎片化"的典型代表,长期以来在财政可持续性、社会公平等方面存在严重的问题。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希腊政府陆续进行了多项养老金改革,但进展缓慢。主权债务危机爆发后,在欧盟等"三驾马车"的外力推动下,希腊养老金制度改革迈出了转型的第一步。然而,反紧缩改革的激进左翼联盟于2015年1月上台后,希腊的社保改革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在欧盟开始第三轮救助后,激进左翼联盟政府在救助条件的约束下重启养老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赵章靖  朱俊鹏  
为后人所称道的民国时期的"教授治校",有其行之有效的制度安排。以民国时期清华大学"教授治校"为例,教授会与评议会是其基础性组织。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在清华学校改办大学的过程中,"教授治校"制度的成立和"教授治校"管理模式的形成,有其特定的思潮引领、组织基础与人员支持。特别是留美"少壮派"作为中坚力量,在教授会与评议会成立过程与早期运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当时,教授会与评议会代表着清华教师群体,在维护教师权益、践行"教授治校"过程中发挥了最为基础、最为核心的作用。以教授会与评议会为基础的教授治校制度,深深影响了清华二三十年代的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绮莉  
"任何社会、任何时期、任何国家都存在着利益集团,都存在利益集团对政府政策的影响"。①作为政府政策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医疗保险制度的制定及改革逐渐成为各国政府及国民关注的焦点。医疗保险制度亦是经济政策与社会政策的共同课题,处于公共政策议程的中心位置。同为亚洲国家的日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改革历程及论争对现在的中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日本的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是与日本近代社会经济的发展紧密联系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为了维护社会稳定,日本政府于1922年颁布了《健康保险法》。②作为亚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李晓燕  陶夏  
20世纪70年代,美国基础教育财政诉讼如雨后春笋般在美国各州开始涌现,并经历了从"均等"到"公平"的发展阶段,体现了社会公众关于教育平等理念的嬗变。"充足教育"的理念深刻影响着美国基础教育的财政政策,使之在财政拨款以学生需求为导向、测算拨款充足的方法多样性、拨款充足有具体的公平标准几方面对我们有所启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志广  
社会经济转型是财政压力下财政制度变迁及产权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果。各国向全面计划时代的转型其实是利润型财政制度的产物,20世纪末的社会经济转型是原计划经济国家的财政制度从利润型财政制度向税收型财政制度变迁所导致的,它带来了各国向市场化社会的转型,但由于在这一过程中政府的权力并未受到较好的限制,其追求短期财政收入最大化的行为使国家的财政制度具有了租金型财政制度的特征。所以要实现社会经济健康转型,必须规范政府权力,加快税收型财政制度的建立。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曾国安  
20世纪 70年代末以来 ,中国居民收入差距呈现出扩大的趋势。到 2 0世纪 90年代末 ,与国际比较 ,居民整体的收入差距处于中等水平 ,城市居民之间、农村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处于低水平 ,但城乡居民之间和不同行业的职工之间的收入差距偏大。对于居民收入差距的调节需要根据收入性质、类型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政策 ,收入的调节应该循序渐进 ,应该同经济增长、反垄断、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及区域经济战略和政策的调整相结合。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戚艳霞  种金睿  姜国杰  
合理的政府会计制度能够对会计行为人和利益相关者的行为进行有效的规范,促进财政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我国现行政府会计制度在信息数量和质量方面存在的制度非均衡状况制约了政府会计职能和财政资源配置效果的实现。推动当前政府会计制度从非均衡状态到均衡状态,需要立足公共财政管理需求,从制度本身的不健全、制度执行的不合理和内部控制的不完善等影响制度均衡的问题和原因入手,建立健全政府会计制度,加强内部控制和外部监督机制,实现推动制度优化和增强制度执行有效性的齐头并进。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张琦  
从公司治理结构的角度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国有企业改革实践,重心在于“两权分离”中的“经营权”一侧,其核心是处理股东和董事会之间、董事会和总经理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这一时期,中国逐步告别“短缺经济”,市场供需力量逆转,使得国有企业原有的经营机制缺陷愈加凸显,亏损愈益严重,客观上为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供了契机。理论探索和改革实践都表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既要围绕“产权明晰”做文章,同时也必须营造一个各类企业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以“京伦会议”为代表的一系列企业理论和国有企业改革国际研讨会,不仅对当时的国有企业改革实践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也将企业理论、产权理论、公司治理等微观经济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在中国经济学界传播开来,推动了中国经济学研究的发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祝成林  
基于20世纪80年代以来历次重要教育政策分析,浙江省中高职课程衔接实践经历了为建立职业教育体系下的中高职课程衔接制度创造条件、建立职业教育体系下的中高职课程衔接制度、尝试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的中高职课程衔接制度、构建与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的中高职课程衔接制度。纵观发展历程,这四方面似应受到重视并努力为之,即统一中高职专业目录是实现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前提、实践发展需求是实现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基点、校校合作与校企合作是实现中高职课程衔接的关键、服务区域经济是实现中高职课程衔接的重要策略。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陈婷  
受欧美,尤其是美国数学教育倡导融合主义主张的影响,20世纪20年代我国编写的初中混合数学教科书数形结合,各科知识前后衔接关联自然。但由于编写过程中打乱了学科知识本身的系统性,对数学的"整体性"考虑不够,勉强把几种知识混合为一体,学生难以学到系统的知识,再加之师资水平有限,编写队伍不够成熟,以及当时毕业会考的影响等原因,混合数学教科书以失败而告终,但这次实验对当时及后来我国中学数学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马珺  
20世纪50—60年代既是新中国财政学初建时期,也见证了苏联财政学传统移入和退出的过程。就其理论和实践来源看,苏联财政学是苏联化的马克思主义、苏联特殊年代政治实践和计划经济体制等诸多因素的混合物。虽然它在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财政理论方面作出了首创性的贡献,但其历史局限性也不可避免。在苏联财政学移植中国之时,其中一些负面特征也参与了新中国财政学的重建,并对其后中国财政学的发展起到了长久的羁绊作用。20世纪50年代后期以来,中国财政学"去苏联化"的目标未能完全实现,这一方面源于塑造苏联财政学的思维模式仍然在当时的中国财政学界起着支配作用;另一方面在那些影响财政学发展的主要因素上,当时的中苏两国极为雷同。吸取20世纪50年代中国移植苏联财政学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对当下中国合理借鉴域外学术资源、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财政理论,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毛翠英  
农村合作医疗历经了三起两落,这是在公共供给因素持续性缺失的背景下,诸多私人供给因素和其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财政压力是农村合作医疗产生的主要原因,农村合作医疗的兴衰与相应时期的财政压力正相关,其原因就是政府释放财政压力的"甩包袱"策略。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在正确认识财政压力历史作用的基础上,研究如何避免"甩包袱"路径依赖,并通过开源节流等措施避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可能带来的新财政压力。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卢乃桂  陈霜叶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领域出现了一系列的改革,改革的意向可以归纳为促进高等教育质量与数量的发展。虽然这些高等教育改革依然为国家政策所主导和推动,但更多的是对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的一种回应,因而"市场"在推动高等教育改革进程中的角色亦不可忽视。比较全球化下高等教育改革中市场作用的特征和脉络,中国"市场"角色更多地表现出以下两点:一是作为新的资源配置渠道,增加来自民间的筹资;二是在协调机制上对原有计划体制的突破,如增强消费者的选择能力,提高大学办学规模效益,提升高等教育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